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來:陳平安再見小寶瓶,文聖說要與天下為敵會否成真?

2020-12-13 觀文說意

道不同,不相為謀。老鴰窩裡出鳳凰是很多人的夢寐以求,當然了,那鳳凰應該是自己,否則任誰都難免心生異樣,尤其是雛鳳要長大需要的資源恐怕要數倍於普通雛鳥,否則何以鳳翔九天?可畢竟資源有限,雛鳥和雛鳳終究難以和平共處!眼下的文聖一脈可以算是浩然天下新生的一隻雛鳳,要成長就必須汲取營養,只是誰又甘願割肉相投呢?

其實將浩然天下比作老鴰窩並不為過,禮聖帶人於天外天抵禦神靈餘孽肆虐天下、陳清都坐鎮劍氣長城不教一妖一獸囫圇過關,承平日久的浩然天下讓很多人心中生出了天地本該如此、甚至天地不該只如此的自私想法。陰謀、徵戰、屠殺、掠奪……為了拿到他們認為天地「欠」他們的東西,這些人可以無所不用其極,品性好一點的還願意在需要的時候償還一二;完全自我的人不僅會作壁上觀,甚至不介意對生養自己的天下落井下石!

與之相對的是另一種人,他們也會殺戮、也會掠奪,甚至玩弄陰謀詭計更勝前者,但到了浩然天下真正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也不介意奉上自己的全部,包括生命!文聖一脈皆如此,齊靜春建書院、護驪珠、贈修為;崔瀺守寶瓶、謀賈生、隔天下;左右殺大妖、鎮桐葉、戰蕭愻;劉十六拳殺神靈、合圍賈生;陳平安統十萬劍修戰蠻荒、孤身據守劍氣長城;包括文聖本人,棄肉身合道三洲之地穩固氣運,生不如死。誠如文聖所言,文聖一脈一身學問都是用來為了這個天下做些什麼,文聖一脈從先生到弟子無不在用親身經歷踐實這句話,說他們是先前那個烏煙瘴氣的老鴰窩裡飛出的金鳳凰不為過吧!

眼下天下初定,在大戰中出力最多、戰功最顯赫的文聖一脈理應享受最高榮譽和獎勵,這不是可以推辭的事情,畢竟有功者不獎何以服眾?但這種光環效應持續的時間不會太長,差不多有個三五載便會被人刻意遺忘,甚至會被有心人利用,成為攻訐、詆毀文聖一脈的利器,誰讓你名利雙收,把我等天下同道置於何地?這是無可避免的事情,崔瀺為陳平安設下的第二場問心局中便包括這種情況,但其實這些陰謀算計直接衝著陳平安來尚不算最陰險,若是衝著他身邊人和文聖一脈的小輩而去才是真正殺招!

寧姚身為五彩天下第一人自然無需多慮、裴錢如今也行事有度頗有其師之風、曹晴朗向來沉穩、崔東山少有人敢惹、李槐剛認了半個師傅,而其他人或難惹是非、或不足以成為目標,細細算來,眼下最能痛擊文聖一脈的軟肋還要數曾經那個一身紅衣、風風火火的憨直少女李寶瓶。其實這一點早在文聖第一次和陳平安、李寶瓶接觸時便曾隱晦提及過,當時的他用了「洩露天機」四個字,具體的就是有朝一日整個或者半個浩然天下讀書人都會指責李寶瓶喜歡自己的小師叔,罵她不知羞,甚至牽扯到綱常倫理,簡而言之就是要逼死她!

至於說為什麼會是小寶瓶,文聖到底是儒家的文聖,要將文聖一脈拉下神壇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文脈之上給予其致命打擊,而文聖一脈現存諸多弟子包括陳平安也沒幾個是在這方面能夠咬硬的人,曹晴朗算一個,可是他太正,很難找到攻擊點,剩下的就是李寶瓶了。作為很可能是浩然天下第一個女夫子的她在文脈上的成就必然是無可挑剔,但她也有致命弱點,就是她對陳平安的感情,無論是從她這一路成長過程中對陳平安的態度、甚至包括這一次中土神洲相遇都能看出來她對陳平安的感情不完全像是對長輩、甚至是兄長,這種感情的界定並不純粹,而就是這種模糊就很容易被人抓住痛腳。

屆時很多人會咬住這一點不放,利用謾罵、羞辱等等手段攻擊李寶瓶,逼迫她說自己不喜歡小師叔陳平安,但李寶瓶又是一個很軸、很不喜歡做無意義辯解的人,況且她真的喜歡小師叔,即便情感界定很模糊。到那時讀書人想一罵成名、有心人想趁火打劫、陰謀家想渾水摸魚,也許一日之間文聖一脈便要面對天下人的口誅筆伐,與半座浩然天下為敵!

