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1 0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田藝苗的田
神給我一隻豎琴,
詩人的珍貴的天賦,
而繆斯總是和我同在,
忠實的女神,我讚美你!
文章 / 部分來自網絡 圖片 / 網絡
整理編輯 / 田藝苗的田
弧度優美的豎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撥弦樂器,經歷了數千年的演變,其來源雖已難追究,但根據其造型給予的啟示,人們普遍認為這些弓弦樂器皆由遠古人類對弓箭的改造而來。豎琴音色婉約精緻,能奏出柔和優美的抒情段或華彩段,極具感染力,它一直被認為是「世間最美樂器」,自有一派純淨空明遼闊之仙感,飄飄乎如遺世獨立,大隱隱於各歷史時期。這種「神的樂器」如同阿芙洛蒂忒的垂眸,溫柔如水地動人,這正是豎琴的音色。撥動纖細的琴弦,仿佛看見撥動一個古希臘時代的神話,進入一個永恆的畫面:仲夏夜中的樹林,溪水淙淙而流,月隨波動,風裡泛著梔子花的香氣,還有許多看不見的花一直落著,輕盈的仙女們在山林間嬉戲,她們用豎琴守護大自然。
Alexander Andrushchenko 13歲
Alisa Sadikova 9歲
▼
是不是很酷?
豎琴真的很酷!
以下是我們整理的一份最美麗(和很酷)的豎琴曲單。
1、莫扎特
《C大調長笛與豎琴協奏曲》
莫扎特的這首《C大調長笛和豎琴協奏曲》K299作於1778年4月。那年莫扎特22歲,在法國巴黎結識了當時有名的長笛演奏家——駐倫敦的法國大使濟尼公爵,公爵的女兒是一位豎琴演奏家,也是莫扎特的學生。此曲是1778年莫扎特應公爵及其女兒之邀而創作,讓公爵父女在公爵女兒結婚慶典上共同演奏,旨在表達其父女的感情良好。
《C大調長笛與豎琴協奏曲》
▼
2、德彪西《神聖與世俗曲》
▼
3、拉威爾《引子和快板》
豎琴、長笛、單簧管與弦樂四重奏
▼
拉威爾(Ravel)的這首實為七重奏的《引子和快板》(Introduction and Allegro for Harp, Flute, Clarinet and String Quartet),作於1906年,實為單簧管主奏的小協奏曲,呈獻給阿爾貝爾·布隆德爾。
4、《Sweet Return甜蜜的回歸》
希拉瑞·史塔克(Hilary Stagg)
▼
希拉瑞·史塔克(Hilary Stagg),新世紀音樂的「豎琴之王」。有人說他的音樂神聖,純潔,清冽,不沾一絲世俗氣息。他用豎琴營造出清澈明淨,優雅柔美的氛圍,給人以舒適美好的心靈感受。
5、《降A大調練習曲》
▼
《降A大調練習曲》,牧羊人的笛子。蕭邦自己對此曲的解釋為:「牧童因暴風雨來臨,避難於安全的洞穴。遠處風雨大作,牧童卻若無其事地取出笛子,吹出風雅的旋律。」由於它的旋律非常動聽,象首豎琴曲,所以很多人稱它為「豎琴練習曲」。
6、《降B大調豎琴協奏曲Op.4 No.6:第一樂章》
▼
這首算是豎琴協奏曲中最為著名的曲子了,改編自巴洛克時期的大師亨德爾的《管風琴協奏曲》。不同於之前樂曲的舒緩、流暢,這首樂曲更多呈現出明快、優雅、歡樂的感覺,旋律帶著明朗和優美的亮色,豎琴的主奏清脆歡快,清涼靈動。
7、《Luna De Amor》
麗莎·琳(Lisa Lynne)
▼
麗莎·琳(Lisa Lynne)被人稱為「豎琴女王」,是國際上凱爾特豎琴最頂級的演奏者。有人評價她的音樂是讓人近距離接觸上帝的橋梁。嫻熟的豎琴技法,加上清新的長笛,時而出現的敲擊樂,互相添彩的小提琴和鋼琴……眾星拱月般編織出了最醉人心扉的豎琴甜夢。
8、《Elder and Elm》
France Ellul
▼
著名豎琴家France Ellul是一位全才音樂家 ,演繹多首創作作品,清新的豎琴配合女聲的合唱,有著舒懷平和的感覺。幽靜而夢幻般的聲音,通透自然的音色提升音樂的感染力,透著寧靜的優美,使人深陷其中…
天空是夜的豎琴,星辰是靈動的音符。凡是遙遠的地方,都有一種誘惑,不是誘惑於美麗,就是誘惑於傳說。豎琴兼具了「形象、美與技巧」這些藝術要素,其清澈晶瑩的音色在指尖的波動中響徹青霄碧澗,在雲深霧淺處,迴蕩著天界的和諧,也帶給我們深層次的審美體驗。
·END·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樂器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