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筆時代——2020中國工筆畫學術邀請展·深圳 宣傳片
主辦單位
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 深圳市社會科學聯合會 深圳大學
承辦單位
深圳大學喻繼高中國工筆畫研究院
策劃人
尚輝 李大成
學術主持
尚輝
參展畫家
喻繼高 鄒傳安 李魁正 喻慧 莫曉松 陳湘波 徐惠泉 李大成 程健 李傳真 王申勇 陳治 武欣 王冠軍 張小磊 詹勇 範春曉
當代中國工筆畫發展學術研討會
學術研討會擬邀請嘉賓(按年齡排序):
李魁正 汪藍 喻慧 鄭工 鍾曦 梁宇 陳湘波 楊曉洋 李大成 李傳真 陳向兵 吳上煒 李詩懿 顏曉萍 張鵬 遊江 袁義宏 曹豔玲 郭延容 苗瀚文 黃靖涵 董雪瑩 尤藝 高琪
線上交流專家
喻繼高 陳孟昕 王鏞 張鵬(女) 張敢 于洋
地點
深圳大學國際會議廳(D廳)
現場研討會(直播)|線上·雲展同步啟幕
時間
2020年12月2日 上午9:00
縱貫半個世紀的時代序列
橫跨數千裡的地域情懷
工筆精神 時代新風
十七位優秀的藝術家
老中青三代工筆畫者
150餘幅工筆佳作
溫暖2020
雲聚深圳
參展藝術家學術思想
喻繼高 藝術大家
我非春蠶,但願吐盡縷縷情源,獻給我畢生摯愛的,工筆花鳥魚。——喻繼高
喻繼高《荷塘鴨肥》126.2X240.5cm
鄒傳安 湖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 婁底市文聯名譽主席
因物興感,借物言情,緣勢成畫,求從順自然。——鄒傳安
鄒傳安《清光獨醉》45×60cm 2014年
李魁正 中央民族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
立今承古,立中融西,立足本根,放眼未來,是我繪畫藝術的座右銘,它將跟隨我完成自己的使命。——李魁正
李魁正《金秋爍爍》 88×92cm 1990年 第二屆中國當代工筆畫大展銀獎
喻慧 江蘇省國畫院副院長 中國工筆畫學會副會長
能潛心畫畫的人是幸運的,是辛苦的,也是幸福的。在工筆畫反反覆覆的渲染中,獲得心靈的寧靜和人格的尊嚴。——喻慧
喻慧《風中》 92×170cm 2009年 全國百家金陵大展金獎、江蘇省美術館收藏
徐惠泉 江蘇省美術館館長 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工筆和意筆只是繪畫的手段,寫意精神是中國畫的精髓。——徐惠泉
徐惠泉《蘇繡》188x178cm 紙本 2014年作
陳湘波 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館長 深圳市美術家協會主席
對於我來說,繪畫是自己別無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陳湘波
陳湘波《時聞風露香》68cm×68cm 紙本設色 2006年
莫曉松 北京畫院副院長 中國工筆畫學會副會長
生命中的場景正在相互召喚,時光與形態,那遊走在紙面上如此輕微的氣息,在空茫靜淧中等待。——莫曉松
莫曉松《炳煥彌光》91x130cm 2019年
程健 中國工筆畫學會原理事 遼寧省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委員
要古氣,更要生氣,以真切的筆墨,寫內心的印記。——程健
程健《種子夢》2001年
李大成 喻繼高中國工筆畫研究院執行院長 教授
作品深邃的意境是繪畫由技入道的一種靈魂上的升華。——李大成
李大成《紅楓樹下誰為伴》200x200cm
李傳真 中國工筆畫學會青年藝委會副主任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創研部主任
享受痛並快樂的作畫過程,叩問變與傳承的心靈之約,探求去偽存真的素樸本源。——李傳真
李傳真《夕陽歡歌》410x300cm 紙本工筆 2019年
王申勇 中國工筆畫學會常務理事 四川省詩書畫院(省畫院)專職畫家
優秀的藝術創作是需要有情感、有靈魂、有生命的。——王申勇
王申勇《暖日》87x50cm 絹本 2016年
王冠軍 北京畫院畫家 中國工筆畫學會理事
優秀的作品本無所謂中西,繪畫藝術的精神內涵其實是一樣的,殊途同歸而已。——王冠軍
王冠軍《少年遊系列——踏雲行》
陳治 天津畫院副院長 天津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一個真正優秀的寫實畫家,關鍵是對抽象的理解深刻,在相反方向上找到平衡點,才能造就深厚的作品。——陳治
陳治《美姑》196×160cm 2012年
武欣 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教師 中國工筆畫學會理事
敘事性繪畫不是只做文學性的敘事描述,不重感情的抒發。其恰恰是借敘事來抒情,在人們閱讀繪畫的同時,和作者情感與共、審美與共、思索與共。——武欣
陳治 武欣《吉祥》 180×121cm 2008年 紙本
詹勇 江蘇省國畫院專職畫家
新穎中藏古意,古法中找變通。——詹勇
詹勇《戴羽毛的姑娘》193×146cm 2020年
範春曉 安徽省書畫院專職畫家 中國國家畫院青年畫院畫家
真情實感是作品最重要的品質,脫離這個前提,再好的技法都是沒有意義的。——範春曉
範春曉《中國製造走向世界-C919大飛機》506×203cm 2019年
張小磊 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軍事美術教研室副教授
中國畫意象的審美品格是高級的;同時,就人物畫而言,寫實的一些認識和技巧也是需要的。——張小磊
張小磊《戈壁灘上的軍樂隊》180×180cm
丹青海藏網原創 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