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大同文化「活」起來?大同考察團赴西安「取經、納諫」

2020-09-12 三晉網事

9月11日,大同市市長武宏文,大同市政協主席、市古城保護與發展領導組第一副組長郜向華一行赴陝西西安考察學習,分別前往西安城牆、大唐芙蓉園、大唐不夜城等地,開啟「學習之旅」,圍繞創新文化、文旅融合發展等考察「取經」,並進行座談。「這次走出來,希望加速推進雙方合作事宜,讓文旅融合真正成為推動大同市文旅產業高質量轉型發展的助推器,讓更多人了解『昨日』的大同。」

籤約現場

文化遺產如何變成文化產品,吸引更多遊客?如何把西安遺產保護的做法及探索的有效路徑,應用在大同文旅融合當中?圍繞這些問題,武宏文、郜向華一行剛抵西安便與西安市曲江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姚立軍等人進行了座談交流。

武宏文表達了「要給大家一個理由,熱愛大同這座城」的想法,同時希望曲江新區、曲江文旅將先進的管理運營經驗、業態發展模式引進大同,助力大同古城規劃、管理、運營,在推動文旅產業融合發展上再結「秦晉之好」,讓文旅振興深入人心。

曲江新區是西安市確立的以文化、旅遊為主導產業的開發區。近年來,該區以「文化+旅遊+城市」為基本模式,堅持走「文化立區、旅遊興區、產業強區」的文化驅動發展之路,先後打造了大雁塔北廣場、大唐芙蓉園等一系列享譽國內外的文化新地標,並以西安曲江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等為載體,打造文化產業精品項目。

當天的座談會上,雙方見證了大同市經濟建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西安曲江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戰略合作協議的籤署。

其實早在兩個月前,大同市古城管委會便與西安曲江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圍繞古城景區規劃、頂層設計和運營管理等內容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此番兩地再次「攜手」,將利用曲江文旅自有優勢,協助大同文灜湖相關部門做好項目規劃等諮詢工作。

瞄準「大同需要」,學習「曲江模式」是考察團此行的關鍵詞。

作為陝西省和西安市對外的窗口和名片,大唐芙蓉園對自身各類資源進行多維整合,打造了一系列吸引遊客參與和體驗的創意品牌節慶項目。為此,大同引進「曲江模式」,將在2021年的大同古城燈會、春節城門懸掛楹聯等文化活動上,在互動和新光源、新技術等方面突破,提高遊客和市民的多元體驗。

在大唐不夜城步行街,武宏文、郜向華等人邊走邊看、邊看邊問,仔細了解步行街提升改造、商業規劃及業態布局、智慧街區建設等方面情況,「獲新知」的同時不斷溝通引進大同的可行性。

為何兩地頻頻合作?事實上,大同與西安都是國家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兩地文旅發展有諸多相似之處。

西安城牆是中國現存規模較大、保存較完整的古代城垣。而同樣擁有明代古城牆的大同,如何讓這塊瑰寶成為全方位展示大同歷史文化的重要窗口,真正「活」起來、「火」起來?成為大同思考的問題。

「大同古城是大同人民的鄉愁,也是他們的靈魂和根。」武宏文說,要發揮古城的光輝價值,以文化為靈魂,以旅遊為載體。讓來同的人,走在街上便能浸潤到兩千多年前的文化之中。

大同「考察團」在西安城牆考察。

「之前去過很多地方考察,但大同的文化、資源及大同人的熱情,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讓我們『愛』上了大同。」姚立軍表示,曲江新區願把多年在文旅產業發展、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等方面走過的路子和積累的經驗與大同共享融合,整合資源,持續提升放大文化品牌效應,挖深、拓展、壘厚大同文化符號,共同將大同文旅產業做大做強做優。

當前,大同站在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高度,立足豐厚的文化資源,堅持把文旅產業作為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的主攻方向,進一步謀劃推進雲岡石窟研究保護、古城保護修復,緊扣「安順誠特需愉」六字要訣,突出「五環聯動」,構建「3+3+3+1」發展格局,全力做好大同文旅這篇文章。

武宏文表示,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衝刺。大同將舉全市之力,與曲江文旅聯手推進大同文旅振興和古城發展。大同文旅產業也必將迎來新時代、新發展、新局面。

