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23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23日文章稱,在日本九州福岡,有一個象徵中國近代國殤的「定遠館」。日本媒體此前狂妄宣稱,若中日兩國決戰海上,日本將利用海空優勢,在開戰幾小時即擊沉「遼寧艦」,再現「甲午榮光」。文章表示。如此「往中國歷史傷口撒鹽」,是可忍,孰不可忍?
文章摘編如下:
甲午之戰,黃龍旗掉落於黃海。不僅曾排名世界第六,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被日本聯合艦隊徹底肢解,主炮305毫米,裝甲最厚處356毫米,排水量7000噸,當年號稱「亞洲第一巨艦」的北洋艦隊旗艦「定遠」,也被肢解:裝甲板、水密門等,被用以建造單層別墅式建築「定遠館」;艦長的辦公桌被搬進了福岡縣太宰府市的光明禪寺;艦上兩枚舵輪,一枚現存放于靖國神社,一枚進了長崎市的格拉巴宅邸,艦上的媽祖神龕,現陳列於福岡市博多區東公園內的元寇史料館,艦上的一枚炮彈,進了長崎縣佐世保市的原日本帝國海軍佐世保墓地。
然而,被肢解的,又豈止一艘定遠艦,一個北洋艦隊?甲午戰後,列強在中國掀起了瓜分狂潮。當年,有一個叫謝纘泰的中國人,繪製了一張《時局圖》,形象地描繪了列強在中國競相劃分勢力範圍的情況。 圖中以熊代表俄國,佔領東北和蒙古;以犬代表英國,佔領長江流域;以蛙代表法國,佔領中南和兩廣、雲南;以蛇代表德國,佔領山東;還有一個鷹佔領了呂宋(菲律賓),對中國虎視眈眈。《時局圖》還附有一首詩:「沉沉酣睡筆者中華,哪知愛國即愛家!國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1940年,另一個叫朱士嘉的中國人在美國華盛頓國立檔案館發現了另一版本的《時局圖》,該《時局圖》除了動物略有不同外,還有五名中國人圖像:一人手舉銅錢,寓意貪婪;一人右手舉著酒杯,左手抱著女子,寓意耽於酒色,不顧民族安危;一人橫躺地上,沒精打採,譬喻吸毒。另外兩人,一人在練武,另一人在讀書,譬喻沉迷於文武取士的科舉制度。
兩張《時局圖》形象地中國詮釋了中國在近代何以落後,何以蒙受甲午之恥的原因,堪稱近代中國的生動寫照。
1954年,中國迎來了「甲午之殤」後的第一個甲午年。這一年是韓戰停戰後的第一年。由於韓戰爆發,日本在美國縱容下,特別在媾和後的政治體制方面,採取了一條「糾正佔領時期過度之處」的「逆反路線」,其最突出的表現,就是重整軍備。
1954年3月2日,日本內閣會議通過了《防衛廳設置法》和《自衛隊法》草案綱要,於3月11日提交國會審議並最終獲得通過,隨之建立了由陸海空三支隊伍構成的自衛隊,動搖了作為日本和平憲法「三大支柱」之一的「不保持武裝力量」之規定。所以稱之「動搖」,是因為日本自衛隊尚受到兩項限制:一是自衛隊不能擁有遠程進攻型武器,二是根據聯合國憲章第51條規定,同盟國家可以行使集體自衛權,但按照日本目前對憲法的解釋,「自衛隊擁有集體自衛權,但不能行使。」
因此,日本若解禁集體自衛權,則將在突破和平憲法的道路上再跨進一步。不僅如此,日本自民黨《2014年自民黨行動方針》繼去年再次將修憲列入,同時刪除了「不戰誓言」。鑑於安倍一再否定侵略歷史,豈能不令中國警覺?
今年又是甲午年。2013年8月6日,排水量為27000噸、超過一般輕型航母的「直升機護衛艦」 「出雲」號下水。9月,日本媒體即狂妄宣稱,若中日兩國決戰海上,日本將利用海空優勢,在開戰幾小時即擊沉「遼寧艦」,再現「甲午榮光」。如此「往中國歷史傷口撒鹽」,是可忍,孰不可忍?(馮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