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鷺志願者變身講解員 介紹鼓浪嶼的人文歷史

2021-01-07 騰訊網

為遊客介紹鼓浪嶼的人文歷史

晨報訊(記者 雷妤)夏日酷暑難耐,卻抵擋不住志願者的熱情。前日上午,廈門白鷺志願聯盟———聯通志願者如期來到鼓浪嶼,完成他們與市民之間的約定。

「你知道這棟樓的歷史嗎?」在龍頭路102號,也就是鼓浪嶼郵電支局所在地方,廈門白鷺志願聯盟的志願者忙碌不已,他們有的手舉文明指引牌,有的忙活著招攬遊客,有的負責講解。

沒錯,這個約定是今年初定下的———廈門白鷺志願聯盟轉型升級,從最初的「對不文明說不」,到「發現文明之美」。幾個月來,志願者們探尋鼓浪嶼上不為人知的故事,帶領遊客和市民挖掘鼓浪嶼的人文之美。

鼓浪嶼郵電支局所在地其實是一棟歷史風貌建築,作為鼓浪嶼電話公司的舊址,它已有近百年的歷史。1924年,廈門與鼓浪嶼之間首次實現通話就離不開這三層樓高的小建築。當時,電話接線站就設在該建築樓上,由培訓後的女學生擔任接線生。而今,這棟建築雖然依然位於繁華的龍頭路商業街上,卻被淹沒於周邊眾多形形色色的店鋪中,鮮有人注意它的過去曾經那麼輝煌。志願者此行,是為了讓遊客了解這一段歷史。

講解員是志願者小李,他熱情地招呼遊客,不厭其煩地講解了一遍又一遍。小李告訴記者,他平常都是以遊客的身份來到鼓浪嶼,這次以主人的身份向遊客介紹鼓浪嶼人文歷史,感覺十分不同,「不僅幫助了別人,自己也學到了知識」。

(海西晨報(微博))

