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市居民也能辦蘇州園林年卡

2020-12-21 樂居網

「縣市居民也能辦蘇州園林年卡遊園林了,今年春節全家去逛園林省了一大筆錢,真是方便又實惠!」崑山市民張阿姨拿著蘇州園林年卡高興地說。讓縣市居民也能享受到暢遊蘇州園林的優惠政策,這是蘇州市今年發布的惠民新政。對於享有「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等稱號的蘇州來說,這樣的實事項目還有很多。

從「天堂蘇州·園林之城」保護管理工程獲「亞洲都市景觀獎」,到「天堂蘇州」變「百園之城」;從新東園入選蘇州市「2018十大民心工程」,再到「陸地森林覆蓋率達29.9%」,2018年,蘇州園林綠化系統交出了一張靚麗的成績單。

近年來,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持續以「大民生」的視野看待宜居環境的改善,深入推進「天堂蘇州·百園之城」和城市公園綠地10分鐘服務圈建設,不斷擴大蘇州園林免費開放範圍,強化城市綠化建設管理,讓市民「出門見景」,隨時隨地共享綠色蘇州的生態文明成果。

惠民

縣市居民也能辦蘇州園林年卡

服務升級,提升城市品牌形象

早在2004年,蘇州市就推出了園林年卡制度,每張卡售價120元,可在一年內憑卡遊覽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下轄的十多個景區,共計100次。園林年卡一推出,就受到了蘇州市民、在蘇大學生和暫住居民的歡迎,社會反響熱烈。15年過去了,持卡人數成倍增長,園林年卡不僅售價一直保持120元/張不變,而且受惠範圍還不斷擴大。2019年,蘇州園林年卡辦理對象由蘇州市區戶籍居民擴大到常熟、張家港、崑山、太倉4市的戶籍居民,我市各縣市戶籍居民均可享受辦理蘇州園林年卡的優惠政策。

多年來,市委、市政府始終將園林開放、綠化生態服務列入到文化惠民工程和民生福利事業當中,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堅持問題導向和民生導向,將「百姓的心聲就是我們的關切」牢記心上、扛在肩上、落在行動上,不僅政策惠民,更要服務惠民,百姓的獲得感也隨之逐步升級。

我市園林綠化系統借力全市「一日遊」市場綜合整治,進一步強化園林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拙政園百家巷地下智能停車場、動物園支一路停車場建成運營,天平山景區地下智能停車場建設、廁所革命「三年行動計劃」和母嬰室改造提升工程一一推進。2018年9月,拙政園、獅子林試點開展網絡實名制預約售票工作;2019年2月,虎丘、留園也開始實行網絡實名制預約售票機制。與此同時,這4個著名景區均已實現無線網絡、網絡支付、靜音講解、自助售票等「智慧旅遊」功能全覆蓋。此外,園林管理部門通過組織「十大金牌講解員」評選、打造「服務最優旅遊廁所」等手段,著力增強園林旅遊服務軟實力,助力文明城市創建,提升城市品牌形象。

開放

越來越多的園林開門迎客

量質齊升,市民獲得感大增

既要讓更多園林以更好的面貌流芳於世,又要鼓勵具備開放條件的園林開園迎客,是園林保護、傳承、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局長陳大林表示,2018年,該局重點推進了12處園林的保護修復和5處園林的開放工作,目前,累計開放園林84處、開放率達到78%。

從2015年起,蘇州市政府先後公布了4批《蘇州園林名錄》,全市累計共有108座園林被納入依法保護體系,入選園林均實現了掛牌保護,明確了保護範圍、保護內容和保護對象。同時,制定了《蘇州園林保護資金使用辦法》,以政府財政資金對園林古建築修繕、管理優秀單位及園林開放等進行補貼、獎勵和補助。在加快修複方面,蘇州市政府制定了園林保護修復專項規劃,按照「全面保護、修復保護、遺址保護」三類模式,有計劃、有重點地推進12處園林的保護修復工作,讓更多的園林以更好的面貌流芳於世。在擴大開放方面,積極踐行文化惠民戰略,鼓勵具備開放條件的園林開園迎客,讓老百姓有更多的獲得感。

