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田窯執壺-雖殘尤精

2021-01-14 世家鑑藏

最近北京春拍剛剛結束,我們又迎來美麗的西湖旁邊的西泠春拍。最美西湖六月天:「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然而這次西泠春拍的宋瓷之美,絕對比西湖要美上一千倍。尤其這件北宋·湖田窯青白釉狻猊鈕執壺,美的不可方物,疑從天上來!


▲ 2018西泠春拍

北宋·湖田窯青白釉狻猊[suān ní]鈕執壺

高:24.3cm 寬:16.5cm

展覽:青白瓷精品展,江西省收藏家協會,2012年。

出版:《青白瓷精品鑑賞》,江西美術出版社2012年版,第48、49頁。


其實它來自於著名的瓷都景德鎮湖田窯。據《景德鎮陶錄》卷一載:景德鎮屬浮梁之興西鄉,去城二十五裡,在昌江之南,故稱昌南鎮,其自觀音閣江南雄鎮坊至小港嘴,前后街計十三裡,故又有陶陽十三裡之稱。水土宜陶,陳以來,土人多業此。至宋景德年始置鎮,奉御董造,因改名景德鎮。元置本路總管監鎮陶。


《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湖田窯,在今江西景德鎮市郊,是景德鎮古窯址的其中之一。遠在五代就開始燒造青瓷和白瓷了,至今我們還能在傳世名畫《韓熙載夜宴圖》中所描摹的一套瓷器,和湖田窯影青瓷相似。而韓熙載是南唐時的重臣,他府中所用杯盞器物極有可能是皇帝御賜,可見從五代時期湖田窯就燒貢瓷了。 

到宋代,景德鎮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以靠近沿海的優勢而器成天下走,生產大量優質青白瓷出口到海外創取外匯,當時的外國人看到如此優美精緻的瓷器,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由瓷石燒制出來的瓷質品,無不瞠目稱讚,稱之為中國玻璃。景德鎮在宋代燒制出來的青白瓷:薄如紙、聲如馨、明如鏡、如冰此玉,有「繞玉」之稱。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宋湖田窯青白釉仕女枕


宋人崇尚玉器,但普通人家也買不起玉器,怎麼辦呢?於是景德鎮的窯工們就在瓷器上下功夫了。「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是宋代詞人李清照膾炙人口的詞作《醉花陰·重陽》,詞中所謂「玉枕紗廚」的「玉枕」,指的便是青白瓷枕。這件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宋湖田窯青白釉仕女枕,積釉處呈美麗的湖藍色,釉質青瑩如青白美玉,可見宋人崇玉之風。

縱觀出土實物,北宋中晚期至南宋,優質湖田窯產品,多用匣缽墊塊仰燒法燒成。因匣缽墊燒產量有限,故多數均採用多數墊缽匣缽內覆燒技術,以及定窯發明並廣為運用的墊圈組合式窯具裝燒芒口碗盤的技法,雖然生產效率極大提高,但器物均是盲口。採用匣缽墊燒工藝,窯工能嫻熟掌控強還原焰,使瓷胎燒結緻密,透光度愈加良好。釉熔融透徹,煥發出影青釉白裡帶青、溫潤如玉的迷人魅力,而且,胎釉結合極緊密,透明度和硬度都達到近代硬質瓷器的標準。


北宋湖田窯窯址出土漏鬥形匣缽

 

北宋中晚期至南宋,湖田窯青白瓷製作工藝發展到歷史巔峰。


南宋  湖田窯獸鈕執壺

高21cm 足徑8.2cm


這件南宋湖田窯獸鈕執壺,釉面光潔,壺身直口、蓋上飾獸鈕,折肩、彎流、弧腹、圈足。


      瓷胎呈白色,釉料在高溫下流動的原因,使瓷器薄釉處為白色,積釉處透青,蓋的邊緣處有土沁或氧化,微微泛黃。釉面有細小開片,淡雅溫潤,猶如美玉。

       造型優美,如小家碧玉,盈盈而立,雖然蓋內部有小衝線,但雖殘尤精。


您可以關注"世家鑑藏":

