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但是不論科學家還是普通人,都渴望對外界進行探索,尋找另一個宜居星球,關於這一方面的發現,每一個消息都能引發來自全世界的關注,隨著我國科技的發展,我國也逐步對這一領域進行探索,而且目前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眾所周知,太陽系有八大行星,除了我們地球之外,火星是人類最為關注的目標,因為在很多人眼中,如果說太陽系還有第二個適宜人類居住,或者有可能產生生命的星球,那麼火星當仁不讓,自從人類航天科技發展之後,探索火星就被提上日程,而我國也在今年七月,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上太空。
不過雖然火星是和地球最接近的太陽系行星,但目前為止尚未發現火星有生命存在的跡象,因此,對地球能產生生命的原因,依舊是一個科學難題,日前有地球科學家研究認為,想要知道這個秘密,不能只是對太空進行探索,還需要對地球本身進行研究,恐怕地表之下的「深地」,才會揭示這一答案。
事實上,人類早已對所謂的「深地」開始探索,上世紀七十年代,正值美蘇冷戰時期,蘇聯召集了一大批頂尖的科學家,在科拉半島進行深孔鑽探,很多人認為,飛到太空非常難,挖個地還不容易嗎?事實並非如此,真正動手的時候,蘇聯科學家才發現,探索「深地」一點都不比探索太空簡單。
當時蘇聯的科學家和頂尖鑽探師發現,鑽探每下降到100米,巖石的壓強、硬度乃至於溫度鬥湖上升一個檔次,到了地下數千米,甚至上萬米之後,每一個鑽探都只能堅持很短時間就會壞掉,這些鑽探都是採用最先進的科技製造而成,成本高達幾萬美元,如此高昂的成本,讓當時的超級大國蘇聯都受不了。
蘇聯在十幾年的鑽探中,只探測到了12000米的深處,別說挖穿地心,連地表最外層的地殼都未能成功突破,而現在的研究表明,地球之所以能孕育生命,讓人類創造文明,根本原因是地球內部藏著的秘密,目前世界各國都開始重新對「深地」進行探索,我國也啟動了「深地資源勘查開採」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終有一天,我們會揭開這個秘密,為全人類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