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39歲離婚女人的心聲:人到中年,不復婚,不二婚

2020-12-19 騰訊網

文\逸寧、江左梅娘

近日,阿嬌在一次採訪中,有記者向她問起跟賴弘國的婚姻是否還有迴轉的餘地,阿嬌斬釘截鐵地回道:「沒有」。

同時,39歲的阿嬌還表示自己不適合結婚,不會再結婚了,沒有必要。這也是一個39歲離婚女人的心聲:人到中年,不復婚,不二婚。

就這樣,今年39歲的阿嬌,宣布終身不嫁,上了熱搜。

這是在婚姻中受了多大的傷,才會對待感情如此絕望。

我們一起來回顧阿嬌的前半生,她雖然漂亮可人,性格乖巧,可是仿佛婚戀女神卻總是不肯垂青於她,她這一路走來,坎坷遍地,滿身傷痕。

與其說很多像阿嬌一樣的女人不願意結婚,不如直白些說,她們是怕結婚,恐懼婚姻罷了。

可是又有人說了,阿嬌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她是要貌有貌,要才有才,要錢又有錢,她怎麼就要不到一個天長地久的婚姻呢!

為什麼她會如此恐婚呢?梅娘想帶著大家一起來追溯一下她的原生家庭,探一探究竟。

01.原生家庭的傷,是你一生的痛

有人說,阿嬌太冷漠。給人感覺很高冷,就連參加真人秀節目的時候,也像放不開一樣。

沒錯,阿嬌如花的臉似乎很少展露笑容,為什麼?

你的表情,往往洩露你原生家庭的秘密。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那些天性特別樂觀、愛笑愛鬧的孩子,他們往往來自於一個很有愛的家庭;而那種表情淡漠、不苟言笑的人,往往童年的時候,家庭關係也比較冷漠,或者家庭本身就是破碎的。

所以,一個人太冷,可能是因為她不曾被溫暖過,她太沒有安全感,那麼,她對於外界的世界就會充滿著敵意和提防,自然就會有一種清冷的氣場。

阿嬌正是如此。

阿嬌的爸爸在她1歲時就去世了,而她的媽媽那一年也才19歲,媽媽必須要出去工作賺錢,所以對阿嬌的照顧很少。

更難過的是,阿嬌母親改嫁後,卻不能帶著她,就把她寄養在不同的親戚家裡,大角咀、沙田、元朗、牛頭角、深水埗、旺角她都住過。

從小就寄人籬下,隨時準備漂泊的阿嬌,幼兒園就換過7家,這種漂泊無定生活讓一個孩子看透了人情冷暖,嘗盡了各種心酸。

據媒體報導,有親戚拿手關節敲她的頭,阿嬌回去和媽媽說了,可媽媽卻不肯相信她說的話。從那時候開始,她便覺得,既然說出來也沒人信,那不如就都藏在心裡。

原生家庭的痛,在長大後的阿嬌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她缺少自信和底氣幾乎所有人都能看得出來。

與阿Sa組成Twins後,每次亮相阿Sa都衝在前頭,阿嬌則拘謹地躲在阿 Sa 的後面。表演的時候,阿嬌也是害羞、緊張的那個人,唱歌時甚至手都會抖。

比起阿Sa的古靈精怪,阿嬌則更顯得笨拙,更不懂人情世故,她說:「我不喜歡跟陌生人講話,會怕、會害羞。我緊張的時候,就會笑不出來,我不笑,大家就覺得我是在黑臉」。

心理學家弗蘭克·卡德勒說的:

「生命中最不幸的一個事實是,我們所遭遇的第一個重大磨難多半來自家庭。」

是的,原生家庭似乎成了一個人的宿命,單親家庭成長出來的女孩,可能會敏感、細膩卻不善表達和爭取,就算遇見愛情,也會變得小心翼翼,過分謹慎,不知所措或者會一味遷就、沒有邊界,容易被人利用。

