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丨有一種修養,叫知人不評人,知事不聲張

2020-12-19 復興網信

古人說:「知人不必言盡,言盡則無友;責人不必苛盡,苛盡則眾遠;敬人不必卑盡,卑盡則少骨。」說話要懂分寸,看破不說破;不要過分苛責,留三分薄面;敬人不要卑躬屈膝,要有自己的尊嚴。人生在世,說話做事是一門大學問,只有把握好分寸,人生才能舒適從容。

01 知人不言盡,知事不聲張

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說話做事不能太絕,一定要給別人留面子。保留一定的界限和分寸,有些話自己知道就好。

有個全職媽媽在網站上找了個保潔阿姨,六十塊錢打掃兩個小時的衛生。阿姨來了之後,這位媽媽一眼就認出來是自己的中學同學。倆人都認出了彼此,但是彼此都沒有相認。這位媽媽給他準備了一杯水,就沒有再說什麼。

十年沒見,老同學再次相見本來是件好事。但是彼此境遇的不同,老同學為了避免尷尬,假裝不認識。這位媽媽也識趣地沒有點破。

五臺山金閣寺門口的一副對聯上寫道:「看破世事難睜眼,閱盡人情暗點頭。」一個人人情世故懂得越多,話就說得越少。知人不必言盡,言盡則無友。話不用說太清,大家心知肚明就好。看破不說破,懂得給別人留三分面子,才是最高級的情商。

02 責人不苛盡,得理要饒人

子貢曾問孔子:是否有一個字可以終生奉行。孔子回答說:「恕」。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改之,善莫大焉。每個人都不是聖人,哪有不犯錯的呢?要學會去寬恕別人,別人有錯指出來就可以了,不必盛氣凌人,咄咄逼人。

明代呂坤曾說:「責人到閉口捲舌、面赤背汗,猶刺刺不已,豈不快心!然,淺隘、刻薄甚矣!」因為一點錯誤,把別人逼到啞口無言,無地自容,這樣的人必然心胸狹隘,為人刻薄。得饒人處切饒人,責人留三分餘地,給別人一個改過的機會,也給自己留一些口德。

03 敬人不卑盡,莫討好他人

《周易》講:「上交不諂,下交不瀆。」對地位比自己高的不諂媚,對待地位比自己低的不輕慢。這才是君子的品格。不管別人處在怎樣高的位置,都不該去仰視。

待人,要從平視開始。想要別人的尊重,首先要自重,千萬別妄自菲薄。過度的謙卑只會讓人瞧不起你。不卑不亢,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來源:儒風大家、網信河北

