德陽市一小二八班帶你感受植物扎染的魅力

2020-12-06 四川新聞網德陽頻道

四川新聞網德陽6月19日訊(周曉麗 文/圖)近日,德陽市第一小學校二年級八班中隊輔導員和家長志願者密切合作,讓孩子們第一次嘗試製作很有意義的手工扎染 <有個性的藍染>,帶你藍染世界感受植物扎染的魅力。

據悉,藍染是一種古老的印染工藝,在我國最早出現於秦漢時期。戰國時期荀子在《勸學》中有言:「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用蓼藍染色的這種特性來比喻學生勝過老師,後人勝過前人。藍染工藝中有蠟纈、絞纈、夾纈等花紋的印染。通過橡皮筋、線、繩、夾子等工具,對織物進行各種形狀的「扎」的組合後進行染色。不同的扎結方式會染出各種不同的花紋、圖案。

聆聽講解專心致志。藍染的魔力就在於你手中的棉布會變成哪一摸藍,是溫柔如水,還是湛藍如空?扎染,對於很多人來說會有點陌生,但其實它已經存在1500多年了,是中國民間獨特的染色工藝,用紗、線、繩等工具,將布料紮起來進行染色,不到最後一步,你永遠不知道布料會被染成什麼樣子,這就是自然和變化帶給我們的驚喜,也是扎染的魅力所在;植物扎染,就是將植物中的色素經過純物理方法,提煉而出。藍染,它的原材料,就是板藍根。

動手實踐認真體驗。學生們通過聽講解、觀視頻、看示範,了解了藍染的程序、步驟。活動中,看看這幅壁畫,這也是藍染工藝,藍藍的天上白雲飄……孩子們自製藍染體驗活動正在中隊輔導員、家長志願者的參與中有序地開展著。先要學習如何扎布?t通過學習,有的學生把手絹紮成「大白兔奶糖」,有的學生把手絹紮成「竹節」,有的紮成了「毛毛蟲」、「粽子」、「螃蟹」、「豆腐乾」,學生們動腦想像,任意發揮,並牢記重點:一定要紮緊!紮緊!紮緊!由於扎的形狀不一樣,扎染出來的花紋和圖案五花八門,獨具特色。

活動中,同學們邊扎邊腦補出來花紋和圖案,雖不一定能得償所願,但得到了不少的驚喜。小朋友們想做出什麼樣的圖案呢?紮好以後,就要放進加了天然染料的染盆裡上色,上色後掛起來,等待顏色沉澱,一幅幅獨具匠心的作品精彩地展現了出來。輔導員進行了簡要中肯的點評,為同學們的大膽創新點讚。

本次扎染體驗,呈現的每一副作品都是孩子獨一無二的創作。製作過程中孩子們的創造力爆棚,遠遠超過成人的想像,更像一次探險,充滿了驚喜與激動,天馬行空的想像、細心的操作、耐心的等待、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時而朦朧、時而具象,真可謂五味雜陳,妙不可言,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孩子們捧著心愛的作品,愛不釋手,相互欣賞、評論、交流,笑聲一片,沉浸在一片歡聲笑語之中。

 

