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美景、瞰產業、入民居 臺灣傳媒學子看到了「書本以外的」阿壩州

2020-12-12 四川在線

四川在線消息(鄧淑文 記者 鄧童童)告別理縣桃坪羌寨的羌族風,7月11日至12日,「最炫藏羌風——第二屆臺灣傳媒大學生實習交流暨航拍體驗活動」繼續深入四川阿壩州,賞紅原草原美景,瞰九曲黃河第一灣,探光伏太陽能電站,訪牧民定居點,盡情感受藏族風情。

「最炫藏羌風——第二屆臺灣傳媒大學生實習交流暨航拍體驗活動」由國務院臺辦新聞局指導,四川省臺辦、川報新媒體中心和臺灣旺報社共同主辦,7月8日-15日期間,來自兩岸10所高校的20位傳媒專業大學生,在專業老師和傳媒行業工作者的指導下,開展一系列採訪、參觀、航拍、交流體驗活動。

瞰草原河灣美景 臺灣學子三個相機輪番上陣

從理縣進入紅原,山峰漸漸退去,遼闊的草原佔據了視野。這裡陽光普照,草原上花兒朵朵開放,初生的小牛犢藏在牛群裡好奇地觀望,不時幾隻散步到馬路上,惹得川臺兩地大學生「萌」心亂撞。

沿途欣賞草原美景,一行人來到九曲黃河第一灣。「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最美要數第一灣。」「在這裡,黃河與其支流白河交匯並轉彎,十分壯觀,有『塞外西湖』的美稱。」聽著講解,學子們一個個「放飛」了無人機。「1、2、3……真的有9個彎!」「沒想到黃河發源處這麼平靜美麗,和印象中完全不一樣!」草原、河灣美景收穫讚嘆無數。

「草原好遼闊!真的很像風景畫!」臺灣銘傳大學學生唐雅君在大陸第一次體驗航拍:「空拍機(航拍無人機)拍出來很壯闊,四川這邊的風景都是大山大河,用空拍機很適合!」

「我真的很喜歡草原,那樣的風景,不是可以想像出來的。」一路走來,臺灣科技大學學生楊雅晴三個相機輪番上陣,「要多拍點草原的照片回去和朋友分享。」

探光伏太陽能電站 臺灣學子感嘆:好像科幻電影

以上帝視覺瞰電站是種什麼樣的體會?除了「脈絡」更明晰,又是否會映襯得高原上的新能源科技更壯觀?

若先集中式光伏扶貧電站電站位於阿壩州紅原縣邛溪鎮瑪薩村,佔地500多畝,年發電量2624萬千瓦時,是四川省首個建成投產的集中式光伏扶貧電站。電站每年可增收200多萬扶貧資金,帶動2000多名當地無勞動能力貧困人口每人每年增收1000元以上。

從地面看一望無際,「飛」上空中一覽無遺,更覺規模宏大。這是不少學子共同的感受。「我們進去到電站裡面,從頭走到尾,好多好多太陽能板,都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走完。」臺灣科技大學學生許錦文感觸頗深:「第一次看到這麼大面積的太陽能板,像是科幻電影裡才會出現的情節。」

深入牧民定居點 臺灣學子驚訝:遊牧民族生活竟如此現代

拍攝藏羌風人文故事短片,怎能不深入百姓生活取材?川臺兩地大學生走進了俄色村牧民定居點,深入體會。

若爾蓋縣唐克鎮是一個以純牧業為主的藏族聚居鎮,地勢平坦,水草豐茂,是全國三大名馬——河曲馬的故鄉。

如今的牧民定居點,竟是一棟棟現代化的水泥磚房,沙發、電視、空調齊配,不少藏族百姓還打造了民宿,旅遊旺季期間,可增加家庭收入。

熱情好客的藏族百姓們為一行人獻上了潔白的哈達,大家圍坐在屋裡,一邊品嘗酥油茶一邊聊天。

「你們什麼時候會回來居住呢?」「你們是怎麼放牧的呢?」學子們七嘴八舌問著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俄色村村支部書記尕讓彭措一一解答:村裡人目前收入多靠打工和旅遊,除了放牧的人外,家庭其他成員,尤其是老人小孩,一般都住在定居點,方便上學和生活。