阿嬌也不能倖免。

02.數段戀情,無一善終

阿嬌出道20年,被曝光的大概有6段,但是沒有一段善終。

先來說最著名的一段,就是和「豔照門」中的陳冠希了。

當年「豔照門」的事件沸沸揚揚,但其實她和陳冠希都是單身,你情我願地走到了一起。他們之間不存在著第三者,也沒有插足別人的婚姻,可以說,那就是一段再正常不過的愛情。

但是,豔照門事件後,曾經被奉若女神的阿嬌,卻成了被萬人唾棄的放蕩女子。

面對媒體,她公開回應了當年的事件,阿嬌說自己「很傻很天真」,被問及當時為什麼不阻止陳冠希拍照片的時候,阿嬌稱:「他是我最喜歡的男朋友,很害怕失去他,所以在引導下我就同意拍了那些(照片)。」

我挺願意相信阿嬌說的是實話,我想沒有哪個正常的女生(沒三觀沒底線的除外)會主動拍那些照片的,可是問題是,她為什麼要去拍這些呢?

戀愛中非常害怕失去對方,想討伴侶開心,於是讓自己不舒服的事情,她也做了。

阿嬌這樣的女孩不在少數,她們寧願犧牲自己,處處委屈忍讓,也要去想方設法去討好對方。

她真的很傻,她不知道,在討好的那一剎那,自己在男人心裡的地位就低了,所以,委曲求全換來的並不是珍惜,而是更多的委屈和更大的傷害。

後來,在滔天的輿論重壓之下,陳冠希自身難保,更別提什麼為她挺身而立了,阿嬌沒有想到,自己的討好,不光是在男女關係中丟了份,更讓自己的玉女身份跌下神壇了。

阿嬌還曾經和權寧一戀愛,為了陪男友去韓國玩,她一度推掉了商演,損失數百萬,其他這種為了愛情而捨棄事業的事情就不一一列舉了,總之,在阿嬌的心裡,愛情顯然比事業重要的多,男友比工作也重要的多,可是結果呢?權寧一背叛了她。

然後空窗了四年之後,她每每上綜藝,都是一副恨嫁的樣子,總覺得自己的過去不堪回首,害怕自己會沒有男人要,然後黯然神傷。

最後阿嬌遇到了賴弘國,因為恐高的賴弘國願意陪阿嬌跳傘,就讓她芳心大動,於是她也不去調查這個男人的過去和人品,就閃婚了。

與前夫賴弘國的這段婚姻,阿嬌嘗試過放下內心的芥蒂,好好生活,可是二人之間的問題不是一點半點,賴弘國也是個十足的渣男,撩妹、不配合生小孩……

阿嬌渴望婚姻,她企圖能通過婚姻救贖內心的陰霾,治癒童年的不幸,釋放成年後壓抑的心理,可是無奈她總是遇人不淑。看來,原生家庭的傷痛,真得很難治癒啊。

03.梅娘說

想到阿嬌曾經在2016年的時候就說過:「希望下一個人就是結婚對象,一輩子的人……我希望他有擔當能夠照顧我……」

但是最終她半生兜兜轉轉,卻沒有抓住一個可以託付的人,她一段又一段的愛情,沒有成為她擺脫命運的扶手,反而成為她生命中一個又一個的劫,直到將她推向對婚姻失望的頂點。

究竟是為什麼,她總是沒能很好地駕馭感情?其實從阿嬌的戀情和她的很多話中,你就能夠看出來問題來。

阿嬌的原生家庭不能夠給予她足夠的安全感,這導致她對愛情和婚姻始終有著一種託付心理,總是企圖通過婚姻來救贖自己。

帶著這種心理走入婚姻,自然就會對伴侶有著很高的訴求,這其實也相當於在踩伴侶的邊界,而當伴侶滿足不了她的訴求的時候,就會產生巨大的矛盾。

而當伴侶踩到了她的邊界的時候,她又更願意用一種討好的方式來挽留愛人,而不會站穩邊界,有底氣地和伴侶申明立場。

這樣的婚姻自然是充滿雞飛狗跳的,會沒邊界沒尊重,最終走向分崩離析。

那麼有人就問了,有點託付心理不是很正常嗎?難道真正的愛情,不就該治癒我們的傷痛嗎?

