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令哈美景等你來!

2020-12-11 騰訊網

在柴達木盆地的東北邊緣,荒涼的戈壁灘中坐落著一個美麗的城市——德令哈。「德令哈」是蒙古語的音譯,翻譯過來為「金色的世界」。

德令哈之眼

德令哈摩天輪

詩人來過

海子詩歌陳列館

海子詩歌陳列館位於德令哈市巴音河畔,佔地約1300平方米、建築面積800多平方米。海子詩歌陳列館門前是由20多塊精雕石碑,組成風景獨特的海子詩歌碑林,而海子塑像,擇選用一塊5噸重的崑崙玉原石雕刻而成。

相傳,1988年青年詩人海子在青海旅行時經過德令哈,並寫下詩篇《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從而與這座城市結下緣分。2012年海子詩歌陳列館在德令哈市開館,展出海子的代表詩作和相關的資料、圖片、書籍。

· 交通:德令哈市濱河西路,市區內可步行到達

· 門票:免費

· 開放時間:09:30-22:00

· 用時參考:1小時

尕海湖

德令哈尕海國家溼地公園,尕海是距德令哈市30公裡左右的一處鹹水湖,是柴達木盆地的重要溼地。

浪漫情人湖

青海九大傳說之——情人湖

有歷史的地方一定有傳說,有山水的地方一定有愛情。虛無縹緲的愛情唯有依託滄海桑田才能滿足人們的期待與幻想。去過青海的人不少,但是能夠講出青海的九大傳說的人就不見得有多少了。「曬經臺」、「日月山」、「駱駝泉」、「二郎洞」、「瞿曇寺花兒會」、「二郎洞」、「二郎劍」、「九天玄女」、「互助輪子秋」是說法最多的青海九大傳說,其中情人湖是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

情人湖——託素湖與可魯克湖

很久以前在青海地區的草原上有一對青梅竹馬的戀人,小夥子叫託素,姑娘叫可魯克。倆人到了成婚的年齡,按照部落的習俗去向王爺乞求準婚。但是王爺對漂亮的可魯克姑娘垂涎三尺,於是心生詭計。王爺要求託素證他對可魯克的愛便說「託素,如果你真的愛她的話,就到柴達木的鹽澤背回一袋青鹽,你能夠做到嗎?」託素明知這是王爺故意為難,但為了倆人的婚事就答應了王爺的條件。

第二天託素向柴達木盆地出發了。他翻過了九十九座大山,越過了九十九條河流,穿越了九十九片沙漠,來到了柴達木的鹽池裡背回了一袋鹽。回程的心情很焦急,託素在沙漠中艱難的前行,終於倒在了一片大漠中。家中等待的可魯克姑娘一直沒有得到託素的消息。直到有天飛來一隻白天鵝告訴可魯克姑娘託素在柴達木的大漠中倒下的消息。心碎的可魯克姑娘在白天鵝的引導下去尋找自己心愛的人,終於在柴達木的大漠中發現了託素,此時可魯克姑娘也已經筋疲力盡,她用自己僅有的一點力氣向前爬,用最後一口氣握住了託素的手。雖然生不能成為夫妻,但死終於能夠在一起,他們最終幸福地長眠於此。

後來在可魯克姑娘長眠的地方生出了清澈碧綠、小巧玲瓏的淡水湖——可魯克湖,託素安息的地方生出了一面湖面遼闊、浪淘洶湧的鹹水湖——託素湖。可魯克姑娘握住託素的手化成連接兩湖的小河,上遊的巴音河水匯入克魯克湖,流入託素湖。相傳是託素背的青鹽和可魯克的淚水讓託素湖成為寸草不生的鹽鹼湖。目前可魯克-託素湖已成為德令哈市的溼地自然保護區。

· 交通:託素湖、可魯克湖位於德令哈市西南40多公裡處的懷頭他拉鄉以南。

· 自駕路線:西寧市區出發—西塔高速公路—京藏高速公路—共茶高速公路—德小高速公路—可魯克湖出口—可魯克湖景區

· 票價:20/人

黑海——哈拉湖

「黑海」哈拉湖

黑海:又名哈拉湖,蒙古語意為「黑色的湖」,因湖水深沉色黑而得名。位於德令哈市與天峻縣交接處德令哈境內,略呈雞卵形。湖水面積621平方公裡,水面高4075米,平均水深27.4米,最深65米,總儲水量34.6億立方米,為鹹水湖,是我省僅次於青海湖的第二大湖。