面對這種情況,少年陳平安曾告訴文聖自己有拳和劍,願守護小寶瓶不惜與敵一戰,時至今日這種心思我想仍不會變。但變的是曾經那個背著文聖的少年如今不再孱弱,他不只有拳和劍,更有落魄山、有師兄、有好友知己!誰要動小寶瓶,他就要面對陳平安的拳和劍、左右的如淵劍氣、阿良的劍意通玄、寧姚的天真、劉十六的厚重拳意、姜尚真的一截柳枝、米裕的霞滿天、曹晴朗的一身正氣……文聖一脈何懼一戰!

p.s. 以上觀點皆屬個人看法,如果有不同意見,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是關注作者,大家一同討論。

劍來:觀人面、讀人心,陳平安是要走上崔瀺的老路嗎?

劍來:說說四位備受爭議的準十四境,鄭居中似乎破境了!

劍來:餘鬥真無敵只是個笑話,未來還得陳平安教他做人!

劍來:雞湯和尚和老觀主的身份正式揭曉,那老瞎子是誰?

相關焦點

  • 劍來:劍氣長存,隱官陳平安就是天下劍修心中的新劍氣長城!
    第一次兩座天下大戰風波將息,如果要選出一個能讓深受戰火荼毒的浩然天下發自內心去懷念的勢力,我想很多人下意識會想起那座曾守護浩然萬載安寧的劍氣長城。當然,謾罵者必有之、惱恨者亦必有之,「什麼劍修殺力天下第一,都是廢物,還不是敗了!」不可否認這樣的人一定會有,而且為數不少,但恰恰就是這種人其實最希望再來一座劍氣長城,否則誰能給他們勇氣咧著大嘴繼續肆無忌憚地謾罵?
  • 劍來:斷脊之犬嫩道人敢罵陳平安和阿良,真想變成狗肉煲嗎?
    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隨著萬年前登天、除劍兩次大戰的硝煙散盡,人間逐漸走過了一個復甦、發展、繁榮的過程,四座天下各行其道,唯一相同的只有山巔之人對力量的不懈追求。前有淥水坑青鍾夫人惹惱了火龍真人結果讓人家打上門去,至於說到底吃了多少虧,看青鍾夫人對前者的懼怕程度便可見一二;再說玉圭宗的半個「中興之祖」杜懋,惹誰不好偏要惹持劍者和文聖,結果兩頓揍挨完了人也走了,還順帶手幫了玉圭宗一把,可笑至極。但其實這兩位都不算最慘的,前者雖然膽戰心驚但尚有文廟規矩庇佑,至於說後者,死的也算痛快,至少沒遭罪,可再回頭看看那個匍匐在老瞎子腳邊的老狗,那日子才真叫悽慘!
  • 劍來:能擊敗陳平安的三大要素,試過的人大都沒有好下場!
    用前半句話來形容陳平安的一路逆行重霄可以說有八九分貼切了,幾乎不敗的戰績讓他活成了小說版「別人家的孩子」,只有寥寥幾次難堪稍稍遮掩了無雙的豪情霸氣;而後一句話對陳平安來說就稍顯奢侈了,不是說陳平安心胸狹窄,只是他要面對的強敵還輪不到他去發善心,沒辦法,實力不允許啊!
  • 劍來:隱官陳平安很忙,要敘舊、要議事、要問劍
    但無論何時,先生是必須要拜見的,畢竟尊師重道,可守規矩是陳平安的本分,因此在被禮聖親自邀請到功德林後,一襲青衫、頭別玉簪、背劍遠遊的陳平安首先拜見自己的先生——文聖老爺,順便見過了自己的師兄左右與劉十六,在於先生、師兄聊完各自經歷後,一向倡導「風清氣正」的陳皮皮很不適時宜向先生告左右的「黑狀」,怪他沒有帶朋友去照顧酒鋪的生意,並為左右牽紅線於心菇娘。另一個值得陳皮皮掛念的就是李槐與劍客阿良。
  • 劍來:陳平安拜見至聖先師用意何在?文聖為弟子操碎了心!
    第一階段的他年齡尚幼,在這一點上想要強行說些什麼、想些什麼也很難,不過美滿的家庭是每一個人所嚮往的,再年少的孩子也會被這種溫情所感染,這是培養善良、溫柔、深情最豐沃的良田,而陳平安也沒有讓父母失望。第二階段的他過於悲苦,父親為了給他真正的自由為小人所害早早逝去,病重的母親和生存的艱辛同時壓在了陳平安的肩膀上,但此時的他活得很有意義,因為母親需要他。
  • 《劍來》陳平安對顧粲的處理其實早有伏筆,和文聖老先生有關
