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王沂孫《南浦·春水》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2020-12-14 小孩子說歷史

創作背景:連詩序云:「稽山禹穴,莽為狐兔神龍遺蛻,散亂榛蕪。孝子仁人一夕系取而歸之。有心人者,能無愧乎,聞此怨泫,寄以詩。」詩序所述乃楊璉真珈掘宋帝六陵之事,故而此詞應作於至元十四年(1277)之後。王沂孫簡介:

王沂孫,字聖與,號碧山、中仙、玉笥山人。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年輩大約與張炎相仿,入元後曾任慶元路學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樂府》。

南浦·春水注釋:

柳下碧粼粼,認麴(qū)塵乍生,色嫩如染。清溜滿銀塘,東風細、參(cēn)差(cī)縠(hú)紋初遍。別君南浦,翠眉曾照波痕淺。再來漲綠迷舊處,添卻殘紅幾片。柳樹下的碧池非常清澈,發現新柳剛剛長出來,嫩綠的色澤如果染過一般。清澈的水填滿了銀塘,微弱的東風,吹的整個池塘泛起層層波紋。想起和你分別在南浦,你的影子曾照在這淺淺的春水裡,再來的時候,水已經漫過了以前我們站的位置了,多出了幾片凋零的紅花。南浦:詞牌名。唐《教坊記》有《南浦子》曲,宋詞借舊曲名,另倚新聲,用作詞牌名。雙調一百五字,上片九句四仄韻,下片八句五仄韻。粼粼:清澈貌。麴塵:酒麴上所生菌,因色淡黃如塵,故稱淡黃色為麴塵,也作「麴塵」。此處用以比喻新柳之色澤。清溜:清澈的水流。銀塘:清澈明淨的池塘。參差:層層叢聚之貌。縠紋:縐紗似的皺紋,常以喻水的波紋。縠,一種輕紗。南浦:南面的水邊。後常用稱送別之地。翠眉:古代女子用青黛畫眉,故稱。漲綠:謂春水上漲。舊處:指昔日離別之地。殘紅:凋殘的花。

葡萄過雨新痕,正拍拍輕鷗,翩翩小燕。簾影蘸樓陰,芳流去,應有淚珠千點。滄浪一舸(gě),斷魂重唱蘋(pín)花怨。採香幽涇鴛鴦睡,誰道湔(jiān)裙人遠。碧綠的江水在經過雨水洗禮之後,再添新綠,那拍打著翅膀的鷗鳥,飛翔的小燕。簾影映照在水中,這春水中應該有女子的千點相思淚珠,隨著水流遠去。你乘船離去,留我在這裡傷心地唱著蘋花怨。採蘋的路上,有鴛鴦再次歇臥,遠去在外,誰能想念起家中湔裙之人。葡萄:指碧綠的葡萄酒色,古人常用以形容江水碧綠。拍拍:形容鳥翅拍打之狀。翩翩:飛翔貌。滄浪一舸:意謂離人乘舟遠行。舸,船隻。蘋花怨:指閨怨。湔裙人:指所思念的閨中女子。湔,洗滌。

王沂孫的主要作品有:齊天樂·蟬、南浦·春水、高陽臺·和周草窗寄越中諸友韻、法曲獻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韻、眉嫵·新月、齊天樂·螢、水龍吟·落葉、長亭怨慢·重過中庵故園、花犯·苔梅、齊天樂·蟬、掃花遊·秋聲、南浦·春水、高陽臺·和周草窗寄越中諸友韻、醉蓬萊·歸故山、天香·詠龍涎香、聲聲慢、八六子·掃芳林、摸魚兒(蓴)、高陽臺·殘萼梅酸、水龍吟(海棠)、慶清朝·榴花、水龍吟(白蓮)、三姝媚(次周公謹故京送別韻)等。

