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人類探索火星的編年史,火星是什麼魅力值得有這麼多探測器?

2020-12-17 痴狂科學

在古代火星就已經是人類最為關注的天體之一,由於它在天空是一顆紅色的亮星,自古就被視為災難的代表,直到十九世紀天文學家才通過望遠鏡首次觀望到了火星模糊的外表,甚至德國天文學家還描繪出了首張火星地圖(下圖),也就是這個時候開始流傳出火星上有人工運河的說法,雖然現在很難想像十九世紀的人當發現火星上有河流痕跡時的興奮,但這顆紅色行星從此也成為人類最想了解的外星球。

NASA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發射的「水手4號」成為首個進入火星軌道的探測器,傳回22張火星照片讓人們看到了火星表面的真實樣子,但火星荒涼且布滿隕石坑的地貌也徹底打破了人類對於「火星文明」的幻想,不過也證實了火星表面確實有河流和湖泊的痕跡,這更激起了人類解開火星神秘面紗的願望。

隨後1971年NASA又發射了「水手9號」成為首枚環火星運行的探測器,這枚探測器在火星軌道上傳回了7329張火星照片,這些並不清晰的黑白圖像顯示了火星表面溝壑縱橫的河床和巨大的火山口,其中火星上最注目的水手峽谷就是由「水手9號」發現的,也首次拍攝到了火衛一和火衛二的照片,一系列發現讓人們把目光從當時火熱的登月逐漸轉向了火星。

NASA在1975年發射的「海盜1號」和「海盜2號」先後都成功進入了預定火星軌道,科學家嘗試在探測器上攜帶能降落到火星表面的著陸器,也為後來的火星車登陸提供了許多技術上的數據,其中「海盜1號」拍到了讓全世界震驚的「火星之臉」,因此人們認為火星上的運河就是存在過文明的證據之一。

同時海盜1號投放的登陸器也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讓人們看到了首張彩色的火星地面圖像,此時也正值火星的夏季,登陸器還拍到了火星太陽落山時的陽光照到紅土上的圖像,根據對土壤的樣本分析發現火星土壤中含有大量褐鐵礦,這種礦物是由水在氧化環境下形成的產物也是造成土壤發紅的原因,也證實了火星在遠古時期是一個有水和氧氣的行星。

NASA為了更好繪製火星全球地貌,在1996年又發射了全球探勘者號(MGS)軌道衛星,這顆火星軌道衛星攜帶了MOC相機能在高空拍攝出更清晰的圖像,而且能更加清晰地顯示出河床和一些隕石坑裡的細節,火星全球探勘者號還在火星表面發現了液態水存在的痕跡,一直運行到2006年因太陽能面板故障而失聯。

為了從火星地表中找到生命存在的痕跡,NASA在1997年發射了首輛可以移動的火星車——旅居者號,這也是人類首個在外星球上自由行動的探測器,雖然這輛重達10.5公斤的火星車在三個月裡只行進了100米,但它使用的降落方式和探測器結構一直延用到現在。

歐洲航天局也在2003年發射了火星軌道衛星「火星快車」和登陸器「小獵犬2號」,其中「火星快車」順利進入軌道並一直運行到現在,而「小獵犬2號」登陸器在投放後就直接失聯了,具體原因至今還沒結論,而正常運行的「火星快車」拍攝了大量的火星照片,並且在火星兩極地區還發現了含水量巨大的冰湖,解決了未來人類登陸火星的水源問題。

在旅居者號成功的前提下,NASA在2004年發射了兩輛相同的火星車「勇氣號」和「機遇號」,許多照片顯示火星上有大量河流衝刷的痕跡,火星車的目標就是在隕石坑的土層中找到水,兩輛原本只運行90天的火星車分別在2011年和2018年因車輪被卡住和被沙塵暴覆蓋而失聯,其間傳回了數萬張火星地表照片證實了火星表面曾長期存在水。

