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崛起,湖南把責任扛在肩上

2020-12-20 紅網

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

這是《古詩十九首》中的一句,其中的「要路津」,簡稱「要津」,指的是位置絕佳之地。佔據了這樣的地方,進可攻退可守,縱橫馳騁皆可隨心所欲。古人云「得中原者得天下」,足壇有句流行語叫作「得中場者得天下」,說的都是這個意思。

中原定,天下安。以區位而言,中部地區承東啟西、連南接北,其所身居的,正是這樣一個絕佳的「要津」之地。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部的崛起,必然會成為國家戰略上的重要一環,中部諸省也必然會走上一條富有時代特色的崛起之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部地區發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給予中部以巨大支持,引領中部崛起戰略實施取得了一系列新進展、新成效。這些政策的落實落地,也為包括湖南在內的中部地區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季度,我省GDP實現8334.97億元,居全國第8位、中部第3位;GDP增長7.6%,增速比上年全年回落0.2個百分點,比全國高1.2個百分點,居全國第13位、中部第5位。(湖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官方微信)

生產要素密集、產業門類齊全、基礎條件優越,這些發展潛力,決定了中部地區在我國新一輪全方位發展格局中,地位舉足輕重。截至2018年,中部地區的生產總值達到19.27萬億元,佔全國比重提高到21.40%。中部6省GDP增長全部超過「國家線」,江西以8.7%的增速,居全國第四、中部第一;湖南GDP總量達到3.64萬億,首次進位全國八強。這樣的成績表明,中部崛起勢頭正勁,中部發展已經進入一個大有可為的快車道。

在中部崛起的歷史進程中,湖南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

雖無通江達海之便,卻南接閩粵西接巴蜀,坐擁長江經濟帶中心位置之利,兼具「一帶一部」區位之優勢,這在中部省份中是絕無僅有的。正因如此,中央對湖南寄予了厚望。

早在2011年3月,習近平同志在湖南調研時,就對湖南的工作提出要求,希望湖南緊緊抓住實施「中部崛起」戰略的歷史機遇,不斷開創湖南改革發展新局面。

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視察湖南,提出湖南應發揮作為東部沿海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過渡帶、長江開放經濟帶和沿海開放經濟帶結合部的區位優勢,提高經濟整體素質和競爭力。

2018年6月,李克強總理在湖南考察期間,勉勵湖南要「當好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領頭雁』」。

披荊斬棘,銳意進取,湖南沒有讓中央失望。

多年來,政府債務總體平穩可控,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汙染防治成效明顯,三大攻堅戰,湖南戰績不俗。

堅持創新引領開放崛起,全面落實「三個著力」,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決落實「三去一降一補」,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推進關停並轉,湖南新舊動能轉換不斷取得進展。

以精細農業為特色的現代農業得到大力發展, 20條新興優勢產業鏈加速成長,嶽麓山大學科技城、馬欄山視頻文創園、湘江新區、長株潭自主創新示範區、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和港口綜合保稅區等帶動效應明顯。

2018年全省經濟總量達3.64萬億元,居全國第8位,中部第3位。在推動中部崛起、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大勢下,湖南已經站到了新的起點上。

很顯然,來自中央的殷切期望,不僅是針對湖南自身發展的,也是針對湖南在中部崛起、「一帶一部」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的。

有道是,打鐵還得自身硬,湖南深知自己的責任所在,也深知自己的責任之重。身處中部,但卻不讓自己的眼光局限於中部,而是投向更加廣闊的世界,讓自己在「創新引領、開放崛起」中實現更大的突破與發展,這正是湖南的特別之處。

聯通東西、承接南北的獨特地理位置,決定了湖南以綜合運輸大通道為依託,通過加強與全國各地區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可以通過構建樞紐型綜合運輸體系,將自己打造成複合型、開放型的全國重要交通樞紐。

加上周邊四省一市一區接近4億、佔全國人口近1/3的人口,以及覆蓋市場佔全國總人口一半以上的「3小時高鐵經濟圈」優勢,決定了湖南可以成為產業梯度轉移、要素集聚擴散的重要通道和途徑。

把使命放在心上的湖南,前進的腳步正越來越快。

把責任扛在肩上的湖南,崛起的腳步從未停止懈怠。

時來天地皆同力。正是因為主動扮演起了連接我國東南部與中西部兩大經濟地域的樞紐角色,湖南通過充分利用區位通聯優勢,發揮「過渡帶」吸納集中和「結合部」融合集聚的作用,實現了對東部沿海發達地區與長江開放經濟帶的承接融合。同時依靠創新、開放匯聚生產要素,堅持做大總量、做強存量、做優增量,在提升湖南經濟發展質量的同時,也不斷放大著以湖南為中心的經濟發展輻射效應。

