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大咖齊聚,助您跑贏抗癌「時間差」!

2020-12-08 騰訊網

由於人口基數龐大,中國癌症發病人數佔全球第一,每天約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平均每分鐘約7人。癌症已經成為我國城鄉居民的首要死因,因癌症導致的死亡人數相當於愛滋病+肺結核+瘧疾的總和。癌症的創新療法已經顯著影響了患者的存活率,因為癌症的複雜性也讓抗腫瘤藥物的研發充滿了挑戰。從手術、化療、靶向治療到最新的免疫腫瘤治療、基因療法等,越來越多的癌症患者已經幸運生存下來。

和睦家啟望腫瘤中心與博鰲和睦家國際腫瘤中心將於20191118日聯合主辦國際診療,啟望先行——2019和睦家腫瘤診療國際研討會及抗癌新藥義診諮詢活動。淋巴瘤、乳腺癌、肺癌等多個領域的大咖專家將重磅解析腫瘤診療國際最新成果及臨床應用,並為患者提供抗癌新藥治療方案一對一義診諮詢。讓患者不出國門即能儘早使用國際抗癌新藥成為現實,助力癌症患者跑贏抗癌時間差」!

直播專家:

參加本次講座及義診諮詢活動的專家來自和睦家啟望腫瘤中心、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和睦家肺癌診療中心,涵蓋淋巴瘤、乳腺癌、肺癌等多個領域:

艾思田教授,和睦家啟望腫瘤中心醫療總監

主要治療的病種包括乳腺癌、肺癌、泌尿生殖系腫瘤、消化系統腫瘤、神經內分泌腫瘤、黑色素瘤等。

朱軍教授,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大內科主任、淋巴瘤科主任、黨委書記

擅長惡性淋巴瘤規範化診斷和個體化綜合治療,淋巴瘤/血液腫瘤/造血幹細胞移植及生物免疫治療。在惡性淋巴瘤規範化診療方面保持國內領先地位。

支修益教授,和睦家肺癌診療中心主任、中國胸外科肺癌聯盟主席

在全國胸外科和肺癌領域享有極高的學術威望,致力於中國控煙與肺癌防治事業。現任中國控制吸菸協會副會長,中國抗癌協會科普部部長,北京胸外科學會創始主委,中國醫促會肺癌分會主委,中國醫促會胸外科分會副主委,中國癌症基金會肺癌防治部部長,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肺癌醫學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衛健委《原發性肺癌診療規範》專家組組長。

袁芃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特需醫療部副主任、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常委秘書長

專長於乳腺癌等惡性腫瘤的綜合治療,致力於腫瘤藥物治療的耐藥性研究,對難治性轉移性腫瘤較高的造詣。

趙軍,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胸部腫瘤內一科副主任、腫瘤內科教研室主任

從事肺癌多學科綜合治療,擅長胸部腫瘤早期診斷、以內科化療為主的綜合規範化治療、分子靶向治療及生物治療。

顧豔斐,和睦家啟望腫瘤中心醫療副總監

擅長肺癌、胸部腫瘤、乳腺癌、胃腸道腫瘤等實體腫瘤的診斷、鑑別診斷及綜合治療,尤其在肺癌基礎研究及臨床實踐有豐富經驗。

田麗軍,和睦家啟望腫瘤中心腫瘤內科醫生

熟練掌握乳腺癌、肺癌、胃腸道腫瘤、卵巢癌及惡性淋巴瘤等惡性腫瘤的治療,同時擅長血液科常見病的診斷和治療。

在直播中,你能看到什麼?

多位重量級腫瘤大咖將通過專題講座和圓桌對話,解讀患者和臨床醫生都關心的有關國際抗癌新藥的話題:

近期值得關注的國際抗癌新藥及相關療法有哪些?在臨床應用的效果如何?

如何在國內率先使用已經在國外上市、尚未在國內上市的抗癌新藥?

腫瘤診療具有突破性的國際前沿熱點有哪些?

如何應用精準醫學提高腫瘤治療有效性?

