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晚年心灰意冷,還寫下一首感傷之作,每一句都感人肺腑

2020-12-22 塵世曉書僮

李清照晚年一直生活在浙江金華,那一段時間也是她人生的低谷期,不僅生活陷入了困境,同時骨子裡就感傷不已,終日以淚洗面,過著極為悲苦的生活。當時她身邊沒有一個親人,也沒有一個朋友,丈夫趙明誠因病離世,第二任丈夫張汝舟接近她,也無非是為了佔有她的古玩文物,還對她橫加虐待,讓才女可謂是心灰意冷,所以這一時期的作品,寫得很是感人。

南方雖然風景如畫,處處充滿了詩情畫意,但是對於李清照來說,每天所要面對的卻是悲苦的生活,再加上她一天一天老去,身體也是大不如從前,還經常生病。在這首《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一詞中,她就很詳細地記錄了當時的生活,還有生病時的無奈,所以這首詞從開篇到結尾,無不流露出了一種悲痛之苦,每一句都充滿了憂愁,讀來讓人肝腸寸斷,每一句都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

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醞藉,木樨花。

原本是一位多情的才女,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卻遭受了各種各樣的打擊,使得才女孤苦無依,過著很悲苦的生活,即使是生病了,也沒有人照顧,只能是咬牙慢慢地承受著生活的折磨。這首詞也是她晚年的代表作之一,從起句就可以感受到才女的無奈,當她面對生活的打擊,那種感傷之懷,還有對於現實的感知,讓才女一度心灰意冷。

詞的上片沒有任何的過渡,起句就直抒胸臆,把生活中所遭遇的不公,用一種極為悲情的口吻娓娓道來;我現在生了一場大病,已經憔悴得不成樣子,頭上和兩鬢早已花白,整個人瞬間老了許多。躺在床上看著外面的一輪殘月透過紗窗照射在進來,讓人生出了更多的憂愁。只好勉強起身,將豆蔻用沸水煮熟,強打精神分茶而食,這種生活最是折磨人,讓人感慨萬千。

下片則是表達出了才女一種豁達的心態,儘管生病了,生活也不如意,可是對於才女來說,生活就是如此,還是過著詩意化的生活;整天都靠在床上讀書,這是多麼閒適,外面此時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而雨中的景色更美。每天陪伴我的正是外面,那深沉而含蓄的木樨花。這裡所描寫的「木樨花」,其實所指的是桂花,也是才女最喜愛的一種花。

李清照在這首《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一詞中,只是那麼淡淡著筆,可是字裡行間卻是充滿了憂愁。而通過最後一句「木樨花。」我們也可以知道,當時的季節是八月,也就是秋天。古人對於秋天,也是有著一種獨特的感悟,會生出許多的憂愁,而才女當時還生了一場大病,從而寫得更加的憂愁,一字一句流露出了無限的感傷之懷。

晚年的生活讓李清照孤苦無依,也正是經歷了那種悲苦的生活,也讓她晚年的作品更加的深沉。雖然這首詞在她眾多的作品中,並不算是最突出,但是那份情感最細膩,無論是對於心理的描寫,還有對於周圍環境的描寫,可謂出神入化,只用了三言兩語,便是交代得很清楚。一個弱女子,還是在那個時代,可見當時的李清照,一定是受過了很多的折磨,吃過了很多的苦。而這首詞也是她晚年人生的寫照,從開篇結尾無不流露出了淡淡的憂傷。

