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崛起」合縱連橫 誰是崛起的中心城市

2020-12-12 荊楚網

要政策 

    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中部如得不到政策傾斜是種不公平


    「有種觀點認為,『中部是普區,普區要享受特殊政策,就等於沒有特殊政策。』我認為這種觀點對於中部六省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認為,針對中部各省的經濟基礎和經濟實力來說,除了中部各省人民自身的不懈努力之外,還迫切需要外力的推動,尤其是中央政策的傾斜與支持。 

    「中部發展目前來說,尤其需要政策的支持。因為現在已經到了四周都在隆起,中部卻成了一個政策真空的時候,我們叫做『中部政策的邊緣化』。」葉青代表說,「這時候只要有一些政策,解決我們一些歷史包袱,中部就會有更快的發展,同時也會帶動西部的發展,使得中國的經濟結構更加合理。」 

    葉青代表在他的建議中提出,促進中部崛起,當務之急是中央成立一個高規格的「中部崛起辦公室」,就像「特區辦」、「西部辦」、「東北辦」一樣,之後才能儘快去調研並制定戰略。第二就是把振興東北的政策延伸到中部,因為兩個區域的情況較為類似,大多數振興東北的政策可以在中部實行。 

    河南省委秘書長李柏拴:中部崛起政策要比照振興東北 

    對於中部崛起如何具體實施,3月6日,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委秘書長李柏拴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一、由於中部省份是我國重要能源產區,黨中央、國務院要進一步加強中部的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這樣既可以扭轉全國運輸、電力緊張的局面,又可以起到連接東、西部的支撐和紐帶作用;二、希望中央比照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有關政策,對中部地區的一些老工業城市給予適當支持;三、中部地區也是全國主要糧食產區,國家應加大對此的扶持力度;四、黨中央、國務院要研究制定促進中部崛起的實施方案,並在國家「十一五」規劃中予以充分體現;五、要成立促進中部崛起領導小組並召開工作會議,統籌協調有關政策措施的制定和組織事實,啟動中部崛起的行動方案。 

要「搭車」 

    著名經濟學家胡鞍鋼:優惠特殊政策並不是中部發展的重點
 

    「在全國互補型的地區發展戰略中,中部崛起是時候了!不過,國家的優惠特殊政策並不是中部發展的重點,中部崛起要有新思路、新定位。」昨天,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胡鞍鋼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對中部崛起的新思路已經有了獨到的見解:「中部崛起要有『搭車戰略』,從甘心當配角做起。」 

    從2002年到2004年間,胡鞍鋼曾多次到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市調研。「中部省份的經濟發展比較慢,這是針對發達省份而言的。實際上,中部省份這幾年變化也很大,而且人力資源優勢、市場潛力非常明顯,現在關鍵是看各地區能否根據不同的省情,加快協調發展,融入到全國、全世界的大市場中尋找機會。」 

    胡鞍鋼舉例說,不管是勞務輸出,還是產業之間的聯繫,中部省份都應該緊「搭」全國的車,尤其是沿海省份的車,「安徽每年外出打工人數1000多萬人,如果每人每年有5000元的收入,這就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可能比國家的財政撥款還要多;江西、湖南也有很多勞動力在廣東打工,一些企業也在為廣東的產業做配套生產,要知道全國1萬多億的出口額中,廣東能佔到20%左右,如果能緊緊抓住廣東,潛力也不小。」 

    「從一定角度上來說,誰做中部崛起的『領頭羊』並不重要,關鍵是尋求比較優勢,與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的區域一體化相匹配。」胡鞍鋼進而強調,在「搭車戰略」中,隨即而來的是「追趕模式」。「我曾經到過武鋼,武鋼的軋鋼工藝是從德國西門子學習後自己開發的,如今已經對外出口了,這種『追趕模式』同樣適用於中部每個省份的發展。中部各省的外出務工勞動力帶回的將是更先進的生產力水平。」 

    「在經歷了沿海經濟發展、西部大開發之後,東北振興、中部崛起的具體規劃也將在『十一五計劃』中體現。『四位一體』的地區發展戰略,最終將是地區間的共同發展和共同富裕。」胡鞍鋼最後強調。 

    全國人大代表、武漢市市長李憲生:武漢理應成為中部崛起的戰略支點 

    當見到全國人大代表、武漢市市長李憲生的時候,他笑眯眯地伸出三根手指告訴記者,本次會上他已是三次發言、三談武漢。第一次,他談「武漢在哪裡」;第二次,他談「一個被低估的城市——武漢」;第三次,他拋出了自己真正想要表達的想法——「武漢理應成為中部崛起的戰略支點」。 

