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評丨影像方志,從歷史烽煙映射中國巨變

2020-12-19 浙江潮評論

  原標題:影像方志,從歷史烽煙映射中國巨變

  這是一部中華文明「大典」,也是一場中國文化「盛宴」。

  浙江安吉、河南靈寶、貴州黎平、廣西寧明、湖北赤壁、四川富順……這些靈動的山水,廣蘊的人文,悠久的歷史,璀璨的文明,在精妙絕倫的光影變幻中,仿佛一軸軸壯美的畫卷,盈盈展現在億萬觀眾面前。

  在這個粽香飄溢的端午節,大型電視文化工程《中國影像方志》第一批六期節目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黃金時間播出。超乎意料,這部大型紀錄片,剛開播就收視「火爆」,儼然一檔現象級節目。

  一組數字,印證了《中國影像方志》的「火爆」程度。

  截至6月5日12:00,《中國影像方志》在央視網多終端(包括央視網、央視影音、CCTV手機電視、中國廣電IPTV、中國網際網路電視、CCTV移動傳媒等)覆蓋人數超過10億;全網收視次數超過1億,其中央視網多終端收視次數超過5000萬、收視人數超過3500萬;央視網兩微矩陣瀏覽量超過300萬;節目內容在海外社交平臺總瀏覽量近300萬,獨立瀏覽人數近200萬。聯合傳播效果良好,主流商業網站瀏覽量超過5000萬,微話題閱讀量約650萬。首播便取得如此佳績,可以預見,隨著該片持續熱播,必將創下新一波收視高潮。

  盛世修志,順應中國發展之勢。當前,「我們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臺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前所未有地具有實現這個目標的能力和信心」。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立足中國發展的歷史方位,用影像展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用鏡頭見證中國巨變,既是對地域文明全方位「存檔」,也是為時代謳歌、為人民立傳。正是由於《中國影像方志》立意深遠,使其極易與觀眾的家國情緣共鳴,而這份共鳴,就是收視的保證。

  影像方志,滿足時代發展之需。「最古之史,實為方志。」從前,各地方志主要以文字呈現,目的是為存檔,而非傳播。如今,隨著時代發展,人們越來越習慣於光影世界,以影像手段和全新視角,傳承方志文化、記錄當代中國,就顯得尤為必要。「井水甜,泥土香;長江美,黃河壯」,在《中國影像方志》裡,聲、光、色、效的加入,使中華大地的歷史與文明、風土與人情更加飽滿,更顯韻味。

  鴻篇巨製,體現中央電視臺的責任和擔當。紀錄片以縣和縣級市為拍攝主體,按每地拍攝1集推算,便是2300集以上,如此鴻篇巨製,非一般主體所能承擔。從《大國崛起》到《一帶一路》,從《舌尖上的中國》到《航拍中國》,央視的雄心與實力,使其成為《中國影像方志》這部「古今大典」的「執棒者」。深耕中華大地的千年沃土,全方位展現當今中國的巨變,以影像為各地存志,是中央電視臺「作為國家媒體的社會責任和文化擔當」。

  好作品自帶流量,廣傳播需媒體融合。為使這部紀錄片更大範圍到達觀眾,央視網結合端午節的文化特點,制定出全網傳播策略。除整片放送外,還策劃了60秒短視頻等融媒體產品;突出「小切口、高立意」,提煉出古絲綢之路、侗族大歌等文化亮點;利用「金剪刀」等融媒體工具,推出「文武赤壁」、「洞茶飄香」等精彩微視頻,實時向全網各平臺、各終端、各渠道分享推送。正是基於如此完善的傳播策略,才有了前面提到的一組組收視佳績。

  用影像表達當下,以方志展現古今。一部《中國影像方志》,宛如一條奔騰不息的華夏之河,仿佛一座雄偉壯闊的九州之川,書寫著我們的歷史與文明,賡續著我們的文化與血脈。千年方志的歷史烽煙,映射出千年中國的時代巨變。從中,我們可以領略到當下中華民族為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奮鬥創新,亦可以體會到華夏兒女勤勞智慧、生生不息的偉大精神。