相關新聞

相關焦點

  • 呼和浩特:學習扎染技藝 感受非遺魅力
    2020年8月6日,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區五塔北街社區聯合內蒙古益家婦女維權與心理諮詢服務中心開展「學習扎染技藝 感受非遺魅力」主題活動,讓社區孩子們親手體驗非物質文化遺產扎染的製作技藝,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豐富暑期生活。
  • 「德慧課堂」第20期:弘揚傳統工藝 體驗植物扎染
    9月18日,德陽市廣播電視臺的16名女同志來到風景優美的高槐村染雲山房,參加了由市婦聯組織的「德慧課堂」之植物扎染體驗課。活動中,染雲山房的胡老師給大家詳細講解了扎染基本技法,在參觀了扎染的原料並了解了扎染的步驟後,大家各自開始進行創作,分別挑選自己喜歡的技法,利用橡皮筋、筷子、石子等小工具,加入自己的創意,一番綑紮、浸泡、清洗之後,一張張帶著個性的作品就呈現在了大家的眼前。
  • 非遺文化進機關:感受扎染的藝術與魅力
    為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工藝,豐富幹警文化生活,9月9日上午,鳳凰縣檢察院在七樓檢察文化活動室開展了「感受扎染的藝術與魅力」為主題的手工扎染活動,讓幹警們親自體驗動手的快樂。活動邀請了湘西州非物質蠟染傳承人王曜大師給大家進行現場教學。
  • 「德慧課堂」第20期:弘揚傳統工藝 體驗植物扎染
    2020-09-21 17:01:28 來源: 德陽婦聯 舉報   9月18日,德陽市廣播電視臺的
  • 繽紛色彩,魅力扎染!陽澄湖鎮岸山村開展扎染活動
    扎染是中國傳統的手工染色技術之一。扎染的魅力在於結果的不可預知性,這個過程充滿樂趣、神秘,在沒有完全拆開面料時,永遠都不知道最後的成品是什麼樣子的。8月14日,陽澄湖鎮岸山村邀請了多名老年人與兒童,在日間照料中心開展了一場手工扎染活動,豐富他們的日常生活,增添了生活樂趣,帶他們一起體驗扎染這項傳統工藝,感受不一樣的色彩碰撞。
  • 鳳凰縣檢察院:非遺文化進機關 感受扎染藝術魅力
    湘西網10月9日訊(記 者 闕志明 通訊員 張沙沙)近日,鳳凰縣人民檢察院開展了「感受扎染的藝術與魅力」為主題的手工扎染活動,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工藝,豐富幹警文化生活。活動邀請了湘西州非物質蠟染傳承人王曜給大家進行現場教學。
  • 南湖街道向西社區開展植物扎染布藝活動
    深圳晚報訊 (記者 羅典) 透過植物,感受自然,感受藝術之美。近日,由羅湖區南湖街道向西社區黨委、向西社區居委會主辦,向西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協辦的民生微實事項目《美妙的植物世界——家居綠植設計》在向西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會議室開展了系列活動第四場植物扎染布藝。
  • 非遺 | 繁華扎染 魅力非遺
    首先社工向青年們介紹了何為扎染,「扎染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幅幅精美的扎染作品圖片,不禁使青年們為之驚嘆,「扎染的原理就是織物由於扎結的外力作用,使得織物染色不均,拆除扎線後,織物上即可出現意想不到的花紋,且無一相同,這便是扎染的魅力所在。」工作人員繪聲繪色地介紹道。
  • 去周城淘一段唏噓的扎染歲月,感受扎染技藝的魅力
    從大理古城到周城淘扎染,已經未免有些牽強---從大理古城到麗江、束河,甚至香格裡拉,哪裡不是隨處可見用藍色花布做成的窗簾、桌布、圍巾、背包?況且,連白族扎染技藝的國家級傳承人張仕紳都承認,現在市面上幾乎所有的扎染產品都不再用傳統的板藍根,而是用化學原料來染色,「不用它了,白族扎染和工業化產品又有什麼區別呢?」
  • 冊亨:扎染特色課讓新市民孩子感受民族文化魅力
    8月20日,冊亨縣高洛街道志願者聯合黔世今朝文創企業的專業扎染技術人員、益童樂園義工,以及緣心社工站的社工,一起在高洛街道新市民追夢橋服務中心舉行了一場以扎染為主題的民族特色課程。學生們在學習製作扎染在教學之前,扎染專業老師韋成文向小朋友們一一介紹了之前準備好的白棉布、線、剪刀、皮筋、彈珠、針、藍靛等所需用到的工具,讓學生觀看成品,向學生講述扎染的製作過程,繼而帶領學生進行成品的製作。
  • 市兒童公園:植物扎染小驚喜
