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名歷史人物講述鼓浪嶼故事 還原琴島歷史

2020-12-09 騰訊大閩網

鄭成功

打馬字

盧戇章

■周旻

原標題:240多位歷史人物匯聚成《鼓浪嶼歷史名人畫傳》,還原琴島各個歷史階段

因為鼓浪嶼申遺成功,出版於2016年的《鼓浪嶼歷史名人畫傳》再次廣受關注。該書選擇鼓浪嶼從古到今240多位歷史人物,以學術研究和藝術方式兼容的創意,力圖完成一部鼓浪嶼歷史名人的人物誌長卷。

昨日,記者專訪了其作者市政協常委、文史學宣委副主任周旻,聽他講述《鼓浪嶼歷史名人畫傳》背後的故事。

文/圖 記者 龔小莞

兼容藝術和學術,創作國畫還原歷史人物

廈門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日根說,為了完成《鼓浪嶼歷史名人畫傳》,作者周旻搜尋各類史料,找到包括傳教士、海關洋員、朝廷命官及各行業精英等眾多人物,有的有畫像,有些保存了照片,還有些留下了文字記錄,但人物本身的描述卻幾近於無。面對「無米之炊」的挑戰,周旻將自己「尚意」的理念發揮到了極致。

「鼓浪嶼有很多故事,這些故事講述了這個小島的命運,故事的主角就是鼓浪嶼歷史名人。」周旻說,《鼓浪嶼歷史名人畫傳》兼容藝術和學術,創作國畫人物畫,結合原創的書法題跋,以及部分印章,搭配學術成果。

要還原歷史人物,就得潛心研讀文獻、族譜、民俗以及石刻、碑文、墓誌等,將學術研究成果加以提煉,再根據相關的美學史、服飾史、民俗史等,創作人物形象。如中國近代體育先驅馬約翰,選取的角度是馬約翰正在輔導學生,通過手勢和動作來表現人物;描繪鄭成功,則注重表現他身為秀才的文氣、謀略,展現與眾不同的弈棋圖。

書中一半以上人物,都配有原創詩作

周旻把鼓浪嶼稱為「少年成才的搖籃」,如,在中西文化傳播過程中發揮比較重要作用的傳教士打馬字、中國人引以為豪的語文現代化先驅盧戇章、閩南著名畫家龔植等。這些人物,都是在某個歷史階段在鼓浪嶼留有痕跡的。

他的作品以人物肖像為主,注重刻畫表情。創作時,他先畫出水墨稿,再上顏色。書法題跋用的是比較容易辨識的行書。對於印的運用,也十分講究,大部分都是他自己刻的。廉吏清官,蓋「清氣滿乾坤」的印章,較有人文情懷的,印上「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這些著名的警句名言,頃刻間化成一種意境,融化在作品中。

還有一些人們不太熟悉的人物,周旻也一一發掘。如,中國天文學家餘青松小時候就住在鼓浪嶼鹿耳礁,就讀於養元小學。後來他赴美留學,1927年回國任廈門大學教授,擔任廈門大學天文學系主任。1929年,餘青松任天文研究所所長,創建了南京紫金山天文臺。

周旻畫筆下的餘青松,精神矍鑠,表情堅韌。題跋概括了他的生平,並寫詩讚曰:聲名日隆早歸來,紫金山麓接天台。勵志從來多磨難,仰望星空數塵埃。周旻說,詩歌可以補充強化要表達的主題,捕捉人物的情感。書中有一半以上的人物,他都配有原創詩作。

【人物節選】

丁一中 1573年,泉州府同知丁一中遊鼓浪嶼,臨日光巖,在巖壁勒下「鼓浪洞天」四個大字,由此成為鼓浪嶼的正式命名。

呂世宜 清代閩臺兩地著名書法家,鼓浪嶼怡園庭院「小桃源」石刻即其手書石刻。

雅裨理 美國人,1842年抵達鼓浪嶼,是最早進入廈門的新教宣教士。

鬱約翰 荷蘭人,1898年傾心投入創辦廈門第一所正規西醫院,鼓浪嶼救世醫院正式建成。

汪春源 清政府割讓臺灣後,棄家內渡。辛亥革命後,定居鼓浪嶼。是臺灣近代史上的知名詩人和愛國志士。

林爾嘉 閩臺名士,1913年,選址鼓浪嶼港仔後興建「菽莊花園」。

……

【聲音】

深化鼓浪嶼研究

形成「鼓浪嶼學」

鼓浪嶼申遺成功,周旻說,不僅是廈門市和福建省的榮譽,也是國家的榮譽。大而觀之,鼓浪嶼是國際文化全球化過程中,東西文化交流的一個落腳點,是西方文化進入中國的橋頭堡與橋梁;從小處著眼,包括建築、美術、音樂、人才培養、管理模式等,鼓浪嶼都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包容和東西文化交融發展、和諧共生等特點,對當代中國如何融合不同文化,也有借鑑作用。

