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火星探索的歷史,揭開火星之謎

2020-12-17 騰訊網

人,大多不喜孤單。人類作為一個整體,也討厭孤獨,並堅信自己不是浩瀚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物。既然作為宇宙的一個文明存在,人類世界的發展規律和自身命運必然與宇宙中的奧秘息息相關。

因此人類為了尋找地外文明、探索外太空,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也取得了不少進展。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人類從古至今對火星的探測歷史。中國古人稱火星為「熒惑」。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著作中就大量出現了對「熒惑」的記載。

直到十七世紀,望遠鏡問世,人類開始藉助火星衝描繪火星表面形貌。1840年,德國天文學家約翰·海因裡希·馮·馬德勒和威廉·比爾發布了第一張完整的火星地圖,此後三十年間,也有很多天文學家陸續發表了他們描繪的火星地圖,但是1877年義大利喬凡尼·斯基亞帕雷利基在火星大衝時期的觀測繪製的火星地圖被後世廣泛採用。

人類僅憑對火星的描繪增進了對火星的了解,直到探測器時代來臨,人類才揭開了火星的面紗,看清了火星的真面目。

前蘇聯在1960年發射了火星1號探測器,雖然沒能成功抵達火星,但是還是有著比較重要的意義,這是人們向火星發射的首個探測器。在1964年11月28日,NASA順利發射了水手4號,並且8個月後水手4號成為了人類第一個飛掠火星並傳回火星照片的探測器。水手4號一共拍攝並傳回了22張火星照片,讓人類第一次近距離看到了火星表面的樣子。

自1960年人類首次嘗試發射火星探測器至今,人類已經發射了44次火星任務,其中18次成功,5次部分成功,成功率大約在50%。

1971年發射窗口,美國和蘇聯太空競賽達到了最激烈的時刻。在短短21天裡,美蘇相繼發射了5顆火星環繞器。最終,NASA水手9號後發先至,率先於1971年11月14日進入環火星軌道,成為人類第一個火星環繞器。自此,人類終於可以駐留在火星附近長期觀測了。

水手9號總共拍攝並傳回了7329張火星表面照片,覆蓋了火星表面85%的區域,一舉超過了之前所有火星探測器的拍攝總和。巨大的火山、深長的峽谷、複雜的渠道、熔巖的遺蹟、甚至火衛一和火衛二的表面都暴露在了地球人的視野之下。自此人類 的火星的了解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環繞火星探測隨人能給我們提供火星的地貌信息,但是相比真正踏上火星表面,進一步探測火星的更多信息相差太遠了。

1975年,NASA相繼發射了孿生機海盜1號和海盜2號,人類才真正踏上了火星開始了對火星的實地探測。1976年7月20日和9月3日,短短一個半月間隔裡,海盜1號和2號的著陸器相繼踏上火星遙遙相對的兩片土地:克律塞平原和烏託邦平原。海盜1號著陸幾分鐘後拍攝並傳回第一張人類實地探測火星的地表照片。

海盜號的兩艘環繞器在任務期間拍攝了大量火星以及兩顆火衛表面的高清照片,照片的質量遠勝於之前的水手9號,而且覆蓋率更是高達火星表面積的97%。

1996年底,NASA火星全球探勘者號(MGS)環繞器發射成功,次年進入環火星軌道。它用雷射高度計獲取了迄今為止解析度最高的火星全球地形數據(MOLA),至今仍是各種科學探測和研究的重要參考。

1997年,火星探路者號著陸器帶著人類第一輛火星車旅居者號成功登上火星表面。雖然著陸器在火星工作了三個月,但是火星車累計移動了約100米,作為火星探路者號和旅居者號作為探索火星的「先頭部隊」,為後續NASA的火星著陸任務驗證了技術、開闢了道路。

2001年,NASA將環繞器火星奧德賽號送往火星。火星奧德賽號的重大成就之一是它搭載的伽馬射線譜儀(GRS)首次在火星上探測到了氫的存在,間接證實了火星地下含有水冰。這艘探測器至今仍在一圈一圈環繞著火星進行科學探測,同時還為火星上的著陸任務提供通訊中繼。

火星奧德賽號

2005年,NASA的另一個大殺器——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MRO)發射升空。它攜帶的高解析度相機為地球人帶來了火星局部最高可達0.3米/像素的照片,甚至比許多地球衛星拍攝的地球表面照片都清楚。

海量的高清照片不僅讓地球人大開眼界,也讓諸多更為精細的火星地質研究成為可能一圈一圈環繞火星持續拍攝的高清照片,更讓行星科學家們能夠觀察到火星表面各種隨時間變化的奇特地貌。火星,以一種極致清晰的面貌呈現在人類眼前。

火星一直都是人們研究的重點所在,不管是哪個國家都相當重視,中國也在策劃火星探測器,並且計劃在2020年發射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並且可以成功實現巡邏火星的計劃。讓我們一起期待中國對火星的探測究竟會給人類帶來多大的研究成果。

