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詩人海子走過的路穿過德令哈---大美青海行(四)

2020-12-11 萬水千山走遍

有人說,愛一座城,因為城裡住著某個喜歡的人。對我來說,也可以是我喜歡的人來過這座城。比如德令哈市,一個叫海子的詩人曾在這裡寫下有名的詩---「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讓無數人知道了德令哈。第一次讀這首詩,我幻想著將來有機會一定去看看。

第3天行程 烏蘭---格爾木

7月18日早晨,兩天的長途旅行讓人們感到疲憊。相比祁連的早晨,隊友們起得晚一些。畢竟是旅遊,並非趕路嘛。然而青海很大,知名景點之間近則上百公裡,遠的四五百公裡。要想親見美景,只能一路前行,況且路上又何嘗沒有風光呢?比如,從烏蘭出發,我們開始進入戈壁灘。遠處的山仿佛被人一夜剃光了頭,光禿禿的;地上的綠地毯變成一簇簇的芨芨草以及倔強的帶刺的灌木叢。這讓我想起在撒哈拉沙漠開車的情景,現在唯一好的是我們行駛在高速路上。

尕海

路過一個叫「尕海」的湖時,人們不再像見到青海湖那麼興奮。停車遠望,休息一下,有人甚至連看也沒看,直接上廁所了。雖然在野外開車,公路兩旁時不時會有廁所,非常人性化。在青海,很多地名帶有「海」字,其實是源於蒙古語。歷史上蒙古人建立元朝,定都北京,便有了什剎海、中海、南海以及後海這些地方,都是指一湖水,並非我們所說的大海。而「尕」則是小的意思,當地人稱呼小孩叫「尕娃」。

德令哈距離烏蘭130公裡,開車不到兩小時。在蒙古語,「德令哈」是「金色的世界」。它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人口近10萬,共有蒙古、藏、回、撒拉、土、漢等19個民族,蒙古族為主體少數民族。

一路開車走在戈壁灘上,到處是鹽鹼地,相比前兩天,有點難以接受。正當絕望的時候,眼前出現了一座綠色的城市。很難想像,在戈壁灘能建設一座這樣的城市。朋友二胖說,這裡種活的每一棵樹都要花內地幾倍的錢。的確,城邊、街道兩旁,是成排拳頭粗細的樹。在一排排樹苗之間有像下水井樣的東西。二胖說,那是把溝渠埋在地下的灌溉系統;這裡天熱,水蒸發得快,通過這種暗渠,把水一點點滲下去;有時風很大,樹經常被颳倒。我不禁暗暗敬佩起這裡的人們,這些來之不易的樹昭示著德令哈人不屈不饒的精神。

巴音河

走在德令哈街頭,和內地城市沒太大區別。不同的是商店、鋪面上的牌匾以及裝掛的宣傳標語是蒙語和藏語。在巴音河畔,我找到了海子詩稿陳列館。屋外綠地上錯落擺放著一些石頭,上面鐫刻海子的詩句以及友人們對他的紀念文字。中間一塊大石頭上刻有海子的頭像和他的生平簡介。我在那塊刻著「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的巨石前徘徊了很久。輕聲默背熟悉的詩句,不禁眼眶有些溼潤。同行的朋友讓我給她解釋詩句的意思。我說,我感受到詩人內心無比壓抑、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以及陷入不被人理解的深深苦悶,難以自拔。她好像也讀懂了,請我給她和那塊石頭合影。

海子詩稿陳列館
海子雕塑

那句有名的詩句

走進陳列館,有些遊人帶著孩子,邊看邊給孩子講海子的故事,讀海子的詩句。我也不例外,給女兒桐桐講我所了解的有關海子的事情。我多麼希望她也能和我一樣熱愛詩歌,記錄她對生命的感悟。人生短暫,不論地位高低與貧富貴賤,每個人都有權利和能力讚美生命之美。正如泰戈爾的那句詩「天空沒有翅膀的痕跡,但我已飛過」。是啊,我也飛過,也曾擁抱過、讚美過,所以無悔生命。現在,我留下的這些文字或許是另一個證明。