對此,梅娘想說一說自己的看法。

在武志紅的《感謝自己的不完美》中,我讀到過一句話,相當震撼,他說:

「愛,首先是為了強迫性重複,假如你和某個異性能完美地再現你的『內在父母』和『內在小孩』的關係,那麼你一定會瘋狂地迷戀上這個異性。」

這話讓我反思了很久,我首先想到了我的心中「內在父母」和「內在小孩」的關係是什麼?

我想曾經的關係應該是一種強勢父母和勵志孩子的關係。

比如,我的心裡一直有一個聲音:「考第一名有什麼好驕傲的?又不是全球第一」,這是內在父母對我的要求。

「我不能驕傲、要努力、不能停歇,拼啊拼」,這是我的內在小孩在內在父母的壓力之下對自己說的話。

這樣的一種關係,讓我每時每刻都神經緊繃,讓我為了獲得更多的榮譽和肯定而拼盡全力。我時常覺得自己就像希臘神話裡的西西弗斯,早上要推一塊巨石上山,晚上巨石再滾落到山下,我第二天早上再去推它,真是苦不堪言。

這種關係給我帶來的煩惱就是:不被尊重,不被肯定,讓我過度勞累,過度焦慮、會討好父母,會不夠自信。

那我的內在父母是怎麼來的?這當然有我原生家庭中父母的影子,他們嚴肅、莊重、邊界感極強、不循私情。我作文獲得了第一名,我爸質疑我是不是抄的,我考試拿了第一,我媽說看把你牛的,你下次還能第一嗎?他們都是那種很會苛責我的人。

天哪,細想下來,這些品質簡直就是我們家老楊的化身!

於是在婚姻之初,我感受到了,自己好像又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的感覺了。正所謂,童年時候受的苦,我們要在婚姻中再受一次。

從這裡看,愛情怎麼可能是你原生家庭中傷害的救贖呢?完全是悲劇再現啊!

可是當你明白,迷戀伴侶,正是為了修正你內在關係的模式,正是為了讓你依靠自己的力量減輕你童年時候的一些痛苦的時候,你就開始了對自己的修正。

比如,當你在親密關係中再次輪迴你難忍的傷害的時候,你告訴自己,這是你重新建立你的「內在父母」和「內在小孩」關係的時候了。

老楊喜歡批判別人,苛責我,最開始我會傷心落淚,會生氣憤怒,而現在,我完全平靜如水了。

不被尊重,有時候要據理力爭,但更多的時候是由於自己過度敏感;不被肯定,是因為自己太在意別人的看法;過度勞累,要學會給自己卸下擔子;過度自卑,要學會認清自己,悅納自己。

這些都是我在和老楊的婚姻中自我砥礪出來的結果,這些結果加深了對我自己的認知,也讓我更清楚地去看待我原生家庭中存在的問題。

當我調整了自己的「內在父母」和「內在小孩」之間的關係之後,我發現我和老楊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少了,我和父母之間的關係也更和諧了,我更快樂了。

愛情和婚姻救贖我了嗎?好像也是救贖了,可是這個救贖是靠伴侶隨著我的意志而轉變達到的嗎?顯然不是,是靠著我反思自己,調整自己,才達成的結果。那麼從這個角度來說,其實真正救贖我的其實是我自己。

所以,對於婚姻,我們實在不能有這種「託付心理」。

阿嬌說,她要「終身不嫁」本無錯,只是個人選擇,那麼如果這個「終身不嫁」,讓她一生覺得非常富足快樂,自然很好,但是最要不得的是,她一方面可能還是對婚姻很渴望,另一方面又恨恨地對自己說終身不嫁,這就糾結了,就會痛苦了。

