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估值過高,令人望而卻步

2020-12-01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猛獸財經」(ID:mengshoucaijing),作者:猛獸財經,36氪經授權發布。

我們正處在一個類似於20世紀90年代末的股市泡沫中。

成長型股票,更具體地說,科技成長型股票,已經被哄抬到天價。

英偉達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它的股票被嚴重高估,幾乎不可能達到它的估值。

英偉達過去12個月的市盈率為91.7倍,相對於標普500指數29倍的市盈率,英偉達的股價貴得令人望而卻步。

目前市場上很少有股票比英偉達(NVDA)的估值更高。英偉達的市盈率高達25倍,過去12個月的市盈率為91.7倍,遠遠高於目前標普500指數(SP500)約29倍的市盈率。

總之,即使英偉達像野草一樣繼續增長,它們也幾乎不可能增長到今天的估值水平,所以那些有幸早早持有英偉達股票的投資者,今天應該考慮至少賣出一部分頭寸,而更激進的投資者可以利用英偉達空頭頭寸來對衝他們股票投資組合中的其他多頭頭寸。

英偉達的估值已經過高

在過去25年,英偉達一直是最出色的成長型股票之一,很多投資者通過英偉達如願實現了增值。

歷史上,英偉達股票的漲勢在很大程度上與增長型股票的漲勢是平行的,而增長型股票在大約13年的時間裡擊敗了同行的價值型股票。

美中不足的是,英偉達的絕對和相對估值都已經過高。

根據晨星公司的估值表,英偉達股票過去12個月的市盈率為91.7倍,這即使是與英偉達自身估值偏高的歷史(5年平均市盈率為42.9倍)相比,還是相當高的。更不尋常的是,英偉達股票過去12個月的市售比為25.8,從歷史上看,即使是最好的成長型股票也幾乎不可能超越這個水平。

未來估值將會壓縮

太陽計算機系統公司(Sun Microsystems)前執行長斯科特•麥克尼利(Scott McNealy)曾說,他的公司在網際網路泡沫時代的頂峰時期的市盈率是10倍:

以10倍的收入,給你10年的回報,我必須連續10年支付100%的收入作為股息。假設我能從我的股東那裡得到它,假設我的銷售成本是零,這對計算機公司來說是非常困難的。假設費用為零,這對於39000名員工來說真的很難。

假設我不交稅,這是很困難的。假設你不繳納股息稅,這是違法的。假設在未來10年零研發投入的情況下,我可以維持當前的營收運行速度。現在,做了這些,你們中有人願意以64美元的價格買我的股票嗎?你知道這些基本假設有多荒謬嗎?你在想什麼呢?

——斯科特·麥克尼利,商業周刊2002

同樣,市值約為3,020億美元、過去12個月營收為118億美元的英偉達,目前的市售比為26倍。

對比蘋果,蘋果的營收並沒有飛速增長,2020財年的營收為109億美元,實際上比2019財年的117億美元有所下降。

想想這些事實,就算是對英偉達未來收入增長最樂觀的預測也會受到挑戰。

 總結

在今天看來,英偉達的初始估值是非常重要的。

鑑於英偉達過去12個月的市盈率為91.7倍,過去12個月的市售比接近26倍,它幾乎不可能達到3,000多億美元的市值。晨星公司對英偉達的合理價值目標為200美元。

一些投資者將英偉達的未來寄托在遊戲、數據中心,或者更具體地說,寄托在專業可視化和汽車領域的收入增長上。我們認為這些投資者需要降低預期。

總之,無論英偉達當前的業績有多好,無論未來前景有多好,即便是在最好的情況下,未來的股價也幾乎肯定已經反映在股價中了。同樣的困境如今也適用於更廣泛的股市,目前的估值水平不穩定,在一場歷史性的資本輪轉中,大盤隨時可能出現大幅拋售。