海子遺像掛在屋子牆上,看著那張單純的微笑著的面龐,誰能想到他後來的結局。不去猜測他經歷了何等痛苦的精神掙扎,或者是嚴重的抑鬱症吧。我對女兒說,生活就是去發現生命的美好。詩人海子曾經幾次進藏,當年經過這裡,沒有高速公路,沒有自駕車和這麼多的遊人。他一路上或者坐長途車,或者搭別人的順路車,旅行是何等不易。今天我們也來到這片陌生的土地,一切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他可曾想見呢?世界多麼美好啊,不論人生多麼艱難,一定要給自己更多的時間和最大的耐心慢慢體會。

我們走出海子詩稿陳列館,沿巴音河畔漫步。河上的音樂噴泉變換著不同的樣子,非常好看,吸引著孩子們隨著水花激動得大叫。河對岸一個正在開展美食節的廣場。入口處立著一尊民族英雄固始汗的雕像,後面是成排的仿古建築,售賣各色石頭、瓷器、皮革和手工藝品,還有幾家酒吧冷冷清清。我喝了一杯杏皮水,甜甜的,略有點酸味。

中午時分,大夥各自搜尋美食。我們幾個在美食節的一家攤位坐下,就著黃河扎啤吃燒烤。印象最深的是烤羊腸。羊腸裡灌滿餡,然後切成段,串在一起烤。端上桌時,外皮黑蛋蛋的,吃上一口羊羶味很重。兩串下肚,感覺已經飽了。

午飯後,我們離開德令哈,走德小高速前往格爾木。路過一座長長的有點發紅、像燃燒過的山。二胖說,那是火焰山,可能就是《西遊記》裡說的火焰山。二胖還說,在德令哈西南40多公裡的白公山有傳說中的外星人遺址;我國首個巨型「沙漠怪圈」就出現在附近。白公山北鄰克魯克湖和託素湖。這是當地著名的一對孿生湖,一淡一鹹,被稱為「情人湖」。我們的車路過寫著「德令哈外星人遺址」的指路石雕時,我遠遠望了望情人湖,心想那裡有多少美麗動人的傳說呢?

外星人遺址雕塑
外星人遺址 湖邊怪石

外星人遺址 洞穴
外星人遺址 難解的謎題
歷史上的怪圈

二胖說,外星人遺址說起來很簡單,除了些立在湖邊的細長石頭,還有一個山洞,裡面嵌著一根鐵管樣的東西;科學家們也說不清鐵管上礦物成分。既然連科學家都解釋不清,我們就不去湊熱鬧了,直奔格爾木。祖國邊疆城市格爾木,是我們這次自駕遊路線的最西端。它又會是什麼樣呢?

不久,我們從德小高速轉上柳格高速,一路飛馳。有時車速一百四五十以上。路上除了有定點測速外,還安裝有區間測速裝置。第一次開車去那裡的人,一定要注意。看到有車停在路邊,二胖笑著說,估計超速了,停下來等時間呢。而他則開到一個撕開護欄的出口嗖地拐下高速,走一段土路,又從另一個口子拐上高速路。正當我納悶時,他指指身後的測速攝像頭。我笑了,老馬識途啊,成功繞開區間測速器。

從德令哈到格爾木約340公裡,望不到頭的戈壁灘。陽光更加刺眼,一大片太陽能光板閃閃發光。國內幾大電力公司正在這裡買地建設太陽能發電站呢。

二胖說,老董同學在格爾木工作的哥哥,已為我們聯繫好去察爾汗鹽湖。我想,看過茶卡鹽湖,察爾汗鹽湖有什麼不同呢?上網問「度娘」,發現來到格爾木,一定要去看察爾汗鹽湖。

察爾汗鹽湖眾多鹽池中的一個

察爾汗鹽湖距離格爾木不到50公裡,是我國最大的鹽湖,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內陸鹽湖之一。鹽湖東西長160多公裡,南北寬20—40公裡,面積5800平方公裡,海拔2670米。湖中儲藏著500億噸以上的氯化鈉,可供全世界人食用1000年。

