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芃|花語江南——中國工筆畫名家邀請展

2020-12-06 藝術關注

葉芃,浙江省開化人,1973年7月出生,1993年畢業於浙江師範大學美術系,2003年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2003年獲碩士學位,師從江宏偉教授, 2014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獲博士學位,師從郭怡孮教授,2003至2016年任教於上海華東師範大學藝術學院,2016年任教於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中國畫系副教授、碩士導師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理事。

葉芃 | 花語江南——中國工筆畫名家邀請展

法蘭西映像2 138x70cm

法蘭西映像3 138x70cm

一落春 70x46cm

時空。領域18 138x70cm

如將不盡,天際寥廓

——葉芃工筆花鳥造型與空間意識

文/陳華

信息多元化正在充斥著我們這個時代,隨之而來的中國當代繪畫也呈現出了異彩紛呈的模樣,在這紛繁多樣的藝術形式下,繪畫觀念得到了重新審視,人們不再盲目追求出新出奇,畫家更加重視對傳統技法的汲取,面向自然走進生活,借古開今。這是中國當代繪畫隨時代發展的必然之路,從中我們也不乏看到優秀作品的出現,葉芃筆下的花鳥質樸寧靜,思考角度特別,帶有時間空間的維度,強調透視與時空的觀念,表達出對中國傳統思想中「道」的理解與感悟,讓觀者有身臨其境,人耳目一新之感。

個人藝術形式特徵與其自身的閱歷密不可分,在葉芃的工筆花鳥繪畫研究過程中大致分為三個階段,我們可從這三個不同階段看到他在工筆花鳥畫學術上的不斷探索。第一階段摹古蓄力,即創作的初始階段,他從繪畫內容的構成形式到繪畫媒介的應用實踐進行了全新的嘗試,最終確立創作方向。此時期的花鳥造型上更趨向於宋代院體的造型規律,傾向古典的創作形式,使形象內容文學化,注重對物象的真實感受。第二階段是創作的不斷汲取吸收外化階段,是蓄勢待發的階段,繪畫造型上根植於兩宋並汲取明清寫意造型的靈動,在對傳統不斷深入的過程中探究工筆畫的寫意性傳達。這一時期對於八大山人禽鳥和荷花造型在工筆畫創作中的吸收和運用是重心。第三階段是創作的轉型階段,如果說前兩個階段是量的積累,那麼這個階段便是質的飛越。前兩階段立足傳統求創新,因此無論造型還有空間意識都是古典的平面化的,而第三階段已經從古典研究轉向現代探索,造型元素和空間意識都更為多元化。在第三階段葉芃嘗試在工筆畫創作中借鑑吸收現代繪畫形式美感和闡釋傳統哲學觀念。創作上更傾向意境空間的表達,在繪畫觀念上立足「禪」、「道」的思想意境。對於繪畫哲學並由此衍生出對於空間的自我闡釋:將西方的透視法與三點透視融於畫面,通過畫面中有序的空間穿插來達到從技到意的自我融合。正是在這樣循序漸進不斷學習研究過程中,葉芃對工筆花鳥造型和空間意識有了全新的解讀方式。

葉芃對於空間意識的自我闡述帶來畫面造型的多元化。中國傳統繪畫審美意識是建立在人的主觀情感下做出是非判斷的觀念,在這個體系中強調美的意義,將人的品格情志放在首位,來引導繪畫的最終目的。而葉芃的工筆花鳥畫對與空間意識的闡釋正是跳出了慣有的情感束縛做出了大膽的嘗試:畫面中重視物象的象徵性隱喻,並將它們打破重組進行有意識的排列組合,讓看似無聯繫的物象在有限的時間空間內產生聯繫尋找規律。如《時空·領域-16》《時空·領域-17》中,畫面造型上用線性透視來突出空間的不同維度,在不同空間劃分中又加入了山水、蓮花等象徵性符號,使它們在空間的疊加中產生碰撞,發生聯繫。正是在這種拋棄物象中人所賦予的情感,根據葉芃心目中的哲學意象,讓事物無論是真實再現還是主觀表現都和諧的出現在畫面的多元空間意識中,也因此平面化造型與立體造型毫不違和的在同一畫面呈現。讓我們看見了當代畫家繪畫意識的創新性,而在創新的背後是更多的是對傳統文化精神性的深入思考。葉芃的工筆花鳥造型是基於傳統上的推陳出新,他沒有陷入既定的傳統模式而是大膽打破了固有觀念,探尋造型發展的新方向。