 以上僅作為投資交流,不代表投資建議

相關焦點

  • 英偉達(NVDA.US)和美光(MU.US),誰才是價值投資者的首選?
    另一方面,英偉達則承諾,憑藉新產品和在快速增長的市場中獲利的機會,未來的增長會更好。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投資者都喜歡英偉達的股票,因為其估值過高。相比之下,美光的估值較為合理的。存儲行業的疲軟不會太持久美光科技最近幾周的表現可能令投資者感到恐慌,但記憶體行業的動態似乎表明,該行業的命運可能會改變。高盛最近上調了美光科技的股價,原因是它預計內存價格將走強。
  • 瑞穗首席外匯策略師:英鎊當前估值過高
    原標題:【機構觀點薈萃】瑞穗首席外匯策略師:英鎊當前估值過高   瑞穗首席
  • 英偉達CEO黃仁勳:希望能將人工智慧技術帶給Arm客戶
    【TechWeb】10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英偉達CEO黃仁勳當地時間周三表示,Arm最有吸引力的部分是他們的客戶網絡,他希望能將英偉達的人工智慧技術帶給Arm的客戶。
  • 「大熱」科技ETF遭機構拋售:估值過高落袋為安 風口或轉向證券ETF
    市場風格迅速切換,多位業內人士表示與科技股估值過高、市場震蕩有關,此時選擇落袋為安。 「在華為事件以及中芯國際科創板上市等催化劑下,科技股積累了足夠多的漲幅,已經不再具備估值優勢,很多偽科技股甚至出現嚴重高估,帶來的後果就是科技股出現高位震蕩。」私募排排網資深研究員劉有華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 英偉達400億美元收購,黃仁勳成最大贏家
    不過孫正義一直堅稱不會干擾ARM公司的正常運營,甚至直言ARM公司要斷供華為的消息也是從媒體上知道的,不過今天我們又要面臨同樣的問題,這一次孫正義將ARM公司直接賣給了美國顯卡巨頭英偉達。這筆收購案已經得到了英偉達的證實,也同ARM一起發布了聯合聲明,英偉達還將在完成收購之後向ARM員工發行15億美元的股本。
  • 英偉達創新技術 開創性人工智慧先河
    英偉達待發布最新研究成果,通過現有數據集模擬新圖像,以期突破人工智慧訓練的潛力。 從數據集中,英偉達開發的人工智慧能夠創建新的圖像,複製原始藝術家的作品,這些圖像可以用來幫助進一步升級人工智慧模型。 人工智慧通過應用一種突破性的神經網絡訓練技術取得了這一重要的成就,這種技術類似於流行的NVIDIA StyleGAN2模型。
  • 英偉達發布 GeForce Hotfix 430.53:修復 CPU 佔用率高等 Bug
    2019 年 4 月 23 日,英偉達同步發布了 GTX 1650 桌面顯卡、GTX 1660 Ti/GTX 1650 筆記本顯卡,同時放出了 430.39 版驅動程序,對新卡提供支持,同時支持 Windows 10 v1903 更新版本,並繼續優化遊戲、修復 Bug。
  • 特斯拉入駐天貓、小鵬繼續與英偉達合作、文遠知行討論自動駕駛的...
    小鵬汽車宣布繼續與英偉達合作 4 月 16 日,小鵬汽車宣布,將與晶片廠商英偉達(NVIDIA)繼續合作,其下一代智能純電車型將繼續搭載英偉達的 AI 自動駕駛計算平臺。
  • 工作站級GPU英偉達Quadro K4000評測
    品牌:麗臺 顯卡1K4000:高性能與圖形計算並舉   英偉達Quadro K4000是一款工作站級的圖形顯卡,它主要面向的是低功耗、相對廉價的專業圖形顯卡解決方案。此外,Quadro K4000顯卡能顯示輸出高畫質畫面至多8個屏幕,打造出令人驚嘆的影像質量及精緻畫面。品牌:麗臺 顯卡2圖解英偉達Quadro K4000  在英偉達工作站級別顯卡產品陣營中,Quadro K6000和K5000都高於K4000。
  • 英偉達和其競爭對手AMD一系列公關活動的最新進展
    ,英偉達表示將取消其頗具爭議的GeForce 合作夥伴計劃。原因是外界批評稱,該計劃是反競爭的,這只是一個英偉達試圖增加其在顯卡市場的持股比例的計劃而已。這是英偉達和其競爭對手AMD一系列公關活動的最新進展,旨在贏得PC遊戲玩家和其他潛在客戶的支持。
  • 英偉達收購數據存儲和管理平臺SwiftStack 價格未知
    網易科技訊 3月6日消息,據外媒報導,英偉達今天宣布收購SwiftStack,後者是一個以軟體為中心的數據存儲和管理平臺,支持公共雲、本地和邊緣部署。YDc中文科技資訊YDc中文科技資訊  SwiftStack最近發布的平臺升級,集中於改善對人工智慧(AI)、高性能計算和加速計算工作負載提供支持,這些無疑是英偉達對SwiftStack最感興趣的地方。