方法一:點擊文章標題下"世家鑑藏",點關注。

方法二:點擊"通訊錄",點右上角加號,查找公眾號,搜索"世家鑑藏",關注


您也可以將喜歡的文章與好朋友分享:

方法:點擊右上角,點「發送給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或「分享到微博」




相關焦點

  • 湖田窯遺址:景德鎮民窯歷史在這裡呈現
    湖田窯是景德鎮地區燒造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古代窯場之一,興燒於五代,歷宋、元至明後期結束。五代主要燒造青瓷和白瓷,產品有壺、碗、盤之類。宋代創燒了一種釉色介於青、白之間的青白釉瓷,產品比前代空前增多,除燒造一般日用器皿外,還大量燒造瓶、罐、爐、粉盒、枕、多管器及雕塑人物、動物等;裝飾工藝也日趨精美,採用了錐、刻、印、貼花和褐彩等技法,其「半刀泥」成為景德鎮獨特裝飾技法。
  • 美醉千年的景德鎮——湖田窯
    南宋·刻劃牡丹紋葵口碗 景德鎮湖田窯的興起其實得益於北方的戰亂。 景德鎮湖田窯較集中地體現了宋代高度發達的制瓷技術水平。宋代北方窯系中,定窯瓷器細膩精緻,技術成熟度極高。
  • 湖田窯 | 美醉千年的景德鎮
    北宋·杯託一套、八方小執壺純淨明澈並富於色調變化的影青釉,大大強化了半刀泥刻紋飾的藝術效果,使得陶瓷雕刻工藝得到更加完美的體現。南宋·刻劃牡丹紋葵口碗景德鎮湖田窯的興起其實得益於北方的戰亂。因此,大量窯工遷居而來,為湖田窯的異軍突起準備了產業人口,從而為形成產業規模以及產業分工奠定基礎。景德鎮湖田窯較集中地體現了宋代高度發達的制瓷技術水平。宋代北方窯系中,定窯瓷器細膩精緻,技術成熟度極高。宋代湖田窯瓷器無論裝飾和造型均與定窯有很多類似的地方,個人揣測應是有相當一部分定窯的工匠集中遷徙過來。。
  • 宋代湖田窯影青瓷的獨步技法
    湖田窯位於景德鎮市東南湖田村。五代時開始燒造青瓷和白瓷,青瓷胎色青灰,白瓷潔白,產品以盤、碗為主。北宋早期普遍使用仰燒法,燒造青白瓷唇口、葵口碗。五代湖田窯青釉唇口碗五代湖田窯青釉執壺當時已經普遍推廣使用的多數墊缽匣缽內覆燒技術,以及定窯發明並廣為運用的墊圈組合式窯具裝燒芒口碗盤的技法,雖然生產效率極大提高,但優質湖田窯產品卻很少採用,最重要的原因是芒口影響品質。
  • 宋代湖田窯影青瓷的獨步技法!
    可以關注微信號:guwan1998湖田窯位於景德鎮市東南湖田村。五代時開始燒造青瓷和白瓷,青瓷胎色青灰,白瓷潔白,產品以盤、碗為主。北宋早期普遍使用仰燒法,燒造青白瓷唇口、葵口碗。造型簡單,瓷胎較厚,釉色偏灰或米黃。多光素無紋飾。這一時期的產品,尚不具備影青瓷的基本特徵。
  • 千年饒玉——湖田窯
    千年饒玉——湖田窯湖田窯一般指元以前景德鎮燒制青白瓷的古窯場,窯址在今景德鎮市東南竟成鄉湖田村,今也有和明清瓷一起統稱景德鎮窯的情況。據資料記載和考古發掘,五代時燒造青瓷和白瓷。白瓷存世較少,慕仿北方窯口,極易被歸入北方邢定系小窯口,唯釉色薄而亮,邢窯是乳濁鎂釉。宋時創造青白瓷,北宋末達到頂峰其胎體輕薄,釉質滋潤,「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有「饒玉」之稱。裝飾題材豐富,刻花器盛行,常見圖案有牡丹、篦紋菊、飛鳳、蓮荷、水波紋。
