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網舉行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頒獎禮,多位名家震撼發聲

2020-12-01 澎湃新聞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在嘉靜童聲藝術團的吟唱聲中,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頒獎盛典揭開序幕。

11月28日下午,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頒獎典禮在中國歷史研究院光啟劇場舉行,鳳凰衛視王魯湘、許戈輝聯袂主持,學術大家、文化名流以及政經、傳媒、公益等領域精英人士共聚一堂,與全球網友見證這一盛大文化盛典。著名歷史學家許倬雲、哲學家陳來榮獲全球華人國學終身成就獎,百歲翻譯泰鬥許淵衝、非遺保護領軍人物馮驥才、網紅教授戴建業等傑出人士,中華文化促進會、中國文化書院、貴陽孔學堂等機構,電視劇《清平樂》、凱叔講故事·國學系列音頻等項目獲全球華人國學傳播獎,24部學術著作榮獲全球華人國學成果獎,而本屆國學大典增設的國學新秀獎,則由10位優秀青年學者分享。

本屆國學大典主題為「致敬國學,繼承創新,文明互鑑,重建斯文」,在新冠疫情等特殊背景下,大典更加關注傳統文化如何應對現實危機。從高峰論壇、高端講座等系列主題活動,到各個獎項的評選,以及最終的頒獎盛典,體現了直面當下、匡時濟世的文化追求。活動由湖南大學嶽麓書院、鳳凰網、敦和基金會聯合主辦,中國國學研究與交流中心、北京人本智匯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第九、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擔綱總顧問,中國哲學史學會、中國訓詁學研究會、中國比較文學學會、中國秦漢史研究會、中國唐代文學學會、中華孔子學會、中國孔子基金會、中國辭書學會等八大機構提供學術支持。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文化部原副部長勵小捷,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理事長、人民網原董事長馬利等出席並擔任頒獎嘉賓,共襄盛典。

許嘉璐賀信詮釋國學大典四言宗旨,重溫「甲申文化宣言」

全球華人國學大典總顧問許嘉璐先生在賀信中指出,致敬國學不僅是對本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尊重與禮敬,也是我們文化主體性的一種自覺表達;繼承創新是當今有自覺意識與文化擔當的知識人面對傳統時所應有的理性;文明互鑑,是我們身處全球化時代、以及全球化出現深刻震蕩之際所當持的態度;重建斯文,則是千百年來中華大地上所有良知之士前僕後繼的價值理想。

許嘉璐還特別援引16年前與季羨林、任繼愈、楊振寧、王蒙等先生發起的《甲申文化宣言》,強調中華文化至今仍是全體中國人和海外華人的精神家園、情感紐帶和身份認同,文明多樣性是人類文化存有的基本形態,呼籲各國政府當推行積極有效的文化政策,保護文明多樣性,以文明對話來減少偏見與敵意,消彌隔閡與誤解。許嘉璐說,文明的交流互鑑,茲事體大,既需要多領域專家的沉浸思考和研究,並把己之所得宣之於世,同時也需要世界各國全體人民的實踐與參與。

中國訓詁學研究會會長、北師大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朱小健教授宣讀許嘉璐先生賀信。

頒獎典禮上,聯合主辦方的三位代表分別從不同角度表達對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考和願景。湖南大學副校長李樹濤指出:我們之所以要「致敬國學」,是因為國學能給我們無窮的啟迪,使我們戰勝種種苦難,走向勝利和光明。他還特別提出,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大學嶽麓書院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我們進一步傳承、創新中華優秀歷史文化,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提供了前進方向和根本遵循。

聯合主辦方代表、湖南大學副校長李樹濤在頒獎典禮上致辭。

鳳凰網總編輯鄒明在致辭中表示,本屆國學大典適逢全球局勢因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而發生複雜變化之際,現實以各種方式提醒我們要常懷憂患意識、敬畏之心和良善底線,只有循道守正、敬天愛人、身心才有望安順,文明才不會倒退。越是這種時候,我們越需要立足古今中外的已有文明,反思何以為人、何以為國、何以為命運共同體。「任何時代,良知之火,文明之光,總能點亮人心,給人以超越庸俗之惡的力量,文化傳承與文明建設任重而道遠,我真誠希望各位師友同道能夠為這個時代以及未來多留一些火種,多創造一些智慧。」