  • 英偉達AI可準確修復受損照片
    據《每日郵報》4月25日報導,顯卡巨頭英偉達公司的人工智慧(AI)能夠以令人驚嘆的準確度修復受損照片。Photoshop可能會成為過去的事情。英偉達的軟體使用AI和深度學習算法來預測圖片中缺失部分的樣子,並以難以置信的精度重新創造出來。
  • 英偉達攜手技嘉正式贊助 SW8英雄聯盟
    英偉達攜手技嘉正式贊助 SW8英雄聯盟 發布時間:13-05-24 15:19 來源:SW 作者:SW
  • 宣布暫停無人車路測的英偉達公司logo設計賞析
    本周二英偉達公司就宣布暫停在全球的無人車路測工作,改為推出虛擬測試平臺用於測試自動駕駛技術,本期尚唐設計小編就帶您從logo設計認識這家公司。英偉達,創立於1993年,總部在矽谷。它與ATI齊名,主要設計顯示晶片和主板晶片,近幾年也致力於研究人工智慧計算領域中的前沿課題。
  • 「芯二代」硬剛英偉達!衝刺千億俱樂部,85後創始人身家300億
    背靠中科院,被譽為「芯二代」、「中國英偉達」、「AI晶片第一股」的寒武紀,在萬千寵愛中登陸科創板,以250元開盤,最高衝到295,市值突破1000億。不過,成立才不到5年的寒武紀並沒有盈利,持續虧損。之前寒武紀的主要技術優勢在終端側,現在轉向邊緣端和雲端晶片,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發資金;另一方面,寒武紀一開口就是把英偉達、華為海思當成競對,單是從產品線布局的角度,寒武紀需要補得短板還非常多。
  • 英偉達的進化之路:從電子遊戲到人工智慧
    英偉達在1995年發布了第一代晶片NV1,耗費了1千萬美金開發費,這筆錢由紅杉資本和Sutter Hill Ventures提供。英偉達設想NV1可以在很多場景下使用,但不幸的是消費者並不買單。當時英偉達才剛建立起來兩年,瀕臨破產,他們被迫解僱了幾乎一半的員工,最後留下了40人。他們於1997年發布的第三代晶片RIVA128終於取得了成功。
  • 【招商策略】科創類企業該如何估值?——兼論PER估值方法適用性
    科創板企業正如火如荼的申報中,但是這類企業具有業務擴展迅速但盈利不穩定的特點,無法通過傳統的估值體系對其進行估值並進行IPO定價,所以如何對其進行估值將成為擺在各類投資者面前的主要難題。本文試圖對海外科技類企業的估值方法做一些梳理,並使用我們前期提出的PER估值法對科創類企業做簡單的估值分析。
  • Q3財報超出預期,卻有大行表示英偉達(NVDA.US)快到周期頂峰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美東時間11月18日美股盤後,英偉達(NVDA.US)公布了2021財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英偉達第三季度營收為47.26億美元,同比增長57%。優異的財報超出了大部分華爾街大行的預期,但其中卻有分析師認為英偉達未來將面臨壓力。花旗分析師Atif Malik目前將英偉達目標價由540美元上調至600美元,維持「買入」評級。該分析師認為,隨著Ampere上市和對Arm的收購等關鍵催化劑「已經充分發揮作用」,該股可能會回調並進行盤整。
  • 一年漲一倍多 代碼託管平臺GitLab估值超過60億美元
    12月1日 消息:據知情人士透露,幫助開發人員分享和管理代碼的網站GitLab正在允許一些員工出售部分股權,該公司的估值超過60億美元。這是GitLab自2019年9月27億美元估值的兩倍多,當時該公司在高盛(Goldman Sachs)和Iconiq Capital牽頭的一輪融資中籌集了近2.7億美元。上述知情人士表示,此次售股讓員工能夠在明年上市前獲得一些流動性。
  • 英偉達400億吞下ARM:孫正義「手頭緊」,黃仁勳「終圓夢」,中國要...
    今日,英偉達官方正式宣布,將斥資400億美元(約合2730億人民幣)收購軟銀集團旗下的英國晶片設計公司ARM。英偉達也給出了目標:打造AI時代的世界頂級計算公司。最初,英偉達曾委託高盛與蘋果接洽,但後者沒興趣收購ARM業務。隨後,高盛還試圖組建一個包括高通、谷歌、三星和英偉達在內的財團入股ARM。最終,只有英偉達成為了唯一感興趣的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