隨著越來越多的園林打開大門,老百姓對於園林的喜愛與參與保護的熱情與日俱增。經過園林主管部門和市民通力協作,圍繞保護利用蘇州園林,我市積極創新機制、破解難題,開創了蘇州園林開放保護的「蘇州模式」。

共享

城市公園綠地十分鐘服務圈

「出門見景」,讓市民徜徉綠色蘇州

推窗見綠,出門見景。2018年4月,新東園免費向市民開放。通過科學規劃精心打造的新東園,有古典園林休閒區、水上萌寵區、兒童遊樂區,還有康復花園和體育運動健身區,滿足了老中青幼不同年齡段市民的休閒需求。新東園開放首日,數萬市民湧入這座古城區內最大的公益性開放公園,回憶曾在此地度過的美好時光,共享蘇州這座園林之城的綠色發展成果。綠色福利,

市民共享。今年初,經過廣大市民投票,新東園項目入選全市「十大民心工程」。

陳大林表示,推動城市綠化增量提質,目的就是要讓老百姓都能享受到「綠色蘇州」的發展成果。2018年,園林綠化部門深入推進城市公園綠地10分鐘服務圈規劃建設,市區新增及改造350萬平方米綠地,完成了環古城河健身步道綠化提升、高速出入口及城際鐵路沿線綜合整治、姑蘇區景觀綠化提升(一期),以及觀前公園、小公園改造,勞動路、桐涇北路景觀綠化工程,大力提升了中心城區綠化多樣化、園林化和立體化景觀質量。目前,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2.25%,綠地率37.46%,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4.52平方米。

以「植綠復綠、綠化美化、增色添彩」為主題,景觀環境整治、立體綠化配置、綜合服務功能完善全面啟動。與此同時,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在全國率先完成石湖景區、西山景區詳規編制,實施風景名勝區資源生態補償,建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資源清單信息庫。2019年1月17日,蘇州植物園(上方山)建設項目開工,兩年後,具有更強功能、更豐富文化內涵的蘇州植物園將全新亮相。石湖畔,一個集太湖流域地方特色、城市山水景觀特徵和科普科研功能特點於一體的城市休閒綜合體系正加快形成。

