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2020-12-18 騰訊網

在人們心中,「謙謙君子,溫潤如玉」,大抵是對一個男子的最高讚譽之一。在金庸先生的《書劍恩仇錄》裡,乾隆贈送給陳家洛一塊當作與未來意中人定情信物的暖玉,玉上以金絲嵌著四行細篆銘文,正是:「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若要追本溯源為此句找尋出處,「謙謙君子」最早應見於《易經》謙卦:「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溫潤如玉」大抵出自《詩經》:「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言念君子,溫其如玉」。

中國人自古愛玉,說「黃金有價玉無價」,「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在《禮記》中,子貢問孔子,為什麼君子貴玉而賤珉(近似於玉的美石),孔子的回答是:「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在他看來,玉具有「十一德」:仁、智、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說文解字》吸收合併了孔子的評價,認為:「玉,石之美,有五德者。」從物質上(石)、藝術上(美)及精神內涵(德)三方面闡述了玉字的概念。許慎還說:「象三玉之連,其貫也」,即玉象形字初意是三塊美玉用一根線繩貫穿起來,古人以玉象徵萬物,「三玉之連」代表天地人的三通,是古代天人合一純樸世界觀的體現。

在古人心中,玉的地位為什麼如此之高呢?或許是因為,中國文化的本質特徵是陰陽二元相輔相成,「陽剛」與「陰柔」是其重要特徵,而玉則完美地體現了這一陰一陽的溫潤與堅硬。

說到溫潤,玉的特點就是溫和、細膩、純淨如水的高潔、光而不耀的潤澤,加之久藏於地下的歲月沉澱,使它更具不急不躁、琢磨切磋的品性,和「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的質感。古時講究陰陽之道,女屬陰,而中國人眼中美好的女性,就綜合了這些陰柔化的審美特徵,如同是玉的化身。故而形容美女,才有「亭亭玉立」、「如花似玉」、「小家碧玉」這樣的詞。

不過,相較於女子,玉這種「潤澤以溫」的氣質,正是儒家提倡的君子風範。《詩經》中「言念君子,溫其如玉」之句,講的是一名女子對從軍打仗的丈夫的思念,她懷念自己淳厚溫和的丈夫,覺得他就像玉一樣。古代貴族會佩戴玉組佩,行走時玉石敲擊出九霄環佩般的悅耳之聲,以提醒人們要行動有序、舉止優雅,因為一旦行為急躁、舉止失措,玉石的碰撞之聲就會不和諧。「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作為君子,就要既能克己復禮,懂得收斂光芒,又能敢於擔當,在過與不及間把握平衡,那就是玉一般的溫潤光澤。

可貴的是,玉的溫潤,卻同樣讓人感受到堅硬與力量。玉的品質是完善自我,而後潤澤他人,既用不刺眼的光華給予世間溫和,又用不溫柔的要求精細打磨自己。在開發玉石時,玉要琢要磨,那麼以玉為比擬的、對於人的錘鍊,也是要經歷切磋琢磨、時時修整,在知識中學習與反思、在經驗裡磨練與光潤。「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玉永不服輸、堅貞不屈,君子同理,唯有經受住艱難困苦的磨礪,才能有所作為。

玉的質地在磨礪中升華,人的氣節則在磨礪中產生。俗語「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說的正是玉寧折斷而不彎曲的特點。《三國演義》中,關羽面對諸葛瑾的勸降曾說:「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身雖殞,名可垂於竹帛也。」後關羽用生命詮釋了什麼叫忠誠、什麼叫氣節,這是關羽如玉的操守使然。《禮記》說「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不能忘了佩玉,是時刻提醒自己,不能忘了堅守玉的品德,因為玉的這些特質,便是一份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君子風範。

