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騰訊9月29日宣布調整內部構架,新成立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平臺與內容事業群(PCG),而原有的微信事業群(WXG)、互動娛樂事業群(IEG)、技術工程事業群(TEG),企業發展事業群(CDG)繼續保留。此外,騰訊將整合社交與效果廣告部(SPA)與原網絡媒體事業群(OMG)廣告線,成立新的廣告營銷服務線(AMS)。
經濟觀察網第一時間向騰訊官方求證,截至目前騰訊方面並未對此做出回應,此消息有待進一步核實。
此次調整,是騰訊歷史上第三次調整內部架構。之前2005年,2012年,騰訊分別調整過內部架構。在新技術浪潮下主動進行組織架構重要調整,在騰訊內部已成慣例。
根據證券時報的報導,這一輪新調整中,騰訊將雲服務與智慧產業成立為新事業群,撤銷了之前的社交網絡事業群(SNG)與網絡媒體事業群(OMG)。
種種跡象顯示,騰訊內部醞釀此次架構調整或由來已久。2017年12月,騰訊2017年度員工大會上,馬化騰曾表態,「在管理方面,我們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內部的組織架構,現在的騰訊需要更多To B的能力,要在組織架構上進行從內到外系統性地梳理。」
此次新成立的雲服務與智慧產業,均是騰訊ToB業務的重要布局。
IDC數據顯示,雖然目前起步略晚,但騰訊雲發展迅速,其2017年同比增速達到129%,目前在遊戲類、電商類、資訊社交類、交通出行類公有雲服務市場以及視頻雲流量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
在騰訊更多的資源傾注和戰略升級支持下,To B業務的協同效應亦引發行業關注。「騰訊雲背後的整個騰訊生態,是一個具有強社交屬性的生態系統」,有消息人士分析稱,騰訊本輪調整主要集中在打通部門壁壘,提高業務合作效率,優化整個「B端」業務鏈條。
2012年前後,騰訊將公司由原有的業務系統制(Business Units,BUs)升級為事業群制(Business Groups,BGs),共設立7個事業群,包括CDG(企業發展事業群)、IEG(互動娛樂事業群)、MIG(移動網際網路事業群)、OMG(網絡媒體事業群)、SNG(社交網絡事業群)、TEG(技術工程事業群)以及WXG(微信事業群)。
(責任編輯:DF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