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一工地上演「盜墓筆記」 六座漢代古墓被盜挖清理出大量墓磚

2021-01-09 安徽門戶網站

古墓發掘現場

9月6日下午,記者跟隨蚌山公安分局重案隊辦案人員來到「熱浪島室內水公園」工地。辦案人員指著腳下的一片泥地說:「這就是發現古墓葬的地方。」就在這片泥巴地下,居然埋藏著六座古墓。在回填好的現場,記者仍能找到零星的碎石磚。

不久前,在這裡上演了一出蚌埠版的「盜墓筆記」。

市民舉報古墓被盜

「『熱浪島室內水公園』工地下面發現了古墓,很有可能被人盜了。」7月18日,市文物管理局接到市長熱線轉辦的市民舉報信息,「蚌埠熱浪島室內水公園」項目工地存在涉嫌盜掘古墓葬的行為。

市文物管理局工作人員隨即趕到工地現場,發現大量散落的青色碎墓磚,在工地項目經理屠某辦公室發現了完好無損的青磚22塊。經初步認定,22塊墓磚為漢代至六朝時期的,具有較高歷史價值、考古價值。

蚌山公安分局重案隊辦案人員對屠某進行訊問。屠某稱,是在施工過程中,無意挖到了幾塊青磚。警方調查走訪了工地上的保安員、工人等,也都一一作證稱,這些古代青磚只是在施工平整場地的過程中無意間挖到的,並沒有實施盜掘古墓的行為。

警方隨即進行深入調查後,最終鎖定項目經理屠某、水電工朱某、項目採購員李某等人為作案嫌疑人,涉嫌盜掘古墓葬。

古墓所在的工地

項目經理帶人盜墓

2016年初,工地施工時,無意中發現一些青色磚塊。水電工朱某便留了個心眼,牢牢記住青磚外形後,上網查詢相關資料。根據掌握的信息,加之青磚的花紋,朱某判斷地下埋藏的應該是宋朝墓葬,很可能會有珍貴文物。項目經理屠某得知這一消息後,與朱某、項目採購員李某等人商量如何挖掘古墓以及挖出古墓文物後的分贓等事宜。

2月份正值春節放假。幾個人瞅準了工地工人不在的時機,偷偷拿走了挖掘機鑰匙,深夜開挖。當天夜裡,屠某等人開著挖掘機在工地上來回折騰,只挖出為數不多的墓磚。隨後,幾人又用土回填了現場。

由於第一次挖掘成果不多。今年3月的一個夜晚,屠某等人再次利用挖掘機繼續盜墓。據屠某交代,盜挖過程從晚8時許一直至次日凌晨,沿東西向挖了深2米、長15米左右的長溝,發現了由墓磚砌成的磚牆,並搬出了近30塊完好墓磚,其中22塊墓磚藏匿於自己的辦公室內,其餘的藏在別處。

8月4日,屠某、朱某、李某3人因涉嫌盜掘古墓葬罪被刑事拘留。

發現的墓磚

已進行搶救性發掘

經省市兩級文物部門對「蚌埠熱浪島室內水公園」工地發現的古代墓葬進行搶救性鑽探發掘,發現可分辨的磚室墓有6座,清理出大量帶有大菱形花紋、變形圓圈獸目紋的墓磚,部分墓磚有銘文。

經專家鑑定,被盜掘的古墓為漢代至六朝時期古墓葬,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依法受國家保護。目前,文物部門正對鑽探搶救發掘出的文物進行清理研究。記者 何沛