相關焦點

  • 探索火星研究地心,揭開地球生命之謎
    地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但是不論科學家還是普通人,都渴望對外界進行探索,尋找另一個宜居星球,關於這一方面的發現,每一個消息都能引發來自全世界的關注,隨著我國科技的發展,我國也逐步對這一領域進行探索,而且目前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火星上有水嗎?火星上發現的神秘物質對人類探索火星有幫助嗎?
    火星按照距離太陽的次序,排名第四,它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外行星。長期以來,人類為尋找火星上的水而絞盡腦汁。 2018年7月31日,美國宇航局科學家宣布:「鳳凰」號火星探測器在火星上加熱土壤樣本時鑑別出有水蒸氣產生,從而確認火星上有水存在。可是,到了8月5日「鳳凰」號又在火星上發現一種神秘的高氯酸根,它讓火星之水、火星生命之謎等歷史性難題變得更加撲朔迷離,使探索火星的故事頓生波瀾,一時間在全世界引起了廣泛關注,也使火星成為全世界最令人興奮的科學新聞。
  • 火星生命之謎——在火星上發現了液態水,生命還會遠嗎?
    科學思維的第一條就是質疑,當然包括對液態水是否是生命必要條件的質疑,歷史上有無數的科學家都質疑過這一條。但如果僅僅只是質疑,那還不能叫做科學家,也不能稱為科學思維。比質疑更重要的第二條就是需要探索和實證,經過了一百多年的努力探索,這種努力到現在其實也沒有停止過。
  • 火星上發現液態水 人類終於揭開水之謎
    而之所以能確認火星表面水的存在,主要是研究者在火星上特殊的深黑條紋地貌上發現了新鮮的水合成鹽的存在,這意味著水剛剛流過。  「人類終於揭開水之謎」  對於科學家而言,已有很多證據顯示火星上存在水的跡象。40年前,科學家就發現火星有極地冰蓋,此後,科學家又陸續發現火星表面存在腐蝕的跡象,顯示可能存在過河流與海洋。
  • 火星五大謎團!人類能在火星上生活嗎?火星的神秘不止如此!
    即使在人類派遣了多艘無人探測器登陸火星進行探索之後,那顆紅色星球對我們而言依然存在著許多神秘,我們對它的了解或許只是皮毛,就像了解我們的家園--地球一樣。儘管如此,火星的未知仍然吸引著科學家們進行孜孜不倦地探索,就像火星的五大未解之謎!火星上到底有沒有生命?
  • nasa重大發現 火星或有外生物存在 火星之謎已解
    火星探測器發回的照片中有類似「空中的勺子」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將於北京時間28日23點30分宣布在火星上的一個重大發現,稱已「解開火星之謎」。另據英國《每日郵報》分析稱,NASA可能是在火星表面找到了液態水。近來,人類的空間探索既隨著「新視野」號在廣度上推向太陽系邊緣的冥王星,在深度上也開始隨著「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從我們的鄰居火星地表深入。從2012年8月在火星著陸以來,「好奇」號火星探測器一直在兢兢業業地工作著,為地球的科研人員不斷傳回新的圖片。
  • 火星的探索,對於在火星上生存
    火星的探索,對於在火星上生存我們對火星的探索,已經半個世紀了,人類一直在探測火星上的環境以及地質條件,首先就得出了結論,在火星上我們是不能生存的,因為火星上沒有水,現在是沒有水,但是不代表以前沒有水!霍金曾經說過,人類將來必須離開地球,因為地球在人類的過度開發之下已經走向衰亡,人類不可能一直在地球安全地生存下去,作為人類走出地球的目的地,火星是不二選擇,因為從距離上來講,火星是不遠的,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載人火星登陸是可以實現的。隨著人類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總有一天我們需要去其他的星球尋找居住地。
  • 火星生命之謎——竊聽宇宙
    火星,紅色的星球,太陽系由內向外數第四顆星球,人類千百年來凝視著這位芳鄰,想像著火星上的世界,如果火星上有生命,那麼會是什麼模樣呢?人類開始踏入太空尋找答案,隨著人類與火星的接觸,發現了新的謎團,火星上具有所有生命必須的元素,那麼發生了什麼,這些生命都哪裡去了?
  • 火星是否有生命的存在?NASA在火星上的兩項重要發現告訴你答案
    探索宇宙生命的存在一直是人類不斷追求的夢想,而以我們目前的科技,我們的探測器只能在太陽系範圍內進行實地勘測。處在宜居帶內的火星和金星是探索重點,金星環境太惡劣,生存存在的可能性比較多。而火星生存存在的可能就比較大了。
  • 「火星狗」將幫助人類探索火星上的洞穴
