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迎最徹底教改重主題教學

2020-12-11 環球留學

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京城教育圈」(bjeduvision)

芬蘭擁有運行良好、完善、世界一流的教育體系,PISA成績也遙遙領先,甚至讓英美等發達國家自嘆不如。明年芬蘭將迎來最徹底的教育改革。據了解,明年秋,芬蘭將啟動新一輪的教育改革,在保留傳統學科課程的基礎上,向主題教學轉換;在對學生所學內容進行評估時,學生有發言權等重要變化都引起了全球關注。

學科教學向主題教學邁進

今年三月,英國《獨立報》以「芬蘭即將進行前所未有的、最激進的教育改革——廢除『傳統科目』,用『主題教學』取而代之」的評價報導了芬蘭有關新課程綱要。隨後,芬蘭國家教育局官網上刊出兩篇文章進行闢謠,明確表示:儘管新的基礎教育核心課程將在2016年為學校帶來一些改變,但學科教學沒有被取消。在此基礎上,更加強調學科合作、學科交叉等領域的學習與訓練。到那時,不同學科的老師互相合作,同時開講的場景將變得司空見慣。

根據新的《國家核心課程大綱》規定,1~9年級學生最低課時數為222課時,更多課時將給予社會學習(增加兩課時)、體育(增加2課時)、音樂和視覺藝術(各增加1課時);1~6年級的綜合環境學習,包括生物、地理、物理、化學和健康研究;更多樣化的語言課程,國家從財政上支持各市提供額外的語言學習。

長短課時學校說了算

根據新課程大綱規定,2016年,面向7~16歲學生的所有學校必須在課程大綱中留出一段時間用於跨學科、基於現象的教學。具體的課時長短、研究主題,由地方和學校層面自行決定。同時教學方式也不再僅僅是傳統的學生被動坐在教室面前聽課或者等待被提問。而是有更多合作教學,學生分成更小的組,一起解決問題,同時提高他們的溝通技能。

目前在赫爾辛基——芬蘭首都和最大的地方學校系統正在快速推進此項改革,已經決定要求所有學校、所有學生每年要留出兩個專門的時間段進行跨學科教學。跨學科學習項目可能持續幾周。例如在赫爾辛基一所小學的一節英語課上,首先白板上顯示一幅歐洲大陸地圖。兒童將白板上顯示的氣候條件和不同國家結合。如今天芬蘭天氣陽光燦爛,而丹麥多霧。這意味著學生將英語(精品課)和地理學科結合進行學習。

學生參與課程設計

2016《國家核心課程大綱》規定,學生必須參與基於現象的學習時段的規劃,必須在評估他們所學的內容中擁有發言權。評估的任務是鼓勵學生,推動學習,幫助學生逐漸學會理解和分析他們自身學習狀況的能力,更多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在對學生所學內容進行評估時,學生有發言權。

芬蘭的一些教師將此次改革視為威脅,無法提高學校中的教學質量。而另外一些教師則認為,打破傳統學科的統治地位和教學的孤立化對於學校的根本性變革是一個機會。

儘管一些學校選擇以新的國家核心課程大綱為指導,抓住機會用非傳統的方式重新設計教學。而另外一些學校選擇更為穩健的方法。但無論如何,學科教學將繼續以某種形式在芬蘭大多數中小學存在。

相關連結

芬蘭課程改革歷程

●2004年:《國家核心課程大綱》中提出「綜合」和「跨課程主題」的概念指出,跨課程主題是教育和教學工作的重點。確立了「作為人的發展」、文化認同與國際化」、「媒體技能與溝通」、「積極參與的公民和創業者」、「對環境的責任、福利和可持續未來」、「安全與交通」、「技術與個體」七個主題。

●2011年:制定的《2020芬蘭教育與培訓戰略目標》中基礎教育的一項重要目標就是鞏固公民技能和促進「跨課程教學與學習」。指出,芬蘭將成為世界上學習文化構建的領先者,學習和教學將更加強調合作的方法。

●2012年:再次明確提出學校中將會有更多更廣泛的、跨領域的專題教學。《2014國家核心課程大綱》中明確提出了「基於現象的教學」這一新概念,主要將以多學科、基於現象、基於項目的形式進行教學。一些教師認為,這一新改革將對他們形成挑戰,因為他們通常對所教的學科比較擅長,並不擅長與學校中的同輩合作。而另外一些教師認為打破傳統學科的統治地位和教學的孤立化對於學校的根本性變革是一個機會。