葉芃的工筆花鳥畫空間意識是精神性的表現,這反映在他對繪畫意向空間的精心營造:畫面中意向的空間結構,意向空間的打破重組,意向的建構關聯與情感的外化。他的表達又是傾向於文學化的,抒情的,具有時代意味的。在看是自我矛盾的意向空間中,使物象在時空的穿插與玄幻之中達到平衡,以求情感寄託的真實表達。葉芃的花鳥畫空間意識是謙恭於傳統的,畫面中每一個物象的牽扯都離不開對傳統文化精神的深入研究和細心排布,每個物象背後的文化意蘊盡力發揮。在《法蘭西映像》系列中鳶尾花,人物雕像,雲,山等系列元素在傳統的線性表現之外加以拓展變化,使其在傳統的形象與西方元素的融入中尋找自己的意向特徵。由此可見葉芃的花鳥畫空間意識是靈活多變的,當固有的造型方式不能滿足於當代繪畫需求時,繪畫的表現方式應該被得到重新審視。我們看到葉芃在花鳥是造型上是帶有鮮明個人情感特色的,它的一花一木,一情一景正是畫家心中的宇宙觀,時空觀的客觀體現,他從一個超然視角去觀察繪畫藝術與人之間不斷發生的微妙關係,以悟道盡其性,以悟道遊於藝,在繪畫過程中獲得這份超然。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花語江南

——中國工筆畫名家邀請展

參展藝術家 | Artist

喻慧 莊道靜 李強 崔進 王法陳林 方政和

雷苗 李金國 姚媛 張見 高茜 葉芃 甘永川

範海龍 鄭慶餘 焦騰飛 韓非 李娜 羅翔 韓荷

李加濤 胡飛帆 高重飛 林聰文 張嶽 金潭 黃帆

出品人|Producer: 曹輝

策展人|Curator: 李磊

學術主持|Academic Director: 商勇

主辦單位|Sponsor:

南京 書畫 院

承辦單位|Organizer:

南京子瞻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Co-Organizer:

中國鐵建 香港路勁

開幕時間|Opening:

2019年8月9日 15:00(周五)

展覽地點|Add:

南京市秦淮區剪子巷50號 金陵美術館3號展廳

展覽時間|Exhibition Dates:

