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振中:這些教授們,為書法賦予新生命,看不懂得說是「醜書」

2020-09-17 三餘書社

今天繼續和大家分享央美教授邱振中先生《書法》一書,他對現代書法創新,結合當今國內外書壇各種創新,進行剖析,加上本人對書法一點淺薄的理解,寫出本小文,有不到之處,請大家斧正!

在毛筆逐步退出日常書寫的今天,是書法史上大事件,書法通過日常書寫而獲得的各種性質,都面臨淡化和枯竭,而部分傳統書家,開始走向革新,給書法賦予新生命!

所有的新生命,在常人眼裡看都是「醜的」,因為不符合他們年深日久的審美觀,新生命也是新希望。

邱振中先生將當代與書法相關的藝術作品,可以分為三類:

最常見傳統意義的書法作品


傳統意義的書法

現代風格書法作品

比如日本的井上有一為代表的作品,他們依然使用是文字,同時保持一次性的書寫,但是構圖已經與傳統有很大區別,完全是來自書法家的創作。


井上有一:貧

以書法的作品、技法、觀念等一切有關成分為基礎而創作的現代藝術作品

【傳統書家新突破】

這種模式是近20年開始大膽嘗試,而且很多原來傳統書法功力深厚的書家,都加入這個領域,其中知名有:沃興華、王冬齡、曾翔、王鏞、邵巖等等。

這些都是傳統書法領域名家,他們已經不再滿足傳統書法,而是尋求新的突破,企圖給書法這門傳統藝術,帶來新生命力和突破點。

創作形式是以書寫出發的抽象作品,作品不局限於文字,但是依然保持一次性的書寫,創作的工具也不再局限於毛筆。

以沃興華教授為例,他的傳統功力深厚:

沃興華楷書

後來走向新的嘗試作品:


沃興華新書風

再如曾翔老師傳統作品:


曾翔早期作品

曾翔對書法新嘗試:


曾翔的新創新

因書家太多,不再一一列舉。

中書協副主席劉洪彪先生,在一次直播活動中,特別強調:

我特別佩服像曾翔這些書法家,他們大膽嘗試,為書法創新帶來了新生命力!


【側重新概念的作品】

書法作為一門傳統、古老的藝術,幾千年的發展給予它太多內涵,也為當代藝術家提供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藝術源泉。

他們用不同的創作形式,重新解構書法新概念,給書法賦予新的含義。

比如著名的藝術家,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教授邱志傑先生,將傳統書法行為和新媒體錄影結合的作品:

同一張宣紙上,重複書寫1000遍《蘭亭序》,最後使紙上出現一片混沌,並用攝像機完整記錄下來。

邱志傑 重複1000遍《蘭亭序》

邱志傑先生這幅作品後來獲得無數大獎,在作品解讀上,他說:

「在無形跡的書寫中,對古典規範的意識才真正獲得清晰化。這些規則的存在表明藝術的根本功能:將生命分割為目的性的操勞和思悟性的操勞,分割為理性和非理性。主體在其對規則的追尋中進行的自我擱置是一種必要的死亡,是反思性的想像力的立足點,這時,書寫1000遍《蘭亭序》就成為對藝術的本體論論證。」


邱志傑《我帶走了秘密》

正如央美教授,邱振中先生所講:

邱志傑先生企圖用愚公「挖山不止」的行為方式與傳統書法之間進行對話,結果不僅暗示了對傳統的無限重複只會毀滅傳統的觀念,也對中國傳統書法和傳統文人的行為方式進行了解構。

對於熟悉第一種出傳統書法的朋友們,對第二種、第三種的書法創作,在心理上是難以接受的,所以統統稱為「醜書」、「怪書」!

任何一種新的藝術性形式,都是對舊有形式革新和顛覆,無論創新是對還是錯,生命力有多久,總比固步自封的好,您說是吧!

