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邱振中:書法是舊東西?我不這樣想(上)

2020-12-18 文藏

當面對一根飛動的線條時,有多少人會為它激動、愉悅甚至哭泣呢?

邱振中

歷史一頁頁地翻過,作為中國文化精髓的書法藝術,由於其自身高度抽象性的特點,正逐漸在大眾視野中成為曲高和寡的審美高地。因為如今的中國文化界已經認識到,中國必須創造立足於自身文化的當代藝術,書法是一個重要的出發點。大多數探索者都在向西方尋求抽象圖式的經驗,而書法的視覺化走向是否是在背離它的千年傳統呢?

書法欣賞 來源:書法欣賞網

邱振中從一開始就選擇深入到傳統內部,並尋找某個超越傳統的支點。

上世紀80年代,新思潮對國內美術界有著深刻的觸動與影響,表現在書法界方面,主要是來自日本的現代書風衝擊。然而1989年,邱振中在中國美術館做了一個個展「最初的四個系列」,目的是在日本現代書法的思路之外探索中國現代書法的道路。

邱振中書法作品 來源:光明網

邱振中是在中國書法理論研究和書法實踐的集大成者。上世紀80年代他在《書法》雜誌上藉助西方的構成理論和格式塔理論發表了一系列的書法理論文章,對構建中國現代書法理論體系及中國書法評價體系有著深遠的影響。他對書法空間的理論和實踐直接影響了一批中國當代的藝術家,對中國當代書法和當代水墨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

邱振中《眾生系列·祖母印象》 1988年作

《中國收藏》:對於書法來說,傳統可能會給一位藝術家的創作帶來保守性,所以進入傳統太深是否會有無法自拔的危險?

書法欣賞 來源:書法欣賞網

邱振中:書法是一種已經充分發展過的藝術。在數千年中無數代人的努力,既使它在形式與技巧的各個方面都積累了大量的優秀之作,也使這種藝術與傳統文化互相滲透,以致下筆即落入前人規範,同時蘊含著傳統精神生活。這是一種幸運與災難的奇妙混合。不熟悉傳統根本無法接近書法的核心,但深入傳統之後,它所具有的魅力可能使人無法自拔。然而,一位現代書法藝術家依然需要掌握比「傳統」多得多的東西。

書法欣賞 來源:書法欣賞網

《中國收藏》:那麼是否說明對傳統的變革既是艱巨的,也是必要的?

書法欣賞 來源:書法欣賞網

邱振中:是的。書法藝術是在日常書寫中發展起來的,儘管兩者早已分離,但通過日常生活,整個社會觀念中依然維繫者兩者的密切關係。這阻止其形式體系產生更大變化的無形的力量。另外,在長期發展的歷史中,書法藝術在民族心理中已經與形式體系結合成不可拆分的整體,傳統書法已經成為蘊含豐富符號的體系。也因此,很多人覺得書法不可能、也沒必要去變動,不如讓它順著固有的軌道滑行。這未必不是一條可行之路。但是,一種藝術不應該在一棵樹上吊死,它總可以多找幾棵樹去吊,或者是幹點兒別的。

邱振中《待考文字系列·NO.8》 1988年作

《中國收藏》:當今很多書法家都困惑於如何走出傳統,尋找到符合這個時代的書法面貌,那麼向傳統挑戰應具備哪些前提呢?

邱振中書法作品 來源:搜狐

邱振中:任何創造活動都源於不滿。不滿已有的,才去創造應有的。當然,這種不滿也要有個相應的精神生活支點。這便要求人們極為深刻地去體察這個時代的生活。只有從心靈中生長出來的一切已經足以在人類精神生活中獲得自己的獨立地位,他才有勇氣、有足夠的精神力量向傑作發出挑戰。做不到這一點,將永遠是傑作的奴隸。

書法欣賞 來源:書法欣賞網

《中國收藏》:您認為書法走向現代到底有多艱難?

邱振中:書法如果真正成為現代的、深刻的,它就一定是紮根於我們生存的背景、歷史文化背景中的,不可能有例外。這裡表現出書法的艱難,同時也表現出書法的一種宿命,它別無選擇。這也可以解釋,書法的當代創作為什麼始終沒能融入到美術新潮中去。

