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組織架構調整為三大類 美圖向社交平臺轉型

2020-12-11 e公司

美圖公司(01357.HK)召開2018年戰略發布會後,8月9日公司股價止跌收漲1.53%,但8月10日公司股價下跌1.17%,抹平了前一天漲幅,股價最新報收於5.92港元/股。

這次美圖的發布會選在了北京798藝術工廠。在一片文藝復興的工業區舊址裡,美圖公司聯合北京當代藝術基金會(BCAF),在籤到處所在展廳舉辦了「真實自我」藝術展,曲面鏡子呈現對角線延伸,把展廳分割成兩翼,參觀者尋找角度拍下影像略顯扭曲的自己,靠牆的兩翼掛有美圖主題的藝術家作品。

發布會放在了展廳隔壁,百餘人左右展廳像個迷你秀場,屏幕上用大號圓體字寫著發布會主題 「美與社交」。臺下,美圖公司董事長蔡文勝、CEO吳欣鴻、COO程昱落座,並先後登臺發言,講述未來18個月內將美圖秀秀轉型成為一個社交平臺。

架構調整

今年以來,美圖公司面臨的資本市場形勢更為嚴峻。

香港恒生指數下調背景下,以「股王」騰訊控股為代表的科網股普遍震蕩下行,蔡文勝等高管雖然著手了多輪增持,美圖公司股價還是累計下跌超過40%,4月下旬開始長期處於破發狀態;加上小米公司等一眾新經濟代表密集登陸港股市場,美圖公司兩年前頭戴的港股科技股稀缺標的光環漸漸漸褪去,實質性盈利卻尚未等來。

在8月21日美圖公司中期業績發布前,這場戰略發布會顯得意義特殊。

成立十年,以美顏工具屬性稱著的美圖公司,產品矩陣也擴大到美拍短視頻等在內的影像類App,坐擁4億多月活躍用戶。但這一數據在去年增長遭遇下滑,除了美圖秀秀外,美顏相機、美拍等月活用戶數量均下降超過10%。

本次發布會上,美圖介紹自己商業模式就是在美顏大數據基礎上,圖片美化和短視頻應用帶來線上流量,以女性為目標客戶的智能硬體承擔起現金流,發力電商平臺、增值服務等。

今年5月份試運行改版了美圖秀秀產品,向社交化邁了出標誌性一步,被成為「美圖秀秀十年來最大一次改版」,公司高管後續多次表態了進軍社交的決心。本次提出了實質落實路徑。

據介紹,組織架構上,美圖公司戰略組織架構已調整成三大類:分別是社交產品事業群、美顏產品事業群和智能硬體產品事業群。而美圖社交產品事業部,已經從廈門挪到北京。具體到產品層面,主要由美圖秀秀和美拍產品負責落地社交戰略,發力廣告,擔負起商業化的重任。而作為上市公司主體業務的手機業務,這次發布會上並沒有著墨。

進軍社交

本次會場上,CEO吳欣鴻公布了美圖秀秀試運行「成績單」,核心用戶群體日人均社區使用時長25分鐘、進入社區次數8次、內容瀏覽75張,同時也坦言與市面上主流的社區產品相比還有一些差距。

「但是這卻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說明美圖秀秀的核心用戶已經初步建立了社區心智,願意來這個社區玩了。」吳欣鴻給出了時間表,預計9月21日全新美圖秀秀社區將會發布。

反思當下短視頻「泛娛樂」屬性,這次發布會上,美拍正式扛起「泛知識」的大旗,推出包括「交作業」等功能,發力多次元文化,激發興趣鏈關係,從社區向社交淨化。據美拍公布的數據,平臺已經匯聚了50多家頂級短視頻MCN機構,3萬多位泛知識短視頻達人,以及300多個泛知識興趣品類。

站在商業化角度,程昱介紹戰略落實路徑,即品牌換新、用戶建設和內容扶持。其中,內容方面包括與MCN機構合作,甚至讓利給MCN機構,並加強內容營銷聯合出品外,還有「藝術家分成計劃」。目前美圖的「藝術家分成計劃」中已經有1000多個藝術家,美圖旗下產品都可以看到這些藝術家的作品,並能點擊引流到藝術家的相關主頁。

吳欣鴻表示:「在未來的18個月,美圖會大力投入社區內容生態的建設,並會重點關注用戶和毛利的雙增長。」同時當天公告也提示,這些投入和支出很有可能對集團的淨利潤產生相應影響。

目前來自智能硬體收入佔比超過8成。據美圖高管預計,後續來自網際網路的收入有望在美圖公司營收結構中進一步提升。

對於股價近期表現,美圖也給予了回應。吳欣鴻表示,給投資人或者公司內部信心最好的方式就是靠美圖產品。在以美圖秀秀為核心的社交場景下,今年底、明年底,都有非常明確的用戶增長目標。