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分享

點收藏

相關焦點

  • 薦聽丨有一種修養,叫知人不評人,知事不聲張
    古人說:「知人不必言盡,言盡則無友;責人不必苛盡,苛盡則眾遠;敬人不必卑盡,卑盡則少骨。」說話要懂分寸,看破不說破;不要過分苛責,留三分薄面;敬人不要卑躬屈膝,要有自己的尊嚴。人生在世,說話做事是一門大學問,只有把握好分寸,人生才能舒適從容。
  • 知人不評人、知事不聲張、知理不爭辯
    話留三分軟,事到五分滿,人留七分暖。它根植於內心的善意,表現在知人不評人、知事不聲張、知理不爭辯的細節之中。01知人不評人曾讀過一個故事:火車上,一個男孩望向火車窗外叫道:「爸爸,你快看,樹在自己往後退!」父親笑笑,寵溺地看著自己的孩子。
  • 夜讀丨知人不評人,知事不聲張
    文/民生周刊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像隔了一塊透明的玻璃,有人會以為自己看得清楚,於是指點一二。但其實,很多情況下看到的只是表象。而真正成熟有格局的人卻能做到:知人不評人,知事不聲張。不隨意評價別人,是一種修養曾在一部劇中,看過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一位大媽在健身房裡因運動過度,導致心臟麻痺而死。當記者採訪同一個健身房的人時,關於她的八卦驟然四起。
  • 「夜讀」知人不評人,知事不聲張
    生活中,總有那麼一類人,隨意評價別人,背後議論別人,把別人的事情當做八卦的樂趣和談資,自以為看透世事,便可指點一二。殊不知,知人不評人,知事不聲張,才是一個人最高級的修養。不隨意評價別人,是一種修養曾在電視上,看過這樣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一位大媽在健身房裡因運動過度,導致心臟麻痺而死。當記者採訪同一個健身房的人們時,關於她的八卦驟然四起。「是因為太胖了,想變美才會這麼拼命減肥的。」
  • 有一種修養,叫知人不評人
    知人,是一種眼光,評人是一種多餘。聰明的人,大多懂得知人不評人。人人都有一張嘴,小時候,我們學的是講話,但長大後,就要明白,什麼話能說,什麼話會傷人。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自己的故事,也有自己要走的方向。妄加評判,指責別人道路的曲折,得到的只能是一場難堪!不言人難,不戳人短,不問人私,才是一生修為所在!
  • 有一種修養,叫知人不評人!
    這類人拼命抓住一切機會表達自己的意見,仿佛不這樣做,就無處展示自己的「人生智慧」。古人講,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不隨意評價他人,是一種修養,更是一場自我的修行。在生活中,不少人局限在窄窄的個人偏見裡,隨意評價別人,背後議論他人,還以此為樂趣,殊不知,為何自己走到哪裡都不受待見,不被尊重,因為沒有人願意靠近一個臭嘴巴。知人不評人,是與人交往時的一份克制,一份自律。
  • 知人不評人,知事不聲張(深度好文)
    而真正成熟有格局的人,卻能做到:知人不評人,知事不聲張。01不隨意評價別人,是一種修養。曾在電視上,看過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一位大媽在健身房裡因運動過度,導致心臟麻痺而死。因為我們根本不了解別人有過怎樣的經歷,心中有怎樣的痛處。不隨意評價別人,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智慧。02不聲張別人的難處,是一種善良。
  • 人最大的修養,是知人不評人!
    人最大的修養,是知人不評人! 知人識人,已經很難。 然而更難的是, 在知人之後管住自己的嘴, 不對他人的生活妄加評論, 橫加幹涉。
  • 向太陳嵐談張栢芝撒謊成性讀書少,網友:知人不評人是最大的修養
    另外,她還說張栢芝每次說出匪夷所思的話時都深情投入,不經過大腦吹牛,讀書少邏輯思維混亂,被放養長大沒有規矩方圓,從小單親後來離婚,並用精神病來形容張栢芝的狀態。我想向太之所以說這樣的話,起因應該是這樣的:前些天張栢芝在綜藝節目上的表現引發爭議,有網友吐槽她是「撒謊精」她在節目中表示自己天生不喜歡吃肉,稱吃肉會被被媽媽打的。
  • 知人不評人,是一個人最大的修養
    有時候,對別人的一句輕飄飄的論斷,對也好,錯也罷,都可能讓對方承受很多不必要的傷害,不知人而去評人,難免會做出誤判傷害他人。生活中,我們常說,不要吝嗇自己的嘴,指的是對於優秀的人,我們應該多一些讚揚和誇獎,而對於犯錯誤的人,應該做到知人不評人,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不要一事全否定。
  • 看破不說破,知人不評人,適時沉默,是一個人更好的修養
