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通:生態風光經濟帶 大美沿海捲軸開

2021-01-09 中國江蘇網

江蘇南通引以為傲的206公里海岸線,正向世人顯現著越來越高的顏值。

蘆葦蕩漾、鷗鷺起舞、步道蜿蜒,徜徉在通州灣示範區中學周邊的整治修復堤岸,有一種視野絕佳的心曠神怡:遠處是巨人般矗立的海上風電機和火熱建設的港口,身邊是融入海鳥歡叫和琅琅書聲的生態風景。附近,一座現代化新城正拔地而起,恰似時光的如椽巨筆正書寫滄桑巨變、流連忘返的一段傳奇。

通州灣海堤修復路段堤坡一景

進入新世紀的第三個十年,南通正深入落實江蘇省委、省政府推動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的部署要求,加快把沿海建成令人嚮往的生態帶、風光帶和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帶,努力把沿海打造成美麗江蘇建設的重要示範。12月22日、23日召開的江蘇省委十三屆九次全會上,省委書記婁勤儉再次「點將」南通:要高起點、大手筆建好江蘇開放門戶,融入蘇南、擁抱大海,實現更多的「天塹變通途」,再來一次高質量發展的「滄桑巨變」。

做好「生態+」,

沿海風光從本色出發

「多把芳菲汎春酒,已見滄海為桑田。」這副楹聯是通海墾牧公司創辦人張謇所撰寫。100多年前,張謇等傑出鄉賢以前無古人之勇氣「擁抱大海」,圍海築堤,大興水利,造福鄉梓,積極探索對黃海之濱長600裡、寬100裡灘涂資源的開發利用,為國家開墾了廣袤的良田。迄今,南通沿海仍呈現「農-漁-灘」的景觀肌理:海堤附近以漁業為主,內陸以農業為主,海堤外以灘涂為主。

沿海肩負著生態保護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雙重任務,以往存在著生態本底薄弱、村鎮建設空間績效低等問題。面對江海聯動、江海共興的更高要求,近年來南通從規劃入手,不斷做好沿海發展的「生態+」文章,創新「生態+「規劃理念。2018年,南通市政府啟動海堤生態整治修復三年行動,整治修復長約50公裡的13段海岸線,其中新增自然岸線岸段長約40公裡。

生態修復區鳥類

「2019年,我們在海堤靠陸一側15米範疇內,在保留原有綠植基礎上,通過土壤改良、補種本地樹木及適合植被等方法,增加生物多樣性,提升生態化水平,成功使得8.6公里海岸恢復為生態岸線。」通州灣示範區海洋與漁業局海域處處長李振忠向記者介紹。他指著堤岸一側密密麻麻的柳葉馬鞭草告訴記者,每到春夏花開季節,夢幻浪漫的紫色花海構成了獨特風景線,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地。

通州灣示範區海堤上遊人三三兩兩

如東小洋口溼地是珍稀極危鳥類勺嘴鷸觀測勝地,每年來此棲息覓食的勺嘴鷸不少於100隻,約佔全球總數量的1/4。從2019年起,當地政府在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的指導之下,治理約6000畝互花米草泛濫的開放灘涂。洋口鎮建設局副局長周培介紹,根據這種草深埋易腐的特點,施工單位利用覆土結合人工清除方式,開闢出一片600餘畝生態修復區,複種灘涂植被翅鹼蓬、檉柳和蘆葦,形成了「鹼蓬紅毯、檉柳綠林、花香鳥語」溼地生態景觀。2020年10月,專家在生態修復區觀測到包括3萬餘只鳥,其中有勺嘴鷸等17種珍稀鳥類;而互花米草區域僅觀測到102隻鳥,無珍稀鳥類。專家認為,該項目成功打造了我國米草綜合防治示範工程。

勺嘴鷸

守護好沿海發展的生態紅線,是「沿海地區打造令人嚮往的生態風光帶、人海和諧的藍色經濟帶」的前提。南通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魏欽穩介紹,按照「保護優先、應劃盡劃」原則,南通將海域、長江、內河水網、公益林、重要生態敏感區等納入生態保護空間,其中劃定海域生態保護紅線17處,包括如東大竹蟶西施舌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勺嘴鷸溼地公園、海門蠣蚜山國家級海洋公園、啟東長江口(北支)溼地等。在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加快實施的背景之下,南通還與上海積極聯動謀劃,聯手共築長江口生態保護戰略協同區。