    狗要去火星探險?那將是只聰明的機器狗。目前,科學家們正在給四條腿、模仿動物的機器人配備人工智慧(AI)和一系列傳感設備,以幫助機器人可以自主導航去探索火星上危險的地形和地下洞穴。傳統的火星探測器大多局限於較平坦的表面,但許多科學上有趣的火星區域,只能通過穿越非常崎嶇的地形或下降到地下才能到達。步行機器人「火星狗」就非常適合這種挑戰 —— 即使它們摔倒了,它們也能重新爬起來。「傾覆並不意味著任務的失敗,」科學家們在演示中說。「通過使用恢復算法,機器人可以在多次摔倒後自我糾正。」
  • 深入火星內部 科學家用另一種方式「洞察」火星
    但一直以來,人類對火星的探索都「浮於表面」。對火山、峽谷、巖石、土壤這些火星地表特徵的種種研究,讓我們對火星有了初步的了解。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宣布,「洞察」號將加入探索火星的隊伍 。這個「新進小子」將走一條不同於「前輩」的探索之路:它將深入探查火星內部,讓科學家通過火星,了解太陽系中包括地球在內的類地行星的起源與演化過程。
  • 圖解人類探索火星的編年史,火星是什麼魅力值得有這麼多探測器?
    在古代火星就已經是人類最為關注的天體之一,由於它在天空是一顆紅色的亮星,自古就被視為災難的代表,直到十九世紀天文學家才通過望遠鏡首次觀望到了火星模糊的外表,甚至德國天文學家還描繪出了首張火星地圖(下圖),也就是這個時候開始流傳出火星上有人工運河的說法,雖然現在很難想像十九世紀的人當發現火星上有河流痕跡時的興奮,但這顆紅色行星從此也成為人類最想了解的外星球。
  • NASA稱「解開火星之謎」 疑似發現液態水
    中國日報網9月27日電(信蓮)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官方網站9月25日表示,將於9月28日宣布在火星上的一個重大發現,稱已「解開火星之謎」。另據英國《每日郵報》分析稱,NASA可能是在火星表面找到了液態水。NASA表示將在發布會上「解開火星之謎」。
  • 再探火星之謎:NASA「洞察號」著陸探測器啟程
    中新網5月7日電 據外媒報導,研究火星的科學家又有了一枚「新玩具」——美國宇航局著陸探測器「洞察(InSight)」號已於5月5日升空飛往火星。今年11月底,InSight將登陸火星,然後,深入探究火星之謎。
  • 火星有生命嗎?來看看人類對火星的「發現史」!
    火星有生命嗎?來看看人類發現的「火星人」的故事!今天來聊聊人類對火星的「發現史」。自古以來,人們特別希望在這顆有著一年四季變化的行星上,能找到人類的「知音」,公元1802年,著名的德國數學家高斯建議在西伯利亞北部的凍土地帶,畫上一些巨大無比的幾何圖形,以吸引「火星人」的注意而取得聯繫。
  • 人類對於火星的9個未解之謎,未來這顆星球能成為第二顆地球?
    人類探索火星已經超過四十年的時間了,這顆紅色星球是人類第一個最了解的地外行星,下面來看看關於火星的幾個未解之謎。3、火星上有水存在人類在數百年前就通過望遠鏡發現了火星表面有水存在過的痕跡,雖然NASA的火星車只找到了火星上乾涸的河床,但歐洲航天局的「火星快車」在火星的兩極區域發現了大量的冰,這個發現讓人類未來居住到火星上不再是夢想。
  • 科學家首次發現火星閃電直接證據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科學家表示,他們首次發現了火星上有閃電發生的直接證據。 密西根大學的科研人員說,他們在火星發生沙塵暴時發現了電荷放電現象。密西根大學的克裡斯-魯夫教授說火星上的閃電是「幹」閃電——只打閃不下雨。「我們觀測到在火星上由一次巨大的沙塵暴引起的一系列大規模、突然的放電現象。很明顯火星上的放電現象並沒有降雨伴隨。然而,這種現象所揭示的各種可能性令人振奮。」 科研人員表示,火星沙塵暴時的放電現象對火星科學研究有重大的指示意義。
  • 探索了15年,人類對於火星究竟了解多少?
    美國宇航局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說:「正是因為有像『機遇號』這樣的開拓性任務,我們勇敢的太空人終有一天能踏上火星的土地。當那一天來臨之時,邁出第一步的榮譽將由如機遇號一般的男女、以及那臺背負著探索之名排除艱險、辛勤工作的漫遊車所有。」機遇號在設計的時候,計劃工作90個火星日並旅行1100碼(1千米),但是它的實際科學價值和壽命遠超人們的預期。
  • 名字送上火星不是夢想!華人報名NASA火星探索計劃
    美國宇航局(NASA) 2020火星(Mars)探索計劃,進入宇宙飛船發射最後測試階段,同時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機會:將自己的名字隨宇宙飛船送上火星,作為人類探索火星之旅的歷史組成部分。登陸火星的「機票」。
  • 人類對火星的熱情,為何在今年爆發?
    這次不起眼的搭載發射,對於阿聯是一件大事:它是阿聯歷史上第一次太空探索,也是整個阿拉伯世界的第一次,意義非同小可。為什麼這幾個國家都爭先恐後地在同一月份發射火星探測器?2020年對火星研究有什麼意義?它們會成功嗎?還有,為什麼是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