    適時沉默,是一種修養我有一個朋友,周圍人對他的評價很高,這個朋友也是我見過最不招人煩的,為什麼呢?「水深不語,人穩不言「,我們能夠管住自己的嘴巴,看破不說破,知人不評人,是一種修養,也是一種境界。看破不說破,知人不評人我們用兩年學會了說話,卻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學會了閉嘴,長大後才知道沉默有多麼重要,一個真正善良的人,是不會去打擾他人,更不會去用言語去評價他人,學會尊重他人,也是在尊重自己。
  • 曾國藩的人生智慧:知人不評,評人不言
    我有一位師兄叫小峰,畢業不久就做了公司的部門經理。 之前手頭有個新項目,我打算請他幫忙,便約他出來吃飯。 寒暄一陣後,小峰師兄突然聊起了另一位師兄小磊:當年老師說他比我努力、踏實,現在呢,不照樣在我手底下打工。
  • 不輕易評價別人,是一種修養
    言語有度,過之則災,人際關係中要把握好分寸。一個成熟的人,從不輕易評價別人,也不會活在別人的評價裡。不輕易評價別人,是一種修養;不活在別人的評價裡,是一種修行。知人不評人,知事不聲張知乎上曾有人提問:「如何才能讓友誼長久?」有一條高贊回答這樣說道:「親疏有度,方可圓滿。」可生活中,有太多人喜歡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立場想當然地去評價別人,於是,總有人莫名其妙地被傷害、被評價。
  • 知人,不評人
    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了「煙」。有時候作為旁觀者,我們很難知道事情的全部。面對未知的事情,面對道聽途說的事情,少做評論,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境界。網上有一個新聞:在一個健身房裡有個大媽,每天加班加點去鍛鍊,最後因為運動過度而去世。後來,電視臺來採訪,健身房的人議論紛紛,有的說她是因為丈夫出軌,想要挽回丈夫;有的說她是要身材不要性命,過度減肥鍛鍊而去世。對於這個事件,網上也有很多人譏諷嘲笑。後來醫院出來澄清,原來是她兒子要肝移植,她鍛鍊是為了減去脂肪肝,救兒子的命。
  • 知人不評人,方為人上人(深度)
    越是有修養的人,越容易成功, 越是人品好的人,越招人喜歡。 人要心胸寬廣, 更要謹言慎行。 人前不多說,人後不亂說, 與人相處時, 別揭人短處,別記人壞處, 知人不評人,嘴下多留情。
  • 人最大的修養,是知人不評人,深度好句子
    一 * 不懂時,別亂說;懂得時,別多說。心亂時,慢慢說;沒話時,就別說。二 * 不要執著於令自己痛苦的事物,不要去惦記再也回不去的曾經。過去既然那麼讓人絕望,人總是要往前走的,有些事,放棄得越早,未來就會越好。三 * 處理好與人的關係,就三句話:看人長處、幫人難處、記人好處。
  • 有一種修養,叫「不語」
    比方說,和朋友一起看花的時候,你會告訴朋友,哪一朵花最好看,如果朋友不認可,你就會說出自己喜歡這朵花的理由,直到朋友認可以後,你才會很開心,否則會有一種不太開心的感覺。說話是一種能力,不說話也是一種能力。真正有修養的人,懂得「不語」,往往很沉默,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情緒,管好了自己的嘴,不會隨隨便便喜形於色,說話的分寸感很強。
  • 有一種修養叫,不隨意評價
    謹言慎行,這是一種自我素養的升華,注意說話的分寸,是做人的修養。少點戾氣,不隨意評價他人,不做謠言的傳播者,用心做事,學會閉嘴,是一個人深到骨子裡的修養。知人而不評人,這是一種修養,也是一種智慧。有的人,用幾個月的時間學會說話,卻用一生的時間都學不會閉嘴。群處時慎言,獨處時守心。」謹言慎行更體現了一個人的修養。越長大越寡言。
  • 精緻是一種態度,溫柔是一種修養,優雅而不失的穿搭,讓人喜愛!
    精緻是一種態度,溫柔是一種修養,精緻女人的穿搭,時尚不失優雅知性,溫柔中帶著十足的女人味,還會保留一絲絲清甜的少女感,讓人喜愛,讓人覺得親和,覺得舒服。那麼,秋冬季節該如何打造精緻而溫柔的穿搭呢?一般而言,大衣的長度過膝就剛剛好,雖然還有更長的款式,但是不建議大家選擇,超長款比較挑身材,而且需要有一定的氣質支撐,內涵和修養不夠的情況下,穿出來的效果可能沒你想像中那麼滿意。
  • 非常經典的句子,人最大的修養,是知人不評人,不懂別人就少說話
    2、人最大的修養,是知人不評人。不懂別人就少說話,議論最掉價。3、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別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卻努力地了解自己4、內心再強大一點,就不會聽風是雨,知道的事再多一點,就不會人云亦云。5、天空不總是晴朗,陽光不總是閃耀,所以偶爾情緒崩潰下,也無傷大雅。6、你之所以活得累,在於你:只有心理上的不斷自責,沒有行動上的立即改變。版權聲明:圖文無關,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