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2016年10月29日晚,「致敬國學:第二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頒獎盛典在湖南大學舉行。鳳凰衛視著名主持人許戈輝、董嘉耀擔綱晚會主持。
親近國學,重建斯文。2016年10月29日晚,「致敬國學:第二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頒獎盛典在湖南大學舉行。湖南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許又聲、湖南省政協副主席歐陽斌、以及著名思想史家、教育家張豈之,著名文物學家、考古學家孫機,清華大學國學院院長陳來,著名學者郭齊勇、朱小健、毛佩琦、陳尚君、王子今,中華書局總編輯顧青、臺灣著名漫畫家蔡志忠等逾百位文史大家和業界名流,共同見證這一國學盛事。活動現場揭曉了全球華人國學大獎名單,年屆90旬的張豈之先生獲得「全球華人國學終身成就獎」。
湖南大學黨委書記蔣昌忠、湖南大學嶽麓書院院長肖永明、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國學研究院院長朱漢民,鳳凰網總裁兼一點資訊CEO李亞,鳳凰網副總裁兼總編輯鄒明、敦和基金會理事長沈旭欣作為聯合主辦方代表出席了頒獎盛典。
圖說:湖南大學黨委書記蔣昌忠致辭
圖說:鳳凰網總裁兼一點資訊CEO李亞致辭
圖說:敦和基金會理事長沈旭欣先生致辭
第二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是由千年學府湖南大學嶽麓書院、鳳凰網、鳳凰衛視、敦和基金會聯合主辦的大型文化公益推廣活動,旨在通過「網際網路+國學」的傳播方式,推動國學研究與傳播的健康發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廣大華人的文化自信。著名學者、第九、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先生擔任本屆國學大典總顧問,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中國哲學史學會、中國訓詁學研究會、中國秦漢史研究會、中國唐代文學學會、中華孔子學會、中國孔子基金會等七大機構提供學術支持。國學大典活動自今年5月19日啟動以來,在學界、媒體和公益組織共同襄贊之下,經兩百多位海內外學者和廣大網友提名推薦,歷時近五個月的評選,最終遴選出37個「國學成果獎」、「國學傳播獎」及「國學終身成就獎」三大獎項獲獎名單。
第二屆國學大典總顧問許嘉璐先生特意向頒獎盛典發來電視寄語:各位專家,各位來賓,各位領導。請允許以視頻的方式,祝賀今年的致敬國學華人大典圓滿開幕。「致敬國學」這四個字取得非常好,我們且不管國學的定義,見仁見智,能不能在今天,我們有一個這樣的共識,國學在某種意義上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稱,因此,我們致敬國學,就是對一切致力於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以為今天服務的有志之士,向他們致敬。
斯文攸歸:37家機構及個人榮膺國學大獎
時隔兩年,有著千年學府之稱的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再度迎來數百位海內外知名學者專家,「致敬國學:第二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頒獎盛典在麓山之麓、湘水之濱隆重舉行,鳳凰衛視著名主持人董嘉耀、許戈輝聯袂主持,活動現場揭曉了第二屆全球華人國學大獎獲獎名單,包括國際儒聯,星雲大師,著名學者李澤厚、杜維明、餘英時、王汎森在內的36家機構與個人榮膺國學大獎,而最令人矚目的國學大典「終身成就獎」,則著名思想史家、教育家張豈之先生摘取。