相關焦點

  • 邱振中:這些教授們,為書法賦予新生命,看不懂得說是「醜書」
    今天繼續和大家分享央美教授邱振中先生《書法》一書,他對現代書法創新,結合當今國內外書壇各種創新,進行剖析,加上本人對書法一點淺薄的理解,寫出本小文,有不到之處,請大家斧正!在毛筆逐步退出日常書寫的今天,是書法史上大事件,書法通過日常書寫而獲得的各種性質,都面臨淡化和枯竭,而部分傳統書家,開始走向革新,給書法賦予新生命!
  • 邱振中書法理論的兩個誤區:一是主觀猜想,二是西方美學
    邱振中書法理論的兩個誤區:一是主觀猜想,二是西方美學。邱振中在書法界比較有名氣,但是筆者倒不願意把他歸類於書法家的隊伍,因為他的書法寫得實在是過於奇形怪狀,沒有傳統的規則,已經脫離了「字」的結構,書法不以「字」為基礎,多是線的自由構造,類似於胡寫亂塗。
  • 專訪邱振中:書法是舊東西?我不這樣想(下)
    邱振中書法作品 圖源網絡對於目前許多帶有書寫性、但比較抽象的水墨作品,不少人認為應該屬於當代書法,邱振中卻不這樣認為。他說:「書法一定要有文字。」「書法是我藝術創作的出發點」,他說,「以前沒有藝術家是從書法出發進入現代藝術、當代藝術的,無論是美術界還是社會,都覺得書法是舊的東西,要融入當下的文化非常困難,它只能回歸傳統。但我不這麼想。」邱振中書法作品 圖源網絡《中國收藏》:您認為書法走向現代到底有多艱難?
  • 邱振中:筆法是書法的核心技巧,啟功沈鵬還不到大師的級別
    邱振中:這只是市場熱的表現。民國書法走俏,主要源於資源多,可供炒作的空間大。從藝術創作及學術研究來說,民國書法並不是一個熱門。民國書法直接繼承了晚清的藝術風致,對於現在創作的影響,其實並不大。
  • 邱振中:​「現代書法」的定義和評價準則
    唐楷之:這是不是說一位書家的現代性深刻與否,影響到他的現代書法創作所到達的深度?  邱振中:原則上來說,肯定是這樣。聯想到《書法的形態與闡釋》3一書,可以看出您從研究生時期開始,便一直為書法的現代轉化進行理論上、思想上的開拓。   邱振中:《書法的形態與闡釋》一書實際上是對傳統的思考,但我希望把這種思考盡我所能推向深處。
  • 如何欣賞書法?邱振中說:必須逐漸進入這裡所列出的全部作品!
    從閱讀數看,這篇帖子還是很受大家關注的,在當下,一篇關於書單的帖子能有這樣的關注,真是讓人生出「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的嘆謂來。不去臧否嚴教授的那份「不必讀」書單,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讀一下。但是這份「不必讀」書單,卻勾起我早年讀過的一份「審美感受基礎的傑作目錄」的記憶來,這份目錄是中央美術學院的邱振中教授在《論審美感受模式》一文中所列出的。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記憶,一者當然是緣由個人對書法的熱愛,二者是這份傑作目錄中列出的古代經典法帖的數量合計為二十件,相對而言,這些碑帖的圖版資料還是比較容易獲得。
  • 可能的世界·邱振中書法作品展展覽時間
    可能的世界·邱振中書法作品展展覽時間【導語】: 邱振中是紹興文理學院蘭亭書法藝術學院院長、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他致力於書法理論與藝術創作。他在北京、日內瓦等地多次舉辦個人展覽。2014可能的世界·邱振中書法作品展展覽時間及展覽地點。
  • 專訪邱振中:書法是舊東西?我不這樣想(上)
    當面對一根飛動的線條時,有多少人會為它激動、愉悅甚至哭泣呢?上世紀80年代,新思潮對國內美術界有著深刻的觸動與影響,表現在書法界方面,主要是來自日本的現代書風衝擊。然而1989年,邱振中在中國美術館做了一個個展「最初的四個系列」,目的是在日本現代書法的思路之外探索中國現代書法的道路。
  •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視覺顧問,超級書法大師:邱振中書法作品賞析
    文/果果木邱振中,是我國當代著名的書法大師,紹興文理學院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館書法藝術委員會委員。致力於書法理論與藝術創作。邱振中1985年,當選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江西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2002年擔任中國美術學院特聘博士生導師。2004年起,擔任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人文學院雙聘博士生導師。
  • 書法成就運用到當代藝術創作 邱振中書法展在昌開幕
