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體驗 Auto X 自動駕駛計程車:最棒的環節居然在上車前?

2020-12-09 GeekCar

預約流程的低學習成本,能看出 Robotaxi 離真實用戶更近了

本著把所有自動駕駛計程車都體(bai)驗(piao)個遍的心態,我再次來到了上海的自動駕駛主力測試區——嘉定安亭。

這一次體驗的,是剛剛宣布對公眾開放測試的 Auto X。

AutoX 於 2016 年在矽谷成立,是一家無人駕駛技術平臺公司。2020 年 7 月,AutoX 獲得中國唯一一張、全球第二張加州全無人牌照。而在國內,AutoX 已在全國多個城市建設了無人駕駛車隊。在 8 月份,AutoX 宣布在上海嘉定進行面向普通用戶的 Robotaxi 測試。

不久前,我在嘉定體驗了滴滴提供的 Robotaxi 服務。但和 AutoX 相比,兩者還是有不少的區別。

更真實的預約機制

其中最大的區別就在於預約機制。滴滴採用了公眾號預約審核,固定點位上車體驗的模式;AutoX 則採取了更開放的方式,通過高德地圖 App,用戶可以在運營區域內直接選擇 AutoX 的車型。

換句話說,這種方式也更接近 Robotaxi 實際運營的狀態,AutoX 的工作人員在這個流程中不會有任何可感知的幹預。

所以,確實如標題所說,很「隨緣」。

至於原因,還是在於 AutoX 的預約機制比較看人品。雖然官方宣稱,在特定運營區域內打開高德打車 App 之後,就能在舒適型車型中看到 AutoX 的車輛選項。

但實際體驗下來,用高德打車時 AutoX 選項出現的概率並不高。在經過大概十幾次的嘗試之後,我終於看見了這個選項,簡直讓人激動(可以關注一下我截圖的時間)。

當然,這和 AutoX 在嘉定投放的車輛不多有關,隨著車輛的增加情況肯定會有好轉。

即便是看到了 AutoX 的可選項出現之後,叫車的過程也並沒有那麼順利。在經過了半個多小時的無人接單之後,我的訂單才被大約 3km 之外的一輛運營車輛響應。

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等待,雖說畫面顯示車輛和我的實時距離和時間,但車輛並沒有按照顯示的規劃路線過來接我,而是全程進行了幾次迷之轉向和掉頭之後才來到我預設的上車點。

根據車裡的安全員介紹,他在接我的全程中並沒有對車輛進行幹預。路線規划算法還是有不小的提升空間。

略顯粗糙的乘坐體驗

來接我的車是老牌測試車型林肯 MKZ,頂部有一個雷射雷達和若干攝像頭以及 GPS 定位模組,整個模塊體積相對較小。隨著傳感器的體積和成本的減少、Robotaxi 的前裝定製化的發展,未來這樣的模組也會越來越不可感知。

緊接著說說乘坐體驗。相比滴滴需要掃碼確認行程,AutoX 的方式更簡單:用戶只需要系好安全帶之後大聲呼出叫車手機的四位尾號,就能啟動行程。

在這個環節,熱心的安全員直接在前排幫我完成了確認的流程,聲控啟動的快樂就這麼被奪走了。

在後排,大屏實時顯示車頂傳感器感知的四周情況。但實際感受下來,畫面比較粗粗糙,雷達掃描的畫面明顯沒有進行二次加工,會顯得有些凌亂。

另外,大屏還會顯示實時車速、加速度以及方向盤角度、紅綠燈狀態(暫時是通過攝像頭識別而非 V2X 技術)等等信息。和用戶乘坐更相關的費用、計時以及裡程信息則是缺失的。