2018年底,該局以「海棠花紅」陣地建設為抓手,吹響了公園服務管理提升新一輪的行動號角。

【關注百家號樂居買房,掌握購房好時機。】

相關焦點

  • 明年起常熟崑山等四縣市居民可辦蘇州園林年卡
    享受該政策的對象,在辦卡過程中需要提供的證件各不相同。蘇州戶籍人員憑《居民身份證》,可以在「蘇州園林旅遊網」或「蘇園旅遊」微信公眾號上辦理園林年卡,也可以在就近網點辦理。外地常駐人員憑蘇州公安部門籤發或續籤6個月以上的有效《居住證》,可以在網上辦理園林年卡,也可以在就近網點辦理。蘇州大專院校學生憑本人身份證和有效學生證(須蓋有當年註冊章),可在就近網點辦理。
  • 蘇州園林年卡全年都能辦理了 網上和現場都行
    中國江蘇網5月26日訊 辦一張園林年卡,有空就去古典園林轉一轉,已成為許多蘇州市民的生活方式。以前只能現場辦理,如今可登錄蘇州園林旅遊網,按提示直接在網上進行續費和新辦卡(居民身份證),也可下載最新版本的蘇州市民卡APP,根據要求和提示進行在線續費(市民卡)。  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以前不論新辦還是續費,都需本人到辦理地點辦理。現在用居民身份證新辦、續費和市民卡續費,均可委託他人代為辦理,手續進一步簡化。
  • 2019年1月1日起縣市居民可辦蘇州園林年卡了
    昨天(12月26日),記者從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獲悉,自2019年1月1日起,我市將擴大蘇州園林年卡辦理對象範圍。屆時,常熟市、張家港市、崑山市、太倉市居民均可享受辦理蘇州園林年卡的優惠政策。    據介紹,享受辦理蘇州園林年卡優惠政策的對象包括三個方面,蘇州市區居民,即姑蘇區、吳中區、相城區、蘇州工業園區、蘇州高新區、吳江區六個區戶籍居民;常熟市、張家港市、崑山市、太倉市四個市戶籍居民;外地長期駐蘇人員,即非蘇州戶籍但長期在蘇州居住的人員,含在蘇州大專院校學習的學生、港澳臺同胞、外籍人員等。    享受該政策的對象,在辦卡過程中需要提供的證件各不相同。
  • 蘇州園林年卡6月1日起集中開辦 新辦點變為5個
    中國江蘇網5月30日訊 對於愛逛園林的蘇州人來說,辦理園林卡可是一年一度的大事。蘇州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聯合蘇州市民卡有限公司等單位將於6月1日至6月30日集中辦理園林年卡,網上及桐涇公園辦理點可全年辦理園林年卡。
  • 蘇州園林年卡有效期延長啦!
    近來蘇州天氣真是太好了,陽光明媚,氣候宜人,正好現在蘇州各大景區陸續恢復開放了,各地的桃花、梨花、櫻花等也盛開了,和家人朋友一起出去散散心、賞賞花著實美得很呀~有不少小夥伴在後臺留言趁著好春光,自己和家人打算去逛逛景區了,蘇州園林卡怎麼辦理呢?疫情期間園林卡過期了怎麼辦?不要擔心,蘇州園林卡有效期延長啦!
  • 蘇州辦理園林卡僅剩10天 錯過又要再等半年
    一張園林年卡在手,你這一年內可遊覽上面這些景點共計100次!而辦一張「園林年卡」只需要年費120元。你隨便去幾個園林,門票錢就超過120元了吧~要是你真能把100次用足,那得省下多少錢?這麼合算的園林年卡,要如何辦理呢?6月1日開始,2016年的園林年卡又開始辦理啦!以往大家都是在網點辦理的,不過,今年開通了身份證園林年卡網上續費和新辦功能!對於沒有時間去排隊辦理的人真是太友好了!
  • 6月1日起可辦蘇州園林年卡 特定人群可免費入園
    蘇州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聯合蘇州市民卡有限公司等單位將於6月1日-6月30日辦理「園林年卡」。此次發放,身高1.4米以下(含1.4米)兒童無須辦理園林年卡。具體可登錄http://www.ylj.suzhou.gov.cn查詢。
  • 關於延長蘇州園林年卡有效期的公告
    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蘇州園林景區於2020年1月25日至3月14日處於臨時閉園狀態。在閉園期間,致使持蘇州園林年卡的市民朋友不能正常入園遊覽。為保障蘇州園林年卡市民朋友的合法權益,經研究決定,將至2020年1月25日尚未到期的園林年卡的有效期順延60天。
  • 1年內可遊覽相關景點100次!請查收蘇州園林卡辦理攻略
    >除了…有點費錢不過帶上蘇州園林卡就沒這些煩惱了一年內可遊覽相關景點100次非常適合喜歡旅遊的小夥伴哦辦理公告自2019年1月1日起,將蘇州園林年卡發行的範圍擴大到蘇州大市範圍今後蘇州市戶籍居民及符合條件的外地長期駐蘇人員均可辦理蘇州園林年卡,年卡辦理網點和網上辦理全年為市民服務。
  • 蘇州園林卡可以去哪些地方,有哪些值得去?
    蘇州園林中值得去的有虎丘山風景名勝區、拙政園、留園、獅子林等,持蘇州園林卡可以遊覽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管轄的下列園林景點:虎丘山風景名勝區、拙政園、留園、獅子林、網師園、滄浪亭、藝圃、耦園、怡園、環秀山莊、上方山森林動物世界、石湖景區(上方山森林公園
