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義長存,浩然正氣

2020-09-03 文小琴

蘇武廟

溫庭筠

蘇武魂銷漢使前,古祠高樹兩茫然。

雲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

回日樓臺非甲帳,去時冠劍是丁年。

茂陵不見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忠義長存,浩然正氣


文小琴


漢代以來,中原王朝與北方遊牧民族的戰亂與紛爭常常都是頻繁而激烈。為了捍衛大漢帝國的尊嚴,維護大漢王朝的主權,在這幅員遼闊的神州大地上,湧現了眾多為國家赴湯蹈火,為朝廷奉獻一生的忠烈之士,他們生作漢臣,死為漢魂,以大漢民族之使命為己任,即使是老氣橫秋,依然初心常在。他們用熱血與忠心,撐起中華精神堅實的支柱,挺起中華民族自豪的脊梁。


「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司馬遷雖然因李陵之禍而慘遭宮刑,致使人格和尊嚴受到摧殘,但他以先賢志士之浩然正氣激勵自己走出困境,重燃信心,憑藉堅強的意志完成「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他的彪炳史冊家喻戶曉,他的不朽精神萬古長青。但凡難能可貴的優秀品質,一定會在刀山火海,千錘百鍊磨礪之後,依然光彩奪目,成為點亮輝煌的明燈。

在那時大漢與匈奴幹戈不息的背景下,為緩和衝突,爭取和平,朝廷常常派遣使者和單于協調關係,並探聽對方情況。出身於官宦世家的他為了承蒙朝廷厚待,報效國家社稷,毅然應漢武帝差遣,前往充滿危機與不測的塞北大漠,去完成一個漢使應盡之使命。「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歡娛在今夕,嬿婉及良時。徵夫懷遠路,起視夜何其?參辰皆已沒,去去從此辭。行役在戰場,相見未有期。握手一長嘆,淚為生別滋。努力愛春華,莫忘歡樂時。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他深知此番出使匈奴必然會兇多吉少,臨行前為了安撫深愛的妻子,從而放心的去挑起肩上的重任,於是寫下了著名的《留別妻》,隨後踏上徵途,用一腔熱忱鑄就神州華夏振奮人心的精神。


他在匈奴的每一天幾乎都充滿了兇險和危機。面對單于的居心叵測,面對衛律的見利忘義,面對與自己同行的張勝懦弱無能,他堅守氣節的意志和對大漢烈火一樣的忠心變得更加頑強,任憑單于怎樣威脅,任憑衛律怎樣利誘,任憑李陵怎樣勸降,始終不為所動。真金不怕火煉,既然國家和民族選擇了他,他義不容辭地選擇了堅守與正氣。在殘酷與無情面前,他心中的,除了深明大義的決心,還是深明大義的決心。


為迫使他投降,狠心的單于將他囚禁在冰冷的地窖中,對他進行無休無止的折磨。漫天的暴雪傾襲著他,刺骨的寒冷凝凍著他。「渴飲月窟冰,飢餐天上雪」的生活就這樣持續了數日。不過在忠貞與氣節面前,再多再大的磨難與艱苦也是毫無用處。正是這樣義薄雲天的品質,他挨過了一天又一天的困境,堅強的活了下來。但是單于仍是變本加厲的兇殘,把他流放到荒無人煙北海邊去放牧公羊,並命令只有公羊生育小羊才允許回歸故裡。很顯然,這是不可能的,單于是在故意刁難和羞辱他。而在他看來,儘管不能滿足這等無理的要求,但是盡心盡責地將這一群羊放牧好,也是擔當與守望的表現。

青山矗立,不墮凌雲之志;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只見寒風凜冽的荒漠,一望無際的大澤畔,白髮蒼蒼的他拄著旄毛盡落的杖節,望著成群結隊綿羊,臉上的皺紋溝壑縱橫,身上的衣衫破舊不堪,就這樣一連數十年與家鄉音信斷絕,而且時不時會遭受厄運的摧殘。雖然日復一日的勞作使他越來越蒼老,但當初出使匈奴時那堅韌不拔的信念依然永葆青春,經過歲月的磨洗顯得更加璀璨耀眼,氣貫長虹。而那與他相伴的羊群,或許在他日日夜夜的濡染下,將會化作一位位堅貞不屈的仁人志士,為華夏文明的崛起與騰飛前赴後繼,為中華民族的築夢與復興奉獻終生。「牧羊驅馬雖戎服,白髮丹心盡漢臣。」赤心似火,昭示忠義貞節;肝腦塗地,無負家國情懷。此生無愧於初心使命,社稷重託,是為民族的驕傲,名垂千古之英魂。


終於,他心中長存的大義凜然使上天頗為感動,待到漢昭帝年間漢匈和親,又費了一番周折,回到闊別已久的家鄉。當年家鄉的風景還是亮麗如初,然世事與人情早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曾經的那個加冠佩劍,意氣風發的青年現在已是老態龍鍾,白髮丹心的長者。他從出使到回鄉的十九年相對於歷史長河來說雖然不過是短暫的一瞬間,但是這具有非凡意義的十九年,卻是中華民族精神史冊中極具傳奇色彩的一頁,千百年來常常為後人讚不絕口,敬仰不止。