相關焦點

  • 被誤解的芬蘭教育:沒有廢除學科,只是採用了「現象教學」
    芬蘭人認為,最重要的目標是要教會年輕人未來生活所需要的技能。 中國駐芬蘭大使館教育組負責人曾說,芬蘭基礎教育的可貴之處,不僅在於採取何種具體的教學方式,更在於一切教學活動都是根據實際需要而設計的。
  • 借鑑芬蘭現象教學 北京呼家樓小學創新教育模式
    在推行PDC教育時,馬駿也借鑑了芬蘭的現象教學。2017年7月,她請了芬蘭的教師來呼小做了20天的培訓。由於過去芬蘭學生在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PISA)測試中的不俗表現,芬蘭教育被譽為「全世界最好的教育」。而芬蘭最近幾年強推的現象教學,與美國的項目教學有很多的共同之處,二者都強調學科融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 全球熱捧的芬蘭「現象式教學」大起底
    換而言之,芬蘭的「現象式教學」的培養從師範生的學習階段就已經開始了,師範生再帶著習得的教學法在學校裡的「教」,最終回到學生的「學」。這放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所高校,都是高要求。芬蘭敢這麼做,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的師範生素養有信心,畢竟師範生是這個國家最優秀的一批學生,且入學門檻和競爭極高。
  • 英語教改重在提高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
    關注高教質量工程④: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大學英語是學時數多、涉及面最廣而且非常重要的課程。小學、中學到大學甚至碩士、博士課程都開設有英語課,但許多人一輩子學英語,一輩子聽不懂、說不出。
  • 讓教學充滿「生命力」——陝西省周至中學教改側記
    近幾年,這所中學「老枝催新花」,不斷致力於教育教學改革,形成了具有「周至特色」的教改之路。紀念碑前思「出彩」 周山至水映「焰光」走進周至中學大門,一軸「打開的書卷」迎面而來。「書裡」記錄了這所學校70年的滄桑巨變,這就是周至中學校慶紀念碑。
  • 涿鹿教改失敗源自家長抵制?媒體稱有影響但更受制於大環境
    涿鹿官方近日發布消息稱,縣委縣政府重視教育工作,充分尊重民意,經縣委常委會議研究決定,全面停止全縣中小學「三疑三探」課堂教學模式。「三疑三探」創自河南省的西峽縣,它是教育部倡導「自主、合作、探究」探索教改以來各地湧現出的中小學教學方式之一。
  • 成人高校領導層推動混合教改的實施策略研究
    將文獻檢索主題擴大到「教育變革」「教學改革」並含「校長」,可以看到較多文獻關注變革背景下校長角色、表現、作用及其發展的研究[19-20],而且比較多的是在中小學領域,對領導層具體實施的行動路線也欠缺比較體系、比較形象的闡述。雖然有個別的案例研究,但是缺少深入到學校現場進行的實地觀察和探究。
  • 芬蘭基礎教育課改什麼樣兒
    日前,英國《獨立報》稱,芬蘭基礎教育將取消學科教學,是有史以來「最激進」的改革。那麼,這輪新課改到底怎樣?筆者在芬蘭訪學期間,有幸從查閱媒體報導、梳理政策文獻、聆聽芬蘭教育行政官員和中小學校長專題講座、對話芬蘭中小學校長和教師、觀摩芬蘭中小學課堂等多個側面,更加真實、客觀、全面地認識和了解芬蘭基礎教育的課程改革。
  • 立足核心素養 藝體促進教改
    市直初中教學聯盟舉行音體美綜合大教研活動 懷化新聞網訊 12月19日,懷化市市直初中教學聯盟音體美綜合大教研活動在懷化市實驗中學圓滿舉行。此次活動的主題是「立足核心素養,藝體促進教改」,實驗學校有關領導和藝體組的老師們為此次活動做了充分的準備,為到會的領導、老師提供了很好的教學研究的平臺。簡短的開幕式上,實驗中學校長舒黎熱情的致辭,學校合唱團精彩的表演,贏得了與會領導、老師的陣陣掌聲。
  • 芬蘭教學沒有考核和評價,質量靠什麼來保障
    芬蘭教育到底有什麼魅力為世界各國所推崇,又為何沒有幾乎統一的考試,當下教師關注學生哪些能力的培養,教師沒有教學考核和評價又如何保障教學質量……筆者在這裡與讀者分享部分所見所思。 衡量教育質量主要看PISA測試結果 芬蘭位於歐洲北部,與瑞典、挪威、俄羅斯接壤。1917年12月芬蘭共和國宣布獨立。
  • 教書與育人並重,武漢交通職業學院「線上教學」推進教改!