相關焦點

  • 大白天就上演《盜墓筆記》 這三人盜挖出宋朝的土陶
    浙江在線08月18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陳雷)桐廬的荒郊野外一處工地,最近被挖掘機挖出一塊頗有些年代的墓碑。有墓碑就有古墓,或者是古墓群,對吧?有些人,一聽到「墓」就激動,大白天就去組隊尋寶了。  他們這不叫尋寶,叫盜墓。現實版《盜墓筆記》在桐廬縣合村鄉嶺源村上演。
  • 新密又現漢代古墓群 4座漢畫像磚墓1座子母磚墓
    經過文物考古部門的搶救性發掘,新密市牛店鎮李灣村古寨牆下又現漢代古墓群,其中4座為漢代畫像磚墓,一座為子母磚墓,此外,還出土了大量陶器,這對研究中原地區漢代社會生活和墓葬制度具有重要意義。    2月28日,李灣村群眾在平整土地時,鉤機在寨牆意外鉤出了一些漢代墓磚。
  • 蚌埠懷遠褚集鄉發現東漢古墓 墓壁上現神秘花紋(圖)
    孟慶沄提供   近日,懷遠縣褚集鄉發現一個被盜的漢代古墓,古墓內壁上刻有神秘圖案,疑似龍紋。專家推測墓室主人在當時應該具有一定地位。除此以外,工作人員還在墓內發現四塊古人頭骨,這在我省考古發掘中十分少見。值得一提的是,古墓僅出土數件零碎的器物,存在被盜現象。
  • 臨安上演現實版「盜墓筆記」 盜墓賊拆解古墓塔作茶几
    2018-01-08 15:28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符栩瀟 餘曉麗 記者 朱婧被盜古墓塔近日,臨安天目山上演了現實版盜墓記,被臨安警方一舉破獲。雖然南派三叔的一部《盜墓筆記》火得一塌糊塗,但小說總歸是小說,這事放在現實裡頭,可是件犯法的事。前幾天,當得知幾個月前失竊的兩座古墓塔被臨安警方全部找回時,臨安區天目山鎮武山村的村長陳興良舒了一口氣。「這兩座古墓塔對我們村的文化有很重要的意義啊。」村長陳興良說。
  • 河南一建築工地發現多座古墓
    周口一建築工地發現多座古墓,出土大量珍貴文物,其中綠釉陶犬頭大身體小,雙目圓睜怒視前方,惟妙惟肖。  □晚報記者 王晨/文 通訊員 韓嚴振/圖  本報訊 近日,周口市文物考古管理所在周口港口物流園區某建築工地進行文物勘探時發現多座古代墓葬埋藏,遂對其中兩座東漢磚室墓進行搶救性清理髮掘,出土了古錢幣「五銖」、綠釉陶犬、釉陶湯匙、綠釉陶灶、綠釉陶井、釉陶壺、獸足陶案、綠釉陶鼎、綠釉陶奩和帶字磚等珍貴文物。
  • 南京版「盜墓筆記」:找古墓要順著「龍脈」(圖)
    2003年12月29日,安徽籍男子黃某因盜挖中山陵景區的清朝墓葬而被判刑5年,罰金人民幣5000元。2005年1月,雨花臺區4名男子公然盜挖漢代古墓,隨後不知去向。2005年12月,高淳縣警方抓獲6名盜墓賊,這夥人在當地固城鎮西漢和東漢古墓葬區,盜掘古墓葬數百座。
  • 廣州這裡發掘出57座古墓!漢代到清代都有!出土文物太壯觀
    260粒水晶、瑪瑙、琥珀等質地的珠子、管飾,帶有「大興四年」紀年文字的磚、宋代的帶柄龍紋鏡……昨日,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發布橫枝崗搶救性發掘成果,57座漢至清代墓葬,近500件(套)文物,為豐富人們對廣州城市歷史的認知提供了新的寶貴資料
  • 幸運的漢代古墓:盜墓賊挖15米後突然罷手,離10噸財寶僅差5釐米
    眾所周知,盜墓賊最大的幸運就是碰見一個滿是寶藏的古墓,而最大的不幸,就是與墓中財寶僅差毫釐的時候,卻突然放棄,與一夜暴富的機會失之交臂。然而,世間之事就是如此奇妙,漢代有一古墓就是碰見了這樣一夥盜墓賊,據盜洞顯示,如果盜墓賊再往前挖5釐米,這墓也就被破壞了,其中的10餘噸財寶,我們也很可能見不到了。
  • 真實版「盜墓筆記」:探訪鉤弋夫人墓被盜背後的故事
    一輛小白車,一把洛陽鏟,鉤弋夫人墓裡到底發生了什麼?請看中國長安網記者的獨家現場視頻—— 剪輯:聶孝基    【獨家】真實版「盜墓筆記」:他在鉤弋夫人墓前踩過點,還在竇太后薄太后墓之間親手挖出了國家一級文物!
  • 4人組團盜西晉古墓 一塊墓磚賣五六十 獲利兩千多後再盜墓栽了
    夜間,浙江寧波一座西晉古墓被挖出3米深的墓坑,兩名男子接連往外遞墓磚,外有兩人負責接應,手裡提著探照燈。《盜墓筆記》中的劇情近日在餘姚牟山鎮一小山村上演。3月20日,當地4名村民組團盜墓,半天就刨出一個直徑近4米、深3米的墓坑,盜取墓磚30多塊,每塊以五六十元的價格出售,從中賺取2000多元。嘗到甜頭後,4人21日晚又故地重遊被村民發現無功而返。村民報警後,警方22日蹲守在現場抓住了其中兩人。現場發現的墓磚磚面有粗繩紋、五銖錢紋等紋飾,部分墓磚有明確紀年,經鑑定,屬於西晉元康年間,規格高,距今近2000年,具有一定的文物考古價值。