相關焦點

  • 美圖架構調整:成立社交、美顏、智能硬體三大產品事業群
    騰訊《一線》作者 相欣8月9日,美圖公司創始人兼CEO吳欣鴻發出內部信,宣布變革組織架構,成立新的三大產品事業群,即社交產品事業群、美顏產品事業群、智能硬體產品事業群。吳欣鴻表示,此次調整是為了加快推進公司8日發布的「美和社交」戰略。
  • 美圖全面開啟社交布局:美圖秀秀和美拍打頭陣,調整組織架構
    8月8日,美圖公司(01357.HK)在北京發布其「美和社交」戰略——利用影像類App為流量抓手,以美圖秀秀和美拍為先鋒產品開展社交布局,從而推進商業化。這標誌著美圖全面社交化之路正式開啟。據美圖公司創始人兼CEO吳欣鴻介紹,瞄準下一個10年的「美和社交」戰略將繼續深化相機入口布局,在鞏固影像產品的用戶優勢和技術優勢的同時,利用影像類App為流量抓手,以美圖秀秀和美拍為先鋒產品開展社交布局。社交布局將在美圖戰略模型中扮演重要角色,通過社交化運營與用戶發生強互動,不僅能夠顯著提升用戶黏性和流量價值,也有利於積累用戶數據,實現廣告的精準分發。
  • 京東調整組織架構 多部門負責人不再向劉強東匯報
    12月21日,每日經濟新聞獲悉,京東商城發布了組織架構調整的公告,整體劃分為前臺、中臺、後臺三部分,原來的三大事業群總裁直接向劉強東匯報的格局也將隨之改變,調整後,多個事業群負責人不再向劉強東直接匯報,而是向京東集團CMO、京東商城輪值CEO徐雷匯報。
  • 騰訊雲之外,「社交+內容」才是騰訊組織架構大調整的真實目的
    一片觀望聲中,騰訊於國慶節前一天宣布了對組織架構的調整,其微信公眾號發布的《騰訊啟動戰略升級:紮根消費網際網路,擁抱產業網際網路》一文,閱讀量迅速突破10萬+,目前點讚量超過1700,群眾對騰訊組織架構問題的關注度可見一斑。
  • 從阿里、騰訊到小米,美的,公司組織架構調整凸顯家電基因裂變
    從阿里、小米,到騰訊、美的,最近幾個月以來,網際網路、科技、家電等多個行業領域的領軍公司們,紛紛以組織架構的調整和優化為突破口,試圖找到應對這一輪經濟轉型和產業變革的突破口。從中則可以發現,家電企業的發展基因也在悄然裂變:更高效、更快速、更務實。
  • 長城汽車組織架構調整,以車型為單位建立作戰群
    在長城汽車那場登上了所有媒體頭條的技術發布會上,除了發布「咖啡」「坦克」「檸檬」三大平臺,還對外宣布了一個重要決定:向全球科技出行公司轉型。「汽扯扒談」近日從長城汽車內部了解到,此次轉型並非是單純的在公司業務以及盈利模式上的簡單轉型,而是從內部管理和人員架構上進行的「網際網路化」式的深刻調整,以便真正落實「服務用戶」的戰略升級。01向以「用戶服務」為核心轉型目前長城汽車內部管理架構正在向「作戰群」模式調整。
  • 華為、騰訊、阿里、小米、百度3年組織架構調整最全梳理
    陳春花教授在幾年前的一次演講中將企業轉型的起因之一聚焦在「可持續」三個字上。 9月30日,也就是國慶假期的前一天,騰訊公眾號發布了一篇名為《騰訊啟動戰略升級:紮根消費網際網路,擁抱產業網際網路》的文章。文章公布了騰訊的企業組織架構大調整,新成立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平臺與內容事業群,並將原七大事業群壓減至六個。這是騰訊時隔6年後首次動刀組織架構。
  • 平安交易銀行組織架構調整落地 戰略客戶百日會戰打響
    張元良表示,基於上述原因,平安交易銀行更為徹底的架構調整被提上日程。   據悉,平安交易銀行新的架構改革,以客戶的基本需求為單位,把內部的資源進行整合。   最終調整後的組織架構下設4個業務中心,分別是現金管理中心、貿易金融中心、跨境金融中心、平臺金融中心,設立了產品委員會秘書處作為綜合的支持部門,並且加設產品運營團隊對整個業務流程緊密內嵌,派駐了風險
  • 騰訊調整內部架構:突出TO B業務 取消社交及網媒事業群
    據報導,騰訊9月29日宣布調整內部構架,新成立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平臺與內容事業群(PCG),而原有的微信事業群(WXG)、互動娛樂事業群(IEG)、技術工程事業群(TEG),企業發展事業群(CDG)繼續保留。
  • 十張圖看懂華為業務與組織架構
    (2010年華為業務與組織架構圖)到了2010年的時候,華為成立了企業業務EMT(經營管理團隊),開始從運營商客戶群體向企業客戶群體發展。這一年,原有的市場單元組織變為了平臺級的區域組織,區域組織逐步轉變為對一線業務單元支持、服務和監管的平臺,各業務運營中心在區域平臺上以客戶為中心開展各自的經營活動。
  • 六個月四次調整組織架構,小米集團升級技術戰略地位