鳳凰網總編輯鄒明作為聯合主辦方代表在頒獎典禮上致辭。

浙江敦和慈善基金會秘書長沈旭欣指出,中華文化當中所蘊含的自強精神、包容品格和處世智慧,對於今天的世界尤其具有現代意義。我們希望在對話交流的基礎上,用中華文化助力人類社會的發展,在文明交流互鑑當中夯實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基礎。他還表示,「我們有理由相信,在致敬國學、繼承創新、文明互鑑、重建斯文的感召和引領下,在每一位具有文化自信的國人的努力奮鬥下,我們生活的世界會變得越來越好。」

浙江敦和慈善基金會秘書長沈旭欣作為聯合主辦方代表在頒獎典禮上致辭。

著名學者許倬雲和陳來榮膺全球華人國學終身成就獎

作為國學大典上受矚目的獎項,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終身成就獎,經過海內外學者提名推薦並投票表決,最終頒授給了美國匹茲堡大學榮休教授、中國臺灣「中研院」院士許倬雲和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清華大學國學院院長陳來。

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和湖南大學副校長李樹濤為陳來、許倬雲頒獎(許倬雲委託特別助理馮俊文代領)。

91歲高齡的歷史學家許倬雲從大洋彼岸發來視頻感言,當時他尚在病中,故在病房錄製視頻。許倬雲先生致謝國學大典組委會和學界同仁,「承蒙主辦方的好意,送給我一個榮譽,這讓我非常感愧,既慚愧也感激。這是一個光榮,但同時也是策勵,繼續鞭策我進一步往前走。可我歲數大了,能夠走多遠也不知道,我盡力而為之。」

許倬雲說,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經歷過許多不同的刺激,也經受過許多的挑戰,但始終不斷更新,能夠日新月新,維持廣土眾民,結合一體,這是非常難得之事。晚近兩百年內亂外患,面對外來刺激「震駭委蛇」。內外安頓有先決條件,那就是我們人心先安頓。民族自存首先要有自己的文化依據和自立之道,「自立之道是什麼?就是我們的文化能夠繼續不斷地日新月新,配合世界進化之潮流,配合人類共同社會出現的契機,我們能夠在未來的全球文化之中扮演一個相當的角色。」許倬雲還以猶太人兩千年自存自立為例,呼籲文化界的同仁,將中華文化經常置於討論之中,以不斷修正和提升自我,進而推動整個人類文明底線的提升。「國學」是國家文化的傳流,國學必須是活著的,不是復活過去,而是復興和修改過去,迎來明天。

「我用心在此,九十一歲的人了,我盼望有生之年看見中國人終於真正在地球上不僅站直了,腰杆站直了,我們還提出了我們重要的貢獻,使世界因為有中國而更好。」許倬雲說。

91歲的著名歷史學家許倬雲榮獲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終身成就獎,從大洋彼岸的病房發來獲獎感言。

共同分享這一殊榮的大陸著名學者陳來,在發表獲獎感言時稱,「今天得到國學終身成就獎,實現了我的夢想,我感到無比榮幸!」。回顧自己的學術成長曆程,他深深感謝自己的老師張岱年、馮友蘭、任繼愈、鄧艾民、朱伯崑、季羨林等先生,以及給予自己多方幫助的海外學者陳榮捷、杜維明先生,以及北大、清華的教育和學術環境。

他認為,「國學」指中國固有的學術文化,知識體系包羅廣大,是中華文化的主體,為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形成發展提供了豐厚的滋養。在新時代的條件下,加強國學研究、促進國學傳播,必將為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華文化繁榮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國學院院長陳來榮獲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終身成就獎,現場發表獲獎感言。

百歲翻譯家許淵衝親臨頒獎現場,發表感言中氣十足

在全球華人國學傳播獎頒授環節,最令人激動的時刻出現在其中的「海外影響力獎」揭曉時,獲此榮譽的是著名翻譯家許淵衝先生和中華文化促進會。

當百歲高齡的許淵衝先生拄拐親臨頒獎現場,中氣十足地發表感言,慷慨激昂,全場氣氛達到高潮。他說,曾經有英國學者認為中國詩詞英譯必須要讓英國人來做,而他認為恰恰相反,「中國人不但不比外國人差,還比外國人強。」許先生特別用《道德經》中的「道」舉例說明,中國文化裡很多經典的翻譯,只能中國人來做,外國人很難真正理解其內涵。許淵衝從事文學翻譯事業七十餘年,翻譯中華詩詞經典和西方名著一百餘部,是國學大典創立以來最年長的獲獎者。