    「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告訴我們,區域要協調發展,客觀上要求有多個增長極,也就是若干個經濟板塊,特別是要求有撬動區域發展全局的戰略支點,往往就是一個特大中心城市。」 

    李憲生代表說,武漢是中國傳統六大工業基地之一,也是中國經濟地理的中心,地處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這中國三大增長極的中心點上,「得中獨厚,得中獨優」;武漢還是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既是「九省通衢」之市,又是萬商雲集之地。 

    「從戰略支點所必須具有交通樞紐、產業牽引、要素集散、服務中心、管理中心和創新中心的功能來看,武漢地理位置居中,承東啟西、接南轉北、吸引四面、輻射八方,具有傳導和中繼作用,理應成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戰略支點城市。」 

    鄭州媒體:河南興則中部興 

    以鄭州為核心組成的中原城市群在規劃上「進可攻、退可守」,中原城市群擁有鄭州、洛陽、開封這樣的國內外知名城市。鄭州是南北東西大通道的交會點,發展物流業、商貿業、金融業和信息業有優勢。西面洛陽是我國製造業基地,發展先進位造業,提升產品的水平、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優化工業結構極具優勢。南部許昌有電力設備、菸草、金剛石等優勢產業;漯河有食品、紡織、造紙、製革製鞋、化工、機械製造等;平頂山則以煤炭、機械、電力、化工、菸草、紡織為支柱產業。北有新鄉的紡織、電子、電器、機械、化工、醫藥、建材;焦作的化工、能源工業和汽車零部件;濟源的電力和鋁工業。東面開封作為歷史名城,可以把文化、旅遊業和國際會展業做好。這一區域內擁有宇通客車、日產汽車、三全食品、思念食品、新飛電器、雙匯食品、許繼集團、洛陽一拖、洛玻等一大批全國知名企業。 

    此外,該地區還擁有厚重的文化底蘊。在北宋以前的數千年間,本區域長期為古代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中國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具有深厚的歷史和文化積澱。鄭汴洛組成的古都群和沿黃旅遊帶更是國內外少有的黃金旅遊線路。 

    專家指出,中原一帶用組團式城市群代替單一城市擴張,經濟上可以取得互補效應,社會上可加速消除二元結構,生態上可緩解城市的熱島效應,文化上便於多樣性的充分交融,系統上形成等級有序的效率體系。據《鄭州晚報》 

    背景:中心城市之爭 

    去年11月中旬,一份名為「武漢城市圈周邊產業發展藍圖」的規劃性文件出臺,標誌武漢的1+8計劃正式實行,武漢城市圈包括武漢、鄂州、黃石、黃岡、孝感、鹹寧、天門、仙桃和潛江九城市,直徑為200公裡,總面積佔全省33%,國內生產總值和財政收入分別佔全省的73%和74%。 

    湖南全力打造的「長株潭一體化」是該省發展水平最高、投資效益最好的地區。經濟總量佔全省的比重較大,增長速度明顯快於全省。去年,人口佔全省13.3%的長株潭三市,GDP達1578.4億元,佔全省的33.2%。 

    江西最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提出要從中部崛起,並規劃了「昌九工業走廊」,提出建成廣東的「後花園」,在此基礎上,該省提出打造省內「4小時經濟圈」和省(市)際「8小時經濟圈」,形成南昌與贛州為核心的「都市經濟圈」,以全面拉動江西的全局發展。 

    安徽最近召開了一場名為「安徽崛起之路」的理論研討會,該省省長王金山提出「安徽可以在中部崛起進程中率先突破」,這個目標鼓舞了安徽人,目前,該省正全力打造以合肥一蕪湖為中心的帶狀都市圈,使之成為安徽經濟騰飛的增長極。 

    中原城市群建設是河南省實現中原崛起的重要手段,中原城市群是以鄭州都市圈為中心,以洛陽為次中心,開封、新鄉、焦作、許昌、平頂山、漯河、濟源等9城市為結點構成的緊密聯繫圈。中原城市群土地面積5.87萬平方公裡,人口3872萬,是河南省經濟發展的核心區域,全省60%的城市分布於此。2001年中原城市群的GDP佔全省的46.4%。(樂倩 曾鵬宇 王旭) 