  • 蘇州大市可以辦園林年卡了 擬從2019年1月1日起實施
    本報訊(蘇報融媒記者 張丫)昨日,蘇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有關意見,根據該意見,蘇州園林年卡辦理對象將擴大到全市範圍,擬從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近年來,各市(縣)居民要求辦理園林年卡的呼聲越來越高。
  • 蘇州旅遊年卡、無錫旅遊年卡、常州旅遊年卡大PK
    但是小編現在要比較的就是蘇州、無錫、常州這三個城市發行的旅遊年卡,因為12月份就是辦理下個年度旅遊年卡的時候了。要比較這三個城市的旅遊年卡先要比較蘇錫常三座城市的旅遊格局。蘇州古城蘇州主要藉助的是歷史遺存的蘇州園林和蘇州古城。
  • 江蘇:蘇州市園林年卡今日開始發售
    中國園林網12月2日消息:「蘇州通園林年卡」昨天起再次發售,有關部門提醒市民錯開時間,避免擁擠。園林年卡的發售對象分別為:蘇州市民憑本人居民身份證(含吳中、相城、高新區、園區);身高1.2米以上、年齡16周歲以下人員憑戶口簿;在蘇大專院校學生憑學生證(須當年註冊);外地人員長期駐蘇者憑外地身份證和2009年6月30目前籤發或續籤的暫住證(證件需在有效期內),也可購買園林年卡。
  • 帶你一元遊蘇州園林
    美麗的蘇州園林,一直以來都是公認的江南江南園林的代表,據不完全統計,蘇州園林目前存世的總數達到200多座,而正式登錄《蘇州園林名錄》的,已經達到108座。另外,蘇州園林的門票有高有低,貴的如拙政園全價成人票要80元,一般的如網師園為40元,小型冷門園林環秀山莊、藕園也要15-25元,把幾個主要的蘇州園林逛下來,差不多要200元左右/人,相比於杭州西湖周邊景點全免費開放,這個門票成本不小了。那麼,除了蘇州人的園林年卡之外,有沒有可能低成本遊遍蘇州園林呢?
  • 文博 | 園韻文心——蘇州園林文化特展
    蘇州園林文化特展」。本次展覽分為園之史、園之觀、園之趣三部分,共計展出蘇州園林博物館館藏精品實物一百餘件,包括家具、花窗、匾額、書畫、刺繡、印章、貢墨、筆洗等多個種類。展覽介紹了蘇州園林的概史,園林的布局手法、園林建築、疊山理水與園林逸趣,梳理了蘇州園林歷史發展脈絡,揭示了觀園、觀景、觀物的深刻內涵,闡釋了特定歷史環境中古人知趣、情趣、逸趣的生活理念與文化奧秘,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蘇州園林博大精深的造園藝術,彰顯了蘇州園林精細秀美、古雅脫俗的造園意境與生活追求。
  • 【新展】園韻文心——蘇州園林文化特展
    蘇州園林文化特展」。展覽介紹了蘇州園林的概史,園林的布局手法、園林建築、疊山理水與園林逸趣,梳理了蘇州園林歷史發展脈絡,揭示了觀園、觀景、觀物的深刻內涵,闡釋了特定歷史環境中古人知趣、情趣、逸趣的生活理念與文化奧秘,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蘇州園林博大精深的造園藝術,彰顯了蘇州園林精細秀美、古雅脫俗的造園意境與生活追求。
  • 蘇州園林|園林別墅
    園林掘池疊山,模仿自然山林,園主不出家門也能體悟山林野趣,在城市坐擁水光山色,使城市奢侈的物質生活和怡人的自然風景兼而得之。作為疊山的主要石料太湖石,在距蘇州30多公裡的西南郊太湖就能得到,黃石主要產於崑山一帶,水陸運輸也很便利。蘇州氣候溫潤,土壤肥沃,便於花木繁殖,也為園林花木造景提供條件。
  • 蘇州古典園林
    1997年12月,江蘇蘇州古典園林被列入《世界為蘇州贏得了「園林之城」的稱號。與「蘇州園林」並駕齊名的蘇州風景名勝虎丘、天平山、石湖等風景區也是古往今來海內外遊客嚮往的遊  蘇州園林是文化意蘊深厚的「文人寫意山水園」。
  • 蘇州園林景點:這裡為什麼能成為園林之城
    這裡是蘇州園林,自古就有一個說法,「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裡對起始,是在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吳國建都就在姑蘇,在五代十國的時候,這個地方滿滿的成型了,在宋朝的時候蘇州的園林逐漸的成熟,明朝的時候,這裡就興旺起來了,然後清朝發展到了巔峰。
  • 蘇州園林簡介
    這裡素來以山水秀麗,園林典雅而聞名天下,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稱。 蘇州古典園林"不出城郭而獲山水之怡,身居鬧市而有靈泉之致", 1985年,蘇州園林即被評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   作為舉世矚目的歷史文化名城,蘇州沉澱了二千五百餘年吳文化底韻。約在公元前十一世紀,當地部族自號「勾吳」,蘇州稱「吳」。公元前514 年吳王闔閭建都於此,其規模位置迄今未變,為世界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