他認為,申遺成功之後,應該進一步保護、挖掘、弘揚和活化鼓浪嶼研究,使鼓浪嶼內涵得到更好的梳理與提升,從而更好地服務民眾與國際文化交流的需求。特別重要的是,應繼續深化鼓浪嶼研究,力爭形成鼓浪嶼學,研究門類涵蓋鼓浪嶼歷史、建築、音樂、藝術、教育、宗教文化、管理模式、器物文化、名人別傳等。

他期待更多學者參與,更好地開展深入研究,同時期盼相關主管部門更加重視鼓浪嶼學的研究工作,提供更好的機制,創造更多的成果。

【延伸閱讀】

《鼓浪嶼研究》已出5期

學術研究向縱深提升

「文史工作要重點抓地方特色,一般意義的文脈傳承由很多具體構成來實施,才能夠組合起來。」周旻說,關於鼓浪嶼的研究雖然有,但是比較碎片化,需要系統梳理,出版有一定深度的文獻叢書等學術著作。

2014年7月,由市社科聯與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攜手成立鼓浪嶼國際研究中心,吸納海內外研究力量,共同關注鼓浪嶼的歷史現狀。在日漸清晰的申遺推進過程中,如何發揮作用?周旻的選項是在學術框架裡出版學術研究的期刊。

《鼓浪嶼研究》目前已經出版了五期,英國、日本、美國、荷蘭等海外的年輕學者也投入鼓浪嶼的研究,其中英國訪問學者、歷史博士大衛,從英國大英博物館、大英圖書館拿到了第一手資料,有鼓浪嶼早期鴉片戰爭期間及此後文化交流活動的學者日記、軍人日記、醫生案例、商人行蹤、旅人觀感,以及科學研究學者、文學家的作品,涉及廈門的人文地理、風土人情、政府管理、鼓浪嶼原生態及廈門港的史料等,提升了比較縱深的學術研究。

「我們也在探討一種機制,如何擴大研究視野、深化研究個案、豐富學術類型,把地方文史工作者的有限成果拓展為對社會有用的見識和感知。」周旻說,成功的案例,就是東渡郵輪中心廈鼓碼頭候船廳打造成鼓浪嶼文化客廳,舉辦「百年鼓浪嶼」大型圖片展。還開了社科書店,銷售相關的文獻書籍,深受民眾歡迎。

(廈門晚報(微博))