「察爾汗」是蒙古語,意為「鹽澤」。這裡氣候炎熱乾燥,日照時間長,水蒸發量遠遠高於降水量。長期風吹日曬,湖內形成高濃度的滷水,逐漸結晶成了鹽粒。湖面板結成了厚厚的鹽蓋,厚約為2—20米,異常堅硬。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鹽湖上還有一條長32公裡的公路和鐵路穿行而過,長度經單位換算後可達萬丈,就給這座浮在滷水上、上無護欄、下無橋墩的鹽橋起了個非常霸氣的名字----「萬丈鹽橋」。它們正是格爾木至敦煌的一段公路和一段青藏鐵路。

遠遠望見前方聳立的煙囪和明晃晃的管道,知道距離察爾汗鹽湖不遠了。大大小小的曬鹽池緊挨著公路,密密麻麻。再遠處泛著波光,應該就是鹽湖了。又走了好一會才到廠區門口。穿過廠區向鹽湖走去。一道長堤伸向採鹽碼頭。太陽愈加刺眼。

隊友們下車,一下子被眼前雪白的鹽花驚呆了。與茶卡鹽湖完全不同,茶卡鹽湖的鹽一點都不白,泛著暗青色。在這裡,你仿佛走在雪地上。陽光反射到臉上,像是炙烤一樣疼,比茶卡鹽湖熱得多。伸手抓起一把鹽,略微有點潮溼。朋友說,茶卡鹽湖的鹽能拿回家吃,這裡的鹽不能直接吃。岸邊白花花的鹽漸漸沒入水中,滷水由透亮變得灰暗。極目遠望,鹽池好像把天都裝了進來,灰暗色調延伸得無邊無際,再也分不清哪裡是天,哪裡是湖。而這只是其中一個鹽池,也不知有多少個這樣的鹽池相連著。這哪是茶卡鹽湖所能比得呢?

隊友們的激情重新被炙熱的陽光點燃,拿著各式相機和手機拍照。的確,面對美景,有時我們會發現語言顯得如此匱乏平淡,根本無法形容。只能把它們拍下照片,留在日後慢慢回味。

直到廠區下班,我們才不舍地離開,奔赴今天的住宿地---格爾木。「格爾木」為蒙古語,意為「河流密集的地方」,是青藏高原繼西寧、拉薩之後的第三大城市。平均海拔2800米,面積7萬多平方公裡,是前往西藏、敦煌和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也是內地遊客進藏前抵達的最後一個大城市。

走過格爾木街道,感覺與內地城市差不多。一座紀念「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將軍的公園離進城路口不遠。當年慕將軍帶人在惡劣環境下修建青藏公路,構築起一條進藏的生命線。格爾木市建的第一座樓就是修路指揮部,後來漸漸圍繞這座樓建起了城市。那座樓至今仍保留著,人們親切地稱呼它為「將軍樓」。

晚上喝青稞酒,住凱邦瑞斯麗酒店。異地他鄉,見到同學哥哥,十分親切。雖在海拔近3000米的地方,青稞酒照樣喝,沒有絲毫高原反應的感覺。那個所謂的高原反應,會不會是心理作用呢?會不會人一高興就沒反應了呢?

更多旅行與感悟

永遠回不去的故鄉

我怕來不及---寫在新年第一天

尋找三毛和撒哈拉(一)

三毛去過的「國家旅館」如今成這樣子---尋找三毛和撒哈拉(二)

自駕遊圓夢大美青海(一)

自駕遊圓夢大美青海(二)

七月,愛上最美的青海湖和茶卡鹽湖--大美青海行(三)