研討會結束後,還將安排抗癌新藥治療方案的一對一專家門診諮詢。

直播時間

2019年11月18日下午13:40

我們不見不散。

相關焦點

  • 講座+義診報名 腫瘤大咖齊聚 助您跑贏抗癌「時間差」
    國際診療,啟望先行——2019和睦家腫瘤診療國際研討會及抗癌新藥義診諮詢」活動,大咖專家重磅解析腫瘤診療國際最新成果及臨床應用,讓患者不出國門即能儘早使用國際抗癌新藥成為現實,助力癌症患者跑贏抗癌「時間差」,歡迎報名參與!
  • 抗癌大咖雲集廣州 聚焦中國腫瘤大會 金沙洲醫院放療新設備與國際...
    記者獲悉,本次大會由廣州抗癌協會(GACA)和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主辦,廣州中醫藥大學金沙洲醫院、廣州市番禺中心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和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承辦。邀請到管忠震教授、姚開泰院士、於金明院士、吳一龍教授等人擔任名譽主席,羅榮城教授、王遠東教授、徐瑞華教授、王綠化教授等人為大會主席,超過200名腫瘤學專家參與,可謂大咖雲集,盛況空前。
  • 腫瘤該看中醫還是西醫?聽聽大咖們是怎麼說的
    為了充分發揮中西結合多學科聯合治療癌症的優勢,為廣大癌症患者康復,提高和改善生命和生活質量,探索一條新的治療路徑,6月16日,一場名為「阻擊癌症,中西大咖南海論健」暨佛山首屆中西結合MDT(多學科協作)腫瘤康復治療系列論壇在南海懷仁國醫堂舉行,省內多名中西醫腫瘤專家共聚一堂,對中西醫防治腫瘤的各自優勢進行了討論和碰撞,並與現場的聽眾和患者進行了交流。
  • 中國腫瘤學大會即將強勢來襲,主旨報告亮點搶先看!
    2020年11月12-15日,由中國抗癌協會主辦,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廣東省抗癌協會承辦,國際抗癌聯盟、中國整合醫學發展戰略研究院、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協辦的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CCO)將在花城廣州召開。
  •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科普訓練營第二期走進武漢!
    微信公眾號:TopMD 2019年12月6日,由中國抗癌協會腫瘤防治科普專業委員會與TopMD聯合打造的「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科普訓練營」項目的第二期在湖北省腫瘤醫院隆重舉行。這是繼廈門第一站之後,腫瘤科普訓練營在腫瘤標誌物專業領域的一次挑戰。
  • 哈醫大腫瘤醫院曲國蕃院長率隊參加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白雪佼 郝妍)11月12-15日,哈醫大腫瘤醫院曲國蕃院長帶領醫院專家一行100餘人參加了在花城廣州召開的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本次大會是2020年度我國腫瘤學領域規模最大、規格最高、覆蓋學科最全、影響力最廣的學術盛會。
  • 湖南省腫瘤醫院院長肖亞洲:心靈關懷照亮患者抗癌之路
    11月14日,由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心理學專業委員會主辦的2020年中國腫瘤心理學學術年會順利在穗召開。湖南省腫瘤醫院院長、湖南省抗癌協會理事長肖亞洲出席會議並致辭。「腫瘤防治,贏在整合」,隨著社會發展,醫學模式的轉變,腫瘤防治的研究也更加注重心理因素在腫瘤發生、發展、治療、康復中的作用。肖亞洲院長強調,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心理學專業委員會立足於湖南省腫瘤醫院,主委單位在腫瘤心理健康建設中一直與國際接軌,與時俱進,引領我國腫瘤心理學建設。
  • 病理大數據助推腫瘤診斷新規範 抗癌協會出新招
    自2017年8月開始,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病理專業委員會先後啟動「中國肝癌病理大數據多中心研究」和「中國肺癌病理大數據多中心研究」兩個項目。一年後,在2018年8月19日的中國腫瘤學大會上,中國抗癌協會正式聯合志諾維思共同啟動了「中國腫瘤病理大數據多中心研究」計劃(點擊觀看項目介紹視頻)。
  • 中西醫腫瘤專家齊聚「雲端」 共話腫瘤醫學新發展
    、北京應象橋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仲垣醫院管理有限公司、陳虹樑中醫藥傳統技能傳承工作室協辦的「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腫瘤外治法專業委員會第七屆國際學術年會暨首屆中醫腫瘤臨床在線高峰論壇」在線召開,來自海內外的著名中西醫腫瘤專家齊聚線上,共話腫瘤醫學新發展,為廣大網友呈現了一場精彩紛呈的醫學盛宴,在線觀看直播人次超過51萬。