這一效應影響所及,不僅是其他中部省份,還有地處西部的諸多省份。這一效應的發揮,其所反映出的,也正是湖南在中部崛起中的責任擔當。

5月20日至2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江西考察,主持召開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在近日召開的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對促進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推動中部地區社會經濟躍上新臺階,再次作出了重大部署,提出了明確要求。

這對包括湖南在內的中部各省幹部群眾是極大的鼓舞和鞭策,為湖南在中部崛起中實現高質量發展蓄積了蓬勃動力。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行進在新時代的春天裡,湖南砥礪中部崛起的鏗鏘腳步,固然令人振奮,但相比於全國發達地區,湖南產業結構不夠優化,高效配置資源能力偏弱,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水平和創新創業服務能力不強,城市產業結構重型化、同質化等發展短板依然存在。推動湖南落實「一帶一部」區位優勢和走在中部崛起前列,任務仍然艱巨而繁重。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瞻前顧後只會貽誤時機,怨天尤人始終於事無濟。「千難萬難,畏難才真難。」堅定信心,堅毅沉篤,勉力奮進,繼續保持「穩中有進、進中向好」的良好勢頭,延續「高於全國、中部靠前」的發展態勢,湖南就一定能在中部崛起中「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展現更大的擔當和作為。(紅網特約作者 觀潮的螃蟹)