相關焦點

  • 大同:文化大餐讓節日古城「火起來,活起來」
    10月1日至10月8日,「2020國慶中秋『雙節同慶·相約大同』群眾文化惠民活動周」活動在大同舉行,旨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歡度中秋佳節,豐富市民文化生活,帶火古城文旅市場。,本次文化惠民活動周主要集中在大同古城範圍內的華嚴寺、純陽宮和關帝廟3個廣場和大同大劇院舉行。
  • 大同:讓古城「火起來,活起來」
    群眾文化惠民活動周期間,器樂、歌舞、綜合文藝等輪番上演,極大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阮洋攝)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歡度中秋佳節,豐富市民文化生活,帶火古城文旅市場,大同市在10月1日至10月8日期間舉行「2020國慶中秋『雙節同慶·相約大同』群眾文化惠民活動周」活動。
  • 讓古城「火起來,活起來」大同群眾文化惠民活動周舉行
    原標題:讓古城「火起來,活起來」大同群眾文化惠民活動周舉行群眾文化惠民活動周期間,器樂、歌舞圖為十月五日,大同市華嚴寺廣場,豐富的群眾文化節目吸引了眾多遊人前來欣賞。記者阮洋攝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歡度中秋佳節,豐富市民文化生活,帶火古城文旅市場,大同市在10月1日至10月8日期間舉行「2020國慶中秋『雙節同慶·相約大同』群眾文化惠民活動周」活動。
  • 大同群眾文化惠民活動周舉行讓古城「火起來,活起來」
    ,器樂、歌舞、綜合文藝等輪番上演,極大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本報訊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歡度中秋佳節,豐富市民文化生活,帶火古城文旅市場,大同市在10月1日至10月8日期間舉行「2020國慶中秋『雙節同慶·相約大同』群眾文化惠民活動周」活動。
  • 讓古城「火起來,活起來」!大同群眾文化惠民活動周舉行
    ,器樂、歌舞、綜合文藝等輪番上演,極大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山西日報記者阮洋攝  山西日報記者趙志成報導: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歡度中秋佳節,豐富市民文化生活,帶火古城文旅市場,大同市在10月1日至10月8日期間舉行「2020國慶中秋『雙節同慶·相約大同』群眾文化惠民活動周」活動。  本次文化惠民活動周主要集中在大同古城範圍內的華嚴寺、純陽宮和關帝廟3個廣場和大同大劇院舉行。
  • 大同古城春節文化活動將試水「曲江模式」
    《大同古城保護條例》將於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在保護的同時,如何讓這塊瑰寶成為全方位展示大同歷史文化的重要窗口,真正「活」起來、「火」起來?記者從大同市古城管委會了解到,明年的古城燈會、春節城門懸掛楹聯等文化活動,將迎來升級變身,華彩亮相。
  • 「明星市長」耿彥波是如何建設大同的
    王家大院和大同古城,太原古城大部分是耿市長寫的。在這裡爭論者稱他為「耿拆拆」,並說他毀壞了文物;支持者稱他「是」大同古城:「歷史文化遺存遭到嚴重破壞,歷史文化價值受到嚴重影響」的修復受到嚴厲批評。明星市長再次成為焦點。
  • 博物館之城,打開古都大同文化精彩視窗
    在位於清遠街的遼金元民族融合博物館,看到民族融合背景下的西京風華,深切感到古都大同歷史底蘊之深厚;在東城牆腳下的梁思成紀念館,感受一代建築大師的文化情懷、巨匠精神,讀懂大同的古城保護、文脈傳承;在武定街的魅星樓文化博物館,感受到大同昌文興教的文化傳統;在平城記憶館、大同民俗博物館,觸摸到有溫度有情感的大同舊日時光……
  • 【禮讚家國 幸福大同】大同大劇院惠民文化迎雙節
    10月1日晚,大同大劇院「雙節同慶 相約大同」群眾文化惠民活動周文藝匯演精彩紛呈,包括戲曲、歌舞、 器樂演奏等形式的惠民演出輪番上陣,為市民和遊客奉上了一道豐富多彩、品種多樣的文化大餐,為激活大同文化旅遊市場,讓古城「活起來、火起來」添磚加瓦。
  • 歷史交匯之時,習近平為何赴山西大同考察
    在山西之行的第一站大同,總書記重點關注的就是如何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總書記當時說,實施整村搬遷,要統籌解決好人往哪裡搬、錢從哪裡籌、地在哪裡劃、房屋如何建、收入如何增、生態如何護、新村如何管等具體問題。這一個個問題,是老百姓的小帳,也是國家的大帳。
  • 2020開明文化論壇與北魏文化論壇在大同舉行