第四屆國學大典國學傳播獎之海外影響力獎獲得者許淵衝先生發表獲獎感言。

中華文化促進會王石:民間文化交流沒有「敵人」

作為中國大型的文化界NGO,中華文化促進會獲本屆國學傳播獎之海外影響力獎,可謂是眾望所歸。該會主席王石在獲獎現場特別分享了多年以來從事民間文化交流的深刻體會,「民間文化交流最大的特徵是沒有敵人」。因為以民眾、公民、人民、甚至百姓的身份從事文化交流,沒有人從敵對的意義上去理解,「所以我們做這項工作感到很幸福,因為沒有敵人。」

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傳播獎之海外影響力獎獲得者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王石發表獲獎感言。

中國辭書學會會長、北京語言大學教授李宇明和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院長鄧小南為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成果獎古籍整理研究類獲獎者頒獎。

北京大學博雅榮休教授、國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唐代文學學會原副會長葛曉音和湖南大學嶽麓書院院長肖永明為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成果獎史學類獲獎者頒獎。

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會長、四川大學傑出教授、歐洲科學與藝術院院士曹順慶和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李存山為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成果獎哲學類獲獎者頒獎。

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傳播獎之公共建設力獎頒獎現場: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文化部原副部長勵小捷和浙江敦和慈善基金會秘書長沈旭欣為馮驥才、中國文化書院秘書長苑天舒、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主任索曉霞頒獎。

本屆全球華人國學傳播獎之公共建設力獎,分別頒授給馮驥才、中國文化書院和貴陽孔學堂,以致敬他們在文化遺產保護和中華文化傳承、研究、教育、傳播等方面的卓越貢獻。

馮驥才以作家、畫家身份為人們所熟知,最近20餘年來,他將更多部分精力投入到文化遺產保護上。78歲的馮驥才在發表獲獎感言時說:「我有一張小書桌和一張大書桌,小書桌用來寫散文、寫小說,大書桌就在田野裡面,這個田野裡面有我們已經計入國家名錄的十萬項非物質文化遺產,6819個傳統村落……我雖然已經老了,還要為它工作。」

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傳播獎之公共建設力獎獲得者:著名作家、畫家、文化學者馮驥才發表獲獎感言,右為中國文化書院秘書長苑天舒。

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傳播獎之卓越傳播力獎頒獎現場,網紅「國民教授」戴建業,「凱叔講故事」創始人、原央視著名主持人王凱,「東家·守藝人」創始人朱見山等同臺領獎。

激活經典的藝術生命力,讓文化傳下去、活起來

獲得本屆國學傳播獎的五個項目,分別是電視劇《清平樂》、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網紅教授戴建業的《戴老師魔性詩詞課》、凱叔講故事·國學系列音頻和「東家•守藝人」 APP。被稱為「國民教授」的華中師範大學教授戴建業在領獎時說,所謂的經典,就是能夠跟所有的時代感產生共鳴和對話,自己的工作就是激活經典的藝術生命力,使得我們心心相印。

因為《清平樂》獲獎,該劇主演王凱專門通過視頻感謝廣大網友對《清平樂》的喜愛,「清平樂給大家還原了一個真實的宋朝,呈現了文人薈萃、君子滿堂的宋仁宗時代。傳統文化的傳承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努力。致敬國學、繼承創新!」

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傳播獎之卓越傳播力獎獲得者:《戴老師魔性詩詞課》作者華中師範大學戴建業教授發表獲獎感言。

《清平樂》獲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傳播獎之卓越傳播力獎,主演王凱以視頻形式發表獲獎感言。

增設國學新秀獎,多名80後閃亮登臺

本屆國學大典特別增設「國學新秀獎」,以表彰和鼓勵更多青年學者投身於傳統文化的研究與弘揚。10位獲獎者都是來自大陸高校的優秀青年學者,全部為「80後」,如出生於1981年的中山大學歷史系主任謝湜,出生於1982年的中山大學哲學系副教授李巍。其中也不乏「85後」的學者,出生於1986年的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胡鴻、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谷繼明等。這些青年才俊與前輩先生們同臺共聚,令人耳目一新。

國際儒學聯合會副會長、《文史哲》雜誌主編王學典和全球華人國學大典主要發起人、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國學研究院院長朱漢民為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新秀獎史學組獲獎者頒獎。

中國訓詁學研究會會長、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朱小健和全球華人國學大典主要發起人之一、人本智匯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李亞為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新秀獎哲學與文化組獲獎者頒獎。