也是因為這樣的原因,讓我覺得 AutoX 在用戶可視化層面還有很多提升空間。期待儘快能看到新的版本,展示更成熟的 UI 界面。

緊接著的行駛表現沒有太多新意,只能說達到了我體驗過的 Apollo 以及滴滴等產品的同等水準,簡短的體驗很難進行量化比較。

測試區域主要集中在博園路沿線,中午的時候路況相對簡單且車輛不多。全程安全員接管一次,場景是有卡車右轉進入對向車道時,距離 Robotaxi 行駛車道過近但系統沒有及時反應。

體驗的路程是從上海汽車城地鐵站到汽車創新港,路程不長。車輛全程按照道路的限速規定行駛,加速時會有稍許急促,最後到達時的剎車也有些突然。這些在細節上的優化,可能是未來迭代的重點。

另外,位於後備箱位置的自動駕駛域控制器發出的風噪有些明顯,希望會在之後有改進。

還是回到標題的結論。在預約環節,AutoX 給到了我更接近實際用車的體驗,用戶可以延續一貫的打車方式來呼叫 Robotaxi。即便是測試,用戶也需要一種更真實的流程來體驗 Robotaxi。這對於從本質上提高用戶的接受度,拉近距離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也和「最好的設計就是沒有設計」理念不謀而合。

而在實際的乘坐體驗上,除了持續的算法優化之外,開發者其實也需要更多的考慮用戶的實際需求,無論是舒適度、人機互動以及整體體驗流程等等,這些都是 Robotaxi 真正變成「商業化運營」時必須完善的問題。

我們會對 Robotaxi 進行持續的關注,期待每次都有更好的體驗。

本文作者:大白

作者提問

問:你覺得 Robotaxi 的體驗何時才能真的普及到普通用戶?

每篇 GeekCar 原創文章的作者會向大家提出一個相關的問題,GeekCar 也很想知道大家的想法,和大家一起聊一聊,歡迎大家踴躍回答!

End

實地體驗滴滴自動駕駛計程車:我們離告別「測試感」還有多遠?