>

相關焦點

  • 「雙節」假期鼓浪嶼觀察:主打互動體驗 鼓浪嶼博物館特色活動多
    臺海網10月4日訊 據廈門廣電報導 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地,鼓浪嶼上有近千棟風格各異的百年歷史建築,這其中很多建築也被活化利用,變身成為各類主題博物館,博物館主題遊也成為吸引遊客慕名而來的特色亮點。為了迎接「雙節」假期,鼓浪嶼上的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也是花了不少心思。館方介紹,根據他們的觀察,很多遊客來到外國文物館,參觀完館內的展品後,還會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今年受疫情影響閉館期間,他們也開始加強了互動類活動的策劃,今年「雙節」假日期間,就組織了中秋遊園會、中秋市集等活動,讓遊客全方位地感受展館的魅力。
  • 聽志願者樂說海南!如何成為博物館志願講解員
    歷史上,貶到海南最大的官是誰?就算你是老海南,要回答這些問題,或許也並不容易。兩年前的一個周末,吳多穎以海南省博物館志願講解員的身份進行第一次講解服務時,就被聽眾當面拋出了上面的一系列「難題」。當一名博物館志願講解員是怎樣的體驗?從2017年開始,海南省博物館就開始不定期招募志願講解員,現有志願講解員220多人,這些志願者有著共同特點:好學、樂於分享。
  • 美文美聲《秋到鼓浪嶼》作者 田 霞 朗誦 郝 娟
    可就在這時,一隻白鷺忽然闖進我的鏡頭,它自在又機敏地低頭吮吸著在海邊覓食,還不時濺起細細的浪花。我的相機跟隨著這隻潔白的精靈,不停地按動快門,白鷺在沙灘淺海走來走去,又在海上飛來飛去。這小精靈很是配合,飛到離我不足一米之處忽然停下來,擺著頭,做出各種姿勢,讓我盡情地拍照,幾百次快門咔咔地按著。
  • 五分鐘了解廈門鼓浪嶼的美,不是景點而是歷史人文
    摘要:五分鐘了解廈門鼓浪嶼的美,不是景點而是歷史人文廈門鼓浪嶼上,遺留至今的學校已經不多。不過說到中學,能夠留在老廈門人記憶中的恐怕就只有廈門二中了。這所歷經英華、毓德、懷仁、廈大校友、鼓浪嶼僑辦中學最終演變為廈門二中。由原來的女子學校,轉變為男女兼收,風風雨雨上百年,為鼓浪嶼留下了獨特地人文景觀。
  • 能介紹五個展廳1390餘件展出文物的歷史,平頂山博物館7歲講解員火了!
    小講解員孫嘉浚(視頻截圖)小講解員孫嘉浚(視頻截圖)□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紅汛本報平頂山訊每周末在平頂山博物館擔任志願講解員,能介紹五個展廳1390餘件展出文物的歷史11月29日,在平頂山博物館社教部,提起7歲小男孩孫嘉浚,李少華主任和孫嘉浚的指導老師孫雪嬋讚不絕口:這孩子給遊客講解歷史的時候,語言流利,絲毫不遜於成年講解員。據李少華主任介紹,孫嘉浚的「脫穎而出」,源自平頂山博物館開展的暑期志願者講解員培訓班。
  • 講英語學雷鋒 廈門二中志願者在鼓浪嶼為外國遊客作導遊
    廈門二中志願者:為外國遊客免費當導遊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通訊員林超東、記者佘崢)廈門二中初中部的志願者們,是講著英語學雷鋒——上周日,這所中學英語班的八名學生志願者
  • 上海:中華藝術宮黨員志願者服務日 館長當講解員
    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執行館長李磊變身講解員「李伯伯」,給前來參觀的孩子和家長講起「吳爺爺」吳冠中的作品中的故事。為何親自來上親子藝術課?"今天我是一名普通黨員。"李磊說。  送走了前來交流座談的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館長陳維德,中午簡單扒了幾口飯,李磊在休息室裡坐了一會兒,想了想等下要講的內容。
  • 講好孤嶼故事,鹿城首批志願講解員亮相江心嶼!
    溫州網訊 江心嶼,它位於溫州市區北面甌江之中,島上風景秀麗,東西雙塔凌空,映襯江心寺,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譽為 甌江蓬萊 12月12日,鹿城首批講解志願者亮相江心嶼,帶領遊客領略江心嶼的自然人文之美。隨著江心嶼東園改造提升工程項目的陸續完工開放,景區客流量實現井噴式增長,講解員也變得供不應求。為破解景區專職講解員數量不足的難題,日前,鹿城區文廣旅體局發布 招募令 ,面向社會公開招募志願講解員。隨即,大批不同職業、不同年齡層次的市民懷著對講解的愛好和對江心嶼的熱愛,紛紛報名。經過層層培訓與考核篩選,首批12名志願者講解員脫穎而出。
  • 故宮志願講解員:故宮生力軍 讓歷史文化薪火相傳
    志願者工作站內,牆上整齊地掛著一排排故宮志願者工作證。中國網實習記者 趙丹 攝  每天,故宮博物院鐘錶館志願講解員高斌俠在第一輪講解剛結束,緊接著又有一波前來參觀的學生圍了上來。講解員不僅要詳細了解每件鐘表的名稱與構造,更要了解鐘錶背後的文化內涵。」高斌俠說。  三篇申請書踏上志願講解生涯  故宮志願者隊伍組建於2004年,其中既有在校學生,又有教師、設計師等社會各界的文物愛好者。14年來,故宮累計註冊志願者近3000人次,累計為社會提供各項服務達14萬小時,享受服務的公眾總數近60萬人次。
  • 志願小講解員走進正定博物館,感受身邊的歷史
    9月20日,正定博物館志願小講解員。開展博物館展陳文物理論知識的培訓,為上崗前的講解做準備,看這些英姿颯爽的少年,那是絕對的「明星」範兒。瓷韻華章展館的綿延曆史、佼佼瓷色境生像外展廳的精巧繁複、高超技藝通過老師圖文並茂的介紹一一呈現在志願小講解員面前那份民族自豪感,家鄉愛慕情
