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子街街道: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2020-12-10 九臺廣播電視臺

為實現城鄉融合發展,城子街街道以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結合本地實際,以突出重點、整治亂點、關注熱點、打造亮點為主線,積極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走進城子街街道百合村二社張秀英家,映入眼帘的是乾淨的客廳,窗臺上的綠植枝繁葉茂,廚房物品擺放整齊。老兩口告訴記者,平時孩子們不在家,兩個老人就打掃房間、扭扭秧歌,看到村子裡越來越乾淨、越來越美,心情越來越好。

城子街街道各村屯多措並舉,以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目標,改善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具體工作中,各村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狠下功夫,對村容村貌進行集中整治,發揮村民的主體作用,抓好全村美化綠化,形成家家愛環境的長效治理機制。環境的改善,也改變了村民的環保意識,村民由被動變為主動參與到環境衛生保護工作中,農民的環境衛生意識明顯增強,全村綠樹成蔭,街路整潔,面貌煥然一新。

在鄉村振興工作中,城子街街道突出重點、高位統籌,加強村級黨組織建設,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基層落地生根;積極編制「十四五」建設規劃,提高各單位、各行政村參與度,凝聚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勁動力;堅持從實際出發,以點帶面層層推進,從「一處美」走向「一片美」;在建設模式、進度、政策支持上不搞「一刀切」,挖掘文化內涵、展現地方特色、體現農家風情,使美麗鄉村建設真正符合城鄉發展規律,符合各地實際情況,符合群眾發展要求。

城子街街道進一步理順好政府主導、村民主體、社會參與的關係,廣泛宣傳,調動村民積極性,激發群眾「主人翁」意識,實現由「旁觀者」向「建設者」轉變,推行村民自治;同時深化農村垃圾「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區處理」的模式,實現垃圾處理良性循環;繼續推進廁所革命、汙水治理、農村公共服務等,引導農民養成科學健康生活方式,不斷增強村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徹底改變農村的人居環境。

城子街街道把經濟發展作為主體工作來抓,大力打造大貝花海國家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增減掛鈎項目建設,並結合各村實際,認真謀劃特色項目,推進百合村麵粉廠項目、燒鍋村天麻項目、郭家村養老項目、朱家村休閒垂釣園項目等多個產業項目。

下一步,城子街街道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全區鄉村振興推進會精神,統籌發展、突出亮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全媒體記者鞏寧萍劉鑫

版權所有:九臺融媒 轉載請註明出處

編  輯:馮玉張光豐 田 碩(見習)