>

相關焦點

  • 鼓浪嶼修繕歷史建築 傾聽百年建築訴說前世今生
    鼓浪嶼成為萬國租界的時期,銀行、洋行、電報局紛紛開在這裡,包括英國人創辦的滙豐銀行、華僑辦的中南銀行以及丹麥的大北電報公司。這些機構曾將鼓浪嶼打造成耀眼的經濟區域。  曾經的這些商業實體已不復存在,但在鼓浪嶼整治提升過程中,對這些有著百年歷史的建築物進行修繕,能讓我們循著歷史的腳步,憶起琴島往昔的輝煌。
  • 鼓浪嶼一批歷史建築恢復原貌 重新煥發昔日風採
    記者 唐光峰 攝  廈門網-海西晨報訊 (晨報記者 林君)古建築是鼓浪嶼的魂。走進這些古建築,猶如坐上時光機,回到它們初現時的故事中。而這些古建築本身,也演繹著幾經沉浮的故事。  一塊巨石  銘刻幾經沉浮的歷史  歷史從來不會只停留在史官之筆下,存於厚厚的書冊之中,它還印跡於山川名剎,鐫刻於巖石摩崖,傳承著一代又一代的故事。鼓浪嶼筆架山脈東麓、鼓新路57號建築物附近的《重興鼓浪嶼三和宮記》摩崖石刻,就是這樣有故事的石頭。
  • 玩轉「琴島」鼓浪嶼:探秘中國最大的管風琴
    鼓浪嶼又稱琴島,原因是這個小島出了幾個世界級的鋼琴家,還有這裡人均擁有鋼琴的數量還是挺高的。鼓浪嶼常年舉辦鋼琴節、音樂周等重大音樂活動,沿著鼓浪嶼的小巷隨時可以聽到悠揚的鋼琴聲。後來又建了國內僅有、國際一流的鋼琴博物館,是外地遊客來鼓浪嶼必去參觀的景點之一。
  • 鼓浪嶼微電影《回眸鼓浪嶼》愛情故事很迷人
    劇組特別打造一條歷史街道,還原上世紀初的鼓浪嶼。鼓浪嶼申遺系列故事片《語堂千千結》預告  廈門日報訊 鼓浪嶼的文化積澱深厚,異彩紛呈,然而,太多精彩的故事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上周末,反映鼓浪嶼人文精神、以廈門本土真實故事為素材改編的十集系列微電影故事短片《美麗廈門·回眸鼓浪嶼》,在廈視一套播出了第一、二集《語堂千千結》、《日光巖之戀》,電影鏡頭的串聯,將觀眾再次帶回到鼓浪嶼的歷史傳奇中。  《回眸鼓浪嶼》的拍攝,是鼓浪嶼文化提升中邁出的又一步。這部電影短片由省著名文史專家鄭國珍教授擔綱總編劇,本土導演呂祖松執導,本土優業組合影視傳媒製作完成。
  • 琴島上新啦:23國219件瑰寶今起亮相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
    文/記者 林曉雲 圖/記者 劉東華  上午,「海國微瀾——故宮博物院藏外國文物展」在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以下簡稱「文物館」)正式開幕,這是該館開館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換展,老展品回了「北京老家」,來自五大洲23個國家的219件瑰麗文物來到琴島,組成了「豪華明星陣容」
  • 2016鳳凰·鼓浪嶼詩歌節開幕 百名詩人集結美麗「琴島」
    [摘要]鼓浪嶼見證了中西文化的碰撞與交融,留下了中國走向現代化的蹣跚背影。多少傑出的歷史人物在這裡誕生,或者來此駐足,他們匯聚為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並最終成為這個島嶼的驕傲和標籤。北島、舒婷、鄭愁予、維雅•庫普裡揚諾夫、瑪爾蓮娜•加布利揚、李道、田原、金泰城、金敃廷、金經株、墨普德、胡安•卡洛斯•梅斯特雷、洛爾娜•克羅齊、廖偉棠、顏艾琳、樹才、趙野、餘秀華、張定浩、李少君、汪劍釗、北塔等近百名國內外詩人齊聚一堂,共話詩篇。
  • 有一座小島,文藝浪漫,被稱作「琴島」,你知道是哪裡嗎?
    鼓浪嶼概況鼓浪嶼,原名」圓沙洲」。位於廈門島西南部,是廈門島的離島。面積不到兩萬平方公裡,人口約兩萬。由於海潮衝撞岸邊一處侵蝕成洞的礁石,其聲響如鼓,而有」鼓浪石」的說法,所以在明朝時期這裡也因此得名鼓浪嶼。
  • 浪漫鼓浪嶼 詩意不必在遠方
    太多文人,愛上這座小島,將島上的人、事、物,熟稔於心上,抒寫於筆下,還原了它的美好。  詩社  菽莊吟社才子鼎盛期近兩千人  百年前,一批文人墨客,聞名而至,奔向鼓浪嶼。  1914年7月,菽莊吟社結社於鹿耳礁林氏府(八角樓),一開始有300餘人參與,幾乎囊括閩臺才子。
  • 琴島最古老的別墅:廖家別墅見證一段美好姻緣
    ­  在鼓浪嶼每一幢風格迥異的紅磚樓房中,或是任意一株長鬚古榕下,都可能有一段曼妙的故事、一則動人的傳說,如影片般,一幀幀的鏡頭,恍惚閃過。這是時光的車輪,經過琴島之上一個個傳奇的人物,軋過一處處曾經光鮮的洋房或古厝,留下的逐漸淺淡的歲月轍印。­  漳州路上的廖家別墅,就是這樣一處所在。
  • 鼓浪嶼詩歌節開幕 「詩」說百年鼓浪精英
