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祥興二年(1279年),陸秀夫與宋少帝一同投海殉國。又據詹安泰考證,「啼螿未歇,飛鴻欲過,此時懷抱」三句指明了宋少帝未投海,而「望吾廬何處」句則說明此詞為杭州陷落後,宋軍於崖山死守時作,也就是說此詞應作於祥興元年至二年之間。王沂孫簡介:
王沂孫,字聖與,號碧山、中仙、玉笥山人。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年輩大約與張炎相仿,入元後曾任慶元路學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樂府》。
水龍吟·落葉注釋:
曉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國悽涼早。蕭(xiāo)蕭漸積,紛紛猶墜,門荒徑悄。渭(wèi)水風生,洞庭波起,幾番秋杪(miǎo)。想重(chóng)涯半沒(mò),千峰盡出,山中路、無人到。 早上的霜露剛剛附著在青綠的樹林上,視野中故國也早是一片悽涼之景。地上的落葉漸漸積累,樹上的葉子也紛紛欲墜落,門前荒蕪,路徑悄悄。渭水秋風起,洞庭湖波湧,幾次暮秋了。想來重重疊疊的山上已經落滿樹葉,千峰儘是萬木凋零之景,山上的路,沒有人可以到。曉霜:早上的霜露。著:附著。望中:視野之中。故國:指南宋故地。蕭蕭:草木搖落之聲。紛紛猶墜:意謂落葉片片飄墜。門荒徑悄:意謂落葉掩埋了門庭路徑,一片荒涼寂靜。渭水風生:化用賈島、周邦彥詩詞寫落葉。秋杪:暮秋,秋末。杪,樹梢。引申為時月的末尾。重崖半沒:寫山中落葉堆積,萬木凋零的情狀。盡出:全是。
前度題紅杳(yǎo)杳。溯(sù)宮溝、暗流空繞。啼螿(jiāng)未歇,飛鴻欲過,此時懷抱。亂影翻窗,碎聲敲砌(qì),愁人多少。望吾廬甚處,只應今夜,滿庭誰掃。 從前題紅之事已不再見,順著宮溝而上,暗流空繞。蟬啼叫還沒有停歇,鴻雁欲過,此時的懷抱是悲傷的。樹葉雜亂地落於窗前,落葉掉落在臺階上發出聲音,多少愁苦之人。望我家在何處。只是今夜,滿庭的落葉誰來掃。題紅:指紅葉題詩事。杳杳:幽遠貌。宮溝:皇宮之逆溝。螿:蟬的一種。飛鴻:指鴻雁。亂影翻窗:樹葉亂落於窗前。碎聲:此指落葉之聲。砌:臺階。吾廬:我的家。甚:何。只應:只是。滿庭誰掃:意謂無人掃落葉。
王沂孫的主要作品有:齊天樂·蟬、高陽臺·和周草窗寄越中諸友韻、南浦·春水、法曲獻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韻、長亭怨慢·重過中庵故園、齊天樂·螢、眉嫵·新月、水龍吟·落葉、花犯·苔梅、掃花遊·秋聲、齊天樂·蟬、天香·詠龍涎香、南浦·春水、醉蓬萊·歸故山、高陽臺·和周草窗寄越中諸友韻、聲聲慢、八六子·掃芳林、高陽臺·殘萼梅酸、水龍吟(白蓮)、慶清朝·榴花、摸魚兒(蓴)、三姝媚(次周公謹故京送別韻)、水龍吟(海棠)等。
《水龍吟·落葉》由[小孩子點讀]APP - 小學家庭輔導專家,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