榮雪彤 邵世琪範紅影

責任編輯:康小燕石洪志

監  制:袁 麗

相關焦點

  • 長春市九臺區興隆街道:多元化產業發展 助力鄉村振興
    長春市九臺區興隆街道:多元化產業發展 助力鄉村振興 2020-08-20 0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安王曲:城市更新+鄉村振興 爭創西安城鄉融合發展示範區
    城市更新+鄉村振興 近年來,王曲街道緊緊圍繞「三三三」戰略和區委、區政府各項重點工作,以推進城鄉一體發展為重點,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成效、產業創新、產業升級,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為美好王曲發展助力添彩。
  • 城東街道:鄉賢聯誼會助力鄉村振興
    11月26日下午,溫嶺市城東街道鄉賢聯誼會成立大會在上海西郊賓館召開。50餘位溫嶺鄉賢坐在一起,共同為家鄉謀劃發展。  「在外企業家都非常關注、關心家鄉發展,此次街道鄉賢聯誼會的成立,給大家提供了參與、聯繫、溝通的平臺,大家也會繼續關注和積極參與城東發展。」城東街道第一屆鄉賢聯誼會會長袁國良說。
  • 兩岸共商鄉建鄉創融合發展 助推鄉村振興
    中新社廈門12月8日電 (記者 楊喆)兩岸鄉建鄉創融合發展論壇8日在廈門舉行。多位臺灣建築師、文化創意團隊代表,以及福建省相關部門和部分村莊代表等共商鄉村振興帶來的機遇,解讀政策,分享經驗。12月8日,福建廈門,臺灣鄉建鄉創專家秦嘉遠作主旨演講。
  • 南平建陽區:文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
    原標題:南平建陽區:文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建陽區立足文化資源優勢,把「文化+」理念融入產業發展全過程,突出抓好鄉村旅遊發展,持續推進文旅融合、農旅互動,逐步形成文旅融合發展新模式。2019年,該區旅遊總收入96億元,同比增長31.9%。
  • 花園鄉村迎客來 長安區以鄉村振興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在今年西安市召開的「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動員大會」上,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浩對長安區一產二產三產融合、城市鄉村自然融合、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的發展之路給予肯定。按照「三個融合」的發展定位,長安區緊扣「三三三」戰略和十五項重點工作,努力補齊鄉村基礎設施短板,加快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全面推進清潔鄉村、花園鄉村、「五化」道路「三個全覆蓋」,以好環境催生新業態、新產業,提高群眾文明素養,走出了一條人、環境、產業、經濟協同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
  • 張繼良:以鄉村振興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40年後的今天,我們應該通過振興鄉村,開啟城鄉融合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系列重要論述,明晰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戰略目標,對於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意義重大。一黨中央制定了一系列以鄉村振興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戰略規劃和政策措施,為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提供了堅強保證。
  • 集美區大力推動鄉村圖書館建設 助力鄉村振興
    一個圖書館改變一個村莊集美區大力推動鄉村圖書館建設,發揮公共文化機構輻射作用,助力鄉村振興這些由民房改造而成的公益圖書館,是集美區在鄉村振興工作中堅持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強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集美區以鄉村圖書館作為文化傳播的載體,以精神文明建設作為鄉村文化振興的起點,大力推動鄉村圖書館建設,發揮公共文化機構輻射作用。
  • 「第一書記」傾情基層發展 助力鄉村振興
    2018年5月,董學勇被組織選派擔任孟寺鎮第一書記,駐村以來,他身兼數職,圍繞抓鄉風促文明,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目標任務,深入田間村頭,全面體察民情,與群眾肩並肩勞動,面對面交流,強力推進脫貧攻堅,大辦各類惠民實事,助力鄉村振興朝著康莊大道闊步邁進。
  • 舟白街道舉行鄉村振興培訓會
    培訓會現場11月25日,舟白街道舉行2020年鄉村振興培訓會,授課老師們分別以《當好文明市民 創造美好生活》《速速減塑 拯救地球》《鄉村旅遊》為題對參會人員進行了培訓。各村社村民代表100餘人參加培訓會。
  • 卡倫湖街道:實施鄉村振興,建設富美鄉村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體工作中,卡倫湖街道結合實際,把壯大集體產業、改善人居環境做為最大民生,將鄉村振興與產城融合有機結合起來,著力探索出具有當地特色的振興之路。走進王家村一社石紅梅家中,和煦的陽光撒滿客廳,顯得屋內格外溫暖。