如東沿海的近海村風光

大手筆頻出,

「國際化視野」擘畫黃金岸線

12月22日,歲末的如東小洋口林克斯溫泉酒店人氣更旺,一場熱鬧的溫泉冬泳趣味賽在此進行。酒店對面,溫泉水樂園的基建已近尾聲。負責工程的江蘇洋通公司總經理助理徐青峰介紹,擬在明年5月前開業的林克斯溫泉水樂園項目,佔地27畝,總投資約3億元,項目依託小洋口國內罕見的優質天然溫泉,引入多項進口水上娛樂設備,計劃打造一個集「海洋溫泉、海鮮美食、生態觀光、文化體驗、休閒旅遊、健康療養」為一體的一站式旅遊目的地。

規劃引領是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提升沿海景觀面貌的「先手棋」。南通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正開展沿海區域功能布局規劃研究,規劃打造「一帶一灣兩區N節點」的沿海景觀空間結構,「一帶」即濱海風光帶,「一灣」即通州灣濱海風情城市,「兩區」即南北綜合旅遊區,每個沿海縣(市、區)都有旅遊節點。海門區文廣旅局產業發展科負責人成亦斐向記者介紹,海門正規劃興建海之門文化旅遊度假區,建設鄉愁海港——張公堤歷史文化記憶帶、幸福海港——海港生態公園片區、休閒海港——旅遊配套服務區、產業海港——中天鋼鐵工業旅遊片區、快樂海港——蠣岈山海洋公園片區。

擁海發展,向海而興。隨著通州灣新出海口建設得如火如荼,一批高起點、大手筆的商業和文旅項目正陸續落戶南通沿海,為風光帶建設添彩。12月16日,南通市政府頒布《南通市美麗宜居城市建設工作行動方案》,方案介紹「要以國際化視野謀劃通州灣黃金海岸風光帶建設,在海堤沿線約14公裡規劃建設公共活力中心、海上會客廳及景觀帶、環海風情港三大片區」。通州灣港口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沈捷介紹,目前南通正邀請國際頂尖團隊對通州灣核心區和黃金海岸進行規劃設計,全面拉開城市框架,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加快打造濱海城鎮帶和生態風光帶,至2035年一個50萬人口規模的現代化美麗宜居海濱城市將屹立在黃海之濱。

串連景點,

建設191公裡沿海景觀路

站在圓陀角的「江之尾海之頭」觀景平臺,長江、黃海、東海匯聚於此,江風海韻撲面而來,令遊客陶醉。在擁有70多公里海岸線的啟東,全國四大漁場之一的呂四漁港、江蘇省級溼地公園黃金海灘以及海上威尼斯碧海銀沙、五國溫泉小鎮、新湖鬱金香公園、漁人碼頭等新景,每年吸引著逾百萬人次的中外遊客。

建一條串連南通沿海諸多景點的景觀路,最好能騎著山地車一路到底,是不少長三角驢友的心聲。南通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空間規劃局局長章平告訴記者,南通目前已形成《南通市沿海區域功能布局規劃研究》,提出建設「自然和諧的生態帶、令人嚮往的風光帶、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帶」。風光帶建設中,明確提出建設一條長達191公裡的沿海景觀路。「這條路北起海安濱江新區老壩港,途經小洋口、通州灣示範區和海門港,南至圓陀角,重點結合海堤建設150.8公裡,另利用城鎮村道路建設40.4公裡,助力打造具有遊憩、體驗、運動、健身、文化等複合功能的濱海風光帶,景觀路部分地段可考慮與城鎮村道路相結合,保持風景帶與臨海高等級公路的順暢對接,促進『小汽車到達+綠道出行』,同時與九圩港綠道、通呂運河綠道等沿江綠道相銜接,體現江風海韻特色。」

尤煉攝

在圓陀角旅遊度假區南部,總長約16公裡的江海文化景觀大道,正是這條規劃中的景觀路已展示的靚麗一段。這條大道海堤改造佔了12公裡,由「連興港—新湖大堤—恆大威尼斯大堤—黃金海灘南端」的海堤路面銜接組成,通過文化表達、創意彰顯、建築體現等各種形式,形成一條集聚凸顯江海文化特色、融合觀光運動休閒、獨具個性魅力的標誌性文化景觀大道。未來南通沿海191公裡的景觀路,將在路面鋪裝之後統一標識設置,讓人得以親近沿海自然風光,成為展示沿海風情一張獨具特色的靚麗名片。

海天相接雲飛渡,萬種風情映碧空。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南通沿海必定是自然環境優美、文化底蘊彰顯、人文活力迸發的濱海綠色發展帶,必定是美麗南通示範帶的標誌性工程,更加是展示「江風海韻」的魅力窗口,讓更多的人煥發熱愛,擁抱大海!