鳳凰衛視主持人王魯湘、許戈輝聯袂主持國學大典頒獎盛典。

頒獎盛典上,著名主持人許戈輝和文化學者王魯湘也深情回顧了連續四屆參與國學大典的感受,「讓我們見證了傳統文化的活力,也看到了文化土壤的變化。我們深信,腹中有詩書,人生就不會墮落,心中有光明,前路就不會黑暗。文化的土壤需要我們一代代的人去澆灌、去改良,文明的進步更需要人類理性、智慧的光芒照射。」

分別出演過《水滸傳》和《紅樓夢》的演員陳龍、白冰,作為「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推廣使者,聯袂演繹了《詩韻古今》,分別誦讀了蘇軾《定風波》、席慕容《長城謠》,為盛典平添色彩。著名二胡演奏家張音悅與中國魔指精靈的許子萱、湯珏晨,聯手用中西兩種經典樂器二胡、鋼琴,生動詮釋了藝術無國界。

演員陳龍、白冰聯袂演繹詩朗誦《詩韻古今》。

二胡演奏家張音悅與中國魔指精靈的許子萱、湯珏晨同臺《對話中西》。

頒獎盛典部分嘉賓和獲獎者合影。

(第四屆國學大典頒獎盛典精彩紛呈,更多內容敬請關注鳳凰新聞客戶端和bilibili的視頻回放)

附: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完整獲獎名單

一、全球華人國學終身成就獎

許倬雲

陳來

二、全球華人國學傳播獎之海外影響力獎

許淵衝

中華文化促進會

三、全球華人國學傳播獎之公共建設力獎

馮驥才

中國文化書院

貴陽孔學堂

四、全球華人國學傳播獎之卓越傳播力獎

電視劇《清平樂》

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

凱叔講故事·國學系列音頻

「東家·守藝人」App

《戴老師魔性詩詞課》

五、全球華人國學成果獎

《杜甫集校注》(全七冊),謝思煒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考據學論稿》,汪啟明著,巴蜀書社,2010年

《中國古代文體學研究》,吳承學著,人民出版社,2011年

《元代詩學通論》,查洪德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

《古文字構形學》,劉釗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

《尚書註疏匯校》(全九冊),杜澤遜主編,中華書局,2018年

《喪服鄭氏學》,吳飛點校,上海書店出版社,2017年

《王安石年譜長編》(全六冊),劉成國著,中華書局,2018年

《終極之典:中古喪葬制度研究》,吳麗娛著,中華書局,2012年

《秦漢兒童的世界》,王子今著,中華書局,2018年

《大唐之國:1400年的記憶遺產》,葛承雍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8年

《20世紀中國史學編年》,王學典主編,商務印書館,2014年

《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中國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王汎森著,聯經出版社,2017年

《中國兵學思想史》,黃樸民、魏鴻、熊劍平著,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

《重塑中華:近代中國「中華民族」觀念研究》,黃興濤著,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

《春秋公羊學史》(全三冊),曾亦、郭曉東著,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

《中國佛教文化史》(全五冊),孫昌武著,中華書局,2010年

《儒道佛三教關係簡明通史》,牟鍾鑑著,人民出版社,2018年

《王陽明年譜長編》(全四冊),束景南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現當代新儒學思潮研究》,郭齊勇著,人民出版社,2017年

《論語新注新譯》,楊逢彬著、陳雲豪校,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

《自然和人:近代中國兩個觀念的譜系探微》,王中江著,商務印書館,2018年

《保教立國:康有為的現代方略》,幹春松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年

《當代中國哲學史學史》(上、下卷),喬清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六、全球華人國學新秀獎

仇鹿鳴,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

謝湜,中山大學歷史學系主任,博雅學院院長、教授

陳侃理,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副教授

孫聞博,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教授

胡鴻,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李巍,中山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孟琢,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趙金剛,清華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程蘇東,北京大學中文系長聘副教授、研究員

