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家卜工做客金沙講壇 揭開古蜀文明神秘面紗

2020-12-12 紅星新聞網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範魚)3月2日報導 2日下午,2019年首場「金沙講壇」在成都博物館拉開帷幕,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館員、中國考古學會理事、暨南大學兼職教授卜工帶來了「古蜀文明與早期中國的關係」講座,帶大家一起探源古蜀文明。

講壇現場

講壇現場

揭開面紗 古蜀文明具備四大特徵

上世紀80年代,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的發現,揭開了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紗。本世紀初,成都金沙遺址發現後,古蜀文明又一段璀璨的歷史鉤沉浮現於世人面前。而古蜀文明與早期中國又有怎麼樣的關係呢?此次金沙講壇,卜工從考古改變發現歷史、古蜀文明獨樹一幟、蜀王祭典解讀懸疑、文獻記憶經典舉例、歷史坐標燈塔意義等五個方面入手展現了古蜀文明巔峰時刻綻放的輝煌。

三星堆考古現場

三星堆考古現場

在卜工看來,古蜀文明和早期中國這兩個概念,都不是來自歷史文獻記載,而是中國考古學的發現。它們是深藏地下的無字天書,是塵埃淹沒的光輝歲月,是科學發掘的鮮活歷史。卜工介紹,以往人們只了解中原地區的青銅禮器,以為那就是中國古代青銅文明的至高境界。但當寶墩遺址、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被發現後,才感嘆一切遠不於此。

「什麼是古蜀文明?」卜工介紹,古蜀文明的四大特徵:大江傳統,本地特色,包容開放,傳承有序。「從距今近五千年寶墩古國,到三星堆、金沙王國,連續穩定發展的、長江傳統清晰的、本地特色濃鬱的、包容特質明確的物質、精神和制度文化就是古蜀文明。」

古老制度的三件一套

古蜀文明的核心是禮制 屬於中華古禮大系

在卜工看來,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的發掘成果表明,古蜀文明的核心是禮制,當時的祭祀是國之大事,出土文物的形制表明,古蜀祭典盡顯中華傳統的精髓。

「分析三星堆祭祀坑的資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件套』現象,它們鮮明突出,無所不在。」卜工表示,例如三星堆的銅獸面、獸面具、跪坐人像、圓形人頭尊等,都具有三件套的傾向。三星堆祭祀坑報告推測,當時的場景應有布置,器物的放置除規定順序之外,禮器還有固定的配套數量,這就是古禮三件套制度。 「三件套」現象是古蜀禮制屬於中華古禮大系的鐵證。

卜工評價說,古蜀文明的精髓是禮制的發生發展、成熟完善。古蜀文明是中華傳統文化和早期中國古禮發展的輝煌成就,是長江流域農業文明近萬年律動與積累的必然結果,與黃河文明相伴相生。

