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前鋒區虎城鎮水口村積極探索「政治引領、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強基、智治支撐」的「五治」融合模式,著力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進一步促進社會穩定,助力鄉村振興,努力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以「政治」為引領,提高領導力
「水口村黨委即將成立,將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讓黨組織在鄉村振興中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前鋒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區創新「黨建+鄉村治理」模式,升格成立水口村黨委,下設新房黨支部、合作社黨支部等4個黨支部,構建以村黨委領導、村民自治組織和村務監督組織為基礎、集體經濟農民合作社為紐帶、其他經濟社會組織為補充的新時代鄉村治理體系,「老先進」爭做「新先鋒」,全力爭創市級5A級村黨組織。
引領作用要發揮好,陣地建設不可少。按照「一陣地七中心」規範化建設要求,前鋒區投資100餘萬元建成500平方米水口村黨群服務活動中心,村黨委服務群眾主陣地作用更加充分發揮;完善優化村黨群服務活動中心功能,健全「一窗口」受理、「一站式」代辦、「一條龍」服務、「一攬子」解決的民生服務體系,打通服務村民「最後一米」,形成了組織「一面旗」、管理「一盤棋」、幹部「一條心」、發展「一股力」的新格局。
「法治」「德治」結合,增強凝聚力
水口村全面落實村級涉眾型重要事項、重大項目等全流程民主集中制、「四議兩公開一監督」等制度,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同時,上好村幹部思政課、德政課、法紀課,全力提升村幹部法紀規則意識;每季度開展學法專題講座、普法大講堂和「以案說法」座談會,利用QQ群、微信群、法治專欄、廣播等載體常態化開展普法公益宣傳,全力提高村民對政策、民事、治安刑事關係的辨識能力,增強村民辦事依法、遇事找法的意識。
法治作保障,德治揚正氣。
眼下,水口村正在緊鑼密鼓進行院壩改造工程,村民的外牆上繪上了一幅幅惟妙惟肖的畫,展現著一個個中華傳統美德故事。
「我們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教融入村幹部、村民思想道德建設和鄉村治理全過程,教育引導廣大群眾樹立正確的產業觀、利益觀、發展觀、價值觀、道德觀、世界觀、人生觀,厚植鄉村治理思想德治根基。」水口村黨支部書記歐長春說,該村還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載體,大力弘揚孝老愛親、助人為樂、遵德守禮等德治文化,營造鄰裡守望的和諧氛圍。
「自治」「智治」並行,激活創造力
水口村建立村民自治「蜘蛛網」,讓每一位村民都成為鄉村基層治理大網絡中的有效「結點」,以點結網,推進村民自治規範化、制度化、常態化。
同時,該村充分發揮「五老」隊伍帶頭示範作用,成立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調解委員會、紅白理事會等自治組織,開展靈活多樣的民主協商活動;建立開放式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立10支志願服務隊伍駐點設站,開展送技術、送農資、送培訓、送勞務等志願服務活動10餘場次,受惠200餘人次。
此外,水口村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民法典》、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整治等內容寫入《村規民約》,形成以《村規民約》為導向,村民議事、監督為補充的自治體系,最大限度匯聚農村基層自治組織和村民個體的自治融合力,構建起「經濟發展人人共建、鄉村振興人人共享、鄉村治理人人共治」的良好局面。
「給村民宣傳時,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近日,水口村召開培訓會議,村支「兩委」幹部以及全村60名黨員參會。會上,歐長春號召大家,要發揮好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向村民推介正在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的前鋒·廣安青花椒現代農業園區,主動服務於創建工作。
此次培訓會議也是該村大力實施「智治」建設,提升黨員隊伍素質的舉措之一。「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該村選派村幹部到市內外考察學習,通過理論培訓、素質培養、開拓眼界、跟班實踐,不斷提升村常職幹部理論素養、基本素質和綜合動能,激活其創造力。
目前,在村支「兩委」的帶領謀劃下,全村整體發展特色現代化農業,建成高標準廣安青花椒產業基地2000餘畝,帶動建設以水口村為核心的前鋒·廣安青花椒現代農業園區5000餘畝;以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為契機,完善智能滴灌系統、水肥一體化、種養循環等現代智能農業體系,推進建設農產品加工中心、冷凍貯藏中心、展覽館、品比園等基礎設施,為鄉村振興注入動能。(張紅軍 劉華)
(作者:張紅軍 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