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是民族繁榮昌盛的中流砥柱。他永遠是炎黃子孫的楷模,華夏兒女的榜樣,永遠是民族精神的印證者,傳承者。至高無上的品德流芳百世,永垂不朽的英雄矢志不渝。如今每當走過他莊嚴肅穆的祠堂前,回味那北海牧羊的事跡,漢使貞節的秉性,從而見證那充滿高貴品質的崢嶸歲月,見證那民族英雄的熠熠生輝。


孟子曰:「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養天地之正氣,法古今之完人,讓浩然正氣成為一代代神州軒轅人刻骨銘心的烙印。


相關焦點

  • 讓英雄正氣浩然長存
    戰爭的硝煙已經遠去,但是英雄的浩然正氣卻世代相傳。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永遠是激勵我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的強大精神動力。在中華民族生死危亡的關頭,抗美援朝英雄成為祖國和平和人民幸福的靈魂;在和平發展的今天,抗美援朝精神依然是我們捍衛和平、堅持正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可或缺的強大精神力量。
  • 忠烈楊漣,墳中幾根枯骨,浩然正氣長存
    忠烈楊漣,墳中幾根枯骨,浩然正氣長存文 | 前朝歷史明朝末期因為一位藝術造詣很高的皇帝只喜歡追求他的藝術,沒有心思顧忌江山社稷,於是給宦官魏忠賢了一個天賜良機,他的勢力迅速發展壯大,開始禍國殃民。這樣的漢子才配得上浩然正氣這四個字,他下葬的時候被折磨的只剩下不多的骨頭了,雖然身體殘缺不全,但是他的精神和氣節卻依然飄蕩在世間的每一個角落,被後人永遠銘記。
  • 關公忠義精神,扶起天地正氣
    此氣,大氣磅礴,充塞宇宙之間,非忠義不能滋生,非正直不能養護。浩然之氣,既是天地養育萬物之靈氣、生氣,也是人間崇尚正義,胸懷仁義,踐行忠義的志氣、節氣、血氣、骨氣。 南宋愛國詩人文天祥曾寫下雄文《正氣歌》,詩云:「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是氣所磅礴,凜然萬古存。
  • 浩然正氣 天地長存
    《正氣歌》是他死前一年在獄中所作。「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這種至大的浩然之氣是文天祥的人格精神,這浩然之氣支撐起他在國破山河在的歲月中,依然保持著「法天不息」的人格力量《聆響·行歌——想著·念著·偶爾微笑著音樂朗誦會》《正氣歌》現場版作者:文天祥朗誦:薛飛主持:丁甜蕭:馬芸
  • 玄幻小說,浩然天地、正氣長存!一步一個腳印,才能修得長生
    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玄幻小說,浩然天地、正氣長存!一步一個腳印,才能修得長生,希望大家喜歡。點擊下方卡片,即可免費閱讀。第二本:《焚仙》作者:春秋霸主精彩內容:浩然天地、正氣長存!相傳:太古時候,世界上是有很多神仙的。而這個故事,也要從神仙說起!「凌駕於無上,俯瞰眾生。」縱意於天地,窺破天道之玄妙。搬弄山川之大石,遨遊瀚海之洪漿。
  • 修身養性,養一腔浩然正氣
    孟子首先說明只是愛好養氣修心之道,卻不能專一修養,如此的話只能說是了解這一善;只有這種修養真的對身心造成了影響,方能生起正信,也就是有所證明;再進一步「充實之謂美」直到「聖而不可知之謂神」,才能稱得上對「浩然之氣」有一定的修養。
  • 做人有正氣,心中有底氣!做人,要養一身浩然正氣(深度好文)
    正能量:做人有正氣,心中有底氣!做人,要養一身浩然正氣什麼是做人的浩然正氣?做人,如果你能養一身浩然正氣,那麼邪氣就無法侵蝕你的身心,自然,你的心中也不會有什麼陰霾,正如蘇東坡詞中所說: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也如一位哲人所說:正氣長存,則清風浩蕩,乾坤朗朗。古之成大器者,即使面對世間重重的邪惡,即使周遭都是黑暗,心中也有大氣象,也能保持內心的浩然正氣,也因此而獲得了人生大成,成就一番令後人稱頌的大事業。
  • 王陽明:養浩然正氣,才能立足於天地之間
    王陽明的的心學當中,致良知是核心,致良知的核心,又是養一身正氣。男子漢大丈夫必須有,一股浩然正氣,才能立足於天地之間。必須在身心上有了驗證之後,真正的體會到了這件事情,才算是無善無養,吾浩然之氣的成功。
  • 文天祥的最後時刻,浩然正氣凝聚成一首詩
    只可惜,他還是不理解「忠臣」這兩個字的含義,忠義之人,「威武不能屈」,想當年,蘇武被囚於北國,餐風飲雪,可是,他依然沒有放下自己手中的節杖。而今日的文天祥,又豈是輕而易舉就會被嚇到的。至元十八年六月,文天祥被囚禁在元大都獄中已經有兩年了,在獄中,他寫下了自己的另一首千古絕唱——《正氣歌》。
  • 浩然正氣(圖)