作者:郭小平 蔣嬌嬌

相關焦點

  • 江蘇沿海開發堅持發展與生態並重 954公里海岸線上「綠意盎然」
    ,近年來江蘇在沿海開發過程中,嚴守生態紅線、堅持科學發展、走經濟與社會協調並進的綠色發展路徑,使沿海三市不僅成為我國東部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更是生態環境優美、人民生活富足的宜居區。  除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外,江蘇沿海三市更是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於沿海開發全局:優化一二三產布局,明確農業和生態用地比例要達到20%以上;加強環境綜合治理,對沿海工業園區進行生態化循環化改造,汙水處理做到沿海鄉鎮全覆蓋;
  • 江蘇缺少沿海大市?南通表示是不是忘記我的存在了
    沿海地區往往相對來說是經濟發達地區,不管是古代還是現在,很多的超級大城市都是沿海地區,如日本東京,美國紐約,英國倫敦等等。這樣的例子太多的,而在中國元代就有泉州這樣的沿海大都市,進入現代以來,上海依託天熱的地理因素,迅速成為中國第一大市,民國時候的天津、如今的深圳。
  • 江蘇南通五山地區濱江片區:工業「鏽帶」變生態「秀帶」
    劉桂林感嘆道,自實施「長江大保護」以來,江邊發生了巨變。據了解,南通五山及沿江地區共有岸線14公裡,由於得天獨厚的長江深水岸線資源,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起,五山及沿江地區就成為南通港口碼頭和各類中小企業的集聚區。但沿岸港口作業粗放、散貨碼頭設施陳舊、企業生產工藝落後、居民區無序排汙等帶來的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岸線一度變得「傷痕累累」。
  • 江蘇南通:唱響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最美樂章
    作為長江江蘇段最下遊的城市,也是長江入海前的"最後一站",南通為響應長江大保護戰略部署,通過系統打造沿江特色示範段,積極推進長江大保護工作,沿江生態環境和發展質量得到明顯提升,現在這裡綠色植被連綿成片,沿途隨處可見靚麗的風景線。
  • 「江海之城」江蘇南通:向海而生 逐夢「灣區」
    江蘇這個中國沿海大省關於「灣區」的夢想,也在這裡起航。中天綠色精品鋼示範工廠項目建設現場。 受訪者供圖江蘇和長三角迫切需要通州灣這樣一座東方大港。江蘇海岸線綿長,沿海經濟未充分開發,「江強海弱」格局明顯;中國長三角港口群是以上海為中心的「一體兩翼」戰略格局,北翼的江蘇港口群雖然港口數量全國第一,卻沒有形成可與南翼寧波-舟山港能級匹配的龍頭港口。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長何建華表示,如果把長江比作一條巨龍,上海就是龍頭的「上顎」,南通是「下顎」,只有一邊發達咬合力不夠,難以發揮龍頭昂揚騰飛、牽引帶動作用。
  • 南通沿海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簡介
    南通沿海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簡介 2020-04-17 15:12:20 來源: 南通沿海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系南通市政府授權南通市國資委出資管理的市屬一類企業,成立於2012年5月18日,註冊資本50億元,管理總資產523
  • 大灣區滾滾而來,南通再迎「超級風口」!
    發展新引擎,聚焦江海聯運中心樞紐規劃建設通州灣江蘇新出海口,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對沿海大省江蘇來說,關於「灣區」的構想落在南通身上。為什麼是通州灣?因為,在中國漫長的海岸線上,已無一處像通州灣這樣既有強大後發優勢,又兼具良好的經濟、生態、人文等因素的「雪藏寶地」。傲立時代發展潮頭,南通成為長三角一體化重要節點城市,通州灣則成為南通新一輪發展的新引擎。
  • 南通:生態優先,繪就濱江美麗畫卷
    9月30日,南通濱江景觀帶「生態花海」驚豔亮相。這是一場花團錦簇的綠色盛宴,大花瓣、中花瓣、小花瓣精彩紛呈,連綿不斷的各色鮮花將「生態優先」理念彰顯於各個角落、落實到每個細節。這些,正是建設美麗中國的生動實踐。
  • 共抓長江大保護 書寫南通更美畫卷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重要指示批示,落實國務院會議精神,就江蘇長江流域禁捕和退捕漁民安置保障工作進行再部署、再抓實…… 長江大保護,在江蘇省委、省政府釋放出的強烈信號中,不僅僅是一個熱詞,更是一個鋼鐵一般的決心,磐石一樣的意志!
  • 【總編輯與市委書記面對面】發展樞紐經濟 建設經濟樞紐 南通:創新...
    不僅如此,在全國大中城市排行榜上,南通已攀至第18位,10年躍升10位。  5月初,省委書記婁勤儉在南通調研時要求:「南通要在國家大戰略中抓住機遇、放大優勢,努力成為江蘇沿海崛起的龍頭,爭當解放思想跨越發展的先鋒、全省高質量發展的先鋒、新時代幹事創業的先鋒。」  「省委賦予南通新的定位使命,讓我們深受鼓舞,也倍感責任重大。」