《南浦·春水》由[小孩子點讀]APP - 小學家庭輔導專家,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宋代王沂孫《齊天樂·蟬》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王沂孫生活於宋末元初,切身地經歷南宋國之變,在他個人思想上留下一絲極深的抹不去的痛。 王沂孫簡介: 王沂孫,字聖與,號碧山、中仙、玉笥山人。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年輩大約與張炎相仿,入元後曾任慶元路學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樂府》。
  • 宋代王沂孫《水龍吟·落葉》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王沂孫簡介:王沂孫,字聖與,號碧山、中仙、玉笥山人。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年輩大約與張炎相仿,入元後曾任慶元路學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樂府》。王沂孫的主要作品有:齊天樂·蟬、高陽臺·和周草窗寄越中諸友韻、南浦·春水、法曲獻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韻、長亭怨慢·重過中庵故園、齊天樂·螢、眉嫵·新月、水龍吟·落葉、花犯·苔梅、掃花遊·秋聲、齊天樂·蟬、天香·詠龍涎香、南浦·春水、醉蓬萊·歸故山、高陽臺·和周草窗寄越中諸友韻
  • 宋代王沂孫《齊天樂·螢》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熒熒野光相趁」一句應是指宋故宮荒涼不堪,結合「零落秋原飛磷」一句,此詞應為王沂孫借詠螢以抒亡國之「幽恨」。 王沂孫簡介: 王沂孫,字聖與,號碧山、中仙、玉笥山人。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年輩大約與張炎相仿,入元後曾任慶元路學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樂府》。
  • 宋代張炎《疏影·詠荷葉》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張炎的主要作品有: 月下笛·萬裡孤雲、南浦·春水、朝中措·清明時節、清平樂·候蛩悽斷、清平樂·採芳人杳、解連環·孤雁、高陽臺·西湖春感、阮郎歸·有懷北遊、憶舊遊·登蓬萊閣、清平樂·平原放馬、渡江雲·山陰久客一再逢春回憶西杭渺然愁思、壺中天·夜渡古黃河與沈堯道曾子敬同賦、疏影·詠荷葉、鷓鴣天·樓上誰將玉笛吹
  • 白香詞譜丨59:張炎《南浦·春水》
    《南浦·春水》  宋代:張炎  波暖綠粼粼,燕飛來,  好是蘇堤才曉。  【附詞】  《南浦·春暮》  宋代:程垓  金鴨懶薰香,向晚來春酲,  《南浦·淺帶一帆風》  宋代:周邦彥  淺帶一帆風,向晚來、扁舟穩下南浦。迢遞阻瀟湘,衡皋迥,斜艤蕙蘭汀渚。危檣影裡,斷雲點點遙天暮。菡萏裡風,偷送清香,時時微度。  吾家舊有簪纓,甚頓作天涯,經歲羈旅。羌管怎知情,煙波上,黃昏萬斛愁緒。無言對月,皓彩千裡人何處。
  • 宋代蔣捷《聲聲慢·秋聲》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長於詞,與周密、王沂孫、張炎並稱「宋末四大家」。其詞多抒發故國之思、山河之慟 、風格多樣,而以悲涼清俊、蕭寥疏爽為主。尤以造語奇巧之作,在宋季詞壇上獨標一格,有《竹山詞》1卷,收入毛晉《宋六十名家詞》本、《疆村叢書》本;又《竹山詞》2卷,收入涉園景宋元明詞續刊本。
  • 宋代範成大《碧瓦》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範成大的主要作品有: 四時田園雜興、霜天曉角·梅、夏日田園雜興、眼兒媚·酣酣日腳紫煙浮、州橋、翠樓、宜春苑、鵲橋仙·七夕、秦樓月·樓陰缺、重九日行營壽藏之地、喜晴、四時田園雜興·其一、鷓鴣天·嫩綠重重看得成、車遙遙篇、霜天曉角·梅、四時田園雜興·其四十四、橫塘、蝶戀花·春漲一篙添水面、滿江紅·
  • 宋代李清照《偶成》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 宋代李清照《臨江仙·梅》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學者陳祖美推斷此詞的背景和沒收錄於宋代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 宋代林逋《小隱自題》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我非常欣賞古代畫家的作品。那裡面描繪的多半是樵夫漁夫。 憐:喜愛。樵漁:漁父樵夫,這裡指隱於水邊林下的隱士。
  • 宋代範成大《蝶戀花·春漲一篙添水面》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蝶戀花·春漲一篙添水面注釋: 春漲一篙(gāo)添水面。芳草鵝兒,綠滿微風岸。畫舫(fǎng)夷猶灣百轉。橫塘塔近依前遠。 春來,綠水新漲一篙深,盈盈地漲平了水面。水邊芳草如茵,鵝兒的腳丫滿跚,鮮嫩的草色,在微風習習吹拂裡,染綠了河塘堤岸。
  • 宋代楊萬裡《傷春》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年年不帶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連年以來未能去欣賞似錦的繁花,因不是愁緒滿懷便是在病痛之中。 不帶看花眼:沒有遊春賞花的眼福。
  • 宋代賀鑄《芳心苦·楊柳回塘》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綠萍漲斷蓮舟路。斷無蜂蝶慕幽香,紅衣脫盡芳心苦。 楊柳圍繞著曲折的池塘,偏僻的水渠旁,又厚又密的浮萍,擋住了採蓮的姑娘。沒有蜜蜂和蝴蝶,來傾慕我幽幽的芳香。荷花漸漸地衰老,結一顆芳心苦澀。回塘:環曲的水塘。別浦:江河的支流入水口。綠萍漲斷蓮舟路:這句話是說,水面布滿了綠萍,採蓮船難以前行。蓮舟:採蓮的船。紅衣脫盡芳心苦:紅衣,形容荷花的紅色花瓣。
  • 宋代朱淑真《江城子·賞春》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朱淑真簡介:朱淑真(約1135~約1180),號幽棲居士,宋代女詩人,亦為唐宋以來留存作品最豐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時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縣),《四庫全書》中定其為「浙中海寧人」,一說浙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生於仕宦之家。
  • 唐代劉禹錫《賞牡丹》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國色,到了開花的季節引得無數的人來欣賞,驚動了整個京城。 牡丹:著名的觀賞植物。古無牡丹之名,統稱芍藥,後以木芍藥稱牡丹。一般謂牡丹之稱在唐以後,但在唐前,已見於記載。國色:傾國之色。原意為一國中姿容最美的女子,此指牡丹花色卓絕,豔麗高貴。
  • 宋代歐陽修《梅聖俞詩集序》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詩作多反映社會矛盾和民生疾苦,風格平淡樸實,有矯正宋初靡麗傾向之意,對宋代詩風的轉變有倡導和力行之功,甚受陸遊等人的推重。歐陽修簡介: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
  • 宋代歐陽修《蝶戀花》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 宋代陸遊《長歌行》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 宋代陸遊《黃州》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 宋代陸遊《讀書》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