相關焦點

  • 專訪邱振中:書法是舊東西?我不這樣想(下)
    邱振中書法作品 圖源網絡對於目前許多帶有書寫性、但比較抽象的水墨作品,不少人認為應該屬於當代書法,邱振中卻不這樣認為。他說:「書法一定要有文字。」「書法是我藝術創作的出發點」,他說,「以前沒有藝術家是從書法出發進入現代藝術、當代藝術的,無論是美術界還是社會,都覺得書法是舊的東西,要融入當下的文化非常困難,它只能回歸傳統。但我不這麼想。」邱振中書法作品 圖源網絡《中國收藏》:您認為書法走向現代到底有多艱難?
  • 邱振中:​「現代書法」的定義和評價準則
    聯想到《書法的形態與闡釋》3一書,可以看出您從研究生時期開始,便一直為書法的現代轉化進行理論上、思想上的開拓。   邱振中:《書法的形態與闡釋》一書實際上是對傳統的思考,但我希望把這種思考盡我所能推向深處。
  • 邱振中書法理論的兩個誤區:一是主觀猜想,二是西方美學
    邱振中書法理論的兩個誤區:一是主觀猜想,二是西方美學。邱振中在書法界比較有名氣,但是筆者倒不願意把他歸類於書法家的隊伍,因為他的書法寫得實在是過於奇形怪狀,沒有傳統的規則,已經脫離了「字」的結構,書法不以「字」為基礎,多是線的自由構造,類似於胡寫亂塗。
  • 邱振中:筆法是書法的核心技巧,啟功沈鵬還不到大師的級別
    這是不是藝術魅力本身在根本上使然? 邱振中:這只是市場熱的表現。民國書法走俏,主要源於資源多,可供炒作的空間大。從藝術創作及學術研究來說,民國書法並不是一個熱門。民國書法直接繼承了晚清的藝術風致,對於現在創作的影響,其實並不大。
  • 邱振中:林散之、陸維釗、沙孟海堪稱大師,啟功和沈鵬打不到
    有些朋友可能不了解邱振中,他是西泠印社的成員,在中央美術學院擔任教授和博士生導師,一直在致力於當代的書法教育。在最近的一次專訪上當代有書法大師嗎?邱振中:林散之先生、陸維釗先生、沙孟海先生,都堪稱大師,都可以被寫進藝術史的。記者:啟功先生、沈鵬先生呢?他們的地位似乎存在不少爭議。邱振中:在我看來,還不到大師的級別。邱振中先生為什麼會做出這種評價呢?想要知道其中緣由,還要從每個人的創作風格中來尋找答案。1、 沙孟海、陸維釗。
  • 可能的世界·邱振中書法作品展展覽時間
    可能的世界·邱振中書法作品展展覽時間【導語】: 邱振中是紹興文理學院蘭亭書法藝術學院院長、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他致力於書法理論與藝術創作。他在北京、日內瓦等地多次舉辦個人展覽。2014可能的世界·邱振中書法作品展展覽時間及展覽地點。
  • 邱振中:書法與當代水墨
    書法與水墨關係如何?我是怎麼做的?為什麼會做成這樣?從1980年代到現在,我的幾件作品以及創作過程中的思考,可以說明一些問題。 書法創作中,我們經常會想到「傳統」一詞。我的一部分作品,看上去就是典型的傳統樣式,其實在創作中加入了不同的追求。
  • 邱振中書法作品展在北京恭王府開幕
    此次書法作品展集中了邱振中近兩年半來的書法作品。邱振中把自己與書法有關的創作分為三類:傳統風格書法作品、現代風格書法作品與源自書法的當代藝術作品。本次展覽展出的60餘件作品是他的第一類作品。  邱振中說,這次展出的作品體現了他對之前創作的回顧和思考,與之前的作品相比,進步很大。最大的進步是作品線條處理更自如,空間處理更靈活。但藝術沒有終點,他還在前進的途中。
  • 邱振中:不能只靠書法寫的像不像來判斷一個人的書法好壞
    有些聽說過他的朋友可能知道他發表不少引發爭議的言論,比如我們之前討論過的,他說「邱振中:林散之、陸維釗、沙孟海堪稱大師,啟功和沈鵬達不到。」而在今日的一次活動中,他發表的一次演講,又一次引發的大家的熱議。
  • 邱振中:不能只靠書法寫的像不像來判斷一個人的書法好壞
    有些聽說過他的朋友可能知道他發表不少引發爭議的言論,比如我們之前討論過的,他說「邱振中:林散之、陸維釗、沙孟海堪稱大師,啟功和沈鵬達不到。」而在今日的一次活動中,他發表的一次演講,又一次引發的大家的熱議。 當今書壇最大的問題,就是大家把古時的著名書家、把他們作品的面目當做自己追求的目標,以與此面目是否接近,來判斷一個人的基礎、才能和成就。這是非常糟糕的。
  • 邱振中訪談 || 關於「批評」與「批評家」
    邱振中:對於博士生,我主張理論與實踐分開來做。最主要的原因,是對於這兩類博士生的要求太不一樣,讀的書也不一樣。有很多理論研究,比如藝術史、藝術理論的書,對於做實踐的人來說是不需要讀的。   邱振中:我自己很少寫批評方面的文章,但會思考藝術批評的問題。我關注批評的問題,是源於對創作的思考,我從思考自己的作品出發,進而也關注當代創作,這在客觀上就形成了批評。
  • 如何欣賞書法?邱振中說:必須逐漸進入這裡所列出的全部作品!