相關焦點

  • 馬斯克「獨孤求敗」的自動駕駛路徑,與特斯拉的「無人計程車」(附...
    接近三個小時的發布,特斯拉在試圖告訴現場的華爾街分析師們關於神經網絡和計算機視覺的運作優勢,希望向投資者解釋清楚「為什麼特斯拉不僅僅是一家汽車公司」。其實這不是特斯拉第一次談論「完全自動駕駛計劃」了,但這卻是特斯拉第一次推出完整自研晶片,以及基於完全自動駕駛之後的 Robotaxi(無人駕駛計程車)全新商業模式。
  • 「小車看百度,大車看深蘭」,自動駕駛公交駛向千億藍海市場
    在7月舉辦的上海人工智慧大會上,瘋狂的馬斯克誇下海口,稱特斯拉今年將實現L5級自動駕駛。不久前,百度在北京推出了自動駕駛計程車試乘,火爆程度超乎預料,有人為了體驗一下甚至需要提前兩周預約除特斯拉、奔馳、蔚來、Waymo 等車企外,阿里、滴滴、百度等網際網路企業也都紛紛試水自動駕駛。
  • 上車,走吧!文遠知行無人車體驗,文末有彩蛋
    說起來,這並不是我第一次體驗文遠知行的無人車,早在兩年前,我就曾體驗(點擊此處閱讀相關文章)過(時間過得可真快啊)。不同的是,彼時是媒體邀請,這次是作為普通乘客進行體驗。 小結 無人駕駛計程車到底有多火呢?在 2020 百度沸點的年度科技熱詞中,「無人計程車」上榜了。
  • 國產無人計程車上路測試,無人駕駛時代來了
    唯一可在任意地點停車的無人計程車,現已多地試運營2016年在深圳成立的AutoX,多年來已經在中國鬧市區積累了大量的行駛數據,尤其從2018年開始在深圳中心地區開展了大規模路測,通過收穫海量的L4級自動駕駛數據來訓練完善自動駕駛算法
  • 亞馬遜的自動駕駛計程車,提前亮相聯合廣場!
    Zoox 上周末,亞馬遜(Amazon)旗下的Zoox自動駕駛計程車提前在舊金山聯合廣場亮相 1 提前亮相街頭拍廣告 本周末在位於梅森街(MasonStreet)的費爾蒙特酒店(Fairmont Hotel)外,許多舊金山居民都看到了Zoox的自動駕駛計程車,第一次亮相街頭,顯然是為了拍宣傳片或者廣告。
  • 體驗 | 我們在北京打了一輛無人駕駛計程車……
    百度日前宣布其無人駕駛計程車在北京十餘個站點開放試乘,這是真正的無人駕駛嗎?乘坐體驗如何?和一般打車有哪些不同?叫到一輛無人駕駛計程車並不難,打開百度地圖APP並輸入目的地以後,切換到打車欄當中,自動駕駛選項就自動出現了,它位於車型選擇的最後一個。
  • 廣州這「少人」的島上,親身體驗「無人駕駛」計程車,問:有人?
    同時,因為之前也聽說過島上已經有「無人駕駛」計程車,於是,在到達地鐵需要換乘時,親身體驗了一回「無人駕駛」的計程車。官洲島,是沿珠江後航道發展帶上的一個江心島,佔地面積約1.83平方公裡,南依廣州大學城,北望琶洲國際會展中心,東面與長洲島隔江相望,西面為廣州果園生態保護區。
  • 百度自動駕駛初體驗:就這?
    10月12日,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Apollo GO(以下簡稱Apollo)在北京開放,有試圖體驗的乘客在亦莊某指定站點等候了近一個小時,也沒能下單成功。他對深燃表示,略感遺憾,看官方宣傳,「原以為(百度的自動駕駛)是沒有人的那種,沒想到還得有個司機在那坐著。」
  • 記者體驗百度無人駕駛計程車:叫車2小時,坐車8分鐘
    10月11日晚間,百度宣布即日起,在北京全面開放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Robotaxi)服務。北京成為繼長沙、滄州後,該項服務常態化的第三個城市。不同的是,搭乘普通計程車都是「車找人」,乘坐百度無人駕駛計程車則需要「人找車」,即乘客到指定上車地點。
  • 重磅│飛奔 400 英裡,特斯拉自動駕駛第一視角體驗報告
    正因為如此,DT 君這次就專門帶來了一篇關於特斯拉最新的自動駕駛技術的深度評測。來自 Ars Technica 的編輯居然有幸可以霸佔一輛全新特斯拉好幾天,一路飛奔 400 英裡(約合 640 公裡)深度體驗最新的自動駕駛技術。而他之後寫下的這篇體驗報告是如此地讓人身臨其境,以至於 DT 君心頭充滿了無比的羨慕嫉妒恨......
  • 「差生」特斯拉和「頭牌」Waymo,做自動駕駛有什麼不同?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這份報告在成文的視角和方法論上略有偏差,缺失了對「政府關係」和「數據」這兩個重要標準的考量。和政府搞好關係的重要性自不必說。一旦硬體實現商品化,軟體就成了關鍵。實際上不能說是軟體,而是「數據」。數據是驅動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的「燃料」,或者如前英特爾執行長 Brian Krzanich 提出的觀點,「數據是新的石油資源」。
