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畫家要善於模仿,才能領悟藝術的真諦

2020-12-06 千尋美術

齊白石蹭講過我是學習入家,不是模仿人家,學的是筆墨精神,不管外形像不像。藝術追根源於模仿,成於創作。任何藝術的起點都是從模仿開始的。沒有模仿就是瞎子摸象。模仿從型,到技,再到意,層層深入,然後到悟的境界,並開始自我創作。沒有了自我創作就稱不上理解藝術,停留在低層次的工匠技能。

當代畫家通過欣賞模仿文藝復興時期的名畫來探索出文藝復興時期的整個社會狀況,藝術的真諦是「人和自然有同等價值」,每一個時期的藝術都能反映當時的社會及人們的思想,畫家在模仿,模仿的不只是名家名畫,模仿的不只是這個真實的人物世界,畫家在模仿,是如何將自己和所表現的對象「融合一體」,心靈相通、情感共鳴,用簡單的藝術手法,詮釋複雜的人間百態,這也叫「化繁為簡」,畫家就要善於觀察,從而善於模仿。

完全脫離於生活的藝術是絕對不存在的,所以畫家在創作過程中都在模仿生活、模仿現實世界,從中領悟藝術的真諦,也就是藝術的真實真理,或者說藝術在人類世界中存在的價值,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假設一下,如果畫家不善於模仿,或者不模仿,那麼怎麼樣呢?

每個畫家都有自己的創作道路,不可能所有畫家都走一條相同的路。

先臨摹,後寫生,以寫生為主,二者反覆交叉進行,提高造型用筆的能力,臨摹並非單純練筆,而是兼容練形,寫生雖然著重練形,但也要求在練形中練筆,二者方法不同,目的卻是一致的。

如果食古不化,照抄照搬別人的東西,沒有自己一套對藝術的見解,人云亦云,就如行屍走肉,作品就沒有靈魂。

古人云:師古而不泥古。所以古代學中國畫就要有傳承,師傅帶徒弟,名師出高徒,老師帶入門修為靠自己,去不斷臨摹老師的作品,少走一些由於自學所走的彎路,有老師指導去學習,再吸收眾家之長。才能避免同一個模式,才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所以說畫家要先從開始善於模仿,去臨摹、學習去領誤藝術的真諦是可以,善於吸收養份,但不應照抄來當作自已創作,去盜取別人的成果。光善於模仿也只具備了一半的本領,跳出前輩的框框你才能脫穎而出!

自古以來的大家們都是取法乎上,以古為師,方才領悟之真諦,後才呈現自我之面貌,不然談不上傳承與創新,模仿包括臨摹,和臨創。臨摹就是學習高手的用筆,用墨,用色,布局等。臨創就是在此基礎上加上自己的感悟。而純粹的創作就是把學習所有東西融會貫通,再加上自己的感悟和思想感情,最後形成自己的一幅精彩創作,作品就應該獨具風格,與眾不同。但凡那些開宗立派的大師們,他們的成功總離不開兩個因素,一是師古人,二是師造化,正是遵循這一創作規律,張大千,齊白石,畢卡索等知名藝術大師,都達到了繪畫事業巔峰,他們的成功一次次證明了,藝術創新要師古人,師傳統,師造化,要化古出新,也證明了藝術是藝術家生命精神的升華。