  • 河南省抗癌協會腫瘤大數據與真實世界研究專業委員會2020學術年會...
    健康大河南訊:(通訊員|王軍民)12月5日,河南省抗癌協會腫瘤大數據與真實世界研究專業委員會2020學術年會在鄭州舉行,會議由河南省抗癌協會腫瘤大數據與真實世界研究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河南大學淮河醫院放療科主任吳大鵬主持。
  • 攜手共進 贏在整合 遼寧省人民醫院承辦省腫瘤規範化診療高峰論壇...
    大會由遼寧省細胞生物學學會腫瘤多學科協作診療(MDT)專委會主辦,由遼寧省醫學會腫瘤學分會、遼寧省抗癌協會腫瘤MDT專委會、遼寧省抗癌協會靶向治療專委會、遼寧省抗癌協會腫瘤生物治療專委會、遼寧省抗癌協會老年腫瘤專委會、遼寧省免疫學會腫瘤免疫分會、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熱療專委會遼寧省分會協辦,遼寧省人民醫院腫瘤一科(放療科)承辦。
  • 院士大咖齊聚一堂,展望生物醫藥未來
    大咖齊聚一堂對生物醫藥進行探討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生物島實驗室主任徐濤院士、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韓祺博士和安信證券生命健康聯席主管,保薦代表人濮宋濤先生在論壇上進行了精彩的主題演講。
  • 贛州市抗癌協會頭頸腫瘤專業委員會成立
    贛州市抗癌協會頭頸腫瘤專業委員會成立會議    專家授課  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胡曉報導:5月21日至22日,由贛州市抗癌協會主辦、贛州市腫瘤醫院承辦的贛州市抗癌協會頭頸腫瘤專業委員會成立會議暨國家級繼續教育《頭頸功能性外科》省級繼續教育
  • 哈醫大腫瘤醫院張志仁教授當選中國抗癌協會整合腫瘤心臟病學分會...
    人民網哈爾濱8月17日電 中國抗癌協會整合腫瘤心臟病學分會成立大會於2018年8月17日在瀋陽召開。中國抗癌協會副理事長張豈凡教授等參加了此次會議,會上,哈醫大腫瘤醫院張志仁教授當選首屆主任委員。
  • 抗癌領域「最強大腦」集結,賦能湖南省腫瘤醫院國家癌症區域醫療...
    三湘都市報11月17日訊(記者 李琪 通訊員 彭 璐 實習生 龍飛鵬)近日,由中國抗癌協會主辦,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廣東省抗癌協會承辦的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CCO)在廣州舉辦。本次大會是2020年我國腫瘤學領域規模最大、規格最高、覆蓋學科最全、影響力最廣的學術會議,20餘位院士、2000餘位頂尖腫瘤學專家學者和來自全國各地的腫瘤學領域精英集結,陣容堪稱我國抗癌領域的"最強大腦"。
  • 創新合作,發展共贏——葉定偉教授邀您共赴泌尿腫瘤領域盛宴!丨...
    然後點右上角「…」菜單,選擇「設為星標」 編者按 2020年12月7日~13日,由中國抗癌協會泌尿男生殖系腫瘤專委會、中國臨床腫瘤學會前列腺癌專委會、上海市抗癌協會、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北京健康促進會
  • 疫路安心,大咖三人行:專訪腫瘤專家
    新冠肺炎病毒可通過呼吸道傳播和接觸傳播,因此,在人群密集場所尤其容易造成大範圍交叉傳染。而且,老年人及有基礎疾病的人感染後病情較重,對免疫力差的腫瘤人群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為避免疫情擴散,各大城市出臺交通管制措施,給需要定期就醫和複診的腫瘤患者帶來嚴重不便,腫瘤患者陷入出門擔心感染,不出門又必須治療的兩難境地。
  • 消化道腫瘤醫生排行榜2.0
    中國大咖醫排行榜主要是根據我國政府核准的醫學、醫師以及其他專業學會、協會等組織官方信息,並結合醫生、學者在其專業領域獲得的榮譽稱號、項目成果、獲獎情況,以及其在國內外醫學領域的學術影響力等綜合評估而得出的國內首家疾病醫生排行榜。
  • 第三屆中國-東協國際腫瘤精準醫學大會在南寧舉行
    主辦方供圖廣西新聞網南寧11月7日訊(記者 黃新躍 通訊員 陳維)11月7日至11日,由廣西抗癌協會、廣西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主辦,中國癌症防治雜誌、區域性高發腫瘤早期防治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一帶一路」國際腫瘤專業人員聯合培訓基地協辦的第三屆中國-東協國際腫瘤精準醫學大會暨2020年廣西腫瘤學大會在南寧隆重舉行。
  • O藥K藥大熱 腫瘤醫生如何看待「抗癌新藥潮」?
    得知國內抗癌新藥上市時,78%的腫瘤科醫生會主動搜索學習該藥物信息,69%會關注其具體信息和新聞動向,54%會主動分享告知周圍的同事甚至患者。相較於其他科室,腫瘤科醫生關注新藥更加主動。2018年,隨著電影《我不是藥神》的熱播,抗癌新藥緊缺成為了備受關注的社會話題。可喜的是,就新藥審批的客觀數據而言,抗癌新藥的「春天」似乎已經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