相關焦點

  • 晚年辛棄疾回顧自己的一生,寫下一首感傷之作,每一句都直擊人心
    辛棄疾的晚年是很悲慘,不僅丟了官職,還被人陷害,所以他最終只好選擇去到江西上饒隱居,過著看似悠然自得的生活,其實骨子裡是很憂愁,創作了一系列傷感的詞作,畢竟對於詞人來說,他憂國憂民,可是別人並不理解他,還處處與他作對,同時也沒有受到重用,這些都成為了他人生中的遺憾。
  • 命運多舛的李清照晚年流落江南,寫下一首感人的詞,句句充滿憂愁
    李清照是北宋最具有創造力的女詞人,也是後世公認的才女,她的詞情感細膩,每一首都感人肺腑,特別是她晚年的作品更是道盡了人生的無奈,寫盡了一生的委屈。江南在文人的筆下唯美,充滿了詩情畫意,可是李清照筆下的江南卻是處處流露出了感傷之懷,以她這首《清平樂.年年雪裡》來說,那就是一首無比傷感的作品,整首詞充滿了憂愁,也把自己在生活中的委屈,全部融入進了作品中,從而也就使得這首詞讀來令人肝腸寸斷。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 多情的元稹寫下一首情詩,每一句都感人肺腑,道出了他的一片深情
    元稹的愛情故事為後人津津樂道,初戀時他遇到了美麗的富家千金崔鶯鶯,這段愛情也是讓他刻骨銘心,日後他還寫過《崔鶯鶯傳》;後來他又是認識了才女薛濤,兩個人也是愛得死去活來,不過這段戀情並沒有結果,最終還是無疾而終;直到遇到了另一位才女韋叢,元稹與之一見鍾情,兩人戀情終於是修成正果,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 李清照晚年很孤獨的一首詩,每一句都直擊人心,道盡了思鄉之苦
    李清照也是深切感受到了那份悲痛,再加上當時她的丈夫趙明誠,還帶頭先跑,這件事情給她打擊很大,可是又無可奈何,於是她寫詩諷刺丈夫,沒有多久趙明誠就一命嗚呼,李清照只好繼續往南,先後在多個地方停留,最終到達了金華,在那裡才女面對家國之恨,寫下了很多的感傷之作,無非是在訴說人生的無奈,還有內心的悲痛之苦。
  • 命運多舛的李清照寫下一首悽美之作,無一字不憂愁,無一字不傷感
    李清照晚年的詞感人至深,寫得極為傷感,譬如這首《好事近.風定落花深》,那就是一首傷感之作,整首詞意境悽美,字裡行間充滿了憂愁,讀來也是令人感慨萬千。當時的李清照正是生活在浙江金華,遠離了故鄉,這種漂泊的生活,讓她很沒有安全感,所以在這首詞中,她寫盡了一生的委屈。
  • 中年孀居的李清照鬱鬱寡歡,寫下一首悽美之作,每一句都充滿憂愁
    》,使得是那一時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整首詞寫得很是感人,每一句都充滿了憂愁,讀來也是令人感慨萬千。浙江金華風景秀麗,可是對於才女來說,根本無心去欣賞,她的內心無比的痛苦,在這首詞中,她用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寫出了當時內心的感受,還有悲痛之苦,從而令這首詞顯得與眾不同,有著一種獨特的韻味,所以這樣的作品,也是不容錯過,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只要讀懂了自然也能夠體會到才女的無奈,還有當時內心的憂愁;所以這首詞寫得很孤獨,每一句都充滿了憂愁。
  • 李清照晚年寫下一首悽美之作,字裡行間透露出憂愁傷感,直擊人心
    李清照的一生可以說是「大喜大悲」的一生,少女時期的李清照家境富裕、生活榮華,才有了李清照許多帶有「閨情」的詞作,成婚後的李清照一開始也算得上濃情蜜意、舉案齊眉,晚年卻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為此寫下了許多傷感的詞作。
  • 李清照在丈夫趙明誠逝世後,寫下的這首感傷之作,無一字不憂愁
    李清照是北宋最具有魅力,也是最有才華的女詞人,一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作品,其中有很多都是膾炙人口,譬如《聲聲慢·尋尋覓覓》、《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武陵春·春晚》、《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等等,這些都是不朽的經典。那我個人是很喜歡李清照的詞,特別是她後期的作品,每一首都感人肺腑,由於當時她一個人流落到江南,丈夫趙明誠因病逝世;後來的第二任丈夫張汝舟只是在利用她,為了得到她手中的金石藏品。
  • 李清照年輕時期的一首詞,充滿了濃濃的少女之情,每一句都很深情
    特別是當趙明誠去外地為官,她一個人在家中獨守空房,寫下了這首感人肺腑的經典名篇《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這也是李清照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整首詞情感細膩,字裡行間充滿了濃濃的愛意。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 白居易晚年過重陽節,喝醉酒後寫下一首感傷之作,無一字不憂愁
    可能也是由於被貶過,晚年的白居易一直是耿耿於懷,寫過很多的詩作,以此來表達內心的不滿,作為那個時代最著名的詩人,白居易才華橫溢,並且還有著遠大的志向,但是被貶江州之後,他的人生也是發生了變化,最後再也沒有受到重用。
