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德令哈

2020-12-11 人民日報

  自從很多年前讀了海子的小詩「今夜我在德令哈」,去見一見那座「荒涼的城」,便成為我的夢想。

  8月中旬,正是領略「大美青海」的最佳時節。那天一早,我們離開西寧一路西行。公路兩旁是綿延的草地山坡,不時能望見犛牛群和羊群在悠閒地覓食。碧藍的天空清新如洗,朵朵白雲不含絲毫雜質。中巴車翻越日月山,與青海湖擦肩而過,中午抵達茶卡鎮。匆匆用過午餐,繼續趕路。繼而便進入柴達木盆地,四周是茫茫戈壁荒灘。風力發電機上長長的葉片緩緩轉動著,還能給這滿目荒涼增添一些生氣。再往西,見到綠色的草地和一行行樹木,我們已經離開無人區漸漸進入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陪同我們的德令哈市人大幹部、蒙古族漢子前進先生說快到德令哈了。可車子又行駛了近兩個小時,才進入一座出現高樓的城市,街道筆直而寬闊,行道樹齊整又有生機。德令哈終於到了。

  「德令哈」是蒙古語「金色世界」的意思。建市於1988年的德令哈,屬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下轄的縣級市,也是州府所在地。年輕的城市擁有古老又廣袤的土地,2.77萬平方公裡的區域內,生活著7.31萬人,共有蒙古、藏、回、撒拉、土、漢等19個民族。在東西部扶貧協作戰略中,德令哈是杭州結對幫扶的西部城市之一。我們此行也正是因為這個緣分。

  德令哈境內有著神奇迷人的自然地貌,山河湖盆,各有其妙。此外,還有鮮明的文化特色。德令哈被稱作「浪漫之都·星空之城」,正源於海子的那首小詩。

  當晩安排的唯一活動就是參觀海子詩歌陳列館。儘管已過晩上九點半,可館內依然有不少遊客。精緻的陳列館四壁,是關於海子的文字和圖片,展櫃裡全是與海子有關的書籍。海子的那首《日記》無疑是其中的主角,用投影和圖片等方式醒目地呈現在你眼前,讓你禁不住再讀一遍:「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籠罩/姐姐,今夜我只有戈壁/草原盡頭我兩手空空/悲痛時握不住一顆淚滴……」

  講解員向我們講述了海子與德令哈的故事,並詳細介紹了海子的生平和如今德令哈為紀念海子所開展的品牌活動。

  文學有時會有巨大的魅力。因為海子的這首小詩,德令哈被稱為浪漫之都,當地建造了海子詩歌陳列館,定期開展紀念海子的活動。更有那麼多遊客,就是奔著海子,來到德令哈尋夢、圓夢。海子,儼然成了德令哈對外宣傳的一張文化名片。

  第二天一早,我想再去詩歌館附近看看。我獨自一人朝巴音河方向走去,很快來到河邊。巴音河是德令哈的母親河,河水明淨,滿江綠瑩瑩。河旁白楊樹樹幹挺拔齊整,樹葉翠綠蔥鬱。德令哈給我的印象,完全不像是西部高原城市的模樣,絲毫不荒涼,恰是一座美麗又充滿詩意的城市。

  來到橋頭,向在河邊晨練的一位市民打聽詩歌館地址,他熱情地指給我河對岸十點鐘方向。於是過橋,繞到西岸,向南走幾百米即是。因為昨晚在館前的河邊短暫逗留過,也算故地重遊了。由於太早,詩歌館沒有開門。當然我今晨前往的目的,主要是想了解其地理位置和館旁的詩碑公園。

  海子詩歌陳列館座落在巴音河西岸兩橋之間的黃金地段,建成於2012年,正是城市在河西拓展之際。在新城區建設中,能夠植入這種文化元素,不得不讓人點讚。詩歌館前方和右側建有詩歌碑林,與濱江公園融為一體。我到碑林時,天空飄落零星小雨,20餘方形狀各異的大石頭在雨中顯得光滑,鐫刻著的文字也更醒目。碑林精選了海子的十餘首經典詩作,另有幾方是海內外詩人對海子的評價或讚美詩。海子的一生是短暫的,但是,詩歌,讓他的生命延續,讓他的人生出彩。

  在返回賓館的路上,偶遇晨練的前進先生,這位憨厚敦實的蒙古族中年男子,自幼在草原長大。他說他的名字就是一位漢族下鄉幹部給他起的,希望他能永遠「前進」。

  德令哈,這個充滿詩意的金色世界,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衷心祝願這座青藏高原上的年輕城市,在東西部深化合作中,變得更加美麗。