註:哈拉湖路況較複雜,遊客行前必須先在當地旅遊主管部門進行備案登記,並提前謀劃旅遊線路,充分了解交通路況,儘量結伴出行,至少備有車況穩定的硬派越野車,備好手持專業GPS導航、衛星電話、氧氣瓶等,如遇危險,及時撥打救援電話或旅遊投訴電話12301。遊玩後可直接驅車到達德令哈。

德令哈的天然屏障

柏樹山

柏樹山風景區東起蓄集貢艾裡溝,西至雅沙圖,北至北阿拉郭勒河,南臨巴音河,風景區面積10萬公頃,距離市區10公裡,交通便利,是德令哈市一處旅遊勝地。

柏樹山西靠巴音河,東臨國道三一五線,有被稱為"國寶"的祁連圓柏,柏樹山最高峰海拔四千多米。

柏樹林向為次生,有林地1519.1公頃,疏林地5592.6公頃,山泉較多,柏樹山風景區群山起伏、層巒疊嶂、山勢嶙峋,古柏鬱鬱蔥蔥,山間小溪縱橫、野花遍地、蝴蝶偏偏起舞,百鳥爭鳴、此起彼伏,猶如人間仙境,有很高的觀賞、科研、教育價值,環境質量很好。

· 交通:柏樹山位於德令哈市北面10公裡處,可以自駕或包車前往。

· 門票:無

· 開放時間:全天

巴音河

巴音河,蒙古語,意為「幸福的河」。巴音河縱貫德令哈市區,是境內最大的河流,被稱之為德令哈市的「母親河」。她源出祁連山系哈爾拜山南坡,流經澤令溝、尕海、戈壁等地,最後注入可魯克湖,全程200餘公裡。她無私地養育著世代居住在這裡的各族人民,正是她的存在才使這座戈壁城市有了活力。站在柏樹山上俯視全市,城在林中,水在林間,巴音河猶如森林中的一條河流,而人也仿佛是置身於林與水之間的精靈。

看過了青海湖的絕美,一路往西,沿著G315,穿越柴達木盆地無人區,又是一條進藏路。然而作為青海除了西寧之外重要的中途休息和補給站之一,德令哈對於自駕、徒步、騎行的驢友有著重要的意義。也許在德令哈看不到大美的風光,但卻是一個短暫休整、調整自我或者循著海子的腳步思考人生的一站。就像所有的戶外,走向終點的路上大多地方註定只是短暫停留,但每一站都有獨特的意義。

城市之魂

民族團結進步塔

民族進步團結塔建於2004年,位於德令哈市中心,坐落於自然山丘上,塔高30米,塔頂距離地面約50米,內有反應海西州歷史沿革、風土人情、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大幅壁畫24幅。

農墾文化

▌柯魯柯農墾文化風情小鎮

柯魯柯鎮位於德令哈市以西13公裡,現轄12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是一個農牧業結合鎮,轄區總面積6125平方公裡。十七世紀初,該地為蒙古族和碩特部北右翼末旗(俗稱柯魯溝扎薩旗)戈壁陶海(佐領)駐牧地。