2019年8月9日——8月18日

相關焦點

  • 崔進|花語江南——中國工筆畫名家邀請展作品欣賞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美術創作院專職畫家。崔進 | 花語江南——中國工筆畫名家邀請展《室內遊戲》 126×128cm金暉 127x65cm 臥花 64x85cm 夜 126x65cm 逍遙的私語者
  • 工逢盛世——中國工筆畫名家學術邀請展在炎黃藝術館開幕
    作為2018年中國美術界第一場工筆畫大展,「工逢盛世——中國工筆畫名家學術邀請展」開幕會於2018年1月9日下午14:00在北京市炎黃藝術館隆重舉行。、中國工筆畫學會副會長何家英、中國工筆畫學會副會長陳孟昕、中國工筆畫學會副會長牛克誠、《美術》雜誌主編尚輝、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王鏞、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鄭工、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杭春曉、北京畫院院長助理、藝委會副主任莫曉松、文化部藝術發展中心培訓部主任、中國畫創作研究院執行院長袁學軍、安徽省美術家協會秘書長謝宗君、中西部徽商會長聯盟主席王平哲、京徽畫院執行院長杜林、清華大學中國畫高研班主講導師劉懷勇
  • 「詩意江南—全國工筆畫作品展」在尹山湖美術館開幕
    中共蘇州市委宣傳部主辦,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江蘇省美術家協會、蘇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蘇州市吳中區委宣傳部、蘇州市尹山湖美術館承辦,江蘇蘇憶文旅有限公司、蘇州潤琨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協辦的「詩意江南—全國工筆畫作品展」在蘇州市尹山湖美術館開幕。
  • 觀展 | 莊道靜老師帶領靜之堂學員觀「無遠弗屆—中國當代工筆畫名家邀請展」
    靜之堂的堂子們隨莊道靜老師一同到上海世博展覽館參觀「無遠弗屆-中國當代工筆畫名家邀請展▲ 莊道靜老師受邀參加藝術上海「無遠弗屆—中國當代工筆畫名家邀請展」▲ 作品局部莊老師在觀展的過程中為堂子們詳細解讀了
  • 中國工筆畫邀請展在海興開展
    中國工筆畫邀請展在海興開展展出作品80餘幅,展覽將持續至12月15日本報訊(記者王汝汀)11月27日,中國工筆畫作品邀請展在海興縣美術館開展這次活動由中國工筆畫學會、河北工筆畫學會、市文聯等單位聯合主辦,展覽將持續至12月15日,展出作品皆以謳歌新時代、弘揚正能量為主題,充分展示了中國工筆畫的精湛技藝和文化風採。據介紹,2015年1月,滄州市被中國工筆畫學會授予「中國工筆畫之城」榮譽稱號。
  • 工筆·新世代——中國青年工筆畫名家學術邀請展
    越來越多的畫壇同道意識到,既要回到畫科本體的自覺,又要把準時代脈搏的節奏,才是當下工筆畫更好走向未來的正途。              回顧工筆畫的發展歷程,如同「中國畫」的概念是伴隨著西洋畫的湧入而逐漸生成一樣,在中國畫發展的歷史上,「工筆畫」概念的確立也呈顯出相對性與獨特性的規律,是隨著傳統畫體寫意化發展的參照系而逐漸明確起來的。
  • 組圖:工筆·新世代——中國青年工筆畫名家學術邀請展
    2020年12月27日,在濰坊魯臺會展中心盛大開幕的第十屆濰坊中國畫節上,受邀由中國工筆學會主辦的「工筆·新世代——中國青年工筆畫名家學術邀請展」在會展中心的二樓主廳同步開幕。中國工筆畫學會會長、中國畫學會副會長、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副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導陳孟昕先生出席了此次中國畫節開幕式,並代表中國工筆畫學會上臺捐贈自己精品新作給濰坊市政府。
  • 中國畫名家作品邀請展開展
    「丹青博物·文興即墨」 中國畫名家作品邀請展開展
  • 收藏投資導刊 | 中國當代工筆畫名家小幅精品展全國巡迴展深圳首展...
    由中國工筆畫學會、深圳關山月美術館及湖北省美術館、安徽亞明藝術館、合肥久留米友好美術館、貴州美術館、江蘇淮安市美術館、山東威海市美術館、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81美術館聯合主辦的「精微·廣大——中國當代工筆畫名家小幅精品展」將於2019年在全國範圍內巡迴展出。今年適逢偉大祖國建國70周年,展覽將以新時代工筆畫家的創作風貌及工筆精品向國慶獻禮。
  • 「江南好——當代中國畫名家邀請展」在蘇州彬龍美術館舉行
    2020年9月15日,「江南好——當代中國畫名家邀請展」在蘇州彬龍美術館開幕。展覽展出當代著名中國畫名家錢蓉蓉、車前子、秋一、雨石、章耀、夏回、崔海、金心明、朱寒光、吳沌生、陳又遲11位藝術家的52幅中國畫精品,作品融入了濃厚的江南傳統文化特色。此次展覽將持續至10月10日。本次展覽由蘇州彬龍美術館主辦;西湖畫會、恆園畫館協辦;藝術總監:金心明;策展:楊曉明;策劃:錢西姿。