作為海內外最重要的國學盛典,全球華人國學大典獎項評選以持正、公允為指針,經過海內外200多位學者的提名推薦與嚴苛評審,全球華人國學成果獎的結果,已成為國學研究領域的年度風向標。特別引發網友參與熱情的「國學傳播獎」,今年首次開放了網絡提名,來自網友推薦的個人或機構類提名超過2000份,在PC端與移動端同時開通的網絡投票,前所未有地激發了網友對國學的關注程度,一個月內投票數近3000萬人次。
圖說:張豈之先生獲選全球華人國學大典終身成就獎
六十年終身治學之路成就思想大家張豈之
國學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張豈之先生親身蒞臨頒獎典禮現場,出生於1927年的張豈之先生,師從侯外廬等大家,辛勤耕耘於中國思想史、哲學史,他提出「不以感想代替學術研究的責任」;他曾歸納中國思想「重倫理政治哲學,重辯證思維,重天人合一,重經學體式」的「四重」特點;他也曾論證儒學的本質為人學、和而不同等國學核心命題。
頒獎詞盛讚他「六十年治學路,他師承大家耆宿,延續老北大傳統。從思想到文化,由史學而哲學,沿著文脈施施而行,追溯學說源流,探尋文明播遷,綜貫會通,熔鑄古今,寫就一部浩蕩思想史。」
張豈之先生表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的根,我們要堅守它,我們要發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要做好傳承工作。國學不是為古而古,為今而古,為未來而古,要做到古為今用。我如果生命還能延續下去,還要在這六個字上下功夫:傳承,創新,發展。」
圖說:星雲大師獲得第二屆全球華人國學傳播獎之「海外影響力大獎」
星雲大師、國際儒聯獲海外影響力大獎
一襲僧衲,數十年來講經說法,著述立論,育才興學,慈悲濟世的星雲大師,獲得第二屆國學大典「海外影響力大獎」。十二歲步入佛門的星雲大師,在臺灣創建佛光山,倡導提倡「人間佛教」,他在7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辦學校及公益機構,深得信徒及社會各界人士尊崇。頒獎詞稱星雲大師「宣贊善的力量,讓世人感受人性良知之可貴。將佛家真義與中華文化、人類共同價值相融通,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讚譽他為「續焰傳燈的佛學宗師,也是弘揚文化的光明智者。」
年屆九旬的星雲大師向國學大典發來電視寄語,他表示:將致力於推動中華文化、中華國學,「讓舉世的人都能受到中華國學文化的影響,大家都能做好人,做好事,存好心,說好話,讓中華文化對舉世都有貢獻。」
以「研究儒學思想,繼承儒學菁華,發揚儒學精神,以促進人類之自由平等,和平發展與繁榮」為宗旨的國際儒聯同獲「海外影響力大獎」,成立於1994年的國際儒聯薈萃各國頂級學者、資深專家與社會精英,通過開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設立納通國際儒學獎、創建儒學普及基地等方式,共推儒學之研究、傳播、教育、普及與應用。頒獎詞讚譽其為「促進文明交流與和平發展,為中華文化卓立於世界舞臺作出了傑出貢獻。」
以文證道培養新知:29部著作獲國學成果獎
與首屆國學大典不同,本屆國學成果獎評選出29部國學領域公認的傑出著作,其中包括《中國古代物質文化》(孫機)、《由巫到禮釋禮歸仁》(李澤厚)、《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餘英時)、《晚明大變局》(樊樹志)、《二十一世紀的儒學》(杜維明)等,嵬集近年來出版的海內外眾多名家著作。
煌煌12巨冊、總計680萬字的《杜甫全集校注》一書,無可辯駁地獲得本屆國學成果獎,這部書曾由著名古典文學大家蕭滌非先生主持編寫,蕭先生為此窮盡十餘年精力。蕭滌非先生去世之後,張忠綱先生等繼續編撰完成此書,直到20多年後的2014年,全書方付梓出版,而此時,六位編撰成員中,蕭滌非、焦裕銀和李華都已去世,堪稱數十年磨一劍的精品大作。