 
來源:北京青年報


相關焦點

  • 中部崛起,湖南把責任扛在肩上
    以區位而言,中部地區承東啟西、連南接北,其所身居的,正是這樣一個絕佳的「要津」之地。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部的崛起,必然會成為國家戰略上的重要一環,中部諸省也必然會走上一條富有時代特色的崛起之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部地區發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給予中部以巨大支持,引領中部崛起戰略實施取得了一系列新進展、新成效。
  • 江漢平原上的武漢,中部崛起的核心城市
    武漢,簡稱「漢」,別稱「江城」,是湖北省省會、中部六省中唯一的副省級市和特大城市,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武漢地處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遊。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橫貫市境中央,將武漢中心城區一分為三,形成武漢三鎮(武昌、漢口、漢陽)隔江鼎立的格局。
  • 大秦帝國的崛起之合縱連橫
    到了戰國中晚期之時,雖然當時的主流仍然還是山東六國主導的中原文化,但秦國的崛起任然讓六國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面對秦國的強勢崛起,六國採取了合縱的方式,試圖將異類秦國扼殺在搖籃中。從秦惠文王開始,一直到秦始皇在位時期,山東諸國一共展開了五次針對秦國的軍事。
  • 「中部崛起」版圖下的鴻園
    因此中國在經歷了300到400年的衰落之後,再次崛起也是必然的。  投資跟著大師走,羅傑斯看好中部崛起  「我投資的最大經驗是關注和分析政府動態,方法是等待市場觸底然後抄底。」國際著名投資家吉姆·羅傑斯曾多次向市場坦言。「我看好中國環境、農業、能源、金融、文化五個領域的投資空間。」吉姆·羅傑斯甚至認為未來最好的工作,就是開發農場然後做一個農夫。
  • 四大區域再定位:東北振興,西部開發,中部崛起,東部現代化
    最近10年來,西部地區呈現崛起之勢。貴州、雲南、西藏等地的經濟增速多年領跑全國,以重慶、成都、西安為代表的中心城市強勢崛起,西部地區一改軍事工業主導的局面,汽車、電子等行業迅速發展。無論是營商環境,還是產業結構,抑或城市發展模式,東北都需要一場革命性的變革。國家將會怎樣的「戰略性舉措」,我們拭目以待。03中部地區,則是加快崛起。
  • 中部崛起勢頭正勁 安徽等六省「挺直脊梁」再啟新程
    日前,在江西考察並主持召開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工作座談會時,習近平總書記對做好中部地區崛起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中部六省站上了全新的歷史臺階,正「挺直腰杆」朝著更高質量發展闊步向前。用「新」蓄能 打造高質量發展強勁引擎「製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
  • 湖北省:中部崛起給中部省份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中新社武漢三月二十八日電 (記者 艾啟平)中共中央政治局二十七日召開會議,研究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工作。湖北省人民政府秘書長、新聞發言人李春明今天在此間表示,中央確定的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將給中部省份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李春明說,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表示支持中部地區改革開放。
  • 東北再振興,西部大開發,中部快崛起,東部現代化
    最近10年來,西部地區呈現崛起之勢。貴州、雲南、西藏等地的經濟增速多年領跑全國,以重慶、成都、西安為代表的中心城市強勢崛起,西部地區一改軍事工業主導的局面,汽車、電子等行業迅速發展。中部地區崛起勢頭正勁,中部地區發展大有可為。
  • 中部崛起之鄭州都市圈樣本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今年10月份發布的《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18》中,中部城市鄭州表現亮眼,排名從原來的第25名上升至20名。實際上,鄭州的快速崛起與區域內城鎮化進程密不可分,亦離不開鄭州都市圈內部的協同配合。作為中部最有代表性區域之一,鄭州都市圈的發展樣本值得研究。
  • 中部地區縣域經濟百強榜發布: 縣域成中部崛起關鍵力量
    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是實現中部崛起的現實基礎。從人口和地域角度看,中部6省縣域人口佔區域總人口的80%以上,縣域國土面積佔區域總面積的90%以上;從經濟總量來看,縣域經濟全面覆蓋三大產業,多種經濟所有制並存,縣域地區經濟總值佔區域總值的一半以上;從戰略機遇來看,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擴大內需已成為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的重要支點,縣域的廣闊消費市場將被全力開發;從發展比較來看,東部地區同中部地區的發展差距主要是縣域經濟的發展差距,縣域經濟是中部地區實現區域崛起的主要內容和根本所在