為了彌補火星車較弱的挖掘能力,NASA專門設計了不能移動的「鳳凰號」以及後來外表相同的「洞察號」,這種火星車攜帶有較強的挖掘探頭只能探索著陸點的土壤樣本,「鳳凰號」就在著陸點地的土壤中挖出了冰,而「洞察號」在著陸後多次鑽探受阻,導致工作開展十分緩慢,不過依然檢測到火星的內部有地質活動的震動。

而NASA在2005年發射的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MRO)則攜帶了高解析度相機,由於拍攝的效果能精確到0.3米,我們目前看到的火星高空圖像大多來自這枚軌道飛行器,能清晰地體現出火星上各種不同的地貌情況,而且還檢測到火星大氣在進入夏季時出現甲烷和氧氣增加的情況,根據這些信息科學家分析認為火星地表下依舊有生物在活動。

目前在火星上能移動的火星車只剩下「好奇號」,這輛高科技滿滿的火星車在2012年著陸後一直正常運行到現在,雖然已經嚴重超出設計運行的上限,但除了車輪有磨損和電池功率下降以外,「好奇號」身上的主要設備基本運行正常,車身900公斤的重量也是人類進行遠程投放的最重物體,當然「好奇號」也不負眾望完成了許多重要任務,傳回了數萬張照片中發現了許多充滿爭議的事物,也是人們堅信火星上曾出現過生命的原因。

2020年是一個火星探索的最佳時期,除了歐空局和俄羅期共同研製的探測器宣布延期以外,目前已經有阿聯的「希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而中國的「天問一號」和NASA的「毅力號」也在進行最後的升空準備,未來火星探索將進入多枚探測器共存的新時代,這一切將為以後載人登陸火星提供更多的數據資料。

人類從上世紀探索火星開始,關於火星上是否有生命的爭論就從沒停止過,如今有更多的探測器將出現在火星上,是否能找到火星上的生命或者智慧文明的痕跡呢?

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這裡將帶給您一個全新的視角看世界!