本屆國學成果獎與首屆不同,根據出生年齡,為榮膺國學成果大獎的多位名家迭次頒獎,體現了學術薪火相傳的古老傳統,頒獎詞讚譽出生於1920年代至1940年代的著名學者孫機、李澤厚、餘英時、杜維明、樊樹志等「秉持著義理與考據並重的治學門徑,濡染了老輩學人獨立自由之操守,傳承著中國士大夫的風骨與精神」;對於王子今、陳來、陳尚君等出生於50年代的學者,頒獎詞以寫實的方式,記錄了他們在「青年時代經歷過與傳統的決裂,有過一段無書可讀的歲月,卻又有幸在新時期親炙碩果僅存的大家。河汾續命,指月傳燈」的學術歷程。
對於出生於上世紀60至70年代的中青年學者,頒獎詞稱道其「在全球性人文精神晦而不彰的時代,在學術重器用而不重器識的躁動氣氛裡,他們自覺保持與權力、資本的距離,守護獨立的研究路徑」。
圖說:臺灣漫畫家蔡志忠與龍泉寺賢書法師接受鳳凰衛視主持人許戈輝現場採訪
國學傳播獎得主:漫畫大師蔡志忠與「網紅」賢二
特別引發網友參與熱情的「第二屆全球華人國學傳播獎」,今年首次開放了網絡提名,來自網友推薦的個人或機構類提名超過2000份,一個月內投票數近3000萬人次,這也使得本屆國學傳播獎成為網友關注度最高的獎項。開漫畫解讀中華古籍經典之先河的臺灣漫畫家蔡志忠、誕生於北京龍泉寺的呆萌動漫和尚「賢二」、以及故宮文創APP等,都是網友關注的奪獎熱門。
根據最終評選結果,《蔡志忠典藏國學漫畫系列18冊》與龍泉寺動漫製作中心的「賢二」動畫系列,同時獲得第二屆全球華人國學傳播獎之年度卓越傳播大獎,而創意迭出的故宮博物院,則獲得第二屆全球華人國學傳播獎之「年度公共服務大獎」。
開放性的網絡投票渠道,還給本屆國學大典獲獎候選人增添了許多新面孔,包括國學自媒體、民間義工組織、公益機構在內的國學推廣機構等,山東鄉村儒學義工講師團最終獲得「年度建設力大獎」,同樣獲得「年度建設力大獎」的,還有以古籍整理出版聞名於世的百年老字號出版企業中華書局。
至此,「致敬國學:第二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圓滿閉幕,歷時近五個月,數百名海內外專家學者、數十家國內外權威媒體,以及學界、公益組織的共同努力,成就了這一系列為全球億萬網友關注的國學終極盛宴。
附:「第二屆全球華人國學獎」的獲獎名單
第二屆全球華人國學終身成就獎獲得者:
張豈之
第二屆全球華人國學成果獎
《中國古代物質文化》,孫機。
《由巫到禮釋禮歸仁》,李澤厚。
《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餘英時。
《晚明大變局》,樊樹志。
《二十一世紀的儒學》,杜維明。
《杜甫全集校注》,蕭滌非、張忠綱等。
《日本國見在書目錄詳考》,孫猛。
《中國科舉制度通史》,張希清、毛佩琦、李世愉。
《關學文庫》,劉學智、方光華。
《中國經學研究的新視野》,林慶彰。
《古禮足徵:禮制文化的考古學研究》,高崇文。
《秦漢稱謂研究》,王子今。
《文鏡秘府論匯校匯考》,盧盛江。
《仁學本體論》,陳來。
《公羊學發展史》,黃開國。
《舊五代史》,陳尚君等。
《周易今古文考證》,陳居淵。
《春秋與「漢道」:兩漢政治與政治文化研究》,陳蘇鎮。
《中國古代國家的起源與王權的形成》,王震中。
《權力的毛細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學術與心態》,王汎森。
《秦漢文學地理與文人分布》,劉躍進。
《廖平全集》,舒大剛、楊世文。
《絲綢之路與東西文化交流》,榮新江。
《甲骨文字編》,李宗焜。
《周禮正義》點校本,汪少華。
《漢語變調構詞考辨》,孫玉文。
《出土墓誌所見中古譜牒研究》,陳爽。
《近年出土黃老思想文獻研究》,曹峰。
《商代青銅器銘文研究》,嚴志斌。
第二屆全球華人國學傳播獎之年度海外影響力大獎獲得者:
機構類:國際儒學聯合會
人物類:星雲大師
第二屆全球華人國學傳播獎之年度卓越傳播大獎
圖書類:《蔡志忠典藏國學漫畫系列18冊》
創意傳播類:龍泉寺動漫製作中心《「賢二」動畫系列》
第二屆全球華人國學傳播獎「年度建設力大獎」
機構類:中華書局
人物類:山東鄉村儒學義工講師團
第二屆全球華人國學傳播獎之「年度公共服務大獎」
北京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