玉的溫潤與堅硬告訴我們,真正的君子,就該是在堅持自我、堅守正直的原則下,表現出來的言行,又是不刺人的、不尖銳的、不鋒芒畢露的、不非此即彼的。君子為人,能和而不同、周而不比;君子為事,能圓潤貫通、中正平和。願有著「尊玉、愛玉、佩玉」文化傳統的中國人,都能如玉一般,雅儀容、美服飾,勤治學、擅禮節,修美德、蘊才華,修煉內在的從容清醒、志向操守,修習外在的有禮有節、行止風度,邁向「君子如玉」的境界。(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郝思斯)

來源: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編輯 | 張萌

審核 | 吳秋紅

相關焦點

  •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 藏玉問答:謙謙君子,溫潤如玉,和田玉的溫潤到底是什麼?
    古人常言:「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不玩玉的和剛玩玉的朋友可能就不明白了:玉中的溫潤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特質?它和君子的品格之間又有著怎樣的聯繫呢?什麼是溫潤一塊玉,託於手中,在視覺上第一時間就給你一種柔和細膩,油潤光澤之感,這就是溫潤。這種溫潤,要是從物理的角度分析,實際上屬於光的漫反射與散射的綜合。
  • 謙謙君子 溫潤如玉
    「謙」對於人立德、待人、治學、弘業等方面都具有約束與影響,自古就有「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的美談。圍繞「謙」的相關價值理念以及其現代傳承,半月談記者專訪了中國社會學會副會長邴正和東北師範大學哲學學院院長荊雨。記者:常人所理解的「謙」一般指的是「謙遜」「謙和」「謙讓」等意義,從文化層面應該如何解讀「謙」的多元性?
  • 你知道「溫潤如玉」中的玉是和田玉嗎
    和田羊脂玉我們常常聽人形容一個人「謙謙君子,溫潤如玉」,又有多少人知道這裡的「溫潤如玉」的玉就是大家廣知的和田玉,今天淨心如玉就和大家叨嘮叨嘮,溫潤如玉的玉。其實自古以來,不管形容男子的溫潤如玉還是形容女子的纖纖玉手等字眼,這裡的玉指的都是和田玉。
  • 玩玉人說的「溫潤如玉」,「溫潤」是何意?
    朝隆合:玉器.收藏.藝術——植根文化生命力 古書有云:「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那麼「溫潤」一詞,究竟是形容玉石的哪種特性呢?
  •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是不是只能出現在作品中?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是不是只能出現在作品中?不是,實際上宋明之前,人格如玉是我國讀書人常有的形象。現在你可能看不清楚。但是在日本,這一形態還是保留的不錯的。日本將棋(象棋)中就有「圍玉」的下發,其中的將叫做玉將(還有金將),為什麼叫做玉呢?
  • 張良:《拂衣歸》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第一眼見他,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第二眼見他,運籌帷幄談笑間,決勝千裡之外。第三眼見他,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歷史上的張良與秦時中的張良,定是不一樣的。第一眼見他,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花落影徘徊,流光照高臺你從竹間緩步而來,月是衣上白《拂衣歸》以此起句,張良的故事也由此開始。
  • 學子風採|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雅好詩文,閒習書畫,以為人生一樂。人謂之:「立如芝蘭玉樹,笑如朗月入懷。」  《秋行》  百鳥朝會赴盛華,峻岭深處霧掩花。  清風自緣徐客來,夕陽送行各歸家。  浮雲流霜隨風逝,竹影新枝弄月芽。  深秋梧桐庭院樹,只此一別是天涯。
  • 玉是中國文化象徵,都說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來河南看看藏著玉的山
    作為中國人,我們從小到大,或多或少都會接觸到玉,玉在我國的歷史發展長河中,逐步發展成為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象徵。自古就有「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的美稱。在河南的南陽,有一座山出產著名的獨山玉,現在已經開發成了一個景區,遊客們一方面可以登高望遠觀看自然風光,另一方面也能了解玉石開採的過程和蘊涵的豐富文化。
  • 何為溫潤如玉?何為謙謙君子?
    金庸先生在《書劍恩仇錄》中提出:「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何為謙謙君子?《易經》 中有「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象曰: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何為溫潤如玉?在《詩經》中有這樣的記載:「言念君子,溫其如玉」。以物比人,君子如玉一般的溫柔。而唐代詩人潘炎說:「溫潤資天質,清貞稟自然。」如此看來,玉除了溫潤之外,兼具清白堅貞。