相關焦點

  • 影像方志,從歷史烽煙映射中國巨變(2)
    影像方志,滿足時代發展之需。「最古之史,實為方志。」從前,各地方志主要以文字呈現,目的是為存檔,而非傳播。如今,隨著時代發展,人們越來越習慣於光影世界,以影像手段和全新視角,傳承方志文化、記錄當代中國,就顯得尤為必要。
  • 央視大型紀錄片《中國影像方志》靈石篇正式開機
    11月1日,央視大型紀錄片《中國影像方志》靈石篇正式開機。靈石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楊根俊,縣委宣傳部、縣融媒體中心、縣委新聞中心、縣史志辦等相關負責人參加開機儀式。據了解,《中國影像方志》系列大型紀錄片是中央電視臺為黨的十九大獻禮的大型影像工程,它從中華文明演進和歷史發展進程的角度,講述生動傳奇的地方故事,展示豐富多彩的地方文化。《中國影像方志》靈石篇將重點介紹靈石縣的歷史傳統、文化特色、城市建設、經濟發展等,展示其時代風貌和滄桑巨變,該片拍攝完成後將在中央電視臺進行播出。
  • 《中國影像方志》湖北卷監利篇在CCTV-10套播出
    由劉高興執導的大型紀錄片《中國影像方志》湖北卷監利篇於2018年在CCTV-10套播出。《中國影像方志》,是一部大型紀錄片,在全國各縣(市)進行拍攝,計劃攝製2300集以上。湖北監利縣,自222年「監收魚稻之利」開始,成了長江畔的魚米之鄉。
  • 《中國影像方志》傳承方志文化 記錄當代中國
    來源:人民日報社市場報網絡版《民聲面對面》北京訊(任傳坤)《中國影像方志》由古至今、由遠及近,展現每個縣獨具特色的的傳統文化,記錄中華民族勤勞質樸,聰明勇敢的偉大實踐,謳歌當代中國人的奮鬥精神……中國影像方志是一部大宣傳型紀錄片,在全國各縣或縣級市進行拍攝,每地1集、每集40分鐘,在中央電視臺10頻道播出,2019中國影像方志
  • 大型記錄片「中國影像方志」攝製組來孝義拍攝!
    近日,央視大型紀錄片《中國影像方志》攝製組走進孝義,通過鏡頭聚焦孝義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彰顯我市「行孝仗義"的傳統精神和人文內涵,為孝義製作一份珍貴、鮮活的影像地方志。《中國影像方志》導演 李紅州:首先,選題感興趣的就是這個名字孝和義,鄭興割股,還有義虎救樵夫,尉遲恭大義降唐;另外一塊,片子定了一個主題,孝和義,行孝仗義,它這個精神到現在依然延續著,也是我們想重點突出的一個城市的精神。
  • 《中國影像方志》貴州卷·雷山篇熱播
    8月11日23:26分,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CCTV-10)正式播出《中國影像方志》貴州卷·雷山篇,在長達39分鐘的紀錄片裡,從引言、地理記、古寨記、紅色記、美食記、手工記、當代記、後記8個版塊,講述生動傳奇的雷山故事,展示雷山獨具魅力的地域特色、人文地理和社會發展情況,打造一張屬於雷山的專屬
  • 大型紀錄片《中國影像方志》陝西卷·三原篇在央視10套播出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解花榮 記者 黃豔)2月24,大型紀錄片《中國影像方志》陝西卷·三原篇在央視10套科教頻道播出。該紀錄片時長40分鐘,分為地名記、文化記、建築記、民俗記、古村記、水利記、美食記八個部分,以影像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反映三原厚重的歷史底蘊、民俗氣息、文化魅力、家國情懷,彰顯出了三原縣的時代風貌和滄桑巨變,極大提升了三原縣在全國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該記錄片也是鹹陽市第一家播放的縣區。
  • 傳承方志文化 記錄當代中國 ——《中國影像方志》第二季節目隆重...
    「國有國史,地有方志,家有家譜」,國史、方志、家譜,共同記錄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和生生不息的創造精神。地方志承上啟下,記錄了各地的歷史變革、文化傳承、地理風物、風俗民情等,形成了獨特的方志文化。歷史上每隔幾十年,各地都會續修地方志,以記錄這些年來當地的發展和變化。
  • 【方志四川•影像】中國影像方志| 梓潼:文昌祖庭孕育千秋文脈...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CCTV-102020.8.30 23:26播出《中國影像方志》四川卷 梓潼篇梓潼篇 預告片梓潼自古便是軍事重鎮。用影像記錄當下以地方表達中國昨天的變遷今天的影像明天的歷史中國影像方志