    書法成就運用到當代藝術創作 邱振中書法展在昌開幕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2015年03月12日18:19 書法愛好者參觀邱振中書法展 據了解,邱振中是江西南昌人,1981年浙江美術學院書法研究生畢業,文學碩士,現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書法與繪畫比較研究副會長。他曾在北京、日內瓦、奈良、洛杉磯等地多次舉辦個人展覽,參加「生活在此時─29位來自中國的現代藝術家」(德國國家現代美術館)等多種重要展覽。
  • 邱振中:不能只靠書法寫的像不像來判斷一個人的書法好壞
    西泠印社的成員,在中央美術學院擔任教授和博士生導師,一直在致力於當代的書法教育。有些聽說過他的朋友可能知道他發表不少引發爭議的言論,比如我們之前討論過的,他說「邱振中:林散之、陸維釗、沙孟海堪稱大師,啟功和沈鵬達不到。」而在今日的一次活動中,他發表的一次演講,又一次引發的大家的熱議。
  • 邱振中:不能只靠書法寫的像不像來判斷一個人的書法好壞
    有些朋友對邱振中可能並不了解,他是西泠印社的成員,在中央美術學院擔任教授和博士生導師,一直在致力於當代的書法教育。有些聽說過他的朋友可能知道他發表不少引發爭議的言論,比如我們之前討論過的,他說「邱振中:林散之、陸維釗、沙孟海堪稱大師,啟功和沈鵬達不到。」而在今日的一次活動中,他發表的一次演講,又一次引發的大家的熱議。 當今書壇最大的問題,就是大家把古時的著名書家、把他們作品的面目當做自己追求的目標,以與此面目是否接近,來判斷一個人的基礎、才能和成就。這是非常糟糕的。
  • 2020「共同體」 | 邱振中
    書法是時間的藝術和線條的藝術,書法創作全依靠書家瞬息中對線條的把握。書法也具有畫面感,但與繪畫的依憑不同,繪畫的節奏與韻律憑靠的是平面上展開的形象,而書法依靠的是線條的運行。邱振中正是能夠在線性的書寫和視覺的生發中把握作品的結構與韻律,從而使他的書法作品接近了繪畫。或者說,從繪畫的審美視角看他的作品,更能夠看到他在把握作品整體結構上所形成的意象。
  • 邱振中書法作品展在北京恭王府開幕
    此次書法作品展集中了邱振中近兩年半來的書法作品。邱振中把自己與書法有關的創作分為三類:傳統風格書法作品、現代風格書法作品與源自書法的當代藝術作品。本次展覽展出的60餘件作品是他的第一類作品。  邱振中說,這次展出的作品體現了他對之前創作的回顧和思考,與之前的作品相比,進步很大。最大的進步是作品線條處理更自如,空間處理更靈活。但藝術沒有終點,他還在前進的途中。
  • 邱振中:林散之、陸維釗、沙孟海堪稱大師,啟功和沈鵬打不到
    有些朋友可能不了解邱振中,他是西泠印社的成員,在中央美術學院擔任教授和博士生導師,一直在致力於當代的書法教育。記者:您說當代書藝進步,能否舉例說明?當代有書法大師嗎?邱振中:林散之先生、陸維釗先生、沙孟海先生,都堪稱大師,都可以被寫進藝術史的。記者:啟功先生、沈鵬先生呢?他們的地位似乎存在不少爭議。邱振中:在我看來,還不到大師的級別。
  • 邱振中:書法的現代闡釋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書法與繪畫比較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美術館展覽審查委員會委員,潘天壽研究會副主任。徐復觀在《中國藝術精神》一書中寫道,書法就筆墨而言,「技巧上的精約凝斂的性格,及由這種性格而來的趣味,可能高於繪畫,但從精神可以活動的範圍上來說,則恐怕反而不及繪畫,即是,筆墨的技巧,書法大於繪畫;而精神的境界,則繪畫大於書法。」這是不對的。書法集語言文字、視覺圖形、意義闡釋和個人修煉於一身,世界文化史上唯此一例。從這裡引發的哲學、文化史、思想史問題無數。
  • 邱振中:書法與當代水墨
    邱振中:書法與當代水墨 水墨何以成為一個問題?書法史幾千年來沒有提出過這樣苛刻的要求。 每天拿起一支筆,蘸墨,一落在紙上,便感受到它今天的性能,並即時調整行筆的力量、速度以及對線條質感的期待……這也許才是「筆墨」的要旨,但沒有人說過這些。
  • 邱振中訪談 || 關於「批評」與「批評家」
    邱振中:對於博士生,我主張理論與實踐分開來做。最主要的原因,是對於這兩類博士生的要求太不一樣,讀的書也不一樣。有很多理論研究,比如藝術史、藝術理論的書,對於做實踐的人來說是不需要讀的。請您以書法為例,談談書法批評與當代書法史研究之間的關係。    邱振中:對創作的評論,可以引出當代歷史撰寫的問題。事實上,這兩者也沒有嚴格的界限。比如我對筆法與章法的研究,研究的是詮釋的歷史,但應該歸於理論研究。
  • 沒有「醜書」,當代書法將迎來最大危機
    有好多人不了解這些書家三十年前的面貌,往往以為他們根本就不會寫字、不懂書法呢。那就錯了,其實他們曾經是多麼招人喜歡啊! 有人不禁要問,好端端的,他們怎麼就變成這個樣子了呢?請接著往下看。
  • 書法界十大「醜書」集錦,當你看懂了這些,才算一個合格的書法家
    首先沒有臨過帖的「江湖體」不叫書法,「印刷體」不算書法,「射書」不是書法,「人體書」不是書法,看著「好看」的字不一定是書法,看起來「醜」的字,也不一定不是書法。外行人眼中的「醜書」在中國古代,常常有一些作品,被今天的一些「書法外行」稱之為「醜書」,當然,你若能看懂了這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