  • 娛樂圈有誰當得起「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的男星?
    從古至今,對男子最佳的形容,小編認為便是那句「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無論從外表還是行為上,都是令人嘆服的。不過反觀現在的明星,不知道娛樂圈有誰當得起「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的男星?
  •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這幾句話,能追尋的出處,目前是在金庸先生的《書劍恩仇錄》中。先生借乾隆送陳家洛佩玉上之刻字,道出自己人生特別推崇的境界。但是只有,慧極必傷,情深不壽,謙謙君子,溫潤如玉這十六個字。有人曾查遍孔孟老莊,以及四書五經,均無所獲。
  • 我們常說的"溫潤如玉",到底什麼是溫潤?
    溫潤之玉與君子之性的關聯在《書劍恩仇錄》中,金庸先生說:&34;何謂謙謙君子?何謂溫潤如玉?詩中有這樣一句話:&34;。物以稀為貴,人以德為貴。君子如玉,溫文爾雅。儒學最早提出了玉德之說,推崇&34;,提倡&34;,這種主張將玉從王權手中轉移到了文人手中,使得和田玉在民間流傳甚廣。主張&34;,所以古代人戴著玉器,可以說是在時刻警醒自己,要保持如玉一般的德行。
  • 如何正確解讀「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中國古代的玉石象徵
    > 《國風·秦風·小戎》裡有這麼一句話:「言念君子,溫其如玉」,翻譯成大家熟悉的句子就是「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用以說明君子的性格謙和,就像一塊溫潤的美玉一般。
  •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為何老子卻不建議這樣
    中國人非常喜歡玉。《詩經》中說,「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所以,儒家文化裡面,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窈窕淑女,「守身如玉」。仁人志士,「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玉的完美,體現了人的尊嚴。可以說,中國人的玉文化是世界上最深厚的國家。然而,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九章卻說,「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在第三十八章中,老子就認為:「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陳坤
    陳坤在我心裡就像中國對謙謙君子理解,外面看起來是溫潤如玉的,但心中自有丘壑,自有方向。
  • 遇見杉林溪,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 品詩詞《春日偶成》周恩來: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周恩來實屬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的男子。他才思敏捷,理想遠大,無私奉獻,為革命事業奉獻一生。這首詩前兩句:櫻花紅陌上,柳葉綠池邊。像每一幅畫有一處點睛之筆,每篇文章有一段濃縮金句一樣。一首詩裡也有點睛之筆。這個紅,綠就是。
  •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盤點電視劇中那些驚為天人的男子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盤點電視劇中那些驚為天人的男子古人用來描述美麗女子的詩句有很多,同樣,描寫男子的詩句也有很多。謙謙君子,溫潤如玉,這樣一句話,就表現出了一位男子外貌長得清秀、俊雅。在知否裡面,齊衡是一個深情地形象,翩翩如玉,這樣的少年任誰都會動心。因此那個時候,盛家的幾個女孩子都喜歡小公爺,除了小六。小公爺和小六的感情是因為齊衡的軟弱無能,他護不住小六,也不知道小劉想要的是什麼,只是覺得,自己付出了真心就可以了。齊衡會這樣還是因為從小衣食無憂,什麼事情都有父母替他考慮,他是非常聽母親的話的。
  • 溫潤如玉 淡然若君子
    自古以來,人的美好品德常與玉的溫潤光潔品質聯繫在一起,古代君王更是選用玉來製作象徵著國家最高權力的璽印。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岫巖玉]遼東玉石「琇瑩」,就是岫巖玉。岫巖玉產於遼寧省的岫巖縣,分老玉和碧玉兩類。老玉質地樸實、凝重、色澤淡黃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