    「2020開明文化論壇·大同」開幕式現場近日,由民進中央主辦、大同市人民政府與大同大學雲岡文化生態研究院聯合承辦的「2020開明文化論壇·大同」及分論壇「北魏文化論壇」在大同舉行。會議期間舉辦了「北魏文化與民族融合」、「文化城市轉型發展,理論、規劃與案例」、「盛唐先聲,北魏歷史題材影視創作研討會」等三場分論壇。來自全國歷史文化與藝術界的150餘名專家學者出席論壇,名家薈萃、思想匯聚,是一次高水平、高規格、高層次的北魏文化盛宴,進一步提升了北魏文化的影響力,向世界展示了包容、開放的北魏平城的魅力!
  • 印專家:實現中印大同進而促進世界大同
    ·「中印大同」思想源遠流長今年3月2日的《參考消息》登載了記者唐璐在新德裡採訪蘭齋拉姆·拉梅什部長的一篇文章,其中有這樣一段問答。唐:「印度的中國問題專家譚中把CHINDIA的中文意思詮釋為『中印大同』,您如何評價……?」
  • 2020開明文化論壇與北魏文化論壇大同啟幕
    近日,由民進中央主辦、大同市人民政府與大同大學雲岡文化生態研究院聯合承辦的「2020開明文化論壇·大同」及分論壇「北魏文化論壇」大同啟幕。大同大學雲岡文化生態研究院作為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長期致力於雲岡文化研究,已經成功舉辦了三屆「雲岡文化論壇」和三屆「北魏文化論壇」。
  • 上海音樂學院竹笛團隊赴中國·大同第三屆竹笛文化藝術節活動載譽...
    中國·大同第三屆竹笛文化藝術節暨2020「雲岡杯」民族器樂展演(竹笛、排簫專項)活動於8月13日在山西大同拉開帷幕,此次比賽為疫情以來業內首次舉辦的線下活動,吸引了眾多專業院校學生以及廣大笛簫愛好者前來參與。詹永明教授指導的上音竹笛團隊學生包攬了此賽事專業青年A組前三名、竹笛重奏組金獎第一名以及排簫重奏組金獎第一名。
  • 大同文化新地標——大同美術館,建築形如「火山噴發」
    項目位於古都大同平城區太和路市博物館南側,會展中心北側,由英國福斯特及合伙人建築事務所設計及中國建築設計院設計。在近日各大建築類媒體的年度展望中,大同美術館多次入選「2021年值得期待的新建築」名單。據悉,美術館目前正在做最後的裝修衝刺。
  • 大同文化 世界文明
    而這三點要求對於大同來說,那簡直就是水到渠成。因為自古以來,美食就是魏都大同的獨特風韻。今日的大同,已經與往日的大同,有了更大的不同。作品名為「丹鳳朝陽」是中國傳統吉祥圖案之一,比喻賢才趕上好時機,也是大同傳統文化裡面徵兆吉祥的雕刻,和大同民間傳統年畫的題材。這款盤扣飾品《丹鳳朝陽》獨具匠心,並且作品內容是非常的豐富,其中包括項鍊、耳環、胸針,其造型美輪美奐,寓意完美、吉祥、和前途光明。這是新時代大同婦女的文創作品,也是對大同傳統文化的促進。
  • 什麼是大同社會?人類如何才能進入大同社會?
    據說孔子最早提出了大同社會的理想,它一直是我國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在我國近代思想史上,洪秀全的《天朝田畝制度》,康有為的《大同書》,還有孫中山的「大同主義」,也都被看作「大同」方案。作為我們共同理想的共產主義也是大同社會的一個形態。老子對於大同社會又有哪些具體論述呢?我們結合經文論述,作一個探討。
  • 《中國古都 天下大同》首屆大同國際藝術巡展線上開幕
    黃河新聞網大同訊(記者李曉娜)11月初,由山西大同大學、山西省美術家協會主辦,優瑞卡環球藝術集團、中國大同達飛藝坊承辦的《中國古都 天下大同》首屆大同國際藝術巡展在線上開幕並推廣發布。本次巡展後續擬定於2021年9月在大同市美術館做落地展,屆時,由全球100名藝術家300幅作品在大同美術館落地展出,同時邀請本展覽部分著名藝術家參加開幕式。開幕結束後,邀請參展藝術家赴大同大學進行參觀指導,並在大同大學舉辦大型藝術研討會,隨後在加拿大尼亞加拉大瀑布歷史博物館做巡迴展。這樣一項極具創意的重大藝術活動,是大同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發展歷程中的一大亮點。
  • 海納百川,天下大同
    說到大同,也許你首先想到的是「煤都」,但它遠遠不止資源豐富這麼簡單。它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中國九大古都之一,位於晉冀蒙三省區交界處,素有「北方鎖鑰」之稱,亦有「三代京華、兩朝重鎮」的美譽。早在1982年,大同就被公布為國家首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 太原至大同僅需2小時;大同到北京最快102分鐘
    當天,大同至河北省張家口間大張客專(張大高鐵)正式投入運營,大同至陝西西安間首次實現動車組全線貫通,山西北部全面馳入高鐵時代。▲乘客登上太原去往大同的動車組列車開通初期,大同至北京間往返開行「復興號」高鐵列車7對,高峰線1對,大同南站至太原南、運城北、西安北站間開行動車組列車9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