谷繼明,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鳳凰網舉行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頒獎禮 多位名家震撼發聲
    11月28日下午,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頒獎典禮在中國歷史研究院光啟劇場舉行,鳳凰衛視王魯湘、許戈輝聯袂主持,學術大家、文化名流以及政經、傳媒、公益等領域精英人士共聚一堂,與全球網友見證這一頂級文化盛典
  • 第二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頒獎盛典舉行 張豈之獲終身成就獎
    圖說:2016年10月29日晚,「致敬國學:第二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頒獎盛典在湖南大學舉行。親近國學,重建斯文。2016年10月29日晚,「致敬國學:第二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頒獎盛典在湖南大學舉行。斯文攸歸:37家機構及個人榮膺國學大獎時隔兩年,有著千年學府之稱的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再度迎來數百位海內外知名學者專家,「致敬國學:第二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頒獎盛典在麓山之麓、湘水之濱隆重舉行,鳳凰衛視著名主持人董嘉耀、許戈輝聯袂主持,活動現場揭曉了第二屆全球華人國學大獎獲獎名單,包括國際儒聯,星雲大師,著名學者李澤厚、杜維明、餘英時、王汎森在內的
  • 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國學新秀獎名單(附頒獎詞)
    11月28日,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數百位學術大家、文化名流以及政經、傳媒、公益等領域精英人士共聚一堂,與全球網友一同見證這一頂級文化盛典。百歲翻譯泰鬥許淵衝、著名作家馮驥才等致力於中華文化傳承的傑出人士,中華文化促進會、中國文化書院等機構,電視劇《清平樂》、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戴老師魔性詩詞課》、凱叔講故事·國學系列音頻等項目獲得全球華人國學傳播獎。24部學術著作獲全球華人國學成果獎。本屆國學大典增設的國學新秀獎則由10位優秀青年學者共享殊榮。
  • 頒獎詞裡是孔學堂的優秀!貴陽孔學堂獲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傳播獎...
    11月28日下午,由鳳凰網、鳳凰衛視、嶽麓書院舉辦的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本屆國學大典設立了國學終身成就獎、國學成果獎、國學傳播獎等三大重獎及國學新秀獎。其中,國學傳播獎面向社會公開評選,歷時六個多月,經提名及評選,貴陽孔學堂、馮驥才、中國文化書院榮獲了「國學傳播——公共建設力獎」。
  • 頒獎詞裡是孔學堂的優秀!貴陽孔學堂獲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傳播獎·公共建設力獎
    11月28日下午,由鳳凰網、鳳凰衛視、嶽麓書院舉辦的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本屆國學大典設立了國學終身成就獎、國學成果獎、國學傳播獎等三大重獎及國學新秀獎。其中,國學傳播獎面向社會公開評選,歷時六個多月,經提名及評選,貴陽孔學堂、馮驥才、中國文化書院榮獲了「國學傳播——公共建設力獎」。
  • 南開大學兩項成果榮獲「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國學成果獎」
    11月28日,由鳳凰網、鳳凰衛視、嶽麓書院舉辦的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查洪德主編的《元代詩學通論》獲「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成果獎」(古籍整理與研究類),文學院教授孫昌武主編的《中國佛教文化史》(全五冊)獲「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成果獎」(哲學類)。
  • 疫情VS文化 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北京論壇即將上線
    由千年學府嶽麓書院、鳳凰網、敦和基金會聯合主辦的「致敬國學: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繼5月20日在線啟動後,首場高峰論壇將於7月10日在北京舉行。本屆國學大典由第九、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擔綱總顧問,貴州心悠然酒業戰略支持。
  • 第三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在杭州啟動
    由嶽麓書院、鳳凰網、敦和基金會、一點資訊聯合主辦的第三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在西湖啟動。4月21日下午,隨著慷慨激越的鼓聲響起,由千年學府嶽麓書院、鳳凰網、敦和基金會和一點資訊聯合主辦的「致敬國學:第三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在杭州西湖之畔隆重啟動。聯合主辦方代表湖南大學校長段獻忠,鳳凰網副總裁兼總編輯鄒明,敦和基金會理事長沈旭欣,全球華人國學大典發起人、一點資訊CEO李亞揮動鼓槌,八大學術支持機構代表與浙江省文化廳、民政廳有關領導共同開啟這一場人文盛典。
  • 陳來教授獲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終身成就獎
    清華大學新聞網12月1日電 11月28日,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清華大學國學院院長、文科資深教授陳來,著名歷史學家許倬雲榮獲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終身成就獎」。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和湖南大學副校長李樹濤為陳來、許倬雲委託的特別助理馮俊文頒獎。
  • 清華大學陳來教授獲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終身成就獎
    11月28日,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清華大學國學院院長、文科資深教授陳來,著名歷史學家許倬雲榮獲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終身成就獎」。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和湖南大學副校長李樹濤為陳來、許倬雲委託的特別助理馮俊文頒獎。