相關焦點

  • 詩人海子與青藏線小鎮德令哈的「情緣」
    新華網青海頻道12月25日電 (記者 李琳海)1988年,詩人海子經過高原小鎮德令哈,寫下《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如今,走過巴音河畔的海子詩歌陳列館,面對海子崑崙玉原石詩歌雕像,人們以各自方式,紀念這位詩人。  高原  1988年夏,詩人海子經過高原小鎮德令哈,寫下《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 在德令哈緬懷詩人海子
    在德令哈緬懷詩人海子     12月21日,遊人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海子詩歌陳列館內拍照
  •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海子所說的德令哈在哪?
    海子但這位孤獨的詩人,剛滿25歲的時候在山海關臥軌自殺。海子曾迷戀上一位大他二十歲的一個女作家,一路追隨她來到西部,途中經過一個小鎮—德令哈,寫下了這樣一篇日記。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德令哈"是蒙古語,意思是"金色的世界"。位於青海西北部,柴達木盆地東北邊緣,常年空氣乾燥,多風少雨。
  • 德令哈感受海子的精神
    一直以來對海子的印象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以為海子是那樣的陽光樂觀。前幾天,到青海高原體驗水上雅丹地貌,沙漠無人區茶卡鹽湖,住在德令哈。才感受到海子的另一面。我不知道詩人在德令哈經歷了怎樣的境具,也不知道海子為什麼來到了德令哈,但是我要說的是,從這一首詩中卻感受到詩人對生與死、生對死的通靈。在這個讓人悲痛和荒涼的城,詩人只能無助地感受空空的兩手,無奈而絕望。
  • 海子,昨夜我在德令哈,這是個不再有孤獨的戈壁美麗小城
    或許因為與海子是同年人,或許是他15歲就考入北京大學的傳奇,或許是文學青年的夢想,或許是我沒有姐姐的緣由,海子詩中的德令哈曾給了我強烈的嚮往。我住在東北,德令哈在西北戈壁灘,相隔八千裡路雲和月,走進德令哈談何容易。
  • 詩人海子,因何在德令哈有其紀念館?
    悼海子.歲月更替,將辭己亥,遠行千裡到青海。紀念館裡憶當年,享譽詩壇滿堂彩。初次來到位於青藏高原北端的小城德令哈,竟然發現這裡有座海子詩歌紀念館。它靜靜地矗立在德令哈「母親河」巴音河河畔,為這種城市增添了很多文化氣息……海子,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著名詩人。1964年生於安徽省休寧縣,天資聰明,15歲便考上了北大,成為當時「北大三大詩人」之一。
  • 今夜,我在德令哈;為了愛情,詩人海子也曾奮不顧身
    想必去過青海的朋友,都會去一趟德令哈,這裡不光有著美麗的風景名勝,更有著浪漫而多彩的戈壁風情。著名詩人海子更是在這裡寫下了悽美詩篇—《今夜,我在德令哈》。1988年7月25日,海子的《今夜,我在德令哈》,橫空出世。寫這首詩歌的時候海子迷戀上了比他大二十多歲的一位女作家。那位女作家並不漂亮,可是海子熱戀著她。一個夜晚,下著大雨,海子在北大的校園裡合著雙手,跪在地上,等待著那位女作家,直到第二天天亮。
  • 第五屆海子詩歌節在德令哈市海子詩歌陳列館舉辦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 包拓業報導) 7月25日,德令哈文化旅遊節暨第五屆海子詩歌節「詩意德令哈 萬裡尋海子」在德令哈市海子詩歌陳列館舉辦。此次海子詩歌節以「推動文化傳播、提升文化品位、促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為主題,以弘揚柴達木特色民族文化、展示柴達木高原風土人情為目的,通過詩歌節系列活動的開展,緬懷和紀念詩人海子,塑造德令哈「詩意的棲居」、「吟遊詩人的驛站」旅遊文化形象;以詩歌藝術的形式,賦予海西更多的文化內涵,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展示海西新形象,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良好的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人文環境
  • 海子:生前無聞死後名,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德令哈|百家故事
    每當春天到來,尤其是春三月接近尾聲的日子裡,很多人都會想起詩人海子,想起他的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然後便有一種衝動,想坐車去一次海子的家鄉安慶,祭拜海子;或者訂一張機票,直接飛去青海德令哈。當然,也包括我。只是,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未能成行。