    如此,在這裡,我想以讀書筆記的方式,與大家共同來分享邱振中先生的這份有關書法作品欣賞的「審美感受基礎的作品目錄」。「審美感受基礎的傑作目錄」這是邱振中先生的原話,是標準的邱振中式的學術語言風格,這樣的學術語言風格,在其第一本書法論文集《書法的形態與闡述》中比比皆是,實際這裡的「審美感受」指的是書法作品的欣賞之意,這從邱振中先生的新著《書法》中,將這一目錄放到了「作品欣賞」這一章節中,便可以明白。
  •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視覺顧問,超級書法大師:邱振中書法作品賞析
    文/果果木邱振中,是我國當代著名的書法大師,紹興文理學院蘭亭書法藝術學院院長、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書法與繪畫比較研究中心主任致力於書法理論與藝術創作。邱振中1985年,當選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江西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2002年擔任中國美術學院特聘博士生導師。2004年起,擔任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人文學院雙聘博士生導師。
  • 2020「共同體」 | 邱振中
    這個展覽的獨特之處,就在於它沒有沿襲當下通行的書法展覽樣式,而是營造了一種引發關於書法意義與書寫機制討論的空間。了解他的展覽構想和展示設計時,我感受並進入他思考的路徑,由此而深深感動。這樣的展覽,是一種新的學術形態,它開啟了新的書寫動機,激發了創作的活力,尤其是那種當場開啟的書法意識,讓人進入一個發生、延展的境況與視界中。
  • 書法成就運用到當代藝術創作 邱振中書法展在昌開幕
    書法成就運用到當代藝術創作 邱振中書法展在昌開幕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2015年03月12日18:19 書法愛好者參觀邱振中書法展 據了解,邱振中是江西南昌人,1981年浙江美術學院書法研究生畢業,文學碩士,現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書法與繪畫比較研究副會長。他曾在北京、日內瓦、奈良、洛杉磯等地多次舉辦個人展覽,參加「生活在此時─29位來自中國的現代藝術家」(德國國家現代美術館)等多種重要展覽。
  • 邱振中:論書法,林散之和沙孟海是大家,啟功和沈鵬還差點
    在一次訪談上,主持人問邱振中:「近代書壇,誰能稱得上是大家呢?」邱振中是這麼回答的:論書法,林散之和沙孟海是大家。同時他還補充說,啟功和沈鵬還差點。邱振中老師評價的有沒有道理呢?要想弄明白這個問題,還是要回歸到個人的作品風格。首先來說沙孟海。沙孟海先生的成功,主要得益於碑帖的融合。帖學的底子,再加上碑學的厚重,才造就了沙孟海的大氣和雄強。說實話,在那個衝上碑帖融合的年代,沙孟海先生算是比較成功的。林散之和沙孟海不同,他的高明之處在用墨。
  • 邱振中:這些教授們,為書法賦予新生命,看不懂得說是「醜書」
    所有的新生命,在常人眼裡看都是「醜的」,因為不符合他們年深日久的審美觀,新生命也是新希望。邱振中先生將當代與書法相關的藝術作品,可以分為三類:最常見傳統意義的書法作品這些都是傳統書法領域名家,他們已經不再滿足傳統書法,而是尋求新的突破,企圖給書法這門傳統藝術,帶來新生命力和突破點。創作形式是以書寫出發的抽象作品,作品不局限於文字,但是依然保持一次性的書寫,創作的工具也不再局限於毛筆。
  • 邱振中書法作品展《被刪去的金瓶梅》
    書畫之間邱振中水墨作品印象,但既不是單純書寫,也不是純粹繪畫,不管是傳統意義上的再現,還是現代意義上的表現或抽象,當然更不是當代意義上的觀念指涉。,人們當然會用傳統的標準和價值去衡量,例如認為他的草書達到了很高水平,在運筆和章法上多所創穫。
  • 邱振中:這些教授們,為書法賦予新生命,看不懂得說是「醜書」
    所有的新生命,在常人眼裡看都是「醜的」,因為不符合他們年深日久的審美觀,新生命也是新希望。邱振中先生將當代與書法相關的藝術作品,可以分為三類:最常見傳統意義的書法作品這些都是傳統書法領域名家,他們已經不再滿足傳統書法,而是尋求新的突破,企圖給書法這門傳統藝術,帶來新生命力和突破點。創作形式是以書寫出發的抽象作品,作品不局限於文字,但是依然保持一次性的書寫,創作的工具也不再局限於毛筆。
  • 沈鵬,書法大師還是「跳梁小丑」?邱振中:沈鵬還不夠資格
    邱振中就是認為沈鵬不算書法大師的一個。名不副實的「書法大師」邱振中是印社的社員,一直致力於書法教育,因此對於書法界他也有許多大膽的評論。當問到當代有沒有書法大師時,邱振中直言當然有,但是書法大師卻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