  • 【方志四川•影像】中國影像方志 | 江安:明樓古院記載移民往事...
    CCTV-102020.10.21 23:26播出《中國影像方志》四川卷 江安篇江安篇 預告片因江而興 安世濟民用心血凝聚時光與匠心的故事,也是歷史與未來的對話,江山萬裡,件件竹簧,是江安竹簧匠人們對傳統工藝的守護,也是對長江文化的熱愛。
  • 《中國影像方志》·鳳陽篇正在拍攝中
    近日,中央電視臺紀錄片《中國影像方志》·鳳陽篇攝製組再次來到安徽省鳳陽縣拍攝,用影像記錄鳳陽縣小崗村新時代農民發展現代農業和特色產業、底蘊深厚的淮河文化和鳳陽山風景區優美的自然環境。鳳陽縣委宣傳部、縣文聯積極協調配合,全程做好拍攝的保障工作。
  • 央視大型紀錄片《中國影像方志》四川卷通江篇開機
    央視大型紀錄片《中國影像方志》四川卷通江篇開機 【時間:2020-12-11 11:12:59】【來源:巴中晚報】【編輯:賈洪博】   12月7日,《中國影像方志》四川卷通江篇開機儀式在通江縣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舉行。
  • 紀錄片《中國影像方志·江口卷》將亮相央視
    紀錄片《中國影像方志·江口卷》將亮相央視 發布時間:2019-04-26 07:17:47      來源:銅仁日報   5月4日12:49,
  • 《中國影像方志山東卷博興篇》開機拍攝
    9月9日下午,中央電視臺紀錄片《中國影像方志山東卷博興篇》開機儀式在博興縣融媒體中心三樓演播大廳舉行,博興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傳禮,縣人大副主任胡學倫,副縣長田春麗,縣政協副主席安長東參加。《中國影像方志》是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策劃推出的大型紀錄片,也是國家大型文化影像工程,充分展示改革開放、尤其是十八大以來我國各地經濟社會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揭示中國傳統文化根脈,講好中國故事。
  • 《中國影像方志》山東卷惠民篇在央視播出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12月23日15:38,《中國影像方志》山東卷惠民篇在CCTV-10播出,在央視網可回看。這個專題片時長45分鐘,題為「惠民:彩燈映照 魏氏莊園百年滄桑 紅色傳承 東路梆子唱腔高昂」。
  • 《中國影像方志》:讓我帶你回那最熟悉的地方
    我們渴望借《中國影像方志》,再次走進那些最熟悉的風光,聽到耳熟能詳的往事,唱起從小聽慣的歌謠。每一個家鄉,都值得被溫柔講述。《中國影像方志》以鏡頭作筆,聲音入畫,用熟悉的影像、親切的鄉音,記錄一方故事,反映一方風情。2300多個縣,凝聚著十三億中國人的鄉情。
  • 《中國影像方志:雄縣篇》第五集:音律記
    《中國影像方志:雄縣篇》第五集:音律記 2020-02-27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央十套《中國影像方志》侯馬篇將於明日播出,敬請期待
    「新田」與「侯馬」述說的前世今生「傳承」與「發展」續寫的精彩傳奇—— 《中國影像方志》山西卷侯馬篇侯馬,古時的晉都新田。2000多年前發生在這裡的「三家分晉」歷史事件宣告了春秋時代的結束。歷史的劍鋒劈開了一代春秋霸主晉國的宿命,卻斬不斷古老中華文明的延續,這座城市用他曾經的繁華和今天的時代光彩,書寫下三晉大地的巨變滄桑與恆久的精粹。
  • 《中國影像方志》播出高郵篇 講述古驛站前世今生
    中國江蘇網11月27日訊 在全國2000多個縣市當中,高郵是唯一以「郵」命名的城市,因其地理優勢,自古就形成了便捷發達的水上交通,為古代歷朝郵驛、漕運的必經之地。盂城驛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大、修葺保存最為完好的古代水陸兩用驛站,它被譽為中華郵驛歷史上的活化石。
  • 【重磅】CCTV-10科教頻道大型紀錄片《中國影像方志》山西卷·文水...
    【重磅】CCTV-10科教頻道大型紀錄片《中國影像方志》山西卷·文水篇定於10月14日(今晚)23… 2020-10-14 13: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