  • 白鷺公益舉辦慶祝第35屆國際志願者日活動
    志願者合影留念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佃瀟 濱州報導12月5日是第35屆國際志願者日,為了慶祝國際志願者日的到來,白鷺公益舉辦了以「益鷺相隨,快樂有你」為主題的活動,百餘名志願者及家屬歡聚一堂白鷺公益理事長顧蕾、白鷺公益服務中心主任劉邦軍及各理事、監事成員、各贊助商代表共同出席了此次活動。節日蛋糕承載著對志願者們的祝福和對白鷺公益成立3周年的慶賀活動伊始,劉邦軍在致辭中感謝各位志願者的到來,並就白鷺公益的未來發展提出建設性意見。隨後,白鷺公益監事長張軍帶領全體志願者重溫入會誓詞,現場情緒隨之高漲。
  • 鼓浪嶼紅色驛站昨日揭牌開館 紅心、民心、全心「三心」黨員志願...
    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副館長林殷瓊說到,她也是民心服務隊的副隊長,昨日特別介紹了驛站新設立的「愛心幫幫筒」服務,居民有任何疑難問題都可以寫好紙條放入筒內,民心服務隊的成員將竭盡所能,為大家排憂解難。  鼓浪嶼紅色驛站也成為鼓浪嶼遺產保護志願服務隊新一處服務點。
  • 240名歷史人物講述鼓浪嶼故事 還原琴島歷史
    《鼓浪嶼歷史名人畫傳》,還原琴島各個歷史階段因為鼓浪嶼申遺成功,出版於2016年的《鼓浪嶼歷史名人畫傳》再次廣受關注。該書選擇鼓浪嶼從古到今240多位歷史人物,以學術研究和藝術方式兼容的創意,力圖完成一部鼓浪嶼歷史名人的人物誌長卷。昨日,記者專訪了其作者市政協常委、文史學宣委副主任周旻,聽他講述《鼓浪嶼歷史名人畫傳》背後的故事。
  • 有企業高管高校教授 省博志願講解員「臥虎藏龍」
    圖為:企業副總陶茂鋼周末變身講解員  楚天都市報訊  記者伍迪 攝影:記者胡九思  他是地鐵設計機械工程師,他是合資企業的副總,她是大學副教授,他們是歷史學、財政學「那時還沒有志願講解員。」陶茂鋼說,收費講解員不是誰都願意請。  去年,得知省博招募志願者,陶茂鋼馬上報名參加了。他還跟愛好書法卻對文物沒太大興趣的妻子說,可以去省博講解書畫。  「來省博之後才知道書畫不需要講解員。」宋敏笑著說,她就這樣被「騙」進了志願者隊伍,經過招聘和培訓上崗,夫妻倆最大的感受竟是自己「沒文化」。
  • 浙江省博物館啟動近年來規模最大的講解員招聘
    講解員為孩子們介紹文物知識。   從火熱的故宮文化,到「網紅」海昏侯,文物開始以一種活潑的形式走進人們的心中,越來越多的人願意走進博物館看一看文物、聽一聽城市的歷史。然而,面對巨大的參觀人流,館區的講解員數量捉襟見肘。據了解,今年5月1日,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僅有3名講解員,完全應付不了龐大的講解需求。講解員配備不足,成了杭州不少博物館的「心病」。浙江省博物館專業講解員黃潔說,近年來,浙江省博物館一直在招聘講解員,但應徵者寥寥。「講解員需要一定的歷史知識儲備,僅這一點,很多人便望而卻步。」  「一直以來,講解員的薪資標準在逐步提高。
  • 故宮博物院志願講解員:講解員是架設在專家和公眾之間的橋梁
    2018-08-16 11:00 | 中國青年報張甡,故宮博物院志願講解員當下,一些景區的導遊在講解時不尊重歷史,故意製造噱頭,既容易誤導遊客,又不利於景區文化的傳播。講解員怎樣才能做好景區講解工作?為此記者採訪了故宮博物院志願講解員張甡。張甡從2013年開始在故宮博物院做志願講解員,先後負責鐘錶館、陶瓷館的講解工作。記者:可以分享一下在故宮博物院做志願者的經歷嗎?張甡:我來故宮做志願者其實是機緣巧合。我比較喜歡逛博物館,2012年去國家博物館參觀一個展覽時,認識了一位老奶奶。
  • 博物館需要「專家型講解員」
    講解員是博物館與觀眾間的橋梁,是觀眾親近文物、傾聽歷史的紐帶,隨著我國博物館事業快速發展,講解員隊伍也理應隨之不斷壯大。 然而近些年出現一種現象,每到旅遊旺季,一些博物館因講解員缺乏,不約而同發出招聘啟事,暴露出講解員崗位人才缺失的冰山一角。
  • 「白鷺英才」產業行來琴島充電
    本報訊(通訊員 呂超 記者 陳璐)昨日下午,由市委人才辦主辦、市高層次人才協會承辦的「白鷺英才」產業行——走進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活動順利舉辦。本次活動吸引了我市文化創意、軟體信息、生物醫藥等領域的20餘位高層次人才報名參與。
  • 英雄的故事他們在傳誦——歷史紀念館裡的小講解員們
    在瀋陽的各個歷史紀念館裡,有一群小講解員志願者,用他們的稚嫩而真誠的聲音把抗日的故事傳誦。志願服務500小時的小講解員鬍子涵「受疫情影響,我已經有好幾個月沒去『九一八』紀念館做志願講解服務了,我現在特別希望疫情趕緊過去,我要把抗日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9歲的鬍子涵雖然年紀不大,但已經是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的資深講解員了。
  • 陽春三月,在充滿人文底蘊的鼓浪嶼,古樹名木奼紫嫣紅,春風拂面
    綠意盎然的鼓浪嶼擁有讓人一見傾心的魅力今天雙姐想邀請你一同來看看鼓浪嶼的樹那靜默、頑強、驕傲地向著光亮的樹!一提到鼓浪嶼,你會想到什麼?有人說,這是一個以音樂為魂的「琴島」;有人說,這是一個靜謐而浪漫的「萬國建築博物館」……但你知道嗎?在這個充滿人文底蘊的島上,還有一樣「秘寶」——古樹名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