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是現代貓科動物裡面體型最大的那一類,與老虎同一級別,受影視形象等方面的影響,在世界範圍內,獅子的知名度甚至超過了老虎,成為了人們最喜愛的猛獸之一。
其實在整個貓科動物裡面,獅子也是最特殊的存在,它雌雄兩態,雄獅在成年之後體型變得更大,頭部、脖子,甚至是肚子上都會長出長長的鬃毛,看起來十分霸氣,而絕大多數的雌獅都不具備這一特徵,只有少數患病的雌獅會長出鬃毛。
另外,獅子的特殊之處還體現在它是現代貓科動物裡面唯一營群居生活的,無論是生活在非洲大陸的非洲獅,還是生活在亞洲吉爾森林裡的亞洲獅,都呈群居生活,只是相對於非洲獅來說,亞洲獅群的規模更小,多數為一兩隻雄獅,幾隻雌獅及若干幼崽組成。
說到獅群,裡面領頭的就是雄獅,它主要負責守護獅群,通常不參與捕獵,在獅群裡面有著絕對的權力,但是你知道一隻強大的「獅王」,是如何煉成的嗎?
第一階段:擔驚受怕的童年
其實大多數的雄獅,從呱呱墜地開始,到成為一代獅王,基本上都要經歷三個階段,而這三個階段,無論是哪個階段都兇險萬分,稍微運氣不好,就會一命嗚呼。
獅子是群居動物,而獅子裡面的雌獅則是最團結的,一個獅群裡面的雌獅,基本上都是沾親帶故的,即基本上都是親戚關係,或為母女,或為姐妹等,它們在絕大多數時候都是生活在一起的,它們一起捕獵、一起休息、一起帶娃。
但是即便是如此團結的雌獅,有一個重要的時刻,也必須要獨自去面對的,那就是生產,在雌獅即將生產的幾天時間裡面,它會離開獅群,獨自前往一處安全的地方生下幼崽,在這個階段,它除了自己誰也不相信,即便是同一獅群裡面的姐妹。
等到幼崽具備了外出活動能力的時候,它就會帶著幼崽回歸獅群,而由於獅群裡面大多數雌獅都趨同在同一時段生產,所以我們能夠觀測到這個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一個獅群裡面沒有幼崽的時候一個都沒有,而有幼崽的時候則會有很多。
小雄獅就是這麼來到世界上的,在它童年的時候,與雌獅並沒有什麼分別,會受到獅群的同樣對待,在母親及獅群裡面其他雌獅的照料下,能過上一段無憂無慮的時光。但在整個過程中,小獅子們必須時刻擔心一件事情,那就是自己的父親夠不夠強大,因為這與它們的命運息息相關。
如果當時的獅王足夠強壯,那麼小雄獅就能很幸運地成長,直到成年之後離開,或者加入父親的隊伍。如果獅王逐漸衰老,沒有了往日的實力,就會被其他雄獅盯上,繼而在爭鬥中輸掉,那麼這個結果對於小獅子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
因為新入主的雄獅會殺死老獅王的孩子,以便促使雌獅儘快進入發情期,這樣新的雄獅才能儘快留下自己的後代,因為雄獅真正輝煌的一生十分短暫,它可沒有耐心等待老獅王的孩子長大離開後,才開始與發情的雌獅交配。
當然對於雌獅來說,無論是新獅王還是老獅王的孩子,都是自己的親生骨肉,所以為了避免自己的幼崽會被新獅王殺掉,有些雌獅會帶著小獅子離開獅群,過起流浪的生活。
第二階段:猥瑣發育的流浪生涯
小雄獅長到2-3歲的時候,就意味著性成熟了,在這個時候,它們就要經歷一段流浪的生涯,這是獅群為了避免近親繁殖的機制。
前面說過,由於大多數雌獅都趨向於在同一時間受孕,同一時間生產,所以在同一時間長大離開的小雄獅往往不止一隻,這也是大型雄獅聯盟形成的必要條件。