幾名臺灣大學生有些驚訝,臺灣科技大學學生楊雅晴稱:「來之前我不知道他們還有這樣另外定居的房子,還以為他們一直在遊牧。」「我也以為他們一年四季都住在帳篷裡,沒有想到遊牧民族也有房子,還有民宿,比想像中現代多了!」臺灣臺灣銘傳大學學生張朕滔說道。

欣賞歌舞、馳騁草原 臺灣學子看到了書本以外的阿壩

為了歡迎臺灣師生的到來,唐克鎮的藏族百姓們搬上了一臺精彩的民族歌舞表演。簡易的舞臺上,老老少少齊登場,一曲曲高亢的歌聲,配上熱情的舞蹈,連聽不懂藏語的「外來客」都怡然自得起來。

「他們在臺上唱自己語言的歌,穿傳統服飾,生活卻很現代,這種對比很衝擊。」臺灣科技大學學生許錦文感嘆:「來之後真的看到了和課本上不一樣的風景。」臺灣銘傳大學學生李姿瑩也表示:課本上教的只是一部分,只有深入到他們之中,才會感受到他們的熱情和歡樂。

在當地牧民幫助下,同學們還體驗了騎馬。「第一次騎馬,感覺快要飛出去了!」「原來騎馬是這種感覺,有點顛誒。」「太開心了!馬真的很乖!」騎到馬背上,一行人體會到了遊牧民族馳騁草原的感覺。「我收到了藏族同胞的哈達,覺得很感動。他們的生活很棒!我還會來四川,還會來阿壩州,想要看到更多他們的生活。」臺灣科技大學學生鄭怡瑄說道。(圖據四川省臺辦 攝影 陳治普)