    2018.07.01   免費  廣州市兒童公園  廣州市兒童公園植物扎染小驚喜  活動時間:2018年07月01日 上午9:00-11:30  活動地點  環節一:植物導賞所有小朋友分成兩組,每組由導遊姐姐們帶隊,一起認識植物的花果葉。在導遊姐姐講解植物的相關知識時,小朋友們要遵守秩序,注意安全哦!
  • 公教課撞上非遺日 來湖南美術館感受古老又時尚的扎染藝術
    6月13日,湖南美術館舉辦《湘土之美——湖南美術館裡的民間美術》之扎染藝術公教活動。活動邀請親子家庭,以藝術沙龍形式,帶領孩子和家長走進植物扎染的藝術世界。小朋友們有序地打開扎染材料和工具,體驗扎染的製作工藝。活動讓家長和孩子在體驗中發現民間美術的樂趣,豐富他們的周末生活。紅網時刻6月13日訊(記者 夏君香)「我扎的像棒棒糖,你的像大粽子。」「太神奇了,真的出現了藍色的印花呢。」
  • 徐家匯街道教你做植物扎染,邂逅專屬自然的色彩!
    徐家匯街道教你做植物扎染,邂逅專屬自然的色彩! 後天就是端午小長假了,宅在家裡的小夥伴們不妨mark下,學一學如何用洋蔥做扎染吧
  • 海安市閘東社區:扎染進社區,指尖藝術顯魅力
    扎染是中國民間傳統而獨特的染色工藝,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海安素有「扎染之鄉」的美稱,海安扎染被列入江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了讓孩子能夠直觀體驗中華民族傳統而神奇的工藝文化,閘東社區開展「七彩的夏日」系列活動——扎染進社區,指尖藝術顯魅力活動。
  • 雲南非遺長卷,領略「白族扎染和納西族東巴畫」的獨特魅力
    愛上雲南的人,不僅是愛上它的美景更愛上它的文化在這裡尋覓在這裡體驗在這裡感受獨一份的美好彩雲之南究竟孕育了多少非物質文化遺產只有感受過非遺文化的魅力,用植物染料反覆浸染而成,產品色彩鮮豔、永不褪色。反樸法仿扎染像潑畫而非潑畫,圖案花紋兼有扎染與潑畫之風格的新工藝,其特點是在扎染工藝上省去了扎結這一工序,圖案花紋色暈層次更為豐富。
  • 居民體驗扎染活動 感受傳統民族文化
    扎染是利用織物在染色時部分結紮起來使之不能著色的一種染色方法,是中國民間傳統而獨特的手工染色工藝,為了使轄區居民能夠親身體驗這一紮染工藝,11月29日上午,環秀社區聯合吳韻匠心文化推廣項目,在社區開展扎染體驗活動。
  • 手工染布,感受扎染魅力
    感謝這麼可愛的你們閱讀每日手工~這一期教大家做做扎染,染出的布很好看,拿去做成抱枕,衣服等都是獨一無二的!準備材料:棉綢布,筷子,染料(網上有賣,很便宜),尼龍繩子,鹽一包,鐵盆(還要走加熱的條件,例如電磁爐等)。
  • 非遺傳承人進幼兒園 帶孩子感受文化魅力
    本報訊 6月2日,烏當區城市山水慶齡幼兒園舉行文化藝術節,烏當區的蠟染、扎染、刺繡、花米飯、香紙溝土法造紙技藝等五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來到現場,帶孩子們認知、體驗、感受和傳承非遺文化。  180餘名小朋友在家長的陪同下參加了主題為「中華美、家鄉美」的遊園體驗活動。
  • 繽紛夏日 魅力扎染 麗湖社區開展扎染活動促進社區婦女互動
    深圳新聞網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董非 通訊員 羅柏紅 )扎染,扎染是一項傳統的手工技藝,經過時間的洗禮與發展,傳承人的不斷改進,至今也受到了大家的喜歡,扎染的傳統與現代的碰撞煥發著新的生機。然而城市日復一日的生活,社區婦女們忘記了這項傳統工藝。近日,麗湖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在麗湖社區開展主題為:「絢麗扎染——現代與傳統的碰撞」活動,吸引到社區婦女積極參加。
  • 奇妙的扎染過程,天然植物染料扎染,不僅顏色好看還有藥用價值
    扎染是一項古老的民間染色手藝。把布用線紮成想要的圖案,再選用可上色的植物做為染漿,對布料進行上色。色澤會根據染色的時間、手法呈現出最自然的狀態。人們把可以提取藍色染料的植物稱為藍,把提取染料時產生的沉澱物叫做澱。戰國時期荀子的一句「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指的是顏色,而本草綱目中提到的「似勝於藍」指的卻是青黛的藥效。用這種天然植物染料染出來的扎染,不但顏色好看,而且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