總之藝術是從模仿開始,到創作結束,繪畫也是如此。

相關焦點

  • 齊白石有一個徒弟,寧願拉洋車也不模仿齊白石,人品高潔!
    李苦禪的寫意畫在畫壇獨樹一幟,如果不說他是齊白石的徒弟,我們通過畫風很難把他和齊白石聯繫到一起。這也說明李苦禪真正地學到了齊白石的精髓,學習齊白石沒有拘泥於齊白石,而是能夠繼承和突破齊白石的藝術風格,開創了大寫意新境界。
  • 齊白石善於用墨,更善於用色,從而創造了獨樹一幟的新畫風
    齊白石善於用墨,更善於用色,從而創造了獨樹一幟的新畫風 文/華勇齊白石通過自己的努力,不僅熟練地掌握了中國傳統繪畫的精髓,而且他又懂得融會貫通,自成一格,因而他才能成為一代大家。到了晚年,齊白石的功力更加深厚,所以他通常只用寥寥幾筆便能畫出形神兼備的作品。
  • 清朝畫家畫老虎,風趣幽默,齊白石模仿畫一隻,卻被批是「病貓」
    有人認為,世上一切事物要發展不外乎兩條,其一是模仿,其二是創造。就比如說畫家,恐怕沒有哪一個畫家天生就有著創造藝術的天賦,無一不是先臨摹,待學習模仿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進入到藝術創作的階段。一般來說,模仿別人的作品屬於臨摹練習,是一種藝術學習行為,模仿之作在價值方面自然比不了真正的藝術創作作品,因為模仿人人皆可實現,而創作則有思維個性的發揮。
  • 女子拿齊白石畫鑑寶,專家判定是贗品,女子笑稱:齊白石是我爺爺
    一個客觀的藝術不只是用來看的,而是活生生的。但是你必須知道如何去靠近它,因此你必須要做到靜心。相信每個畫家在作畫前,都有自己想要表達的情感,這樣傳達出來的畫的意思,才能被大家所感受到。每個畫家在落筆前都會經歷思想上的鬥爭,想要創作出一幅好畫,那就必須要靜心,這也是作為每一個藝術家所必須具備的品質。只有靜下心來,才能達到一種更好的境界。
  • 《刀鋒》:追求生命的意義,才能領悟人生的真諦
    他用不斷的宴會來聯絡王室人員和達官顯要人物,成為社交場中的紅人;他邀請畫家、作家來作客,擴大朋友圈,他熱衷奉迎,善於察言觀色來討得上流人士的歡心。他交際廣泛,遍及法國、英國;他慷慨捐資教會,贏得主教的友誼。他利用教會的智慧逃過經濟大蕭條的一劫,又用移花接木手法將自己與貴族名門攀上關係,衣服上、被單上繡上羅裡亞伯爵冠飾,以顯示自己高貴的血統。
  • 齊白石成為「人民藝術家」,他超越所有現當代畫家,原因只有一點
    齊白石先生的藝術成長期正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新中國的到來又為齊白石先生的藝術走向頂峰提供了契機。他善於用很少的用筆墨來表現生活中的這些平常之物。往往寥寥幾筆就能表現出這些事物的特點。齊白石先生喜歡畫老百姓身邊的齊白石先生之所以高於其他的畫家的地方,一個主要的方面就是他不是盲目的模仿事物本身形狀,他更注重形以外的神態。
  • 他畫的老虎風趣幽默,齊白石模仿畫了一幅,網友:兒童水平
    有人認為,世上一切事物要發展不外乎兩條,其一是模仿,其二是創造。就比如說畫家,恐怕沒有哪一個畫家天生就有著創造藝術的天賦,無一不是先臨摹,待學習模仿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進入到藝術創作的階段。一般來說,模仿別人的作品屬於臨摹練習,是一種藝術學習行為,模仿之作在價值方面自然比不了真正的藝術創作作品,因為模仿人人皆可實現,而創作則有思維個性的發揮。
  • 限制了齊白石的藝術高度
    探本求源,齊白石畫面有明畫尚簡的筆墨之風。其畫法又深受大眾話口味的影響,民間藝術的薰陶。他善於學習,繪畫功底厚實,錘鍊金石印章能力強,但是文化秩序區分了文人畫的雅與俗,他達不到審美之中的高雅,從文人畫的人生態度與藝術追求來說,思想境界以不沾染庸俗為高尚清雅。俗,一般有兩次含義,儀式大眾的,最通行的,習見的,如雅俗共賞。
  • 齊白石堪稱國畫大師,作品中有兩個特點,很多畫家無法學會
    齊白石堪稱國畫大師,作品中有兩個特點,很多畫家無法學會文/華勇齊白石堪稱國畫大師,他一生中創作了很多深受大眾喜愛的藝術作品。齊白石的很多作品看起來簡單明了,所以很多人都能看懂。尤其是他的大寫意作品,精妙絕倫,不禁令人驚嘆不已。
  • 袁武、何立偉、李蒲星相聚長沙美術館,漫談齊白石的藝術與人生
    在對談中,李蒲星、袁武、何立偉三位專家根據自己畫家、作家、學者不同身份,以不同視角,結合該館從9月12日起開展的《言事言情總斷魂——走入齊白石的藝術境象》所展作品,通過趣味性和社交性的對話,以不同的藝術思潮、藝術語言進行碰撞,對一代藝術大家齊白石的藝術人生進行了分析,對齊白石及其作品進行了又一次深入解讀,向大家還原了一個血肉豐滿、真實可信的齊白石形象。