    2月25日,小米集團(01810.HK)在參加MWC大會、發布5G版本手機新品MIX3的次日,由小米集團組織部下發正式文件,宣布最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任命崔寶秋為集團副總裁,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並且在核心管理崗位上共任命了14名總經理、副總經理。此次是小米集團半年以來第四次組織架構調整,也是繼去年9月成立集團組織部、參謀部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組織架構調整。
  • 中國平安組織架構大調整 新設三大聯席CEO
    12月14日晚上,中國平安公告釋放重磅信息,宣布將對集團組織架構進行重大調整,在現行「執行官負責制」基礎上,增設三個聯席執行長崗位,由三大業務線:個人、公司、科技負責人李源祥、謝永林、陳心穎擔任,分別統籌管理個人、公司、科技業務。
  • 阿里迎來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 主要涉及淘寶、天貓業務
    向來以擁抱變化聞名於行業的阿里巴巴,又迎來了新一輪的組織架構調整。   具體來看,此次組織架構調整主要涉及淘寶、天貓等核心電商業務的多位高管。   湯興(平疇)全面負責淘系用戶產品與技術。在原有職責基礎上,搜索推薦事業部、天貓-消費者平臺產品團隊、淘系消費者運營事業部向平疇匯報。
  • 重塑組織架構
    郭嘉  2013-01-04 00:00:00   《世界經理人》雜誌 馬化騰調整騰訊架構,將原有的事業部制升級為事業群制;方洪波在接任美的董事長的同時帶領美的戰略轉型,撤銷二級集團。
  • 小米上市以來第4次組織架構調整:崔寶秋任集團副總裁(圖|簡歷)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27日訊 自去年7月9日在港交所上市以來,小米第4次調整組織架構。26日,小米集團正式下發文件,同時新成立3個新部門,推進「AI+IoT」(人工智慧+物聯網)戰略。任命崔寶秋為集團副總裁及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再在核心管理崗位上任命14名總經理及副總經理,小米技術委員會上升為集團級別的委員會。這是繼去年9月成立集團組織部和參謀部以來,小米規模最大的一次組織架構調整。小米年初發布了AIoT的戰略,為了從組織架構層面強化「AI+IoT」戰略,小米新成立人工智慧部、大數據部、雲平臺部,直接向集團執行長匯報。
  • 小米架構再調整:成立軟體與體驗部、網際網路業務部、業務中臺部
    雷鋒網消息,12月18日,小米集團進行了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成立軟體與體驗部、網際網路業務部、業務中臺部三大部門。據悉,新成立的三個部門資源整合涉及此前五個網際網路部門,以及電視、筆記本、帶屏音箱、小米移動、大數據和雲平臺等業務,並分別由金凡、馬驥、仇睿恆為三大部門總經理,直接向CEO雷軍匯報。此前,小米在2018年9月13日進行架構調整,並成立了十個新業務部,形成了支撐小米隨後業務發展的基本企業架構。
  • 小米將總角,雷軍知天命:組織架構調整兩年記
    去年9月3日,雷軍發出內部信,開啟小米上市以來最大規模的組織架構變革。此次調整的關鍵詞是重新整合,可以概括為:分置決策、組織與職能部門,橫向拓展業務部門。 首先是三位高級副總裁的去處。負責生態鏈部的劉德成為組織部長,負責中高層管理幹部的聘用、升遷、培訓和考核激勵。 為協助CEO制定發展與督導戰略執行成立參謀部,任命王川為參謀長,向徵為副參謀長。
  • 小米集團組織調整 新設三大部門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小米集團組織調整 新設三大部門12月18日,小米集團(01810.HK)公布最新組織架構升級及幹部任命,新成立三個網際網路一級部門——分別為軟體與體驗部、網際網路業務部、業務中臺部,部門總經理分別是金凡
  • 98頁PPT,看懂阿里、小米、京東、美團的組織架構和戰略變遷
    告訴你一個秘密,關注我們的都是行業大佬和精英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來自方正證券發布的名為 「從組織架構視角出發,回顧四大商業巨頭的戰略變遷——阿里、小米、京東、美團」的報告。這份長達98頁PPT的報告很詳細地梳理了四家公司的發展階段及對應的組織架構調整,還是有點意思的。
  • ——解析阿里架構調整背後的三大戰略
    三年前至今,阿里有三次大的架構調整。2015年12月啟動的「大中臺、小前臺」調整,2017年1月面向「五新」的架構調整以及今天面向未來5-10年數字經濟時代的調整。比如,2015年開啟大中臺戰略以來,作為中臺事業群總裁的張建鋒於2016年4月成為阿里CTO, 中後臺業務進一步整合,2017年1月,張建鋒開始兼任阿里雲事業群CTO,最新的這一次調整,張建鋒開始兼任阿里雲智能事業群總裁。這其間,能看到人才、組織和戰略的延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