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春拍剛剛結束,我們又迎來美麗的西湖旁邊的西泠春拍。最美西湖六月天:「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然而這次西泠春拍的宋瓷之美,絕對比西湖要美上一千倍。尤其這件北宋·湖田窯青白釉狻猊鈕執壺,美的不可方物,疑從天上來!
▲ 2018西泠春拍
北宋·湖田窯青白釉狻猊[suān ní]鈕執壺
高:24.3cm 寬:16.5cm
展覽:青白瓷精品展,江西省收藏家協會,2012年。
出版:《青白瓷精品鑑賞》,江西美術出版社2012年版,第48、49頁。
其實它來自於著名的瓷都景德鎮湖田窯。據《景德鎮陶錄》卷一載:景德鎮屬浮梁之興西鄉,去城二十五裡,在昌江之南,故稱昌南鎮,其自觀音閣江南雄鎮坊至小港嘴,前后街計十三裡,故又有陶陽十三裡之稱。水土宜陶,陳以來,土人多業此。至宋景德年始置鎮,奉御董造,因改名景德鎮。元置本路總管監鎮陶。
《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湖田窯,在今江西景德鎮市郊,是景德鎮古窯址的其中之一。遠在五代就開始燒造青瓷和白瓷了,至今我們還能在傳世名畫《韓熙載夜宴圖》中所描摹的一套瓷器,和湖田窯影青瓷相似。而韓熙載是南唐時的重臣,他府中所用杯盞器物極有可能是皇帝御賜,可見從五代時期湖田窯就燒貢瓷了。
到宋代,景德鎮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以靠近沿海的優勢而器成天下走,生產大量優質青白瓷出口到海外創取外匯,當時的外國人看到如此優美精緻的瓷器,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由瓷石燒制出來的瓷質品,無不瞠目稱讚,稱之為中國玻璃。景德鎮在宋代燒制出來的青白瓷:薄如紙、聲如馨、明如鏡、如冰此玉,有「繞玉」之稱。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宋湖田窯青白釉仕女枕
宋人崇尚玉器,但普通人家也買不起玉器,怎麼辦呢?於是景德鎮的窯工們就在瓷器上下功夫了。「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是宋代詞人李清照膾炙人口的詞作《醉花陰·重陽》,詞中所謂「玉枕紗廚」的「玉枕」,指的便是青白瓷枕。這件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宋湖田窯青白釉仕女枕,積釉處呈美麗的湖藍色,釉質青瑩如青白美玉,可見宋人崇玉之風。
縱觀出土實物,北宋中晚期至南宋,優質湖田窯產品,多用匣缽墊塊仰燒法燒成。因匣缽墊燒產量有限,故多數均採用多數墊缽匣缽內覆燒技術,以及定窯發明並廣為運用的墊圈組合式窯具裝燒芒口碗盤的技法,雖然生產效率極大提高,但器物均是盲口。採用匣缽墊燒工藝,窯工能嫻熟掌控強還原焰,使瓷胎燒結緻密,透光度愈加良好。釉熔融透徹,煥發出影青釉白裡帶青、溫潤如玉的迷人魅力,而且,胎釉結合極緊密,透明度和硬度都達到近代硬質瓷器的標準。
北宋湖田窯窯址出土漏鬥形匣缽
北宋中晚期至南宋,湖田窯青白瓷製作工藝發展到歷史巔峰。
南宋 湖田窯獸鈕執壺
高21cm 足徑8.2cm
這件南宋湖田窯獸鈕執壺,釉面光潔,壺身直口、蓋上飾獸鈕,折肩、彎流、弧腹、圈足。
瓷胎呈白色,釉料在高溫下流動的原因,使瓷器薄釉處為白色,積釉處透青,蓋的邊緣處有土沁或氧化,微微泛黃。釉面有細小開片,淡雅溫潤,猶如美玉。
造型優美,如小家碧玉,盈盈而立,雖然蓋內部有小衝線,但雖殘尤精。
您可以關注"世家鑑藏":
方法一:點擊文章標題下"世家鑑藏",點關注。
方法二:點擊"通訊錄",點右上角加號,查找公眾號,搜索"世家鑑藏",關注
您也可以將喜歡的文章與好朋友分享:
方法:點擊右上角,點「發送給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或「分享到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