  • 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少白湯發周淺析齊白石繪畫藝術及傳承!
    傳承齊白石繪畫藝術,首先要從研究白石大師的藝術主張開始,齊白石的一生,經歷了清代、民國和新中國三個重大的歷史變革時期,個人經歷也是在坎坷中度過。在近一個世紀漫長的藝術生涯中,經過白石對社會歷史背景的思考。齊白石作品《柿子草蟲圖》 收錄於:齊白石畫集《齊白石畫集 》裡記載了齊白石從骨子裡形成了民族大義和氣節。
  • 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少白湯發周分享:論齊白石弟子王雪濤書畫藝術
    他善於描繪花鳥世界的豐富多彩和活潑生氣,又精於表現畫家的心靈感受和動人想像。他注重寫生,尤善於描繪大自然中的小生命,如蝴蝶、螳螂、蟈蟈、天牛、青蛙、蜻蜓、馬蜂等,栩栩如生,引人喜愛。他還善用靈巧多變的筆墨,色墨結合,以色助墨、以墨顯色,在傳統固有色中融入西洋畫法講求的色彩規律,以求整體色彩對比協調,為畫面增添韻律。他能準確地把握動態中的花鳥,並且能在情景交融中體現出轉瞬即逝的情趣。
  • 齊白石藝術的和平意蘊
    而「國際和平獎」頒給這位中國的平民出身的畫家,頒給這位在和平時期謳歌美好生活,在戰爭期間抵制侵略的老畫家,是有其特殊價值的。因為這位把自己的畢生精力,把一個普通中國人的感情畫在畫裡,寫在詩裡的中國老畫家一生所追求的全部,其實就是和平。    上世紀50年代中期,大型命題創作不斷出現,美術創作與國際、國內政治事件密切相關是一個顯著的藝術現象。
  • 當代值得收藏的畫家有哪些?名家之後作品 升值潛力無限
    字畫收藏作為近年來的熱門項目,說簡單其實也並不簡單,想要收藏到低投資高回報的作品,還是要選擇那些身為名家之後的畫家。這類畫家的作品不僅價格相對較低,而且受其先輩的影響,品質和名氣都更適合作為收藏。樸喆就是這樣的一位畫家,她作為齊白石的孫媳,不僅出身於書畫世家,對藝術有著極強的領悟能力,而且她深受齊白石的影響,在丈夫齊西來的精心指導下,樸喆深得齊派藝術真傳,對齊派藝術的繪畫風格有著很強的表現能力,她的作品也成為了非常值得收藏的當代藝術佳作。
  • 齊白石的篆刻藝術:棄「丁黃」而仿「趙吳」
    齊白石的篆刻生涯中,還有兩位重要人物,一位是趙之謙,一位是吳昌碩。趙之謙(1829—1884),是中國清代著名篆刻家,他一生所刻不足四百方印作,但卻已達至清代篆刻藝術的巔峰。齊白石對趙之謙的篆刻藝術心馳神往,十分仰慕,即使在其自身功成名就之後,仍一如既往的敬重他。
  • 李苦禪:寧願拉人力車維持生活,也不模仿齊白石的畫!
    齊白石的徒弟有很多,但是有一個人讓後人印象深刻,他就是李苦禪。李苦禪跟隨齊白石學畫的時候,生活貧寒,他寧願拉人力車維持生活,也不願意模仿齊白石的畫,可見其人品高潔。李苦禪出生於一個貧苦人家,當時的李苦禪為了學習繪畫,吃盡了苦頭。
  • 齊白石後人模仿畫蝦,作品被網友嘲笑,大蝦畫得有氣無力
    齊白石大師在國畫領域之中的藝術成就非常高,能成為一代國畫大師,他的繪畫作品模仿者眾多,但幾乎沒有一個超越在他之上。隨著大家對齊白石作品越來越重視,他作品的價值也是水漲船高。但在社會上很多打著齊白石後人名號的藝術畫家開始出現
  • 齊白石後人模仿畫蝦,作品被網友嘲笑,大蝦畫得有氣無力
    齊白石大師在國畫領域之中的藝術成就非常高,能成為一代國畫大師,他的繪畫作品模仿者眾多,但幾乎沒有一個超越在他之上。隨著大家對齊白石作品越來越重視,他作品的價值也是水漲船高。但在社會上很多打著齊白石後人名號的藝術畫家開始出現,甚至在某一些平臺上面這些人開始賣自己的畫作。近日在某平臺上面,一位被稱為齊白石後人的老師出現,而且帶著自己的父親開始賣畫了。齊白石後人模仿畫蝦,作品卻受到網友質疑,大蝦畫得有氣無力!
  • 領悟閱讀藝術內涵,成為善於獨立思考閱讀者
    我們完全不理解作者想要通過這本書所要表達的主旨是什麼。那麼我們應該怎樣才能讀懂這本難懂的書呢?我們可能會將這本書交給其他人,那些我們認為比我們更睿智、讀得更好的人。而它就是閱讀藝術的體現,當我們掌握了這種閱讀方法,也可以說我們領悟了閱讀藝術。
  • 齊白石:李苦禪的藝術思想必將啟示這一代畫家,成就大事業
    談及苦禪大師時,已不再年輕的李燕眼中閃著微微光芒,那是對父輩在藝術領域與生活情感上的追思與感念。筆墨文化伴隨李苦禪大師的一生,成為其不懈追求的藝術境界。而苦禪先生作為齊白石老先生第一名入室弟子,也是齊老平生最得意而屢加揄揚的高足。這樣一位父親,無疑使李燕在書畫藝術上得到較早的家學薰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