來源:德令哈市文體旅遊廣電局

相關焦點

  • 海子,這一夜我到了德令哈,不為你,為中途的美景
    對於德令哈所有的認識,無非是來自一首被許多人所熟識的那首詩——《姐姐,這晚我在德令哈》,可這次我真的來了這裡,才發現,我沒有去拜會海子,因為已經被中途的美景所拜倒。從西寧驅車到德令哈,我們沒有過多的計劃路線,全程不過是茶卡鹽湖、託素湖、外星人遺址和青海湖的仙女灣。裁剪很小的時候就知道遠在南美洲有個玻利維亞,哪裡有震驚世人的天空之鏡——鹽湖。然後,大概就是這幾年,聽說在我們的西部也有一個天空之鏡。
  •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海子所說的德令哈在哪?
    在20世紀80年代,有一位獨特的詩人,或許你沒有聽過《以夢為馬》,但你一定聽過《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德令哈"是蒙古語,意思是"金色的世界"。位於青海西北部,柴達木盆地東北邊緣,常年空氣乾燥,多風少雨。
  • 德令哈外星人遺址沒有留下的遺憾
    到了青海德令哈,外星人遺址是一個不能不去的地方。多少年來,關於是不是有外星人?外星人是不是到訪過地球?地球上有哪些外星人的遺蹟?一直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特別是多少年來,各地的UFO見諸報端,更是經常吸引人們的眼球。近幾年,隨著中國航天飛船探訪太空成功,人們對外星人更加關注。那麼,到了德令哈如果不去外星人遺址豈不是非常遺憾的事情。
  • 德令哈的詩意,德令哈的古韻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籠罩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草原盡頭我兩手空空悲痛時握不住一顆淚滴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這是雨水中一座荒涼的城……今夜我只有美麗的戈壁 空空姐姐,今夜我不關心人類,我只想你這首《日記》就是他路過德令哈時寫下的。去年,我去西寧的時候,路過柴達木盆地。德令哈就在柴達木盆地的西側。我沒有去德令哈,這是我最近距離的接觸德令哈。
  • 今夜我在德令哈等你!
    寬闊的河道、河水清澈見底、兩岸樹木這麼茂盛,又有專供市民鍛鍊的場地,在巴音河邊的早晨吸著清新的空氣,這裡是德令哈市民鍛鍊和休閒的好去處。巴音河,德令哈的母親河。海子寫「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時,或許就在巴音河畔。我也是在夜幕降臨時來到這裡。 10月底的德令哈的夜晚,氣溫比較低,巴音河畔,沒有多少行人。
  • 詩意德令哈
    陪同我們的德令哈市人大幹部、蒙古族漢子前進先生說快到德令哈了。可車子又行駛了近兩個小時,才進入一座出現高樓的城市,街道筆直而寬闊,行道樹齊整又有生機。德令哈終於到了。  「德令哈」是蒙古語「金色世界」的意思。建市於1988年的德令哈,屬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下轄的縣級市,也是州府所在地。
  • 今夜我在德令哈:到青海大柴旦感受西北之美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籠罩。——海子大柴旦位於中國青海省西北,柴達木盆地北。行政區域就包括了德令哈市。德令哈是蒙古語,意為金色的世界。1988年海子在途徑德令哈的火車上寫下這首小詩《日記》。在哈拉湖,雲不是在天空,是在你的面前。藏羚羊、野兔、狐狸、野犛牛他們會在你跟前跑過。是我國北方保留最完整、最原始的溼地生態系統。隨著青藏高原旅遊探險活動的開展,哈拉湖才逐漸進入人們的視線。
  • 德令哈美麗的夜景
    「德令哈」是蒙古語,意為「金色的世界」。德令哈地處柴達木盆地東北邊緣高寒地區,平均海拔3980米,共有蒙古、藏、回、撒拉、土、漢等19個民族,是青海省第三大城市。 這裡是古老的大海,年輕的盆地,新興的城市。
  • 德令哈印象
    海子挺悲觀,可是,在我們眼中德令哈卻是春風中崛起的新城。德令哈市地處青海省的中部,是歷史上著名的南「絲綢之路」主要驛站、古羌屬地、蒙古族牧場,青藏鐵路、國道315線穿城而過,是南進西藏、北上甘肅、西通新疆、東接省會的交通樞紐。蘭西拉光纜、「330」輸變電線路、「澀-寧-蘭」天然氣管道橫貫全境,形成了縱橫交錯的交通、通訊、能源網絡。
  • 青海德令哈《詩兩首》
    這裡是德令哈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他們是幸福的這裡有藍天這裡有白雲這裡有巴音河的親吻這裡是德令哈圍著哈達向朋友發出祝福赤誠地躺在陽光下珍惜這世界帶給我的每一份恩賜我從遠方的鄭州而來這裡不是孤寂與荒涼我關心人類關心我的親人和朋友那無盡的世界與我相關也許我不知道你的名字