  • 李清照晚年最傷感的一首詞,讀來令人感慨萬千,每一句都充滿憂愁
    ,可以給予她溫暖,這些都成為了她人生中的痛,所以這一時期創作出來的作品,那也是感人肺腑,道盡了心酸和無奈。江南自古繁華,可是李清照面對江南的美景,則是生出了更多的憂愁,再加上晚年身邊不太好,也是經常生病,這讓才女感動無比的孤獨,為此在這首《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一詞中,她也是道盡了相思之苦,寫盡了一生的委屈,畢竟一個人孤苦無依,無論是面對人生的挑戰,還是面對生活中的重擔,那都是讓她悲痛萬分。
  • 多情的高僧寫下一首愛情詞,細膩的筆觸娓娓道來,每一句都很深情
    古代的文人往往比現代人看得更透,一些人在現實生活中感動無奈時,則是會選擇出家為僧,削去青絲常伴青燈古佛,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這個時候他們在思想上又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創作出來的作品更加震撼人心,以北宋著名詞人惠洪來說,那就是很著名的例子;他在青年時代寫過很多的詞,可是不及晚年出家後寫下的這首
  • 唐朝女道士夜裡送別情郎,還寫下一首深情的詩,每一句都直擊人心
    李冶,字季蘭,唐朝時期著名的詩人,大約生活在中唐時期,不過她由於後來看淡了世事,又成為了一名女道士,晚年還一度被召入宮中,時間是公元784年,但是因曾上詩叛將朱泚,從而激怒了唐德宗被下令亂棍打死。一位有才女子,看淡了世事,為了正直,卻是慘遭不幸,著實是令人唏噓。
  • 丟了官職的王勃心灰意冷,面對迷人的春色美景,寫下一首傷感的詩
    ,所以說王勃當時心灰意冷,只好離開他留戀的長安。任何一個有才華的人,那都是希望有一天可以實現人生理想,才華被人肯定,成就一番事業,但是王勃初到長安,不太懂得人情世故,以至於還得罪了皇帝,這就等於親自斷送了前程。離開了長安,意味著不可能再會有希望,王勃在這個時候還寫過一首很傷感的詩,也就是這首《對酒春園作》,整首詩通過春色美景來抒發情感,表達了自己的悲痛之苦,還有對於未來的擔憂。
  • 李清照晚年最經典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名句,最後兩句更是膾炙人口
    李清照的詩歌同樣是自成一派,看上去寫得很普通,但是每一首都很有趣,同時也寫出了新意,再譬如這首《題八詠樓》,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這首詩用一種極為悲情的口吻描寫了晚年之後的人生寫照,當時李清照流落到江南,過著一種極為悲苦的生活
  • 中年孀居的李清照寫下一首悽美之作,無一字不憂愁,無一字不傷感
    李清照的愛情就是一個悲劇,儘管她前期很愛趙明誠,可是由於爆發了「靖康之難」,當時他擔任健康(今天江蘇省南京市)知府,可是並沒有起來反抗,而是選擇帶領家人逃跑,這件事情讓李清照很是不屑,為此還寫下《夏日絕句》一詩來諷刺他,也正是由於這首詩讓趙明誠抬不起頭來,此後一直是鬱鬱寡歡,沒有多久就一命嗚呼。
  • 李清照晚年時,想起死去的夫君,寫了一首詞,最後一句令人感傷
    每一位詩人都有不同的人生經歷,他們筆下的愁也各有不同。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這一首關於「愁」的詞,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作品《武陵春春晚》。寫這首詞的時候,李清照已經遭遇了國破家亡之痛。李清照早期作品中也有許多寫「愁」的詞,但大多是寫少女懷春之愁,或是思念愛侶之愁。晚年再寫愁,已經不是一般的閨情怨詞所能相提並論的。詞的第一句寫風吹花落之景,正是一番大雨初歇、雨後乍晴的景象。
  • 北宋才子一首感傷之作,每一句都寫得很孤獨,字裡行間充滿了憂愁
    宋朝詩人張耒這首秋夜即景詩《夜坐》,那就是一首感傷之作,當時詩人一個人獨自在院子裡坐著看風景,此時詩人有感而發,回想過往的人生,還有對於未來的擔憂,於是寫下了這麼一首感傷之作。詩人正是在現實生活中一直鬱郁不得志,儘管他很有才華,可是並沒有受到重用,一度是被人彈劾,還被罷了官職,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詩人可謂是感慨萬千。
  • 唐朝詩人高蟾很孤獨的一首詩,每一句都感人肺腑,描寫得無比傷感
    每個人都會孤獨,都會感動莫名的傷感,由於我們生活在這個凡人堆裡,自然而然會有這樣的一種感受,不過當我們孤獨的時候往往思考的也更為深刻,正是這個原因,使得唐朝的詩人寫下了很多孤獨的作品,他們把自己對於人生的感悟,還有在現實生活中所遭受的打擊全部融入進了作品中,從而使得作品裡處處充滿了孤獨
  • 李清照一首經典的《清平樂》,從開篇美到結尾,俗中帶雅被稱神作
    那麼李清照無疑是北方人中的代表,她的詞完全可以媲美任何一個大才子,特別是她後期的作品,每一首都感人肺腑,並且還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這一時期由於她流落到了江南,過著居無定所的生活,內心是很悲痛,不僅見證了北宋的滅亡,另外丈夫趙明誠也逝世了,這些對於她來說,那都是一種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