有研究者發現,通常四獅或四獅以上的雄獅聯盟,往往出自於同一獅群,即它們都是兄弟關係;當然有些獅群較小,或者只有一隻小雄獅出生的情況下,這隻雄獅就會在流浪的過程中與其他的單只雄獅結成二獅聯盟,或者加入二獅聯盟組成三獅聯盟,因為在雄獅的江湖裡面,往往都是群毆,靠兄弟打天下,鮮有單打獨鬥的。
當然能夠在獅群裡面待到長大後才離開的雄獅是幸運的,但也有不少小雄獅在亞成年的時候由於有新的雄獅入主獅群,就不得不離開了的,那麼對於這類小雄獅來說,流浪生涯就是它們最重要的「猥瑣發育」階段。
在這個階段裡面,如果足夠幸運,亞成年的雄獅能夠健康成長,並且在流浪的生涯中與自己的兄弟,或其他的雄獅結成聯盟,那麼它就具備了「稱王」的條件,只待尋找合適的獅群入主了。
第三階段:攻城略地誓稱王
對於雄獅來說,想要稱王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打敗老獅王,代替它的位置,事實上大多數雄獅就是這麼幹的。在流浪中逐漸發展壯大的雄獅聯盟,就會不斷探索周邊的區域,尋找合適的獅群挑戰。
為什麼說是合適的獅群呢?因為在雄獅的心中有一個判斷,它會衡量對手實力的高低,比如三隻雄獅組成的流浪雄獅聯盟,往往不會去挑戰由五隻壯年雄獅組成的守護者獅王團隊,而那些雙獅聯盟、年邁的雄獅聯盟,則是它們最主要的目標,四獅、五獅聯盟以此類推。
獅子攻城略地是靠兄弟的,這點在對戰的時候就能看出其中優勢,比如著名的「壞男孩聯盟」,就是一個由6隻雄獅組成的雄獅聯盟,六獅聯盟在野外很少見,所以在往後的徵戰中,「壞男孩聯盟」才能所向披靡。
雄獅天生爭強好勝,當雄獅聯盟足夠強大的時候,它們往往不會滿足於只統治一個獅群,它們會不斷地向周邊更多的獅群發起挑戰,不斷地擴充自己的領地及所轄獅群,直到自己實在沒有多餘的精力去攻打更多的獅群為止。
看到這裡,可能很多人會想,雄獅聯盟裡面的成員,真的那麼團結嗎?會不會因為交配權等發生內訌?事實上雄獅聯盟的成員真的就是那麼團結,雖然各成員間交配權的分配並不是平均的,而是領頭雄獅佔絕大多數,剩下的雄獅成員佔一小部分,甚至是沒有。
但前面說過,大多數大型雄獅聯盟的成員都出自於同一獅群,即兄弟關係,那麼對於雄獅來說,幫助自己的兄弟留下更多後代,就意味著自己的基因也能夠得到延續。
而對於非血緣關係結成的雄獅聯盟來說,也同樣很團結,因為它們知道,攻城掠地靠兄弟,同樣的守護獅群也靠兄弟,因為挑戰者就不是一個「人」來的,這是典型的「唇亡齒寒」關係,所以同一雄獅聯盟裡面的成員,會極力維持這一關係,共同擔起搶地盤,或者守衛獅群的責任。
在雄獅成長的三個階段裡面,其實每一個階段都充滿風險,在第一個階段內,它不僅需要自己的「父親」會不會被別的雄獅打敗,也需要時刻提防著豹子、鬣狗等眾多的捕食者前來偷襲;
在第二階段裡面,有沒有同伴,就是最為關鍵的因素,因為在殘酷的自然競爭中,落單的獅子很難生存下去,尤其是未成年的獅子;
在第三階段裡面,最大的風險莫過於挑戰輸了,極有可能就伴隨著把命也給喪了,比如「壞男孩聯盟」中的老五與老六,與5隻雄獅組成的「保衛者聯盟」發生大戰,就擊殺了「保衛者聯盟」中的一員。
(喜歡請給個贊,關注我,看更多硬核野生動物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