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11月17日訊(記者 李琪 通訊員 彭 璐 實習生 龍飛鵬)近日,由中國抗癌協會主辦,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廣東省抗癌協會承辦的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CCO)在廣州舉辦。本次大會是2020年我國腫瘤學領域規模最大、規格最高、覆蓋學科最全、影響力最廣的學術會議,20餘位院士、2000餘位頂尖腫瘤學專家學者和來自全國各地的腫瘤學領域精英集結,陣容堪稱我國抗癌領域的"最強大腦"。
在舉辦的"醫院管理"分會場、"腫瘤心理學"分會場以及"解答時代命題、共謀高職發展"學術論壇中,湖南省腫瘤醫院院長肖亞洲與參會嘉賓一起,論劍"院感防控、支援抗疫、遠程診療+網際網路醫院、醫聯體分級防控、創新門診模式、醫院科研工作及體系建設、腫瘤心理診療、臨床心靈關懷"等熱門議題,並分享了湖南省腫瘤醫院在國家癌症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的經驗與心得。
肖亞洲院長表示,創建國家癌症區域醫療中心是國家打造醫學高地,提升整體和區域醫療服務能力的重要舉措。在國家衛生健康委與湖南省人民政府籤訂的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合作框架協議下,湖南省腫瘤醫院作為省內唯一一家腫瘤三甲專科醫院,成為委省共建國家癌症區域醫療中心的牽頭單位,於今年10月30日正式啟動國家癌症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工作,並將以學科建設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滿足患者需求為目的,加速推進醫院高質量發展,爭取在2022年完全符合國家癌症區域醫療中心標準設置要求。
在提升學科能力建設方面,醫院目前已整合院內科室資源,籌建了11個常見癌種診療中心及5個平臺中心,開展了"全程專病專治"管理模式。未來,將加強對口腔癌、舌癌等湖南地區特色病種的研發力度;著重腫瘤細支學科發展,逐步開展癌症高危篩查門診(如肺小結節診斷門診、宮頸HP感染早篩門診等),加快腫瘤早診早治體系建設;逐步建立以頭頸腫瘤、腫瘤整形、婦科腫瘤等優勢癌種學科"領跑"全國,帶動部分癌種"並跑"的模式,逐步形成癌種特色治療+醫院品牌影響力相結合的國家癌症區域醫療中心。
在創新門診服務方面,醫院正緊鑼密鼓建設腫瘤防治大樓。建成後的大樓將通過科研教學、人才培養用房的設置,為國家癌症區域中心的建設提供基礎保障;通過業務用房設置,提高醫院診療接待能力,緩解"看病難"問題;通過場地擴展,大力開展日間治療,降低患者醫療費用,緩解"看病貴"問題;通過利用地下空間解決交通擁堵、停車難等問題,提升患者就醫體驗。
本次會議中,中國抗癌協會腫瘤整形外科專業委員會和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心理學專業委員會的主委單位都掛靠在湖南省腫瘤醫院,並由該院湖南省腫瘤防治研究所所長周曉和黨委副書記劉曉紅分別擔當主任委員。肖亞洲院長指出,腫瘤整形外科作為一門新興的交叉邊緣學科,旨在解決腫瘤術後複雜缺損的修復,將融嚴謹的腫瘤根治理念、靈動的整形美學設計和實用的功能修復重建於一體,以幫助腫瘤患者有尊嚴地生活。而該院作為腫瘤整形外科的發源地,一直致力於打造全國腫瘤整形外科人才培訓基地,培養專業腫瘤整形外科人才,推動全國腫瘤醫院建立整形外科,為腫瘤整形學科及相關理念的推廣與普及構築了一個廣闊堅實的平臺。肖亞洲院長還透露,目前醫院正牽頭構建大數據下的腫瘤心理預防與治療體系,探索並推廣腫瘤心理AI篩查體系,依託網絡平臺,提升腫瘤患者心理診療篩查覆蓋率,為未來建立腫瘤心理預防與治療MDT聯盟打好基礎,並逐步將先進腫瘤心理學理念傳遞到基層各個領域。
[責編:袁欣]
[來源:三湘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