  • 盜墓團夥流竄9省30市盜挖古墓 因內訌被內部成員舉報
    網上組團盜古墓起內訌34人被抓  涉及7省份5個團夥34名成員,通過網絡組團,用暗語溝通;盜掘多座東周至漢代未被發現大墓  輾轉7省份18市,涉及5個團夥34名成員,通過網絡組隊、以暗語溝通,一起盜墓系列案件,因為一次團夥內訌浮出水面
  • 工地挖出古墓應該如何處置?效仿「摸金校尉」最後換來牢獄之災!
    為了保護文物及古墓不遭受施工單位的破壞,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寧鄉縣文物局對項目用地進行了文物調查勘探,發現了處在寧鄉縣大屯營鎮獅北村的漢代古墓群。根據調查勘探,該墓群範圍較大,墓葬數量較多,主要分布在相對集中地3片區域,以中小型墓葬為主,共發現48座磚室墓葬和10餘座土坑葬。此外,墓群中保存較為完好的圓形封土堆有7座,是東漢時期墳丘形制從方墳逐漸過渡到圓墳的實證。
  • 古墓傳奇:土墩被盜,挖出千年古墓,一代梟雄,卻被子孫盜墓
    2005年夏,古墓再次被盜,縣文管會接到舉報再次到土嶺進行勘探,專家對土嶺再次進行勘探,結果探出了3座「中」字形古墓。古墓為了避免古墓再次被盜,專家決定對土嶺下的古墓進行搶救性發掘。2005年發掘工作開始展開,專家首先對土嶺地下進行勘探,發現在上次勘探出3座古墓70米遠的地方又探出了2座古墓。
  • 一片重要的歷史遺存——走訪包頭漢代古墓葬群
    在後來通過發達的網絡和豐富書籍得知原來在自己生活的這座城市就留存的一些古代墓葬,不過可千萬別和《鬼吹燈》《盜墓筆記》裡那些神秘玄幻的古墓聯繫到一起。而且在此聲明,我此去走訪的這些古墓葬僅是出於對家鄉本土歷史文化遺存的喜愛,通過走訪拍照的形式記錄下來,僅此而已。 搜尋到目的地後,一大早便遇上了變天降溫,陰雲密布。我按照指引來到這次前往的目的地。
  • 雲南昭通挖出漢代古墓 官方派人連夜守在洞口
    驚喜  工地施工挖出一座古墓  這座漢代古墓的發現過程,至今仍讓人倍感意外和驚喜。3月17日晚10時許,位於昭通鹽津縣鹽井鎮墨石灣的鹽津縣汙水處理廠施工工地上機器轟鳴,施工方負責人易小虎正在指揮著工人們進行化糞池挖掘作業,以便為安裝排汙管道做好前期準備。
  • 墓磚銘文「千秋萬歲」印證墓主非平民(組圖)
    攝影 時報記者 杜翠  新港西工地挖出東漢墓葬  時報訊 (記者 成小珍 實習生 盧漫) 昨日,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公布新考古發掘結果:海珠區新港西路江南新苑工地經搶救性考古勘探和發掘,清理出東漢前期的3座古墓葬。
  • 湖北工地挖到古墓,墓中爬出一「千年神龜」,專家如何解釋的?
    烏龜因長壽也有各種用途,有人用它當做下墓試探物,有人用它當做陪葬最佳物。這些做法雖然聽起來天方夜譚,卻時有發生。不久前,考古專家在湖北益陽地區,看到了一隻從古墓中爬出的「千年神龜」。這隻體型巨大的烏龜讓眾多專家欣喜不已,專家如何解釋的?
  • 湖北工地挖到古墓,墓中爬出一「千年神龜」,專家如何解釋的?
    烏龜因長壽也有各種用途,有人用它當做下墓試探物,有人用它當做陪葬最佳物。 這些做法雖然聽起來天方夜譚,卻時有發生。不久前,考古專家在湖北益陽地區,看到了一隻從古墓中爬出的「千年神龜」。這隻體型巨大的烏龜讓眾多專家欣喜不已,專家如何解釋的?
  • 現實版「盜墓筆記」上演,盜墓賊靠查縣誌挖出8個玉人,獲利400萬
    喜愛小說的朋友都知道,《盜墓筆記》是一本在起點中文網上連載的小說,是南派三叔的代表作。其故事內容大致講述的就是一名男子,在無意中發現了一個奇特的戰國古墓,為了一探究竟糾集了一批經驗豐富的盜墓則前去尋寶,從而遇到了一系列詭異的事情。
  • 人們偏愛 盜墓盛行 廈門已發掘古墓三成被盜
    盜墓行為很快也產生了———據史料記載,最早的盜墓賊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宋代時最為猖獗———宋代起,人們對前朝的「骨董」有著異乎尋常的偏愛,盜墓因而盛行。僅在廈門,從目前已經發掘的古墓情況來看,就約有三分之一的墓葬曾被盜賊光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