  • 展訊《藝貫中西—2018中國當代藝術名家邀請展》
    10月13日下午三點,《藝貫中西—2018中國當代藝術名家邀請展》第三屆將於北京宋莊金藝橋美術館開幕。金藝橋美術館為全產業鏈藝術機構金藝橋空間的核心組成部分,本次展覽是金藝橋美術館開館展,展覽邀請到中國當代24位國畫名家,為期一周,共展出200餘幅精品力作。展覽由著名策展人陳鵬策劃。
  • 2019中國(青島)藝術博覽會書畫藝術名家邀請展圓滿舉辦
    「藝術讓城市更時尚,藝術讓生活更美好」——2019中國(青島)藝術博覽會書畫藝術名家邀請展圓滿舉辦2019年10月25日上午, 2019年中國(青島)藝術博覽會在青島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其中,2019中國(青島)藝術博覽會「書畫藝術名家邀請展」在青島國際會展中心三號館隆重開幕,本次邀請展以「藝術讓城市更時尚,藝術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旨在弘揚新時代文藝精神,積極傳承傳播中國傳統書畫藝術,共同促進我國文藝事業的蓬勃發展。邀請展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書畫藝術家的上千幅近幾年來精心創作的最新作品,為時尚青島帶來了一場藝術盛宴。
  • 工筆時代——2020中國工筆畫學術邀請展·深圳
    工筆時代——2020中國工筆畫學術邀請展深圳大學喻繼高中國工筆畫研究院策劃人尚輝 李大成學術主持尚輝參展畫家喻繼高 鄒傳安 李魁正 喻慧 莫曉松 陳湘波 徐惠泉 李大成 程健 李傳真 王申勇 陳治 武欣 王冠軍 張小磊 詹勇 範春曉當代中國工筆畫發展學術研討會
  • 精微·廣大——中國當代工筆畫名家小幅精品展開展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今天上午,由中國工筆畫學會、安徽省美術家協會、合肥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合肥市政協書畫院、安徽省工筆畫學會聯合主辦的「精微·廣大——中國當代工筆畫名家小幅精品展」巡迴展在亞明藝術館、合肥-久留米友好美術館開幕。
  • "詩意江南——全國工筆畫作品展"亮相蘇州尹山湖美術館
    9月19日,「詩意江南——全國工筆畫作品展」在蘇州市尹山湖美術館開幕,展覽以「詩意江南」為主題,展覽旨在展現當代中國工筆畫在人物、山水、花鳥各不同題材的發展與創作生態,從而推進對於工筆畫本體的藝術探索與學術研究。展覽將免費開放到11月20日。
  • 李冠德 / 大器風範——當代中國畫壇代表性名家學術邀請展
    基於前述內容,組織方擬以「大器·風範」為主題,選擇當代最具代表性的畫壇名家舉辦「大器·風範——當代中國畫壇代表性名家學術邀請展」。主辦單位:北京觀復美術院學術主持:劉龍庭展覽題字:邵大箴展覽地點:北京·李可染畫院美術館展覽時間:2018年7月27日—8月1日
  • 【展訊】「中國工筆畫作品邀請展」將在海興美術館展出
    【展訊】「中國工筆畫作品邀請展」將在海興美術館展出 2020-11-26 1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詩意江南」全國工筆畫作品展周六在蘇開幕
    經過近6個月緊鑼密鼓的籌備,「詩意江南」——全國工筆畫作品展將於9月19日15時在尹山湖美術館盛大開幕。展覽將持續至11月20日,免費參觀。這也是第二屆中國蘇州江南文化藝術·國際旅遊節「精緻江南」板塊重要組成部分。
  • 重磅|文心雅墨——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展之楊小雲
    百度百科 新浪收藏 現代快報 中國書畫報 人民畫報 揚子晚報 中國報導 南京晨報 今日中國文心雅墨——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展與華夏文明一同推進的國畫印記了文明開化的漫漫履跡,承載著文化演繹的悠悠智慧以「文心雅墨」為題,旨本屆江蘇省美術館舉辦「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巡迴展」,意在邀約全國部分卓有成就的藝術家自選新近之作,邊巡展邊探討,以輕鬆活潑的雅集方式切磋交流國畫及筆墨問題,以期增進思想和實踐共識。
  • 詩意江南——​「當代工筆畫的創作生態與精神指向」學術研討會
    「詩意江南——全國工筆畫作品展」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共蘇州市委宣傳部主辦,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江蘇省美術家協會、蘇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吳中區委宣傳部、蘇州市尹山湖美術館共同承辦的「詩意江南——全國工筆畫作品展」即旨在展現當代中國工筆畫在人物、山水、花鳥各不同題材的發展與創作生態,從而推進對於工筆畫本體的藝術探索與學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