    所以,他對線上教學方法較為熟悉,也比較了解各個在線教學平臺的使用方法。  因此,在學期開始前,他就設計好了這兩門課程的線上教學課程結構,完成了教學資源的設置,更新了討論主題和題庫。做好課程建設的準備工作後,引導學生加入在線課程,參與課程學習、主題討論、作業等內容。
  • 溪州中學:崛起在猛洞河畔的教改新星
    在縣委、縣政府的英明領導下,在教育和體育局直接指導下,溪州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馬繼業團結帶領全體教職員工,提出了「創人民滿意的教育,辦人民滿意的學校」發展目標,確立了「教研教改為先導,隊伍建設為基礎,教育教學為中心,規範管理為保障」的辦學思路,遵循「崇尚和諧,追求卓越」的校訓,堅持「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對學生一生幸福負責」的理念,不斷探索實施「幸福教育」,提高學生整體素質。
  • 芬蘭:讓孩子在探索中發現自己
    近日,在芬蘭學前教育路演現場,北京芬愛教育教學總監劉雯分享了芬蘭的快樂學習秘密。「我們認為,終身教育應該從學前開始。幼兒期是一個人生長、發展的關鍵時期。在芬蘭,學前教育被認為是整個教育體系的基石,遊戲和玩耍是我們在學前教育中提倡的理念。」芬蘭駐華大使館教育科學參贊時明睿表示,「是教育,讓芬蘭這個年輕的國家,在短短100年內,實現了從落後農業國向人才強國的轉變」。
  • 世界上最好的基礎教育在芬蘭,我們為什麼不能學?
    曾是上海某公立學校教師,現就讀於芬蘭于韋斯屈萊大學教育學院,並擔任芬蘭坦佩雷大學中芬教育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的錢文丹曾在文章裡介紹,芬蘭的兒童直到7歲才開始上學,只有16歲時有一次強制的標準化測試;芬蘭的教師擁有高度的教學自主權,教什麼,怎麼教,進度快慢全部自己定;學校高度強調教育公平,不放棄每一個孩子。
  • 缺乏資源、窮困、人口不足530萬的芬蘭,憑什麼教育是全世界第一
    芬蘭的學生整體表現太出色,他們不只閱讀力強,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居高不下,數學、自然科學等項目,也跟亞洲學生旗鼓相當。更難得可貴的是,芬蘭學生的受測的失敗率不足5%,真正實現平等教育的理念,成為「世界上落差最小」的教育體制評量成就,讓芬蘭舉世驚豔,世界聞名。
  • 芬蘭教師來滬示範「現象教學法」
    1月7日、8日兩天,由北京師範大學繼續教育與教師培訓學院國際教育與教師發展中心、芬蘭于韋斯屈萊大學附屬專家機構芬蘭教育集群聯合教育機構「曉黑板」、上海信息化培訓協會等策劃和組織的「面向未來的課堂」中芬課程教學改革實踐交流活動中,芬蘭教師試圖向中國教師展示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現象教學法。    這種教學方法對大多數中國教師而言是陌生的。
  • 羅湖119位教職工登臺演講,講述與「羅湖教改」的動人故事!
    羅湖教育人與「羅湖教改」有哪些動聽的故事?「羅湖教改 助我成長」羅湖區教職工演講比賽上羅湖119位教職工登臺演講分享他們參與「羅湖教改」的喜樂與收穫他還強調,「羅湖教改 助我成長」教職工演講比賽的目的是通過搭建平臺、提供舞臺,推動老師們反思我們的教學,促進我們的專業成長,期待比賽取得好成績。「羅湖教改 助我成長」教職工演講比賽是羅湖教育的盛會「羅湖教改」的盛會更是羅湖教師專業成長的其中一個大舞臺
  • 名師聚六中,教改揚風帆
    (本次活動名師合影)2020年11月19日,婁底市李宏物理名師工作室主題研討活動暨婁底市網絡名師工作室首席名師專題培訓在冷水江市第六中學成功舉行。本次活動特邀湖南省電化教育館王子權主任做了《名師工作室促網絡教研提質增效》的專家講座,王主任解讀了「網際網路+教學創新」大賽的最新思想,講述了信息技術融合學科教學的具體措施,明確了學科工作室的組建管理辦法,高屋建瓴地為各位名師進行了系統化的指導。
  • 芬蘭「憤怒的小鳥主題樂園」——充滿樂趣的旅行
    芬蘭「憤怒的小鳥主題樂園」——充滿樂趣的旅行每次的旅行都是在尋找過去,尋找一份屬於自己的時光。我們常常會故步自封,無法邁出勇敢的一步,旅程很美好。有時不是我們嫌棄旅程太遠,是因為我們早已經缺乏了勇敢的心。
  • 芬蘭旅遊局與Apocalyptica聯袂呈現的《極致交響曲》迎全球首演
    芬蘭旅遊局與Apocalyptica聯袂呈現的《極致交響曲》迎全球首演 用基因譜寫音樂篇章 盡展芬蘭純正極致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