相關焦點

  • 三星堆神秘青銅頭像是古蜀人祖先?考古學者卜工:他們象徵巫師隊伍...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曉鈴)30多年前「一醒驚天下」的三星堆,造型神秘詭譎的大量青銅頭像一直吸引著公眾關注。他們是神秘的外星人?是古蜀人的祖先?30多年來,學界認識莫衷一是。3月2日,國內知名考古學者、暨南大學教授卜工亮相成都博物館,在《古蜀文明與早期中國的關係》講座中帶來了自己的觀點。
  • 揭開古蜀王國的神秘面紗
    品味成都之一:揭開古蜀王國的神秘面紗蠶叢王如今的四川人,大多數是外來移民,以明末清初「湖廣填四川」移民為最多。但在距今三、四千年前,成都平原曾出現過高度繁榮的古蜀王國。2001年,成都金沙、黃忠一帶,發現了大規模的金沙遺址,連同1996年發現的,臨近的十二橋文化遺址,為古蜀文明的延續找到了答案。經碳十四物理年代測定 ,考古學家認為,金沙遺址出土的器物,與三星堆器物在年代上有承接關係。同時,對青銅人做對比研究,專家揭開了三星堆人大遷徙的秘密。
  • 到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探尋神秘的古蜀王都
    2001年2月,在成都市西郊金沙村一處建築工地裡,出土了一些類似玉片和象牙殘片的物件,金沙遺址由此揭開神秘的面紗。金沙遺址被認為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時期古蜀國的都邑所在,是四川繼三星堆之後又一重大考古發現,入選「2001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2007年4月,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在金沙遺址原址拔地而起。
  • 古蜀金沙遺址"王者"或為望帝杜宇 系"古蜀五祖"
    足夠多的證據證明,金沙,就是三星堆文化的延續。常年的天災人禍後,古蜀先人的一支可能在「王」的帶領下,來到成都平原,在金沙重新發展壯大。史料記載的古蜀國勢力範圍相當廣闊,那麼廣闊王國的政治經濟中心在哪兒?如此個性獨特的蜀文化為什麼會有這麼強大的生命力?考古學家、金沙遺址博物館館長王毅認為金沙是可以解答的。
  • 金沙遺址——撥開古蜀文明的迷霧
    ,讓乘客在乘坐地鐵的同時也仿佛進行了一場博物館奇妙之旅,飽覽金沙珍貴文物,盡情感受金沙文明帶來的震撼。今天,請跟隨小編一起了解一下成都金沙遺址的特色亮點李白曾用浪漫主義手法描繪出一幅巴蜀地區崇山峻岭,連峰絕壁的壯麗絕色,其中一句你想必一定記得: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直接將人們思緒牽引到那個創造燦爛巴蜀文明的古蜀國。
  • 神秘古蜀國:三星堆遺址和金沙遺址,彰顯出古蜀文明
    發文:果笑 11月18日 圖片:網絡 摘要:古蜀國,太陽神鳥、巴蜀圖語和古遺址,都凝聚在時間的長河裡,已出土的古文物彰顯出當時社會的高度文明,古蜀國為何有如此高的文明,這是中國歷史上很大的謎題。
  • 探源古蜀國(二):三星金沙文明,古蜀國文明發展的最高峰
    三星堆文明為對象,進一步揭開蓋在古蜀國文明頭上的神秘面紗。然而,鑑於蜀地不曾出土過任何文字,有關於蜀的記載也一直是從中原各國得來,最先是在商代的甲骨文中有過記錄,再到後來就是東晉時期才有記載了。而因著古蜀國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將它與周邊隔絕開來,對於中原文明來說,古蜀國一直是神秘不可窺測的,即便是在現代的考古學家眼裡,先進燦爛的古蜀國文明仍然存在許多謎團。
  • 三星堆、金沙聯合申遺 古蜀國的歷史知多少
    第一代蜀王叫蠶叢,他最大的功績是教民種桑養蠶;第二代蜀王名叫柏灌,「柏灌」是一種水鳥;第三代蜀王叫魚鳧,「鳧」就是魚鷹。第四代蜀王叫杜宇,相傳他「教民務農」,倍受愛戴,但卻無力治理蜀地的水患,而來自川東荊楚地區的開明氏,由於治理了水患,受到人民的擁戴,取代了杜宇而成為第五代蜀王。近年來,四川考古發掘的一系列重大發現和研究成果,幫助人們逐漸揭開了古蜀國文明的面紗。
  • 從揚雄、常璩就開始的爭論 古蜀文明到底有沒有文字?
    蒲江縣文物所供圖  【發現】  神秘的圖形符號古蜀文明留給後人的「密碼」  1972年11月,郫縣(今郫都區)紅光鎮獨柏樹出土了一件戰國虎紋青銅戈。這件罕見的文物精品的問世,本足以讓考古學家們感到驚喜,但帶給他們更大驚喜、也帶來更大困惑的,是援脊一側陰刻的10多個不能辨識的符號。  這些蜿蜒的符號究竟代表了什麼?學者們給出了莫衷一是的解讀。  在央視《百家講壇》主講過《三星堆》的北大教授孫華認為,這些符號是帶有原始巫術色彩的吉祥符號,而不是文字,其用意大概是佑護使用者。