相關焦點

  • 把脫貧攻堅責任扛在肩上
    要確保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必須按照總書記所要求的,加強脫貧攻堅的組織領導,「把脫貧職責扛在肩上,把脫貧任務抓在手上」,堅定信心、勇於擔當,攻堅克難、乘勢前進,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 湖南日報瀏陽河文章丨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彰顯...
    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彰顯新擔當 ——七論學習貫徹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精神 瀏陽河 今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時,殷殷囑託「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彰顯新擔當」。
  • 「中部崛起」合縱連橫 誰是崛起的中心城市
    葉青代表說,「這時候只要有一些政策,解決我們一些歷史包袱,中部就會有更快的發展,同時也會帶動西部的發展,使得中國的經濟結構更加合理。」     葉青代表在他的建議中提出,促進中部崛起,當務之急是中央成立一個高規格的「中部崛起辦公室」,就像「特區辦」、「西部辦」、「東北辦」一樣,之後才能儘快去調研並制定戰略。
  • 把管黨治黨、辦學治校主體責任扛在肩上
    原標題:把管黨治黨、辦學治校主體責任扛在肩上   【辦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學思踐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我國高等教育,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牢牢掌握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權,使高校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是紮根中國大地辦好人民滿意高等教育的根本保證。
  • 「中部崛起勢正勁·湖南篇」「數說」湖南發展加速度 「湘」當有力
    雜交水稻從這裡的實驗田走向全國,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創新引領、開放崛起,從一家家製造企業到一個個工業園區,新舊動能轉換步伐加快,先進位造業嘹亮的號角已吹響。三湘大地上高質量發展故事持續書寫,打造新高地,擘畫新藍圖,奮力譜寫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湖南新篇章。
  • 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彰顯新擔當
    今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時,殷殷囑託「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彰顯新擔當」。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以此為遵循,提出打造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增長極,努力在中部地區崛起中走在前列,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這為我省主動對接融入國家區域戰略布局、更好實施「三高四新」戰略明晰了目標路徑,注入了強勁動力。
  • 湖南會成為中部省份區塊鏈產業崛起的「標兵」嗎?
    其中,中部省份湖南在近三個月內連續設立兩個省級區塊鏈產業園區,並發布區塊鏈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其活躍程度遠超其他五個中部省份。 中部地區區塊鏈產業的崛起,湖南省會成為那個「標兵」嗎? 1 為什麼是湖南?
  • 瀏陽河丨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彰顯新擔當
    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彰顯新擔當 ——七論學習貫徹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精神瀏陽河今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時,殷殷囑託「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彰顯新擔當」。
  • 湘遊思客|陳黎明:雪峰山旅遊板塊是湖南中部旅遊崛起的一著重棋
    湖南旅遊「板塊說」,將湖南中部地區全域旅遊正式命名為「雪峰山旅遊板塊」,這是對雪峰山旅遊的巨大鼓舞。面對湖南全域旅遊基地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帶來的新局面,湖南中部雪峰山旅遊板塊如何快速崛起,並進而推動「錦繡瀟湘·神韻雪峰」區域品牌建設,本文將從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角度,談些想法。
  • 中部地區縣域經濟百強榜發布: 縣域成中部崛起關鍵力量
    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是實現中部崛起的現實基礎。從人口和地域角度看,中部6省縣域人口佔區域總人口的80%以上,縣域國土面積佔區域總面積的90%以上;從經濟總量來看,縣域經濟全面覆蓋三大產業,多種經濟所有制並存,縣域地區經濟總值佔區域總值的一半以上;從戰略機遇來看,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擴大內需已成為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的重要支點,縣域的廣闊消費市場將被全力開發;從發展比較來看,東部地區同中部地區的發展差距主要是縣域經濟的發展差距,縣域經濟是中部地區實現區域崛起的主要內容和根本所在
  • 湖北省:中部崛起給中部省份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中新社武漢三月二十八日電 (記者 艾啟平)中共中央政治局二十七日召開會議,研究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工作。湖北省人民政府秘書長、新聞發言人李春明今天在此間表示,中央確定的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將給中部省份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李春明說,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表示支持中部地區改革開放。
  • 中部首個國家級新區——湖南湘江新區獲批
    中國政府網站昨日公開發布《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湖南湘江新區的批覆》(下稱《批覆》),同意設立湖南湘江新區。中部地區首個國家級新區獲批。  湘江新區是全國第十二個、中部地區首個國家級新區,也是今年首個獲批的國家級新區。設立並建設好湘江新區,對於湖南而言是重大發展機遇,對於促進中部崛起也具有重要意義。
  • 「我的扶貧故事」把群眾當親人 把責任扛肩上丨興義市魯布格鎮新土...
    把群眾當親人,把責任扛肩上是我應盡的職責。在外駐村,幼小的兒子只能留在家中,在妻子上班的就近地方讀學前班。每當兒子打電話給我問我什麼時候回家時內心有愧,只能舍小家顧大家。
  • 四大區域再定位:東北振興,西部開發,中部崛起,東部現代化
    中部: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東北:遼寧、吉林和黑龍江。四大區域再定位,影響有多大?03中部地區,則是加快崛起。中部地區包括六個省份:湖北、河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這是全國經濟增速最快的區域之一,也是萬億GDP俱樂部的重要來源地之一。
  • 將責任扛在肩上 把群眾裝進心中——追記東陽市南馬鎮副鎮長馬志勝
    馬志勝與村幹部協調垃圾資源化處理房土地使用問題對待工作,馬志勝認真負責,他把責任扛在肩上,把群眾裝進心中,但對待家庭,他卻有所「欠缺」。
  • 星火燎原|後湖:中部崛起的國際藝術小鎮
    數年前,它還是嶽麓區最大的「城中村」如今,卻已崛起為無邊界的國際化藝術園在化蛹為蝶的建設中後湖各大功能區、湖南師範大學三所名校,麓山湘水在這裡自然接駁千年文脈。來自區位、政策、人才等方面的「明顯優勢」 引得人氣、項目、財富「紛至沓來」 9月20日,一場後湖國際創意小鎮招商懇談會暨學術研討會舉行,北京世紀千府有限責任公司
  • 東北再振興,西部大開發,中部快崛起,東部現代化
    中部: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東北:遼寧、吉林和黑龍江。四大區域再定位,影響有多大?01西部地區的關鍵是「新格局」。
  • 2015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交易總額超200億
    今日下午,2015中國中部(湖南)農博會企業風採巡禮在長沙紅星國際會展中心舉行,至此,2015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各項主體活動均已順利完成,並將於11月24日正式閉幕。據不完全統計,本屆農博會參會企業達1500餘家,合同成交和現金交易額達到205億元,其中「掌上農博」成交額達到1000萬元,觀展人次近100萬。
  • 中部崛起勢頭正勁 安徽等六省「挺直脊梁」再啟新程
    據人民網報導 從黃土高原到贛鄱大地,中部地區承東啟西、連南接北,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中部崛起規劃自其啟動實施,歷經十多年發展,成就斐然,從在西部地區、東北地區、中部地區、東部地區四大板塊中「跟跑」到增速連續7個季度「領跑」,中部六省經濟一直在節節攀升。
  • 2018中部(長沙)進口博覽會開幕 在湖南「採購全球」
    2018中部(長沙)進口博覽會開幕 在湖南「採購全球」 2018-12-05 15:47:3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羅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