  • 在德令哈,母親朗讀海子詩句「我只想你」
    這是海子著名的詩《日記》,無數的中國詩歌愛好者都會背誦這句詩,但在青海德令哈,當操彩竹女士用口夾雜著安徽方言的普通話朗誦「我只想你」時,在場的詩人和詩歌愛好者無不為之動容。她是海子的母親。詩人王小妮7月25日,第三屆德令哈海子青年詩歌節在青海省德令哈市舉行,在海子詩歌陳列館開幕儀式上,海子的母親、弟弟、堂妹等家人,以及詩人芒克、徐敬亞、王小妮等來到了現場。這是海子母親操彩竹第一次來到德令哈,這片因海子和他的詩歌而成為文藝青年嚮往的土地。
  • 暑假旅行,我要去海子詩裡的德令哈
    對於詩人海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野小遊覺得,這句詩為人們描摹了人生最美好的模樣。可你也許不知道,海子還有一首被人們廣為傳誦的詩歌《日記》,這首詩與一座西北城市有關,就是青海省的德令哈。
  • 今夜我在德令哈:到青海大柴旦感受西北之美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籠罩。——海子大柴旦位於中國青海省西北,柴達木盆地北。行政區域就包括了德令哈市。德令哈是蒙古語,意為金色的世界。1988年海子在途徑德令哈的火車上寫下這首小詩《日記》。德令哈市的海子酒館多少文藝青年對愛情嚮往或失望時,都會想起海子的「今夜我在德令哈」。愛情得意也好,失意也罷。
  • 德令哈,詩人海子筆下「雨水中一座荒涼的城」,永恆的荒野記憶
    「德令哈」是蒙古語「金色的世界」的意思,德都蒙古族與回族在這裡繁衍生息,爽朗、敦厚、熱情。這裡藍天純淨,街道空曠安靜,秋天落葉遍地,溫柔的巴音河中和著城市的堅硬。詩人海子曾在這裡寫下《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這也是諸多文藝青年嚮往這裡的原因。
  • 海子青年詩歌節為德令哈增添文化意蘊
    原標題:海子青年詩歌節為德令哈增添文化意蘊   新華網西寧12月26日電(記者李琳海)昏暗的燈光,輕柔的音樂,還有正在播放的海子詩歌朗誦磁帶……走入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的海子詩歌陳列館,這座擁有青瓦與雕梁的徽派建築講述著海子與這座高原小鎮的情緣與過往。
  • 德令哈美景等你來!
    海子詩歌陳列館位於德令哈市巴音河畔,佔地約1300平方米、建築面積800多平方米。 相傳,1988年青年詩人海子在青海旅行時經過德令哈,並寫下詩篇《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從而與這座城市結下緣分。
  • 海子,今夜我在德令哈
    ——寫在「海子詩歌陳列館」前作者/牧遠海子,今夜我在德令哈此時,夜幕已經降臨,千燈萬盞,盡放光華我不知道,你曾經在悲痛時握不住的那一滴淚可否是為這座城、可否是在這座城流下但我知道,你為你姐姐寫的那一篇著名的日記可是真真的打動了她、感動了她海子
  • 詩意德令哈
    自從很多年前讀了海子的小詩「今夜我在德令哈」,去見一見那座「荒涼的城」,便成為我的夢想。  8月中旬,正是領略「大美青海」的最佳時節。那天一早,我們離開西寧一路西行。
  • 青海知名度最高的小城:因一位詩人名聲大噪,被譽為是金色的世界
    在青海,那一座縣城的知名度是最高的,是「天下黃河貴德清」的貴德縣?是「彩虹的故鄉」互助縣?還是兵城格爾木?其實都不是,在青海知名度最高的縣城叫德令哈,很多來青海旅遊的朋友,都知道這個高原小城。因為一位詩人、一個歌手讓這座荒涼的小城,走進了人們的視線。
  • 海子:天才詩人在最美的年華隕落
    在青海途徑德令哈時,司機說起詩人海子在德令哈的故事,不由得又想起那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海子在山海關臥軌距今已三十年,其經典詩句自是在流傳,然而我們更想探究的是,他在二十五歲的大好年華選擇離去,這背後會有怎樣的故事?
  • 海子用詩意喚醒的高原小鎮
    當你走入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巴音河畔的海子詩歌陳列館,會讓你的腳步慢下來,這座擁有青瓦與雕梁的徽派建築講述著海子與這座高原小鎮的過往。  1988年夏,詩人海子經過戈壁上的高原小鎮德令哈,寫下《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1989年,海子在山海關臥軌自殺。「今夜我在德令哈,這是一座雨水中荒涼的城。」這是海子眼中的高原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