  • 德令哈感受海子的精神
    海子在德令哈留下了《姐姐, 今夜我在德令哈》姐姐, 今夜我在德令哈, 夜色籠罩姐姐, 我今夜只有戈壁草原盡頭我兩手空空悲痛時握不住一顆淚滴詩人認為的勝利只有石頭和青稞,而詩人自己則在絕望中掙扎,最後,詩人以《今夜我不關心人類, 我只想你》結束了自己內心痛苦的傾軋,他已經不關心人類,但詩人真的會不關心我類嗎?是對人類的絕望還是對自己的絕望?那麼,他心心念念的姐姐又是誰呢?是死神嗎?我想是的,在德令哈的一夜,詩人的眼裡只有死神。我甚至懷疑,經過了德令哈之夜,詩人已經決定走向死亡。
  • 來聽聽他們在德令哈的春夏秋冬
    來自杭州濱江區的三位浙江援青教師郭燕、來燕紅、楊斌,原本在2020年1月就要結束在德令哈一中為期一年半的支教,但他們自願申請將支教時間延長到3年。 三位70後援青老師,給這座詩意的高原城市帶來什麼?是什麼讓他們選擇延長支教之旅?2019年歲末,記者來到這裡,聆聽他們在春夏秋冬裡的故事,尋找答案。
  • 「地攤經濟」點亮德令哈夜色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攤萬攤地攤開6月9日晚「地攤經濟」點亮德令哈夜色往日略顯空曠的奧運廣場熙熙攘攘,一派繁忙景象搶「快來買快來看,新鮮的黃瓜,一斤只要一塊錢!」市民郭先生一家邊為孩子挑選玩具邊高興地說,「你看這個會發光的蝴蝶翅膀質量挺好的,價格也便宜。希望這個地攤規模辦得再大點!」「德令哈真熱鬧,我喜歡!」從民和出發準備徒步拉薩的豔兒途經德令哈,對眼前的一幕讚不絕口,她告訴記者,今年受疫情影響,她都快在家裡悶出毛病來了,這次跟朋友徒步過來,看到德令哈地攤特別紅火,剛才品嘗了本地的釀皮,又美味又實惠。
  • 海子,今夜我在德令哈
    ——寫在「海子詩歌陳列館」前作者/牧遠海子,今夜我在德令哈此時,夜幕已經降臨,千燈萬盞,盡放光華、可否是在這座城流下但我知道,你為你姐姐寫的那一篇著名的日記可是真真的打動了她、感動了她海子,今夜我在德令哈此時,我就漫步在你日記中所描述的那座城
  • 姐姐,今晚我在德令哈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籠罩   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   草原盡頭我兩手空空   悲痛時握不住一顆淚滴 姐姐, 今夜我在德令哈   這是雨水中一座荒涼的城  除了那些路過的和居住的 德令哈……今夜   這是唯一的,最後的, 抒情。
  • 海子:生前無聞死後名,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德令哈|百家故事
    (海子詩歌陳列館)如果有一天,你漫步在德令哈的大街之上,看著華燈閃爍的這個遙遠而陌生的城市,遠望那些以海子之名命名的各式各樣的建築,無論如何你也不能把今日經濟如此繁榮、城市輝煌發展的德令哈,和海子筆下那座荒涼多雨的城聯繫到一起。
  • 像海子一樣,我在德令哈
    想一想,我在德令哈的日子,空了乏了的時候常喜歡在巴音河畔走走,那時正是青春正酣時,天氣好像也應著拍子,迎來了暖暖的春風,算一算日子,看一看日期,原來已然來到了春天,只不過德令哈好像睡了個懶覺,忘記了迎合著太陽把大地及時喚醒。  巴音河,蒙古語,意為「幸福的河」。
  • 德令哈一夜,海子的詩與情人湖的故事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這是一座雨水中荒涼的城」—— 海子海子在《日記》中這樣描述德令哈。德令哈這座城市幾乎沒有歷史,所以海子在德令哈留下的這篇詩作成了這兒最具代表的文化符號。晚飯之後,我們出來欣賞德令哈的夜景,此時已經晚上9點多,天空剛剛暗淡下去,巴音河上的音樂噴泉正在上演。隨著音樂的旋律,噴泉變幻著姿態,動態的三維影像投影在噴泉之上,岸邊的建築上的燈光也隨著音樂的節拍忽明忽暗。
  • 尋路中國(二):德令哈不只有海子
    1988年,海子第二次乘火車去西藏,也就是在經過德令哈的時候寫下了這一首詩。那個時候不像現在會在格爾木換火車頭,繼續西行9個小時最終抵達拉薩。他只能在格爾木在尋找別的方式繼續前行。海子來過德令哈,寫了首詩然後走了。留在我的腦海裡的只有姐姐、戈壁和草原。
  • 青海德令哈農墾文化博物館開館
    農墾人創造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早已融入了德令哈市的建設與發展。歷史永遠不會忘記,農墾人的身影將如環繞於此的群山,永遠守望這片精神家園。,位於當年德令哈農場的場部舊址之上,也就是今天的柯魯柯鎮中心。今天,德令哈農墾博物館正式開館。這裡是紀念農墾精神,尋訪農墾人足跡的紅色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