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苦禪的寫意畫在畫壇獨樹一幟,如果不說他是齊白石的徒弟,我們通過畫風很難把他和齊白石聯繫到一起。這也說明李苦禪真正地學到了齊白石的精髓,學習齊白石沒有拘泥於齊白石,而是能夠繼承和突破齊白石的藝術風格,開創了大寫意新境界。
李苦禪跟隨齊白石學畫的時候,可以說是飢一頓飽一頓,有人曾說這個時期的李苦禪如果模仿齊白石的畫風賣畫,會供不應求。但是李苦禪沒有這樣做,而是拉洋車維持生活,這也是被後人稱讚的地方。說明李苦禪人品高潔,他能深刻的領悟到齊白石的藝術思想,學習齊白石的藝術,並不是簡單的模仿或者是臨摹,而是要學習他的形式和內涵。
因此,他寧願拉羊車來維持生活,也不願意模仿齊白石的畫,這也印證了齊白石曾說過學我者生似我者死的藝術理論。如果李苦禪在困難的時候,為了維持生活模仿齊白石的畫,也許在當時會引起一定的反響,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他仍然會慢慢被遺忘。
在畫壇上很多人都喜歡臨摹,但是能夠從臨摹之中走出來的畫家並不多。他們只是拘泥於前人的繪畫形式而忽略了其中的繪畫內涵和創意,並沒有賦予畫面的感情,所以這樣的畫是難登大雅之堂的。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人品,雖然人品和繪畫並沒有直接的關聯,但是後人在評價一個人繪畫作品的時候仍然會把人品作為繪畫的衡量標準之一。不論是書法家還是畫家人品成為重中之重,比如蔡京、和珅等人,他們的書畫造詣都有著一定的成就,但是人品低下,終究會被後人遺忘。
而李苦禪人品高潔,這也是後人和齊白石都喜歡他的原因之一。綜合李苦禪的一生,他為人坦蕩,真誠正直,和他畫中一樣有著狂傲之氣,但是不失灑脫之風。
如果說齊白石的繪畫注重意趣,但是李苦禪的畫則具有剛勁之風。從它的構圖上可以看出,往往是山石迎面而出,給人一種氣勢磅礴之感,這與齊白石的藝術有著區別。齊白石更注重細節,李苦禪更注重整體。
在墨色的運用上,李苦禪也沒有拘泥於齊白石,而做到了濃淡結合,追求一種古拙的氣韻。如果單從繪畫的表現形式上來看齊白石和李苦禪的風格是截然不同的,另外,從內涵和氣韻的表達上也有著不同的技法。李苦禪之所以被後人銘記於心,這並不是因為他只是齊白石的徒弟,而是他能夠在齊白石的影響之下獨闢新徑,為大寫意繪畫創造了一條新出路。
齊白石的徒弟有很多,但是能夠達到開宗立派的畫家卻不多,李苦禪是其中的佼佼者。李苦禪從一個貧寒的農家孩子成為藝術大家,這也不僅僅是他的繪畫造詣之深,還有他們高潔的人品一直影響著我們,是當之無愧的藝術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