    在《劍來》裡一直都有著正確的三觀在傳達,境界高就可以為所欲為?地位高就可以不顧一切?因為之前做了很多好事,做了一次壞事就可以被原諒?當然不是的,書中對這些都進行了案例解析。但是最讓人感到困惑,當然也是人之常情的事,就是陳平安自己也犯了錯誤。這又該怎麼辦?
  • 《劍來》陳平安在文聖的弟子中是什麼定位?
    在劍來一書中楊老頭曾與李二說過,一方道統,想要一脈相承,薪火相傳,需要三名弟子,一個是「能大用」,即挑大梁、鎮場子,有裡子、增面子;一個能「續香火」,即有韌性、懂事理,懂謙讓、能挑擔;最後一個必須「有意思」,即天賦好、根骨好,卻不一定要對師父和師門如何感恩。
  • 劍來:齊靜春終究是走了,除了小師弟陳平安,他還留有哪些遺憾?
    人生總是會因為錯過而留下遺憾,雖心有不舍,亦或悲憤不甘,但過去的終究是過去了,時光長河從來不會因人心的留念而逆流。《劍來》中齊靜春齊先生的短暫「復活」雖然讓人欣慰,但終究只是鏡花水月蜃樓城,在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後,終究還是消散在春風裡,再也回不來了。
  • 劍來:隱官陳平安打架教做人,看的肉疼
    不長眼的簪花郎看見小寶瓶後眼神不正,充滿隱蔽鬼祟,這自然瞞不過我們的喜歡查驗細枝末節的隱官大人,在心裡默默記帳,如同裴錢在小本本上記帳一般。當陳平安問道:「看夠了沒有?」不知天高厚的年輕簪花郎竟是笑說聽不懂,不承認你能拿我咋樣。一向與人為善的隱官大人是不允許這種人褻瀆小寶瓶的,直接勸他「勸你管管眼睛,再老老實實收收心。山上行走,論跡更論心。」
  • 劍來:南光照要討個說法!陳平安將坐實白帝城主的身份了?
    緊接著就是拜訪白帝城主鄭居中,相談甚歡甚至把臂同遊,然後小道消息不斷散出,一神秘年輕人與鄭居中一見如故,引為知己。再然後就是真相大白於天下,當然還是靠小道消息,文聖關門弟子、劍氣長城隱官陳平安便是那個和鄭居中一見如故的年輕人,再順勢遷出鴛鴦渚事件,一個新鮮出爐的強勢率直的年輕劍修完美呈現!
  • 劍來:娘娘要借文聖借崔瀺的道理與規矩來壓陳平安
    #劍來# 本文轉自琳夢之瓔課代表只是那時的崔瀺並不知,哪怕是陳平安也是一個障眼法,製造一個燈下黑,護著小寶瓶成功進入大隋書院。可齊先生卻深知,這會是多麼難的一件事。修心一事,早早為之,讓平安不至於在城頭的數年裡道心崩潰。修心一事,亦對重情重義的陳平安極為殘忍。不忍離別,偏偏要經歷次次離別。平安也在機緣巧合中,學會了從容,煉出武夫英雄膽,得以再上一層樓。陳平安是老秀才的關門弟子,如家中么兒,聰明暖心且接地氣。也幸好得大師兄崔瀺如嚴父傳道護道,下手狠辣跟他爺爺錘鍊體魄來的異曲同工,自是成效顯著。
  • 【劍來】阿良一個真正的強者
    真正的強者,以弱者的自由為邊界。有些人不到最後你不會知道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劍來你不往後讀,你就不知道他有多少值得為人津津樂道的傳說。跟文聖是朋友,叫齊靜春小齊,,跟劍氣長城大劍仙對飲,跟真無敵道老二打的不分勝負,劍氣長城萬千少女的夢。
  • 劍來:化雪後最難熬,陳平安須謹慎應對有心人的惡意捧殺!
    文聖老先生合道三洲,於兩座天下大戰中誓死不退,即便時刻承受斷骨剜肉之痛卻不佔這天地一絲一毫的便宜;繡虎崔瀺整合一洲戰力,將賈生擊落神壇,力挽天傾;左右先力戰蕭愻,後圍剿賈生,劍氣冠九洲;劉十六力斃遠古神靈餘孽,拳打賈生;春風齊靜春守護洞天生靈在前,借修為力鬥賈生在後;陳平安孤身堅守異鄉,為浩然天下保留一線希望。
  • 《劍來》對陳平安影響最深的5個人,第一併不是齊先生