  • 陝西這一城市正在崛起,是重要區域中心,在省內排名第9
    說到陝西,我想大家都很熟悉,陝西省是中國西北地區影響力較大的省份,經濟實力和所轄城市競爭力位居西北地區前列,由於陝西省是連接華北和中部地區的通往大西北的關口,許多城市成為節點樞紐,近年來,西安成為關中平原城市的領導者,至今仍是西北第一大城市,陝西這一城市正在崛起,是重要區域中心,在省內排名第
  • 山西「黑馬」城市,三大高鐵並駕齊驅,中部崛起未來可期
    我國經濟發展很快,各城市相互進步,城市建設越來越好,適當的政策扶持以及開放的商業環境,使得經濟實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而山西「黑馬」城市,三大高鐵並駕齊驅,中部崛起未來可期,它就是山西的大同。大同,這座低調的城市包含著無限的能量,當古老的氣息和異域的世外風交匯時,大同的面紗逐漸揭開,從北魏時代氣勢雄偉的雲岡石窟到資費時代的華嚴寺和宣華寺,從神秘、佛道油相結合的玄工寺到至今仍有仙氣環繞的道教名山恆山,這座世外城市將成為多民族的文化。
  • 陝西將崛起的第九大城市,經濟增速超鹹陽寶雞,是陝南的區域中心
    陝西將崛起的第九大城市,經濟增速超鹹陽寶雞,是陝南的區域中心,陝西省是中國西北地區影響力很強的大省,其經濟實力和下轄城市的競爭力都位於西北地區的前列, 陝西省是連接華北和中部地區的西北屏障,因此許多城市成為重要節點的樞紐, 近年來,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平原城市群迅速崛起,目前該城市群已經成為西北第一大城市群
  • 力助中部崛起 國家開發銀行向鄂貸款500億
    雙方在漢籤訂了《促進中部崛起開發性金融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國家開發銀行將向我省「十五」、「十一五」規劃建設的項目提供500億元政策性貸款。重點支持了包括京珠高速公路和武漢城市建設項目在內的一大批基礎設施項目。
  • 「空中鄭州」:中部崛起航空新都市
    依託這個國家戰略平臺和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的優勢,鄭州近年來大力建設航空樞紐,發展航空偏好型產業,一座航空新都市正在崛起。  當前,鄭州機場實施「貨運為先,以貨帶客;國際為先,以外帶內;以幹為先,公鐵集疏」發展戰略,航空客貨運得到快速發展。
  • 淮河生態經濟帶三大核心城市,哪個城市將率先崛起呢?
    淮河生態經濟區哪座城市將快速崛起?2018年10月18日國家正式批覆淮河生態經濟區發展戰略,這標誌著淮河流域區域性集中發展成為現實。淮河流域三大明星城市。下面來看看這三座城市哪位最有可能崛起呢?信陽連續七年被評為中國十大宜居城市。交通方面:水陸空交通樞紐中心,也是本省的唯一的出海口,可直通長江入海。
  • 中國「最牌面」城市,由3地區「合區並鎮」,未來將強勢崛起
    中國「最牌面」城市,由3地區「合區並鎮」,未來將強勢崛起在現在的生活中,旅遊已經是家常便飯,出門旅遊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去湖北,位於長江中遊,洞庭湖以北,故稱湖北省,大家一起來看。這個城市是湖北省的省會武漢,這裡的「鎮」不是一般所說的「鎮」,而是指方鎮,由漢口、武昌、漢陽三個地區組成,位於長江和漢水的交匯處,長江和最大支流漢江橫跨武漢三個城鎮中心。
  • 大足區委書記於會文:擦亮「四張品牌」 著力實現「中部崛起」
    根據橋頭堡城市的規劃目標,大足要實現「中部崛起」,有哪些典型做法?5月15日,大足區委書記於會文參加「貫徹主城都市區工作座談會精神」系列訪談時,用12個字作了概括:優勢領跑,均勢並跑,弱勢跟跑。於會文介紹,對自身優勢,大足有清晰的判斷和明確的定位——擦亮大足石刻、大足五金和大足硒鍶等品牌,著力實現「中部崛起」。
  • 遼寧省下一個即將崛起的的城市:不是營口、遼陽也不是鐵嶺
    遼寧省下一個即將崛起的的城市:不是營口、遼陽也不是鐵嶺註:本文來源於網絡,並非官方發布,具體屬於請參考官方發布為準,只供娛樂性閱讀和討論!位於中國東北,南瀕黃海、渤海二海,西南與湖北壤,西北與內蒙古毗連,東北與吉林為鄰,東南以鴨綠江為界與朝鮮隔江相望,遼寧省地勢大致為自北向南,自東西兩側向中部傾斜,山地丘陵分列東西兩廂,向中部平原下降,呈馬蹄形向渤海傾斜,遼寧省總面積14.8萬平方千米。營口地處遼東半島中樞,渤海東岸,大遼河入海口處。
  • 河南的這個城市正在崛起,有悠久的歷史,還是我國四大古都之一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沿海地區的很多城市經濟發展非常迅速。其中深圳,廣東等最具有代表性,城市建設搞得越來越好,城市規模越來越大,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前來,形成了城市安定繁榮發展的良性循環。那麼大家是否知道,現在不光是沿海地區,在中國的中部地區的河南,有一個正崛起的城市,它既不是南陽也不是許昌,卻有著悠久的歷史,是我國四大古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