  • 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嶽麓高峰論壇探討
    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嶽麓高峰論壇探討文明互鑑:中華文化如何與世界對話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8月21日訊(記者 龍文泱 通訊員 宋觀)8月20日,由鳳凰網、嶽麓書院、敦和基金會聯合主辦的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嶽麓高峰論壇在長沙嶽麓書院舉行。
  • 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嶽麓高峰論壇探討
    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嶽麓高峰論壇探討文明互鑑:中華文化如何與世界對話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8月21日訊(記者 龍文泱 通訊員 宋觀)8月20日,由鳳凰網、嶽麓書院、敦和基金會聯合主辦的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嶽麓高峰論壇在長沙嶽麓書院舉行。
  • 獲獎致辭 | 陳來榮獲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終身成就獎
    11月28日下午,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頒獎典禮在北京中國歷史研究院舉行。全球華人國學大典是由鳳凰網聯合嶽麓書院、敦和基金會發起主辦的活動,全球華人國學大典」每兩年舉辦一屆,其中,「全球華人國學獎」作為國學大典的主體部分,其評選秉持嚴密、專業、公平、公開的規則機制,在歷經了專家推選、評審團終評等層層甄別遴選後,最終為全球華人國學大典貢獻最為精粹的國學楷模。
  • 我校馮驥才教授獲得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傳播獎之公共建設力獎
    小書桌在書房中,大書桌在田野裡本站訊(通訊員 楊揚)11月28日下午,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頒獎典禮在中國歷史研究院光啟劇場舉行。著名作家、畫家、文化學者,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院長馮驥才教授,榮獲全球華人國學傳播獎之公共建設力獎。
  • 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嶽麓高峰論壇舉行,學者共論中西文化對話
    (8月20日,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嶽麓高峰論壇在長沙嶽麓書院舉行。)星辰在線8月21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唐茜茜)8月20日,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嶽麓高峰論壇在長沙嶽麓書院舉行。來自海內外的知名華人學者、知名漢學家、跨界精英等共聚千年學府,圍繞「文明互鑑:我們如何與世界對話」這一主題,共同探討中西文明對話的前提、原則與方法。湖南大學副校長謝赤教授在論壇上代表聯合主辦方致辭。
  • 西南交大教授汪啟明作品獲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成果」獎
    四川在線消息:11月28日,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數百位學術大家、文化名流以及政經、傳媒、公益等領域精英人士共聚一堂,與全球網友一同見證這一頂級文化盛典。24部學術著作獲全球華人「國學成果」獎。巴蜀方言與文獻研究中心主任,西南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汪啟明所著的《考據學論稿》赫然在列。
  • 西南交通大學教授《考據學論稿》獲全球華人國學大典國學成果獎
    11月28日,「致敬國學: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頒獎盛典在中國歷史研究院隆重舉行。經主辦方、九大學術支持單位聘請海內外300餘名國學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先後組成的推薦委員會、評獎委員會,共同評選出了本屆國學終身成就獎、國學傳播獎、國學成果獎等獎項。經推薦專家委員會實名推薦,評審專家委員會實名表決,共評選出國學成果獎24項。
  • 與世界對話:第四屆國學大典嶽麓論壇在長沙舉行
    8月20日,由鳳凰網、嶽麓書院、敦和基金會聯合主辦的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嶽麓高峰論壇在長沙嶽麓書院舉行。論壇的圓桌對話環節由全球華人國學大典主要發起人之一、人本智匯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李亞先生擔綱主持。
  • 首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落幕 饒宗頤李學勤獲終身成就獎
    北京2014年10月15日電 /美通社/ -- 由鳳凰網、鳳凰衛視聯合嶽麓書院主辦的「致敬國學-2014首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於9月29日19時在長沙千年學府嶽麓書院舉行頒獎盛典,湖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許又聲、省政協副主席歐陽斌、湖南大學嶽麓書院院長朱漢民、鳳凰網總裁李亞、鳳凰網總編輯鄒明、歷史學家李學勤、清華大學國學院院長陳來
  • 國學酒道共生,心悠然攜手鳳凰網夯實品類領袖地位
    11月28日,由湖南大學嶽麓書院、鳳凰網、敦和基金會聯合主辦,貴州心悠然酒業有限公司戰略支持的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  歷經四屆,這一次,心悠然依託國學IP將如何釋放品牌張力?自創牌以來,心悠然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者」為己任,在實踐中堅持做國學文化的參與者、推動者,為中國傳統文化傳承貢獻青春和力量。  正是基於對國學的熱愛與堅守,心悠然牽手鳳凰網,成為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的戰略支持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