  • 湖田窯宋代青白瓷的組成及呈色特徵
    湖田窯址位於今景德鎮市區東南約4km的竟成鎮湖田村,窯業生產始於五代,入宋以後,以生產色質如玉的青白瓷為主,至北宋晚期,湖田窯逐漸在眾窯場中脫穎而出,從而成為景德鎮乃至全國宋代諸窯之首,並對周邊地區青白瓷生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湖田窯刻花碗
    湖田窯在今景德鎮市東南湖田村 專門燒制青白瓷。南宋時期到達巔峰,此件刻花碗就是南宋時期,因雙面工藝,非常特殊,一般都是單面工藝,刻花牡丹紋,線條的起頓銜接,準確而自然。
  • 拂去你千年的塵埃——湖田窯傳奇
    幾年前他花1萬元從古玩商人手中買下的這包瓷器碎片,之所以奉為至寶,其原因就在於它歷經千年的神秘身世——湖田窯。  湖田窯位於景德鎮市東南方郊外,保護面積40萬平方米,依山傍水,蘊藏著豐富的優質瓷土礦。湖田窯燒造始於唐,盛於宋,衰於明,在700多年歷史中一直是景德鎮的制瓷中心。
  • 古樸大方的宋代湖泗窯青釉瓜稜執壺
    其中,位於湖北武昌縣(今屬武漢江夏區)湖泗鄉及其周圍地區的湖泗窯,因當時地屬武昌而又稱「武昌窯」,是這一時期湖北地區的重要窯口,以燒造青白瓷為主,所燒造的瓷器品種較多,豐富多彩。 宋 湖泗窯青釉瓜稜執壺,武漢博物館藏 圖為一件宋代湖泗窯青釉瓜稜執壺
  • 南宋湖田窯童子擺件
    南宋湖田窯童子擺件 南宋湖田窯童子擺件
  • 南宋湖田窯折肩缽
    南宋湖田窯折肩缽 南宋湖田窯折肩缽 【藏品尺寸】:高9釐米,口徑9.2釐米,底徑3.5釐米
  • 北宋湖田窯刻花高足洗
    北宋湖田窯刻花高足洗北宋湖田窯刻花高足洗景德鎮湖田窯燒制的產品,釉汁粘度小,因而釉薄處呈白色,積釉處帶水綠色,釉面光澤度強,透明透亦高,玻璃質感較強。故言宋代青白瓷器在胎體的硬度,薄度以及透明感皆已臻極致,代表宋代瓷器極高的燒造水平。
  • 南宋湖田窯瓜楞形花口瓶
    南宋湖田窯瓜楞形花口瓶南宋湖田窯瓜楞形花口瓶尺寸:高17釐米,口徑5.2釐米,底徑6.2釐米品相:開裂不缺肉
  • 南宋湖田窯青白釉佛珠
    南宋湖田窯青白釉佛珠(108顆) 南宋湖田窯青白釉佛珠(108顆) 尺寸:重46g、最大顆0.7cm
  • 南宋湖田窯弦紋竹節蓋杯
    南宋湖田窯弦紋竹節蓋杯南宋湖田窯弦紋竹節蓋杯【藏品尺寸】:通高8.2釐米,口徑7.8釐米,底徑4.6釐米【品相】:口、蓋有磕,釉面有磨損剝釉現象,杯壁一大衝藏品說明:杯直口,上壓弧蓋,中央有一小蒂鈕,為南宋湖田窰工藝特徵,南宋以後蒂鈕越來越高大。
  • 景德鎮瓷窯之千年之美,湖田窯
    景德鎮湖田窯的興起其實得益於北方的戰亂因此,大量窯工遷居而來,為湖田窯的異軍突起準備了產業人口,從而為形成產業規模以及產業分工奠定基礎。隨著湖田窯的泥料配製採用「二元配方」方式以及燒制溫度的提升,湖田窯創燒出來青白瓷器,成為最具影響力的代表性產品。
  • 湖田窯 | 賞景德鎮名窯,品獨特的匠心之美!
    湖田窯的老窯瓷器是一元配方,從地表取瓷土,這些瓷土是經過成千上萬年的風化侵蝕
  • 南宋湖田窯青白釉刻花碗
    南宋湖田窯南宋湖田窯青白釉刻花碗
  • 南宋湖田窯青白釉茶盞
    南宋湖田窯南宋湖田窯青白釉茶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