相關焦點

  • 臺灣傳媒學子在四川開啟實習交流暨航拍體驗之旅
    「最炫藏羌風——第二屆臺灣傳媒大學生實習交流暨航拍體驗活動」由國務院臺辦新聞局指導,四川省臺辦、川報新媒體中心和臺灣旺報社共同主辦,旨在促進臺灣傳媒學子感受大陸媒體尤其是新媒體的蓬勃發展和航拍技術前沿,兩岸學子親手創作航拍作品和新媒體作品,並在學習和創作中增進交流與協作,加深了解,收穫感動。
  • 第二屆臺灣傳媒大學生實習交流暨航拍體驗活動順利結營
    7月14日下午,「最炫藏羌風——第二屆臺灣傳媒大學生實習交流暨航拍體驗活動」在四川傳媒大廈演播室舉行結營儀式,12名臺灣傳媒學子獲頒實習證書,四川省臺辦還為川報集團新媒體中心授牌「臺灣大學生實習實踐基地」。
  • 既當觀眾又當演員 臺灣傳媒大學生從臺前幕後邂逅川劇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鄧童童)川劇是四川傳統文化的瑰寶,為讓臺灣學子深入了解這項民間技藝,7月13日,第三屆臺灣傳媒大學生實習暨航拍體驗活動走進四川省川劇院,通過觀摩加體驗方式,臺灣學子從臺前幕後與川劇深度
  • 臺灣傳統民居建築風格
    於是,他們自家鄉聘請工匠,甚至從家鄉購買石材木料運至臺灣,按照家鄉的傳統房屋形式建起一座座屋厝,移民們在臺灣建造自己家鄉的傳統民居,既是為了排遣「移民他鄉為異客,日日愁腸思故鄉」的思鄉之情,也是為了尊重自己的祖先和傳統的文化。因為閩南人居多,所以在臺灣的傳統民居中以閩南傳統民居風格為主要特色。
  • 阿壩州雪域風光 催生冬季全域旅遊熱
    阿壩州位於青藏高原東南緣,這裡生態環境優良,地理環境獨特,擁有高度、高品位的世界級旅遊資源。連綿起伏的山川,縱橫交錯的江河,珍稀多樣的動植物,在川西北高原的這片熱土上,演繹出壯美靈動的山水風光,阿壩州也被世界旅遊專家譽為世界生態旅遊最佳目的地。
  • 臺灣學子漳臺族譜對接館「尋根」
    臺灣學子漳臺族譜對接館「尋根」     漳臺族譜對接館內收藏有漳臺姓氏譜牒、閩南民居模型、臺批信函等眾多物件,許多臺灣學生看到各種文化物品都嘖嘖稱奇,紛紛拿出相機留念。
  • 阿壩州,那山那水那淨土
    千百年來 我國古代的氐羌諸部、鮮卑、吐蕃等民族 用辛勤的勞動和無窮的智慧 共同開發了阿壩州 它是長江文明與黃河文明的匯集帶 是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的腹心地
  • 臺灣學子伊春行 雪中作樂不亦樂乎!
    1月22日,參加2011中華文化研習營——龍江冰雪情的215名青年學生走進「林都」伊春,與雪親密接觸,體驗雪地美景,盡興戲雪。跳起來吧!    1月22日,參加2011中華文化研習營——龍江冰雪情的215名青年學生走進「林都」伊春,與雪親密接觸,體驗雪地美景,盡興戲雪。滑雪前拍照熱熱身!
  • 品美食穿漢服賞兵馬俑 臺灣學子體驗陝西文化
    5月12日,「2018年『華夏文明·薪火相傳』——臺灣青年研學活動」在西安啟動。5月12日至16日,臺灣高雄科技大學許文楷老師帶領該校一行40餘名師生,將在陝西開始研學之旅。此次活動,由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主辦,陝西省旅遊發展委員會承辦,2018年度計劃來陝的第二批臺灣青年研學旅行團參與。   美景美食吸引學子眼球   研學團一到西安「回民街」,就被各種各樣的美食所吸引,柿子餅、桂花糕、炒涼粉等小吃應有盡有。同學們一邊分享各色美食,一邊用相機記錄著這裡的繁華和熱鬧。
  • 新聞傳播學期刊主編與傳媒學子面對面:從期刊到論文
    「新聞傳播學期刊主編與傳媒學子面對面」現場 人民網7月22日電(趙光霞 鄭廣嘉 李明哲)7月16日下午,首屆「中國大學生傳媒節」暨第四屆「中國傳媒領袖大講堂」的系列活動「新聞傳播學期刊主編與傳媒學子面對面」
  • 來阿壩州吧!尋一場特色民族風情「養心」之旅!
    西索民居 它是著名作家阿來的故鄉,沿著《塵埃落定》的文字,尋著故事,能夠找到記憶中的土司官寨、藏族民居。 古老的嘉絨文化、獨特的紅軍文化、宗教文化、自然景觀組成的旅遊風光,形成了一道讓人流連忘返的生態旅遊環線。