  • 「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秘寶展」移展高雄(圖)
    「神秘北緯30度線——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秘寶展」在高雄揭幕。(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中國臺灣網5月22日高雄消息  日前,「神秘北緯30度線——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秘寶展」移展高雄,在新光三越百貨股份有限公司高雄左營店隆重開展。此次高雄展出是三星堆、金沙珍貴文物赴臺巡展的第三站也是最後一站。
  • 金沙古酒在深召開2020全國經銷商大會 新品解開神秘面紗
    12月6日,以「醬酒大風起,夥伴齊飛揚」為主題的金沙古酒2020年全國經銷商大會暨新品上市發布會在深圳開幕。中國酒類流通協會、白酒行業專家、新聞媒體機構、金沙古酒經銷商合作夥伴等近千人出席本次大會,人數創歷屆經銷商大會新高。
  • 與《百家講壇》名家傅小凡教授相約雲端
    廈門大學教授、《百家講壇》主講人將會帶領大家走入古蜀先民的世界,領略先人們異常豐富的精神世界。千萬級別的大IP再次回歸「名人大講堂」有多火?一個數字可以說明:2018年11月5日,中國作協副主席,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李敬澤以《萬古江河鳥飛回——杜甫與中國人生》開場,立刻收穫了百萬級的粉絲。
  • 從大山中走出的古蜀文明
    作者:紫房溝居士古蜀人和古蜀文明,一直是考古學家們試圖破解的千古謎團。在中華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發展史上都有特定的歷史地位。 在遙遠的歷史上,成都平原究竟發生過多少傳奇?、耀古騰今的廣漢三星堆、成都金沙遺址,更將古蜀文明超絕塵寰的瑰麗光芒展現在世人面前,把古蜀文明牢牢地定位於「長江流域文明之源」的標高之上。
  • 福利丨古蜀文明遇見現代舞 舞劇《根》亮相金沙找尋巴蜀之根
    8月30日、31日,大型原創舞劇《根》將在金沙劇場揭開這一迷題,帶領觀眾開啟一場古蜀尋根之旅。《根》是由以色列編導亞拉姆卡米在實地考察三星堆遺址和金沙遺址後,以古蜀文化為靈感,與四川現代舞蹈團共同創作完成。
  • 這裡發現了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揭開古蜀王國的神秘面紗
    千載滄桑,神秘的古蜀王國只留下了撲朔迷離的神話傳說,令人難辨其真。璀璨的三星堆文化就是古蜀文明的代表,曾在公元前一千年時戛然而止。公元2001年2月,人們偶然在成都金沙發現了後續,重現了失去的時間。但金沙可遠遠不僅這一隻「神鳥」,金沙遺址的發現,是四川繼三星堆後又一重大考古發現,古蜀王國的迷霧在這裡漸漸被揭開,3000年前那段輝煌的文明重現世間。是誰創造了這段神話?他們當年是如何生活的?都有怎樣的信仰?為何又消逝在歷史長河中?帶著這一串的疑問,循著神鳥的歌唱,我來到金沙博物館,叩響了古蜀王國的大門。
  • 《金沙古卷1·青銅之門》:揭開古蜀王國真面目的宏大開篇
    ;三星堆給我的印象相當深刻,它折射出的是一個在歷史上沒有文字記載的古蜀文明的所有迷霧與困惑。正是因為三星堆的存在,使得我的四川之遊,帶上了一種鬼影幢幢的古怪感受。;四川帶有一點鬼氣,這是我莫名其妙叢生出來的印象。反映古蜀王朝歷史迷津的小說《金沙古卷1·青銅之門》正匹合了我對四川的印象。
  • 金沙遺址,穿越3000年時空去看你
    金沙遺址帶你穿越時空 2001年,於成都市西郊外的一次普通的建築施工,不期然竟挖開了一個3000年前的文明古國,這個古國的發現很快揭開了一段神秘歷史的去向之謎,更還原了一個古國曾經輝煌燦爛的文明,這就是金沙遺址的發現。
  • 金沙遺址,穿越3000年時空去看你
    金沙遺址帶你穿越時空2001年,於成都市西郊外的一次普通的建築施工,不期然竟挖開了一個3000年前的文明古國,這個古國的發現很快揭開了一段神秘歷史的去向之謎,更還原了一個古國曾經輝煌燦爛的文明,這就是金沙遺址的發現
  • 古蜀華章 210件古蜀寶藏亮相國家博物館
    然而,上世紀八十年代,三星堆兩個埋藏坑的發現,揭開了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紗。其中出土的人像、頭像、神樹等各種造型奇異的青銅器,以及多種製作精美的金箔製品震驚海內外。本世紀初金沙遺址發現後,隨著太陽神鳥金箔片、金面具、金冠帶、青銅立人等重要文物陸續現世,同時揭露出大量禮儀性的玉器、銅器埋藏坑,將古蜀文明又一段璀璨的歷史浮現於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