    總書記說,黨員、幹部弘揚清風正氣、抵制歪風邪氣,要靠理想信念,還要靠做人的氣節。如果心中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就能夠抵禦一切權力、金錢、美色的侵蝕。如果心中沒有做人的氣節、沒有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在各種誘惑和困難面前沒有不打敗仗的。  「浩然正氣」出自《孟子·公孫丑上》。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問曰:「敢問何謂浩然之氣?」
  • 什麼是浩然正氣?怎樣才能養成浩然正氣?
    公孫丑又問,「什麼叫浩然之氣?」孟子說:「這很難描述清楚。如果大致去說的話,它是充滿在天地之間,一種十分浩大、十分剛強的氣」(原文:「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這裡的「浩然」,指正大剛正的樣子。「浩然之氣」用來形容一種剛正之氣,就是人間正氣,是大義大德造就的正氣。
  • 集義而生,養浩然正氣
    人們常說有的人一身正氣,說這個人正氣足。有的人正氣不足,與之接觸感到有股邪氣。一個人有正氣,剛正不阿,遇事有正確的認識和見解。一個人沒有正氣,浸染著邪氣,容易不走正道,專門走歪門邪道。青年學生有正氣,熱愛祖國,孝敬父母。有擔當,講奉獻,追求進步。反之,沒有正氣則會放鬆對自己的要求,走下坡路,有可能走上犯罪道路甚至無可救藥。上課遲到,曠課,抄作業,考試作弊,總之心不在學習上。至於心在哪裡,恐怕自己也不清楚。身上有正氣,心中容易有正確的見解。孟子說,吾善養吾浩然之氣。
  • 養天地浩然之正氣!
    所以要想抵禦疾病的侵害,增強我們自身的抵抗力,我們就必須增加身體的正氣,正氣愈多,那麼邪氣自然不能入體,就不會生病了。那麼究竟什麼是正氣呢?《孟子》裡面有記載。公孫丑問曰:「敢問夫子惡乎長?」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公孫丑問曰:「敢問何謂浩然之氣?」孟子曰:「難言也。
  • 正氣歌 (禪靜篆書作品)
    那麼,我覺得,正氣也是一個神,牠使人類維持在一個正的狀態中,不至於變壞……     《正氣歌》把正氣在三界內具體到天、地、人,形象而準確地表現出來牠的形象與內涵,而在人不同的境遇中又有不同的顯現形式應該是赤膽忠心、威武不屈、頂天立地、光明磊落,為天下立心,為蒼生請命,九死其猶未悔的浩然正氣。
  • 如何培養孩子的浩然正氣?
    《朱子語類》 「問:『浩然之氣,即是人所受於天地之正氣否?』曰:『然。』又問: 『與血氣如何?』曰:『只是一氣。義理附於其中,則為浩然之氣。若不由義而發,則只是血氣。』」 「浩然之氣」有別於血氣的地方是義理附於其中,這是朱子理論一大特色。
  • 共產黨人要有浩然正氣
    我們共產黨人要提高自己的執政能力,完成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歷史重任,就必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有光芒四射的人格魅力,要有無私奉獻的精神境界,要有氣貫長虹的浩然正氣。浩然正氣,是一種面對任何艱難險阻的阻隔,都有披荊斬棘的英雄氣魄;面對殘酷風霜血劍的洗禮,仍敢橫刀立馬的錚錚傲骨;面對金錢美色的誘惑,仍就巋然不動的崇高品格。
  • 用理論學習滋養浩然正氣
    黨中央號召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全黨來一個大學習,重點是領導幹部全面系統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錘鍊忠誠乾淨擔當的政治品格,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共同奮鬥,對於發揚我們黨重視用理論學習滋養浩然正氣的優良傳統,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 黨員幹部要善養浩然正氣
    正氣,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為人之道、處事之基,是黨員幹部的「脊梁」。「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南宋詩人文天祥在獄中寫下著名的《正氣歌》,歌頌了天地之間的浩然正氣。
  • 促統英雄之《浩然正氣鬱慕明》
    促統英雄之《浩然正氣鬱慕明》 束立波我們都有一個姓你有你的豪邁也有你的忠誠在海峽兩岸架起一道彩虹心連心,情連情浩然正氣鬱慕明
  • 養得一身浩然正氣,很有必要
    一個人有一身浩然正氣,這個人不會做齷齪的事情,不會幹見不得人的事情。一個人有一身浩然正氣,這個人敢於和醜惡現象作鬥爭,能夠克服困難、戰勝挫折,在家庭、工作各個方面有擔當、有幹勁、有作為。一個人有一身浩然正氣,容易在事業上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