  • 福州舉辦首屆高校臺灣學子中華傳統成年禮
    圖為參加該成年禮的全體來賓及臺灣學子合影留念。 記者劉可耕 攝   中新網福州11月10日電 (記者 劉可耕)「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志,順爾成德……」10日,參禮的全體臺灣學子面對福州文廟孔聖先師像宣讀誓言。參禮臺灣學子身穿傳統漢服,向孔聖先師像行三拜禮。
  • 「瞰」遷安·龍形雲形綠化帶
    龍形雲形綠化帶小夥伴們都不陌生吧這裡有多美一起來「瞰」看~視頻報導投資1.3億元的雲形綠化帶和龍形綠化帶長約3公裡佔地總面積1000多畝串聯十多個住宅小區遷安讓民於綠堆山開河鬼斧神工玩石小橋連接兩岸健康步道貫通南北喬灌花草合理搭配一年芳菲已有貌爭奇鬥豔的各色花朵讓龍形綠化帶成了春日賞景好去處
  • 阿壩州的古堡新寨現身國慶大閱兵!
    更令人激動的是,在群眾遊行部分「眾志成城方陣」中,還提到了咱們阿壩州的古堡新寨眾志成城的彩車上,汶川縣的映秀小學,紅白鎮的紅頂民居,阿壩州的古堡新寨,這些都是在廢墟上建立的新家園。悠悠慢慢的人群,喝茶聽曲的散淡之人,嬉戲遊玩的遊客……這些都是能在水磨古鎮閒逛時看到的景象。坐標:四川省汶川縣交通:成都火車北站—都江堰—乘坐8路或9路公交至都江堰客運站—搭乘前往水磨或三江的班車。
  • 數千臺灣學子2016赴陸修學遊 投稿述說內心震撼
    中新社臺北12月15日電 (記者 路梅 劉賢)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主辦的2016「華夏文明薪火相傳」臺灣青年學生赴大陸修學旅遊活動,15日在臺北舉行徵文比賽頒獎。10位臺灣學生撰寫的旅行心得從500多份投稿中脫穎而出,分別獲得「優選」與「佳作」獎。
  • 「臺灣美景」人生必訪的10個臺灣秘境!臺灣最美的風景不是人
    依山傍水的臺灣美景近年來曝光了不少,除了當地人也吸引了不少觀光客慕名而來,臺灣溫暖的人情味已是人盡皆知,但是玩不完的臺灣秘境你通通去過了嗎?今天本編列出了現在最夯的10大臺灣秘境,帶你一次網羅這些絕美臺灣景點;無法出國也可以在臺灣玩到瘋掉、美得冒泡!
  • 四平人民劇場、四平青年傳媒暖心助力高考學子
    6月7日,千萬學子將踏入高考考場,完成他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試。為弘揚社會正能量,回饋社會,助力廣大考生,給考生和家長們提供免費的純淨水,由四平市人民劇場二人轉演藝大舞臺、四平市青年文化傳媒組織開展的,「關愛考生、免費送水」的愛心行動溫暖開始。
  • 秋季歸來賞美景,農業農村部推薦上杭精品旅遊線路!
    點擊播放 GIF 0.0M鄉村休閒旅遊是鄉村產業的重點產業。10月24日,2019年「千山萬水賞美景」暨中國美麗鄉村休閒旅遊行(秋季)推介活動在重慶市潼南區舉行,推介100條「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秋季精品景點線路」。推介福建5條路線,其中上杭精品路線告訴你秋季為什麼要去上杭。
  • 品臺北寧夏夜市美食,賞神奇寧夏動人美景
    繼7月18日針對臺灣廣大旅行商舉辦寧夏旅遊臺北推介會後,7月19日,寧夏旅遊走進臺灣民眾生活圈,聯合臺北市寧夏夜市觀光協會(寧夏旅遊臺北寧夏夜市形象店)於臺北寧夏夜市開展了「品臺北寧夏夜市美食,賞神奇寧夏動人美景」的路演活動,活動過程精彩紛呈。
  • 臺灣十分小鎮不僅能放天燈,還能看到平溪小火車過基隆河的美景
    臺灣新北的十分老街,最有名的就是老街建築緊鄰鐵道,兩排建築緊緊排列在鐵道邊,是眾多遊客看平溪小火車的優選之地。如果從空中俯看十分小鎮,這一景象看的特別清楚,基隆河在老街旁邊流過,周邊都是現代化的交通路網,有一段鐵道邊的建築特別密集,好看的美景皆在基隆河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