    在未來幾天內,舒婷、北島、鄭愁予等海峽兩岸詩人,以及來自俄羅斯、韓國、英國、印度、加拿大、委內瑞拉、西班牙等國家共計百餘名詩人,將在這座美麗的島嶼上,在這座「琴島」的悠揚鋼琴聲中,共同展現詩歌之美。
  • 牛北壬受邀錄製《絕密往事》 還原真實歷史人物
    牛北壬錄製《絕密往事》  搜狐娛樂訊 近日,演員牛北壬現身遼寧衛視《絕密往事》節目,還原歷史人物張一麐。遼寧衛視推出的這一檔全新歷史節目《絕密往事》一經播出,就獲得觀眾熱烈反響。這次邀請演員牛北壬參與錄製,也是讓人眼前一亮。  牛北壬受邀錄製《絕密往事》 歷史人物現場還原  此次完美建信籤約演員牛北壬,受邀參與《絕密往事》錄製,飾演袁世凱秘書張一麐一角。
  • 老鼓浪嶼人講述琴島電影往事:菽莊花園變「海西公園」 民宿老闆...
    作為廈門重要的一部分,鼓浪嶼除了擁有美的基因,更有獨一無二的歷史文化特色。綺麗的自然風光,百年風雲激蕩的沉澱,讓她成為影視劇組來廈拍攝的首選地。光影在她身上折射,似乎總能滿足導演們內心渴望的審美。她是影視劇中最完美的背景,用時光打磨過的肌理,回饋著一群群記錄光影之美的人們。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探尋鼓浪嶼上的光影記憶。
  • 堅守者|七旬老人的鼓浪嶼家庭音樂會,讓遊客享受琴島風情
    雷永平演奏的樂器是尤克裡裡,而妻子演奏的夏威夷吉他,音樂格調與鼓浪嶼的海島景色形成了天然吻合。他經常開玩笑,「她是主弦,我只是伴奏,平時都得聽她的。」國慶期間,中央電視臺為體現申遺後的「琴島」風貌,特邀鼓浪嶼島上多支樂隊和合唱團進行現場直播。
  • 鼓浪嶼智能旅遊微信平臺方便旅客了解景點故事 還可自制遊覽線路
    島上每處重要歷史建築都可以用「掃一掃」來聽取建設故事。鼓浪嶼智能旅遊微信平臺讓琴島旅遊環境更佳。如今在鼓浪嶼島上行走,您對於歷史建築的好奇心,可以通過微信掃一掃來隨時滿足。  這就是鼓浪嶼智能旅遊微信平臺,自其投用,無論是遊客還是市民,都能簡便快捷地得到語音導遊、720度全景地圖、線路導覽、特色文化信息等服務。
  • 廈門鼓浪嶼最古老的別墅:廖家別墅見證一段美好姻緣
    在鼓浪嶼每一幢風格迥異的紅磚樓房中,或是任意一株長鬚古榕下,都可能有一段曼妙的故事、一則動人的傳說,如影片般,一幀幀的鏡頭,恍惚閃過。這是時光的車輪,經過琴島之上一個個傳奇的人物,軋過一處處曾經光鮮的洋房或古厝,留下的逐漸淺淡的歲月轍印。漳州路上的廖家別墅,就是這樣一處所在。
  • 鼓浪嶼最古老的別墅:廖家別墅見證一段美好姻緣
    在鼓浪嶼每一幢風格迥異的紅磚樓房中,或是任意一株長鬚古榕下,都可能有一段曼妙的故事、一則動人的傳說,如影片般,一幀幀的鏡頭,恍惚閃過。這是時光的車輪,經過琴島之上一個個傳奇的人物,軋過一處處曾經光鮮的洋房或古厝,留下的逐漸淺淡的歲月轍印。 漳州路上的廖家別墅,就是這樣一處所在。
  • 鼓浪嶼,國家地理雜誌評選的中國最美五大城區之首
    著名地理權威雜誌《中國國家地理雜誌》曾經發起評選中國五大最美城區,廈門鼓浪嶼,北京什剎海,青島八大關,蘇州老城區和澳門歷史城區入選。廈門鼓浪嶼排在第一名,所以,也可稱為中國最美城區。鼓浪嶼面積1.78平方公裡,島上常住人口大約1.4萬,和廈門島距離只有600米,從廈門輪渡過去,5分鐘即到,要到鼓浪嶼,要麼坐船,要麼遊泳,沒有其他辦法,島上也沒有汽車。鼓浪嶼號稱萬國建築博物館,這是由於清末民初時有很多國外的領事館建在這裡,老外的眼光不錯,看上這個漂亮宜居的好地方,同時,閩南也有很多下南洋富起來的回來建了很多別墅在這裡,所以,國外各種風格的建築都有。
  • 鼓浪嶼上野導遊篡改歷史 稱"鄭和是鄭成功他爹"
    每日漫步鼓浪嶼,總能「領略」到某些商家、野導對島上歷史文化強大的扯淡功力,這讓許多鼓浪嶼居民不禁感嘆:曾經的寧靜被龐大的客流攻佔了,曾經的「萬國建築博物館」被各種違章搭建攻佔了,現在就連歷史文化,也要被攻佔了嗎?
  • 廈門口述歷史叢書第一輯四本出版 主編講述背後故事
    臺海網5月21日訊 據海西晨報報導 不久前,「廈門口述歷史叢書」第一輯四本由廈門城市職業學院編輯出版。這四本書分別為《奮馬揚蹄———廈門特區建設群英譜(上)》《民國廈門老票據解讀》《從鼓浪嶼到馬尼拉———邵建寅的教育之路》《我的內心從未改變———一個老三屆的心靈史》。
  • 朦朧派代表詩人北島和舒婷 40多年後相逢鼓浪嶼
    朦朧派代表詩人北島和舒婷在相約40多年後,今天終於要在琴島見面了舒婷本報訊(記者 龔小莞)昨晚,2016鳳凰·鼓浪嶼詩歌節在鼓浪嶼音樂廳盛大開幕,舒婷、維雅·庫普裡揚諾夫、瑪爾蓮娜·加布利揚、李道、田原等近百名國內外詩人齊聚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