  • 江蘇打造綠色產業帶 再現「春江花月夜」美好景象
    站在永續發展的高度,著眼於美麗江蘇建設全局,如何系統謀劃沿江、沿河、沿湖、沿海地區的發展,統籌考慮生態保護、城鎮布局、產業發展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人口資源環境的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的統一?
  • 江蘇:系統謀劃,奏響千裏海岸藍色樂章
    江蘇海岸線總長1090公裡,擁有獨特海洋風貌和廣袤發展空間。連雲港、鹽城和南通三市地域相連、經濟相通,在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生態建設方面步調一致,已成為全省發展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堅持高起點系統性規劃建設,深化陸海統籌、江海聯動、港產城融合發展,如今的沿海地區,正致力於打造令人嚮往的生態風光帶、人海和諧的藍色經濟帶。
  • 彰顯「水韻江蘇」之美 再現「春江花月夜」的美好景象
    站在永續發展的高度,著眼於美麗江蘇建設全局,如何系統謀劃沿江、沿河、沿湖、沿海地區的發展,統籌考慮生態保護、城鎮布局、產業發展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人口資源環境的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的統一?今日起,本報推出「彰顯『水韻江蘇』之美」系列報導,敬請關注。
  • 無邊光景一時新|論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講話指示...
    無邊光景一時新|論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講話指示精神② 2020-11-21 10:14:15 來源: 南通網 南通,萬裡長江奔流入海的最後一道生態屏障,這裡緣水而興、因水而美。
  • 追江趕海打造特色風光 南通走活全域旅遊新棋局
    「開沙島和長青沙島是長江下遊原始生態環境保持得最完好的島嶼之一,發展旅遊條件得天獨厚。」李國新透露,南通已將開沙、長青沙合二為一,由市級層面統一規劃、統一開發、統一運營、統一營銷,規劃建設35平方公裡的「五洲島」,打造長江旅遊熱線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開沙島和長青沙島的「合體」,是南通整合旅遊資源的一個縮影。
  • 南通:生產岸線變生態岸線,城市後巷成城市客廳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 郭丁源  袁雪飛    「你們現在所在的會議室就是原全國最大的進口硫磺集散基地的主辦公樓。」這幾年,在汙染防治上做「減法」、在生態修復上做「加法」、在產業升級上做「乘法」的南通,走出了一條以「騰挪空間」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特色路徑。
  • 江蘇最早開放的沿海城市,如今經濟倒數,現在靠旅遊加分
    在飛速發展的今天,街道日益變化,祖國的發展也蒸蒸日上,同樣步步高升的還有我們的經濟,不斷變化的數字代表我們祖國的逐漸強大,你是否會關注呢?連雲港於1984年成為中國第一個14個沿海開放城市,現在回看這些開放的城市,連雲港好像有點黯然失色,作為江蘇最好的港口,GDP僅在宿遷前,排倒數第二。雖然連雲港經濟不景氣,但是它擁有完美的海灘和連綿的雲臺山,這裡也不像蘇南沿海城市那樣快節奏,這裡的生活節奏很慢,當地人在山清水秀之間吃魚,去海邊沐浴海浪,沐浴著陽光。
  • 綠色生態沿江行:鳳凰涅槃乘長風!南通百年老港走出經濟與生態...
    地處長江入海前的「最後一站」,南通積極響應長江大保護戰略部署,奮力跑好長江大保護「最後一棒」。近年來,南通全面啟動五山及沿江地區生態修復和保護工作,統籌推進五山及沿江地區產業退、港口移、城市進、生態保,實現濱江城市轉型發展。2018年,南通市區段狼山港區的貨櫃作業區整體搬遷至下遊新建的通海港區,把岸線騰出用於生態修復,統籌推進沿江老港區功能調整與新港區開發建設。
  • 江蘇南通唯一一個縣,GDP正在追千億,未來有望「撤縣立市」
    南通是「精神文明南通現象」的發源地,是中國、江蘇省重大精神文明先進典型最多的地區之一,連續四次被評為全國文明城市, 南通是上海大都市圈北翼門戶城市、中國第一個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之一、長三角北翼經濟中心、現代化港灣城市[2]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江蘇南通唯一一個縣,GDP正在追千億,未來有望
  • 常州、南通、徐州,江蘇3大二線城市,僅它無望新一線
    常州、南通、徐州,江蘇3大二線城市,僅它無望新一線說到江蘇的城市發展,那絕對是在全國都名列前茅的,首先3大新一線城市,蘇州、南京和無錫;3大二線城市,常州、南通和徐州。如此龐大的一二線城市數量,無論是內陸,還是沿海,都沒有一個省份能複製江蘇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