相關焦點

  • 德令哈的詩意,德令哈的古韻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籠罩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草原盡頭我兩手空空悲痛時握不住一顆淚滴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這是雨水中一座荒涼的城……今夜我只有美麗的戈壁 空空姐姐,今夜我不關心人類,我只想你這首《日記》就是他路過德令哈時寫下的。去年,我去西寧的時候,路過柴達木盆地。德令哈就在柴達木盆地的西側。我沒有去德令哈,這是我最近距離的接觸德令哈。
  • 暑假旅行,我要去海子詩裡的德令哈
    1988年6月,海子第二次坐火車前往西藏,在德令哈短暫停留,寫了一首很有名的詩《日記》,又名《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這座高原小城,也因為這首詩,多了一張旅遊名片。海子詩中說,「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這是雨水中一座荒涼的城」,但就城市而言,德令哈是生動的,它濃縮了整個海西州的自然與人文,草原、戈壁、溼地、湖泊一個不缺。這裡藍天純淨,街道空曠安靜,秋天落葉遍地,溫柔的巴音河中和著城市的堅硬。
  • 第五屆海子詩歌節在德令哈市海子詩歌陳列館舉辦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 包拓業報導) 7月25日,德令哈文化旅遊節暨第五屆海子詩歌節「詩意德令哈 萬裡尋海子」在德令哈市海子詩歌陳列館舉辦。此次海子詩歌節以「推動文化傳播、提升文化品位、促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為主題,以弘揚柴達木特色民族文化、展示柴達木高原風土人情為目的,通過詩歌節系列活動的開展,緬懷和紀念詩人海子,塑造德令哈「詩意的棲居」、「吟遊詩人的驛站」旅遊文化形象;以詩歌藝術的形式,賦予海西更多的文化內涵,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展示海西新形象,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良好的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人文環境
  • 詩人海子與青藏線小鎮德令哈的「情緣」
    新華網青海頻道12月25日電 (記者 李琳海)1988年,詩人海子經過高原小鎮德令哈,寫下《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如今,走過巴音河畔的海子詩歌陳列館,面對海子崑崙玉原石詩歌雕像,人們以各自方式,紀念這位詩人。  高原  1988年夏,詩人海子經過高原小鎮德令哈,寫下《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 海子與德令哈的「姐姐」:真相併不美麗!
    人們以各種方式來紀念他,這些名目繁多的紀念活動,雖略顯矯情和俗濫,但恰好說明了人們對詩意始終懷有矢志不移的崇敬。在缺乏詩意的時代,人們通過懷念他來找尋潛藏於心的詩意。海子在世時恐怕怎麼也沒有想到,生前沒有名氣,身後卻讓人懷想綿遠。他的肉身雖朽腐於地下,精神卻附麗於詩歌神奇復活,正應了他的那句詩:春天/十個海子全都復活。天才是不會被環境所埋沒的。
  • 回顧| 我在德令哈寫詩「合肥站」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姐姐, 今夜我在德令哈, 夜色籠罩姐姐, 我今夜只有戈壁>草原盡頭我兩手空空悲痛時握不住一顆淚滴姐姐, 今夜我在德令哈這是雨水中一座荒涼的城除了那些路過的和居住的一塊4平方米的詩意舞臺——小黃毯黃色,代表年輕,活力,充滿希望,在這個舞臺上每個人都是絕對主角,每個人都可以盡情表達,肆意生長。今天,7月25日—— 我在德令哈寫詩。
  • 德令哈印象
    海子挺悲觀,可是,在我們眼中德令哈卻是春風中崛起的新城。德令哈市地處青海省的中部,是歷史上著名的南「絲綢之路」主要驛站、古羌屬地、蒙古族牧場,青藏鐵路、國道315線穿城而過,是南進西藏、北上甘肅、西通新疆、東接省會的交通樞紐。蘭西拉光纜、「330」輸變電線路、「澀-寧-蘭」天然氣管道橫貫全境,形成了縱橫交錯的交通、通訊、能源網絡。
  • 海子青年詩歌節為德令哈增添文化意蘊
    原標題:海子青年詩歌節為德令哈增添文化意蘊   新華網西寧12月26日電(記者李琳海)昏暗的燈光,輕柔的音樂,還有正在播放的海子詩歌朗誦磁帶……走入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的海子詩歌陳列館,這座擁有青瓦與雕梁的徽派建築講述著海子與這座高原小鎮的情緣與過往。
  •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海子所說的德令哈在哪?
