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曾經都聽說過二八定律這個詞,然而這個現象是源於什麼呢,有人說是不公平,也不錯,但我覺著更多的應該是,公平,因為什麼,因為資源的稀缺性,才會形成「公平的規則」。然而今天這個規則也越來越清晰,二八定律才更適合每一個人,特別是在自媒體領域。
1897年二八定律還沒有被發現,帕累託從大量具體的事實中發現:社會上20%的人佔有80%的社會財富,即:財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
恰恰相反,二八定律,代表著社會等級制度的進步,代表著社會在大家都公認的準則裡運作。二八定律產生的年代,那個時候剛開始第一次工業革命不久,資本主義統治社會。雖然有剝削有壓迫,但也比封建那種制度好。估計清朝那會,社會財富應該是一九定律。
1897年,義大利經濟學者巴萊多偶然注意到在調查取樣中,發現大部分的財富流向了少數人手裡。同時,他還從早期的資料中發現,在其他的國家,都發現有這種微妙關係一再出現,而且在數學上呈現出一種穩定的關係。
二八定律是從財富的統計表中發現的,開始說的是,錢。那個時候的錢都是幹出來的,自己幹出來,工人幹出來的,或者他上一輩幹出來的。總之,二八定律中的「二」代表的富人,多數他上一輩本家就很有錢。
但是放到今天依然適用,適用每一個人,為啥,因為二八定律代表著資源稀缺性的一個現象,錢也是資源的一種,只是現代文明和資訊時代的到來,錢已經不再是唯一的資源了,同時財富和物質也不像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時人們的唯一追求,現在人有附帶更多的,人生價值和生活趣味。
對,二八定律,是一種很常見的社會現象,但是最終它代表的是資源的稀缺性,卻造成的勞動成果的再分配。
那話說回來了,哪些是稀缺資源,時間,眼光,資本,心態。
時間並非是一天的24小時,假如你能活到200歲,不會利用好時間,結局也是一事無成。
眼光好再加上運氣,一頭大肥豬也能給吹到風口浪尖。
資本。萬事開頭難,年輕時要簡約點,別亂花錢啊。黑髮不知勤學早,趁著求學時期,不僅要完成學業,還要培養自己觀念和興趣愛好。老師只會教你啃書本。
心態這東西,可以說80%是你畢業前形成的,是你經過的事情的質量與數量的累積的結果。有個好心態,至少這輩子,擁有更多的快樂。
對於現在的自媒體,已經比較成熟了,規則性很強卻很公平。懂得利用規則的人一般都是聰明人。你會發現做自媒體的人也符合二八定律,因為大部分人做的都是很簡單很低級工作,忙忙碌碌火急火燎,卻也不掙錢。雖然平臺也不喜歡這種事,他們會把大部分資源用在那些剩下的小部分人身上。
因為那一小部分人,目光總是盯著前方。心無旁騖,專注當下。
以前我學駕照時,是在直線行駛這個科目。教練一直敲我,眼要一直盯住前方,盯住前方。當時我沒明白,後來明白,怎麼看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