相關焦點

  • 人類對火星探索的歷史,揭開火星之謎
    人類作為一個整體,也討厭孤獨,並堅信自己不是浩瀚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物。既然作為宇宙的一個文明存在,人類世界的發展規律和自身命運必然與宇宙中的奧秘息息相關。 因此人類為了尋找地外文明、探索外太空,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也取得了不少進展。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人類從古至今對火星的探測歷史。中國古人稱火星為「熒惑」。
  • 全球總共發射了46次火星探測器,火星到底有什麼值得研究的?
    是的,火星。截至目前,全球總共發射了46次火星探測器,其中美國佔了22次。為何火星如此吸引研究人員?同樣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的木星或者金星為什麼就沒有受到這樣的待遇?究其根本,還是因為火星給予了人類太多次的希望。它一次又一次的「誘導」,科學家怎能錯過研究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火星。
  • 火星探測器怎麼傳信號到地球_火星探測器有幾個國家
    打開APP 火星探測器怎麼傳信號到地球_火星探測器有幾個國家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12-14 15:15:13   火星探測器有幾個國家   探測火星的國家並不少,其中包括美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有自己的火星探測器。那麼,目前為止,火星探測有哪些國家呢?其實各國都在為探測火星做努力,這不僅僅是對一個國家,還對整個人類具有重要意義,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有幾個國家探測過火星吧。   目前有美國、俄羅斯、歐洲、中國、印度。   以上國家擁有火星探測器。
  • 美國機遇號探測器,慘遭火星「滅口」,它究竟在火星上發現了啥?
    火星探索是近代很多國家科學家們所熱衷的,而在如今2020年的火星探測窗口期,我國和美國等一些國家也都紛紛地發射了火星探測器來探索火星,了解火星。雖然科學家們並未在太陽系內找到適合人類移居的星球,但是,科學家們對火星卻抱有著很大的期望,甚至NASA也認為,火星是太陽系內最有可能被人類徵服,最有可能實現人類移民移居計劃的星球。
  • 洞察號探測器成功降落火星,它給人類帶來的好處到底有多大?
    洞察號探測器成功降落火星,它給人類帶來的好處到底有多大?火星是太陽系中的八個行星之一。它也是科學家最關注的星球。科學家為什麼要關注火星?因此,人類未來的移民只能在太陽系中,只有太陽系中的火星才能轉變為宜居的星球。如果你想為移民改造火星,首先必須對火星有足夠的了解。幾十年來,科學家們已經向火星發送了很多的探測器,通過這些探測,探索火星和了解火星,雖然了解的越來越多,但理解僅限於火星表面,火星表面下的東西,我們對它一無所知。
  • 讀科幻詩人布拉德伯裡的《火星編年史》,他寫的火星探索有何不同
    全書從時間上看,可以分為探索、殖民、回歸和重生四個階段。大致的情節是這樣的:故事一開始,人類經歷了三次火星探險,終於在第四次成功佔領了火星。這時候,地球正在面臨核戰爭的威脅,大批地球人為了躲避戰爭、擺脫束縛或者謀求發展來到火星新大陸。火星上的原住民,原本與世無爭,他們用心靈感應進行交流,也在火星上創造了燦爛的文明。
  • 「火星狗」將幫助人類探索火星上的洞穴
    狗要去火星探險?那將是只聰明的機器狗。目前,科學家們正在給四條腿、模仿動物的機器人配備人工智慧(AI)和一系列傳感設備,以幫助機器人可以自主導航去探索火星上危險的地形和地下洞穴。傳統的火星探測器大多局限於較平坦的表面,但許多科學上有趣的火星區域,只能通過穿越非常崎嶇的地形或下降到地下才能到達。步行機器人「火星狗」就非常適合這種挑戰 —— 即使它們摔倒了,它們也能重新爬起來。「傾覆並不意味著任務的失敗,」科學家們在演示中說。「通過使用恢復算法,機器人可以在多次摔倒後自我糾正。」
  • 一窩蜂的探索火星,難道有什麼不為人知的原因嗎?
    十九世紀的時候,人們用當時的望遠鏡觀測火星時發現了火星上的一些不同尋常的東西。這就是早期火星最為神秘的「火星運河」。火星運河的發現極大的吸引了當時的西方人。難道火星上有跟地球上一樣的智慧文明?從那時起就誕生了「火星人」這一說法。很多關於火星人的科幻小說,科幻電影等文學作品出現。火星的神秘吸引著人們不斷的對它探索。
  • 火星上有水嗎?火星上發現的神秘物質對人類探索火星有幫助嗎?
    2018年7月31日,美國宇航局科學家宣布:「鳳凰」號火星探測器在火星上加熱土壤樣本時鑑別出有水蒸氣產生,從而確認火星上有水存在。可是,到了8月5日「鳳凰」號又在火星上發現一種神秘的高氯酸根,它讓火星之水、火星生命之謎等歷史性難題變得更加撲朔迷離,使探索火星的故事頓生波瀾,一時間在全世界引起了廣泛關注,也使火星成為全世界最令人興奮的科學新聞。
  • 人類對火星的熱情,為何在今年爆發?