    小說《劍來》已經寫了600多萬字,出場人物近千個,以主角陳平安為主線展開的小說人物也有幾百個,陳平安的成長離不開這些人或多或少的影響,這些人或故事構成了他成長路上千姿百態的風景。細思極恐的談天鄒「談天鄒」當屬第一,從陳平安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布局,假扮商販用一串糖葫蘆來誘惑陳平安,欲破其赤子之心,再到和小寶瓶的隱藏姻緣、和陸抬的相遇並結為朋友、專門用以克制陳平安本命飛劍的劉材……這些大大小小不計其數的事情背後都有著鄒子的布局,既然在陳平安小時候鄒子就已經盯上了他,最可怕的是鄒子的布局都是在順勢而為,
  • 《劍來》:練不出本命字,文聖為何嘆息?禮聖想讓陳平安做什麼?
    《劍來》,禮聖將陳平安「一分為三」,來驗證陳平安是否真的再無可能進行陰神遠遊、是否真的再無陽神身外身,以及是否真的再也練不出本命字。結果正如所料。陳平安再也練不出本命字,文聖既著急又無奈,肚裡似有千言萬語,最後卻只有一聲嘆息。他為何會嘆息?向來嘴上功夫無敵手的他,究竟有多難受,才會說不出一句話?另外,禮聖如此勘驗陳平安,原本是準備讓陳平安做什麼嗎?不然,白澤那一句「百智唯熙」豈不是成了無的放矢?
  • 《劍來》陳平安在書簡湖的得失,如何決定浩然天下的走向
    人族從神手中搶到天下,又驅逐了妖族,從此人成了三座天下的主人,其中戰力最強功勞最大的劍修,被安置在劍氣長城,永遠守衛邊疆,鎮壓妖族最關鍵的白澤,卻相當於被軟禁起來。這的確有些讓人寒心,但至聖先師等決策者也是沒辦法啊,畢竟要讓天下保持秩序,這些隨便動動手腳就會天翻地覆的人,當然要給套上枷鎖。
  • 劍來:李槐到底是不是普通人?感覺他比陳平安更像主角!
    不說那些遠遁天外的神靈餘孽,單就說那些高階神靈的轉世身,生來便具有常人難以想像的大氣運,境界、神通揮手即來,著實讓人羨慕不已。但話又說回來了,神靈再強大又如何,萬年前不一樣被一群普通人拉下了神壇!萬年前有三教祖師、兵家初祖、劍修領袖以及部分諸子百家老祖等等奮起戰天之人皆屬此類,他們沒有輝煌的前塵,一切的榮光都是靠今生奮勇拼搏而來,而這樣的人在這萬年來同樣從不稀缺,亞聖、文聖、餘鬥等等大能不曾讓遠古之人專美於前,也就是這樣的人撐起了如今的人間。
  • 劍來:落魄山優秀門風再現,陳平安應該拉柳赤誠入夥!
    小小落魄山卻有大氣象,誰能想像到當年還是一個窮人乍富的土財主戰戰兢兢草創的小山頭,轉眼之間就變成了一個有資格向五座天下放聲的強大實力。曾經那個只會挖草藥換銅板的陋巷少年這些年東一鏟子、西一鐵鍬地慢慢拾掇,竟為落魄山積攢下了如此龐大的一份家業,劍修、武夫、讀書人、妖獸,各脈精英濟濟一堂,為了同一個目標披荊斬棘、乘風破浪!
  • 《劍來》陳平安即將遠行,崔瀺也終於來看自己的爺爺了!
    《劍來》,我今天讀到了第一百九十九章,黃雀去又返。這章的情節可大致概括如下:第一,寶瓶洲出現了一些大事。神誥宗那個年紀輕輕的道士成為新任掌書真人,兵家祖庭真武山出現一位天才弟子,大驪王朝要升格一座北嶽……這些在小說中的大事,都成了書中的點綴。
  • 劍來:個個不凡的文聖五弟子,老秀才:五個逆徒不值一提!
    《劍來》中主角陳平安拜入文聖門下,從文聖的幾個弟子中我們可以看出,文聖收徒弟真的是一把好手(老秀才:五個逆徒不值一提!),他這幾個弟子每個人都是人中龍鳳,天賦卓越!第二個 左右左右的戰績自不必多說,依照現在的勢頭很有可能成為浩然天下第一個十四境劍修。如果真的來算境界的話,還得再加上一境,畢竟他手中還拿著一把劍。目前浩然天下一直沒有一位真正的十四境劍修。而左右的出現,很有可能彌補這個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