  • 「柑橘貸」助力鄉村振興
    本報訊記者蘇麗霞通訊員唐明偉報導近日,農行雲南省分行「柑橘貸」助力鄉村振興支農惠民活動啟動儀式在玉溪市華寧縣舉行。華寧縣華溪鎮竹居村39歲的王進福臉上洋溢著滿意的笑容,他說:「農行這6萬元貸款真是幫了我的大忙,解決了我購買化肥、農藥等資金問題,今年柑橘增收有希望了。」王進福只是獲得農行貸款支持的眾多農戶中的一個。
  • 江西資溪:白茶飄香產業旺 「茶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
    「有機茶王」爭霸賽、主題研討會、茶藝表演等一系列活動,不僅充分展示資溪白茶產業發展新成就,更進一步推進資溪白茶品牌建設與推廣,促進「茶旅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資溪縣縣長黃智迅說:「文化節的舉辦對弘揚白茶文化內涵、拓展白茶銷售市場、推動白茶產業化發展和鄉村休閒旅遊業提升有著積極促進作用,也讓更多茶企、茶農分享茶業發展的成果。」
  • 青島市即墨區:探索國企與鄉村結對共建 助力鄉村振興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8日訊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山東鑫誠恆業集團有限公司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在推動農業農村發展中的獨特優勢,探索國企與鄉村結對共建,助力鄉村振興。
  • 霞浦松山:「文化集市」助力鄉村振興
    7月28日,霞浦縣文旅局召集非遺傳承人在松山街道長沙村開展「鄉村文化集市」活動,助力鄉村振興。在這次助力長沙村「鄉村文化集市」活動中,傳承人蘇敏(剪紙傳承人)、顏勇金(糖塔模具傳承人)、吳孫存(畲族鬥笠傳承人)、雷仁華(畲族手剪傳承人)、王胤祥(陶瓷傳承人),集中展示了非遺傳統製作的技藝,剪紙、糖塔、鬥笠、手剪、陶瓷等。
  • 以曲藝助力鄉村振興
    台州鼓詞《一張船票》劇照傍河而建的百年老街,以青石板鋪設街道,街旁是明清鬥式吊樓二層建築……當台州路橋老街的照片投影在舞臺上時,臺下的觀眾感到十分親切。這是他們熟悉的老街。11月28日晚,「曲藝助力鄉村振興」中國曲協文藝志願服務團走進浙江台州惠民演出在路橋文體中心舉辦。王汝剛、李金鬥、程桂蘭、大兵、趙衛國等曲藝名家和台州當地曲藝工作者,聯袂為觀眾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演出。本場演出名家薈萃,星光璀璨。
  • 湘南桂北網際網路+鄉村振興與區域融合發展研討會舉行
    6月21日,湘南桂北網際網路+鄉村振興與區域融合發展研討會在桂林舉行。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6月21日訊(記者 魯紅)21日,「湘南桂北網際網路+鄉村振興與區域融合發展研討會」在桂林旅遊學院舉行。來自清華大學等全國知名院校、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湖南永州市及廣西桂林市、賀州市的市、縣政府代表、大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代表及媒體記者百餘人齊聚一堂,共同探索湘南桂北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區域融合發展的新模式、產業發展新思路、就業創業新途徑、脫貧致富新辦法,推動湘南桂北產業聯動、區域合作、融合創新、協同發展、錯位發展和互補發展,為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貢獻力量。
  • 水口村:探索「五治」融合 助力鄉村振興
    今年以來,前鋒區虎城鎮水口村積極探索「政治引領、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強基、智治支撐」的「五治」融合模式,著力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進一步促進社會穩定,助力鄉村振興,努力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 山東省京劇發展促進會舉辦助力鄉村振興戲曲慰問演出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9日訊 9月28日,山東省京劇發展促進會走進德州市臨邑縣臨盤街道前楊村,舉辦助力鄉村振興戲曲慰問演出,為省派前楊村黨支部書記、基層幹部和廣大群眾送上了精彩的文化大餐。近年來,前楊村在省派黨支部書記的幫扶下,積極踐行鄉村振興戰略,解放思想,創新思路,將共建美好家園與共享鄉風文明相結合,打造了集歷史文化、紅色經典、鄉村民俗、戶外營地於一體的鄉村旅遊模式,由原來一個產業基礎薄弱、集體收入不足千元的傳統農業村莊,發展成為如今村集體收入達30萬元的先進村。
  • 64秒|鄒平市黃山街道發展特色種植 實現生態致富 助力鄉村振興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30日訊 鄉村振興,首先要產業振興。鄒平市黃山街道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結合地域優勢,積極調整產業結構,以特色種植為抓手,著力發展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在黃山街道魯東村,種植戶石秀君正忙著把自家的水杏進行整理包裝,包裝好的水杏將直接通過快遞發送到全國各地。黃山街道魯東村種植戶石秀君說,她摘的這些杏往北京、泰安、煙臺發,接近200斤,基本上不愁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