    這次不起眼的搭載發射,對於阿聯是一件大事:它是阿聯歷史上第一次太空探索,也是整個阿拉伯世界的第一次,意義非同小可。為什麼這幾個國家都爭先恐後地在同一月份發射火星探測器?2020年對火星研究有什麼意義?它們會成功嗎?還有,為什麼是火星?
  • 人類要在火星上找什麼?
    自20世紀60年代起,人類就開始探索火星,這幫助我們了解行星是如何生長和演化的,以及它是否曾經接納過外星生命。到目前為止,只有無人駕駛的太空飛行器前往這顆紅色星球,但這種情況很快就會改變。美國宇航局希望在2030年代之前讓第一批人類登陸火星。在此之前,有幾個新的任務正在啟動,以推動探索的進展。
  • 太空探索新裡程碑:今年6月兩顆火星探測器升空
    >  火星——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這顆美麗而變幻莫測的星球一直吸引著人類探究它的秘密,雖然只有偶爾成功的探測先例(1997年7月4日美國「火星探險者」探測器在火星成功著陸並發回信號),而近年來的幾次嘗試都以失敗告終(包括1999年的火星氣象衛星計劃和全球矚目的火星極地著陸車計劃)。
  • 科學家首次探測到火星地震,那麼火星地震的發現,有什麼重大意義
    因為我們人類的探測器,只能夠在太陽系的範圍內進行一系列的科學研究,超出太陽系的範疇,目前人類的科學技術還不能夠達到,所以現在人類最主要的宇宙探索 ,主要集中在太陽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們的火星探索,今天美女小倩說的就是火星的一些秘密,希望朋友們能夠加我粉絲,一起進行探討!
  • 探測器在火星上到底發現了什麼?讓科學家們如此興奮
    大家好,我是論科學的時代,很高興跟你一起探索宇宙的奧秘。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了解的是:探測器在火星上到底發現了什麼?讓科學家們如此興奮。人類自誕生以來,由遠古時期只能夠保證自己吃飽穿暖,到後來工業革命之後,技術不斷的得到發展,空間技術有了一個很好的了解,世界上的各個國家對行星的觀測是越來越頻繁了。自從人類走出地球以來,不斷的探索宇宙,希望能夠在宇宙當中找到另外一個適合我們人類居住的星球。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 開啟中國行星探索之門[圖]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一次性實現繞、落、巡三個任務,將實現對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質成分、水冰、大氣、電離層、磁場等科學探測,從而建立起人類對火星更為全面的認知。    為什麼現在發射?
  • 毅力號探測器將在火星上製造氧氣,這能幫助人類改造火星嗎?
    NASA發射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將在2021年2月18日抵達火星軌道,如果一切進展順利將會降落在火星的傑澤羅隕石坑區域,這個隕石坑位於一片衝積平原上,科學家相信隕石坑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曾是一個湖泊,毅力號探測器將在隕石坑的土壤裡尋找火星生命,NASA的科學家認為如果在傑澤羅隕石坑裡還找不到生命的話
  • 最適合人類居住的火星,火星上面到底有什麼?
    天文學家對火星進行了多方面的觀測研究,特別是近30多年來,空間探測器對火星進行逼近、環繞和著陸等多種實地考察探測,收集到極詳細的火星資料,證實火星的表面異常荒涼火星表面的土壤和沙石中含有這麼多紅色的鐵、矽酸鹽和其他金屬的氧化物,這些物質在陽光的照射下呈現出引人注目的紅色光輝,所以遠遠看去,火星是一個橙紅和棕紅的世界。第二:火星上環形山遍布,峭壁峽谷相互交織。最龐大的火山是奧林匹斯火山,火山口直徑為600千米,高達26千米,是地球上珠穆朗瑪峰的3倍。
  • 每日科學探索:火星有新發現!探測器傳回數據後讓科學家興奮不已
    畢竟宇宙當中的星球實在是太多了,但是以我們目前人類的科技手段,觀測的範圍是非常有限的,而且觀測設備的技術水平也是有限的,我們也僅僅只能在太陽系之內探索,不過到現在來說,依然是沒有發現任何關於外星生命的跡象。火星有新發現!探測器傳回數據後讓科學家興奮不已。
  • 火星上是什麼樣子?人站在火星上是什麼感覺?
    火星是我們探索太空的絕佳試驗場地,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它距離地球並不遠,而且表面環境可以讓人類登陸,金星就不行,大氣壓太大,人類無法安全著陸。所以,火星就是人類除月球以外第二個的太空試驗場,考驗人類的太空探索技術。
  • 為何美國近幾年要瘋狂的探索火星?美國發現了什麼?
    從1964年11月,美國成功發射水手4號開始到現在的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登陸已經有54年的時間了。美國一共向火星發射了將近20次火星探測器,其中超過一半以失敗告終。美國確實在火星探測方面顯示出了極大的熱情。為什麼美國這麼熱衷於探索火星?火星是我們人類一直持續探測考察的行星,自從人類開始探測太陽系就沒停止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