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遊人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海子詩歌陳列館內拍照。中新社發 胡友軍 攝
12月21日,一群海子的粉絲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海子詩歌陳列館內談論海子詩作。中新社發 胡友軍 攝
中新社德令哈12月21日電 題:在德令哈緬懷詩人海子
作者 胡友軍 趙凜松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籠罩
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
草原盡頭我兩手空空
悲痛時握不住一顆淚滴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這是雨水中一座荒涼的城……」
這是1988年夏天,海子途經德令哈時寫下的《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那首充滿孤獨與溫情的詩作。這首詩也使「金色世界」青海德令哈被世人記住。
詩人雖已故去,但他雋永飄逸的詩、純真質樸的情,永遠眷留了在這片神奇而美麗的土地上。如今,德令哈市區建成的海子詩歌陳列館和海子詩歌碑林已經成為當地的一個文化坐標,吸引著海子大量的粉絲。
21日下午,來自北京、上海、廣東、湖南等近20省市的40餘名詩人、學者參觀了詩歌陳列館和海子詩歌碑林,從所有人安靜的神態可以看出,大家都懷著一顆追思的心。
海子紀念館靜靜地矗立在巴音河畔,是規模不大的一座具有徽派風韻的建築。河邊是海子詩歌碑林,其中一塊刻著《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的巨大詩碑是崑崙玉材質的,上面刻有海子的頭像,笑容如陽光般燦爛。
生於安徽省懷寧縣的海子原名查海生,是中國當代詩人。1979年15歲的海子進入北京大學法律系,1983年畢業後任教於中國政法大學。1989年3月26日在河北省山海關臥軌自殺,年僅25歲。海子是中國20世紀新文學史中一位全力衝擊文學與生命極限的詩人,其主要作品有:長詩《但是水,水》、長詩《土地》、話劇《弒》及約200首抒情短詩等。其被流傳最廣的詩句是「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對於海子的了解,我完全是通過他的詩歌。今天當我置身海子詩歌碑林的時候,忽然有一種想流淚的衝動,那一刻,我能清醒地感覺到自己的內心是那樣的安靜!」出生於1970年的西北民族大學副教授馬小龍對海子有著深深的崇拜,「在海子那真誠的笑容前,我覺得自己被『純潔了』!正是受了海子的影響,我仍有不少同學在堅持著自己的詩歌夢想,這其中還有澳門大學的一位博士。」
「海子是一個乾淨的人,一個純粹的詩人,他的經歷很簡單,但他對中國詩歌文學的影響卻非常之大。」出生稍晚於海子從1982年就開始發表詩作的詩人、作家洪燭這樣評價海子。
「今天看著海子那燦爛的笑容,我感覺非常地溫暖,那詩碑上每一行詩句都浸透著詩人火一樣的情感。海子當年的突然離開讓中國文壇上許多年輕的詩人一下子清醒,詩人不僅需要理想和堅持,同時也需要理性地面對現實。二十幾年過去了,我覺得今天的中國詩人已經變得更成熟更堅強更智慧了!」洪燭靜靜地說。
司機老何對於海子一無所知,但他堅持要在海子詩歌碑林前和海子的微笑頭像合個影,「這是個值得尊重的人,我看得出來,每一個人對他的尊重都是發自內心的!」
在參觀海子紀念館的人群中,有一位老先生久久地駐足在海子的一張巨幅照片前。「其實海子是一位安靜的詩人,也是一位執著的詩人,當下我們很需要海子的安靜與執著!」老先生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