而事實上,一個女人最好的心態是,我存在,我幸福。有婚姻,很好;沒婚姻,也很好,好的姻緣來了,我會把握住;沒有好姻緣,那我一個人也有獨身的快樂。

我想若是阿嬌能這樣想,那麼對婚姻就會有了一種「舉重若輕」的能力,畢竟你恨什麼,其實還是說明你對它有些過度在乎。而只有不要那麼在乎一樣東西,你才能夠真正地把控住自己的幸福。

要知道,婚姻只是愛情瓜熟蒂落的一個歸宿而已,它並不承載更多。

很多女人妄圖通過婚姻致富發財,跨越階層,但基本上你要付出巨大代價,還未必能行;

很多女人嘗試通過婚姻找到依託,尋找依賴,但往往會讓你失望,婚姻中也需要你的獨立。

而像阿嬌,想通過婚姻擺脫陰影,得到救贖,託付下半生的,通常的結果也是會讓人失望而終。

如此看來,把婚姻當做工具,為了實現個人目的的婚姻是不長久的,因為婚姻的本質是靈魂契合,而非「功利性質」。

或許當你沒有那麼多的期待,反倒能夠更好地享受婚姻的福利,所以,不管怎樣,婚姻不是人該恐懼的對象,而應該是人間美好的聚合。

就像王朔所說:

「遭遇過人生的不幸,但仍期待幸福;受到過別人的背叛,但仍勇敢去愛;看見過世間的醜惡,但仍付出善良。沒人愛時,專注於自己;有人愛時,有能力擁抱彼此。」

深以為然,願阿嬌能有這樣的心態,願所有的離婚女人,都能夠這樣想,我想,你會真的幸福的。

圖片來自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END-

我是梅娘,你有故事我有酒,一起聊聊人生吧,點擊上方關注,歡迎來到我的世界。

相關焦點

  • 中年女人離婚後最好的活法:不復婚,不二婚,餘生一個人過
    中年女人離婚了,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那就沒有必要找一個人湊合過日子了。」這是40歲離婚女人陳麗的忠告:人到中年,不復婚,不再婚。復婚和二婚,她輩子都不會再選了。這句話,是多少人經歷了婚姻失敗後的心聲?
  • 40歲中年離婚女人坦言,「不復婚不二婚,主要是這些原因」
    我見過太多在婚姻之中遇到挫折的女人,這些女人在離婚後往往會擁有不同的結局。那是因為他們的選擇不同,所以呈現的結果也不一樣。那麼,女人離婚後就一定需要用再婚來獲取所謂的幸福嗎?其實也不全是。我曾採訪過太多離婚女人對婚姻的態度,每個人的心聲各不相同。
  • 一個離婚女人的忠告,離婚之後不要二婚,不要復婚!
    女人在這個社會遭到了很多的傷害,男人對他們的傷害,家庭的對她們的傷害,所以有很多女人的婚姻都是非常失敗的,45歲之後的離婚女人一般都不會再去進行一個離婚或者復婚,不是因為年紀大了,而是因為她們知道一些原因,所以才不去去進行復婚或者二婚了。
  • 離婚女人最好的「出路」是什麼?復婚還是二婚?
    答案自然也是不能確定的,先拿復婚來說,如果是夫妻感情出現裂痕,或者說是感情淡了,走不下去的情況下選擇復婚只能是讓情況更糟,但是可能大家會有疑問,既然已經沒有感情了,那為什麼還要選擇復婚呢?答案當然是為了孩子能夠有一個完整的家,雖然夫妻的感情可能已經淡了,但是對於孩子的疼愛與期盼卻是絲毫未變的。
  • 三個中年女人告訴你:「夫妻離婚後,是否還能復婚」
    今天三個中年女人告訴你:「夫妻離婚後,是否還能復婚」王女士,45歲,已婚:我覺得還可以,只要不是太大的矛盾的無法解決的,畢竟生活那麼久了,已經習慣了對方,我和老公就是離婚了再復婚的因為孩子。王女士說她和前夫是在工作的時候認識的。那個時候這個男人對她照顧有加。
  • 離婚後,「二婚」與「復婚」哪個更幸福?3個離婚女人說大實話
    導語: 女人離婚後,要過什麼樣的生活才是好的呢?有些女人離婚後會選擇二婚,有些女人離婚後覺得和前夫還是情難斷,會選擇復婚,那麼離婚女人,到底是二婚好還是復婚好?3個離婚女人說了大實話。
  • 一個50歲二婚二離女人的忠告:人過40,別復婚更別二婚
    張愛玲說,「對於三十歲以後的人來說,十年八年不過是指縫間的事,而對於年輕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年輕的時候,一生一世、相伴永遠是隨口就說的承諾。年齡越大,越不敢說這樣的詞語,因為知道背後的責任,因為不想讓誰失望,雖不見得人不負我至少做到我不負人。
  • 「二婚」和「復婚」相比誰更幸福?這三個中年女人有話說
    自古以來,中國人都是非常注重家庭觀念的,所以每個人基本上在長大以後都會組建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庭,然後生兒育女等等,這是大部分中國人的婚姻寫照。
  • 「二婚」和「復婚」,哪一個會更幸福?聽聽過來人的心裡話
    所以我們總說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但是卻還是有很多人處在婚姻裡的時候不懂得好好珍惜,可是當失去後又後悔莫及,快自己當初不知道珍惜,更有些人還會突然醒悟,然後重新找回當初失去的感情!當然了,還有一些人覺得既然已經離開了曾經不幸的婚姻,只有找一個更對的人過得更幸福,跟前任離婚才說明正確,那麼我們今天的話題就二婚和復婚選擇哪一個會更幸福!來聽聽過來人的心裡話。
  • 一個離婚12年的女人,說出自己不願意二婚的3個原因
    雖然社會對離婚女人的包容比過去強很多,但女人離婚後,依然很多人勸她再婚,覺得沒有家庭,沒有男人,人生就不完整了,甚至很多直接說,就是為了面子。但為了所謂的面子,過著不痛快的人生,值得嗎?芝婷說我不願意二婚,無非也就是這幾個原因:很難找到對的人;雖然說很多人二婚也過得幸福,但這種概率真的只發生在自己特別優秀,或者兩人沒有孩子的人身上。二婚你對男人看得更清楚,你想找一個知冷知熱的,不是想找你做保姆的男人,真的很少,不是沒接觸過,對方就希望你嫁給他之後,好好照顧他們一家人,養你那也更加不可能。