    海子曾迷戀上一位大他二十歲的一個女作家,一路追隨她來到西部,途中經過一個小鎮—德令哈,寫下了這樣一篇日記。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德令哈"是蒙古語,意思是"金色的世界"。位於青海西北部,柴達木盆地東北邊緣,常年空氣乾燥,多風少雨。
  • 德令哈美麗的夜景
    「德令哈」是蒙古語,意為「金色的世界」。德令哈地處柴達木盆地東北邊緣高寒地區,平均海拔3980米,共有蒙古、藏、回、撒拉、土、漢等19個民族,是青海省第三大城市。 這裡是古老的大海,年輕的盆地,新興的城市。
  • 德令哈感受海子的精神
    海子在德令哈留下了《姐姐, 今夜我在德令哈》姐姐, 今夜我在德令哈, 夜色籠罩姐姐, 我今夜只有戈壁草原盡頭我兩手空空悲痛時握不住一顆淚滴我不知道詩人在德令哈經歷了怎樣的境具,也不知道海子為什麼來到了德令哈,但是我要說的是,從這一首詩中卻感受到詩人對生與死、生對死的通靈。在這個讓人悲痛和荒涼的城,詩人只能無助地感受空空的兩手,無奈而絕望。
  • 今夜我在德令哈等你!
    寬闊的河道、河水清澈見底、兩岸樹木這麼茂盛,又有專供市民鍛鍊的場地,在巴音河邊的早晨吸著清新的空氣,這裡是德令哈市民鍛鍊和休閒的好去處。巴音河,德令哈的母親河。海子寫「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時,或許就在巴音河畔。我也是在夜幕降臨時來到這裡。 10月底的德令哈的夜晚,氣溫比較低,巴音河畔,沒有多少行人。
  • 德令哈美景等你來!
    德令哈之眼 ▌德令哈摩天輪 德令哈尕海國家溼地公園,尕海是距德令哈市30公裡左右的一處鹹水湖,是柴達木盆地的重要溼地。目前可魯克-託素湖已成為德令哈市的溼地自然保護區。 · 交通:託素湖、可魯克湖位於德令哈市西南40多公裡處的懷頭他拉鄉以南。
  • 姐姐,今晚我在德令哈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籠罩   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   草原盡頭我兩手空空   悲痛時握不住一顆淚滴 姐姐, 今夜我在德令哈   這是雨水中一座荒涼的城  除了那些路過的和居住的 德令哈……今夜   這是唯一的,最後的, 抒情。
  • 在德令哈緬懷詩人海子
    在德令哈緬懷詩人海子     12月21日,遊人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海子詩歌陳列館內拍照
  • 海子,今夜我在德令哈
    ——寫在「海子詩歌陳列館」前作者/牧遠海子,今夜我在德令哈此時,夜幕已經降臨,千燈萬盞,盡放光華我不知道,你曾經在悲痛時握不住的那一滴淚可否是為這座城、可否是在這座城流下但我知道,你為你姐姐寫的那一篇著名的日記可是真真的打動了她、感動了她海子,今夜我在德令哈
  • 青海德令哈《詩兩首》
    這裡是德令哈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他們是幸福的這裡有藍天這裡有白雲這裡有巴音河的親吻這裡是德令哈我們都曾來過這裡來來往往的人們在這裡寫下他們關於人生與旅行的思考懂點海子的「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我可能又只是一個俗人該寫點什麼?
  • 「地攤經濟」點亮德令哈夜色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攤萬攤地攤開6月9日晚「地攤經濟」點亮德令哈夜色往日略顯空曠的奧運廣場「德令哈真熱鬧,我喜歡!」從民和出發準備徒步拉薩的豔兒途經德令哈,對眼前的一幕讚不絕口,她告訴記者,今年受疫情影響,她都快在家裡悶出毛病來了,這次跟朋友徒步過來,看到德令哈地攤特別紅火,剛才品嘗了本地的釀皮,又美味又實惠。通過地攤她也感受到了原汁原味的柴達木風土人情和民族文化,特別有收穫。地攤擺起來,市場火起來。
  • 青海德令哈農墾文化博物館開館
    如今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幾代農墾人紮根戈壁,無怨無悔,他們看似平凡的工作,對於德令哈農墾人創造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早已融入了德令哈市的建設與發展。歷史永遠不會忘記,農墾人的身影將如環繞於此的群山,永遠守望這片精神家園。
  • 德令哈一夜,海子的詩與情人湖的故事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這是一座雨水中荒涼的城」—— 海子海子在《日記》中這樣描述德令哈。德令哈在蒙古語中意為「金色的世界」,這就是在戈壁上新興的一座小城。但是看到城內外的綠意,實在不敢相信這裡曾經是荒涼的戈壁。德令哈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首府,自1988年建政以來,一年比一年繁華,一年比一年更綠,如戈壁瀚海中的一座綠洲孤島,傲然生長,再也不是海子詩中的那座「雨水中荒涼的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