  • 雷射雷達:自動駕駛的另一仗
    「高冷」的車載雷射雷達讓整個新能源以及高級別自動駕駛行業有了新的「熱點」。   雷射雷達上車,將成高級別自動駕駛汽車標配?   是否需要搭載雷射雷達,一直是自動駕駛領域爭論的焦點之一。   那麼自動駕駛怎麼實現的呢?簡單的說,就是給車加上智能駕駛模塊,再連上通信網絡。
  • 自動駕駛計程車,巨頭們的應許之地?
    百度的自動駕駛計程車在長沙試運營後,廣州也開啟了RoboTaxi的試運營服務,如果算上滴滴年底在上海推出自動駕駛計程車的計劃,2019年有可能在三座城市中看到自動駕駛的計程車。儘管外界在提到自動駕駛計程車的時候,大多會使用「試運營」一詞,幾乎所有落地運營的自動駕駛計程車,都在主駕駛位配備了一名安全員。
  • 合縱連橫,安波福的自動駕駛之道
    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到今天,這種「主機廠+零部件」的合作模式並不新鮮,畢竟要想撬動「自動駕駛落地」這座大山,需要的是合作的力量,主機廠/零部件/初創企業,合縱連橫的新聞從來就沒有斷過。而作為自動駕駛領域活躍玩家之一的安波福,其實一直深諳此道。如果回首看安波福及至未拆分之前的德爾福,無論是隱形的聯手,還是顯性的合作,都是讓安波福在自動駕駛領域越來越有底氣的砝碼。
  • 無人駕駛技術騰飛:高德叫車來了輛自動駕駛計程車
    多年來,各大公司對自動駕駛的研發一直都在進行,這兩年,看似進展頗有些緩慢,實質不然。目前,國內有一家公司距離實現汽車完全自主駕駛的目標越來越近。 前幾日,由阿里巴巴支持的初創公司AutoX宣布,他們已經在深圳的公共道路上推出了完全無人駕駛的載客汽車。
  • 我在亦莊打了一輛無人駕駛計程車
    在北京,想體驗一次百度無人駕駛計程車,實在不容易。8月25日,得知百度Apollp在北京開啟自動駕駛試乘體驗招募,當天我便積極地在官網提交了報名申請。而還沒等到審核通過的郵件,我便迎來了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在北京全面開放的消息。
  • 百度Apollo再次迭代,首次開放「點到點城市自動駕駛」功能
    編者按:本文來自36氪「未來汽車日報」(微信公眾號ID:auto-time),作者:程瀟熠。Apollo自動駕駛開放平臺發布Apollo5.5,其「點到點城市自動駕駛」能力將全面開放,這是該能力在全球範圍內的首次對外開放;發布了自動駕駛雲、新一代智能交通解決方案、小度車載2020等15大新品及解決方案;此外,Apollo還發布了車路協同
  • L3自動駕駛量產前夜,雷射雷達成智能汽車標配
    自動駕駛註定改變全球交通出行體系,而雷射雷達將是這場變革中的「核武器」之一。但小鵬汽車掌舵人何小鵬也沒有慫,直接回懟:要在自動駕駛領域把特斯拉打得「找不著東」。 兩個大佬之間的「跨洋互懟」,僅僅是業內關於要不要雷射雷達長期爭論的一個縮影。 如果單純從技術角度看,攝像頭和視覺技術確實存在短板,比如攝像頭存在視差錯覺、環境光線變化時表現不穩定。
  • 日本最大汽車工業技術展:頂級車廠紛紛加碼「CASE」、中國自動駕駛...
    1月15日-17日,由日本勵展集團(Reed Exhibitions Japan)主辦的汽車工業技術博覽會「AUTOMOTIVE WORLD2020」在東京盛大召開。本展會至今已成功舉辦12年,2019年的參展公司超過1000家,參觀人數接近4萬人。今年展商數量再創新高,除了本土廠家之外,還有來自中國、美國、德國、瑞士、以色列等國家的440家海外企業。
  • 南都科創親測廣州無人駕駛計程車:想徹底「無人」還要再等等
    6月23日,廣州自動駕駛公司文遠知行宣布與高德打車合作,乘客可在廣州部分區域通過高德地圖打車功能網約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上線首月免費乘坐。當日晚尖峰時段,南都科創記者在廣州開發區體驗了這項服務。高峰期路況複雜,安全員起到明顯作用23日晚19:02分,南都科創記者來到廣州開發區科學城科學廣場附近,並嘗試通過高德地圖App呼叫自動駕駛計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