  • 為何有些女性寧願二婚也不復婚?帶娃再婚會幸福麼?決定權在自己
    案例燕燕和前夫因為感情不合離婚,婚後帶著3歲的女兒再嫁,二婚老公對她非常好,疼她、寵她的孩子,除了婆婆對她有點兒看法,其他一切都要比原來幸福。燕燕感嘆道:「當初結婚太草率了,只是覺得到了該結婚的年紀,就找了個合適的人,匆促的嫁了,誰知道婚後相互深入了解後才發現,沒有愛的婚姻更容易崩塌。」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燕燕起初離婚時糾結萬分,她害怕流言蜚語,也擔心自己沒人要了,可是又不願意將就一輩子,於是毅然決然離了婚。
  • 39歲女人:丈夫背著我出軌,果斷離婚再二婚,是我最正確的決定
    對沒責任感的男人而言,妻子是妻子,婚外的女人是婚外的女人,沒有什麼哪一方需要耽誤的,這都不是一碼事!39歲女人的堅決:「丈夫背著我出軌,果斷離婚再二婚,是我最正確的決定!」沒錯,改變渣男沒可能,但是你可以選擇離開他。
  • 二婚和復婚哪個更好?3個過來男人說出大實話
    龍女士31歲 要麼堅持不離婚,一旦離婚了就不要復婚。 是你先拋棄了老公和孩子。 有了孩子,孩子便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不求能讓孩子大富大貴,但求讓孩子有一個健康的家庭環境。我周圍太多對孩子不負責任離開孩子的父母了,我親婆婆就是一個例子。不為孩子考慮,讓孩子跟著我公公生活,結果呢,現在我老公對他親媽就是愛搭不惜理,一點都不尊重她。這能怪誰呢?你生他不養他,還指望他對你有多少感情嗎?
  • 二婚和復婚哪個會幸福?過來人:還是要看結婚對象
    雖然現在人們的思想觀念已經隨著時代的發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在婚姻觀念上,許多離婚人士還是被社會所不包容,這一點特別體現在女性身上,很多人認為離了婚的女人就「掉價」了,以後就不好再嫁出去了,將女人看作一個折價的商品一般評頭論足。
  • 一位中年女人的婚姻:此生不負相思人,此生不受相思苦
    大牛忙給大家講一個婚姻案例,源自於一個離婚中年女人的經歷。2年前,她的丈夫突然不愛她了,求著她離婚。後來她才知道,他在外面愛上了一個年輕女人。雖然不情願,她還是同意了離婚。離婚後,前夫選擇了那個「相見恨晚」的女人。大牛忙把她的經歷寫成故事,也許能給一些相似經歷的人一些啟發。
  • 離婚者的困惑:是「二婚」好一點呢?還是復婚比較好呢?
    隨著離婚的人越來越多,面臨再婚的人也就會隨之越來越多。然而,人是感情動物,只要離婚以後,總是會考慮得比較慎重一點,企圖從失敗的婚姻中,總結一些經驗教訓,以便在今後的婚姻家庭生活裡,能夠不重蹈覆轍,把日子過得好一點。
  • 一個聰明的女人,離婚不走復婚路!
    說到這裡,讓我想到我身邊的例子。(一)這個例子就是我閨蜜,閨蜜的前夫在和閨蜜離婚兩年後又倒回來追求她,懇請她看在孩子的面上給次機會,答應和他復婚。閨蜜身為前妻,想起這事時就說了一句話:「我就是一輩子單身,也不會和他復婚!」
  • 人到中年離異女子的真心話:餘生不再婚,也不復婚,要肆意快活
    人到中年離異女子的真心話:餘生不再婚,也不復婚,要肆意快活有人說,婚姻是件精美的瓷器。心愛之人,每天擦拭,小心愛護著,可無心之人,隨意丟棄,任意擺放,稍不留神便摔破,難以復原。瓷器如此,感情之事更是如此。
  • 女人離婚兩年後,帶著5歲兒子嫁給初婚男,二婚女人重新找到自信
    01現在是婚姻自由的年代,不管是結婚還是離婚,每個人都有權利決定自己的生活。如果婚姻不如意,女人一樣可以提出離婚。雖然離婚後會有各種風雨,但只要自己是考慮清楚的,那離婚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那時因為婆婆不願意帶孩子,徐小姐就做了全職媽媽,沒有經濟來源。全職媽媽想離婚,比職業女性要顧慮多得多,所以徐小姐不敢提出離婚。婆婆還總是說,女人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如果徐小姐離婚的話,一個帶著孩子的二婚女人,不會有男人要她的,徐小姐不敢提出離婚的。但孩子3歲時,徐小姐還是勇敢地提出離婚了,這讓婆家人很意外。
  • 一個「離婚不離家」的女人,圖什麼?40歲中年女人的答案很現實
    比如在某些地區的農村,便有未到法律規定領結婚證的年輕男女結為夫婦;比如頭婚失敗後只談戀愛不結婚的成年男女;再比如就是不領結婚證卻已經猶如夫妻般生活在一起的個性男女。無論是哪種情況,現在越來越的人對待婚姻已經非常淡然,和二三十年前那種視離婚為恥辱的時代,已經有了本質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