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訪談上,主持人問邱振中:「近代書壇,誰能稱得上是大家呢?」邱振中是這麼回答的:論書法,林散之和沙孟海是大家。同時他還補充說,啟功和沈鵬還差點。
邱振中老師評價的有沒有道理呢?要想弄明白這個問題,還是要回歸到個人的作品風格。
首先來說沙孟海。沙孟海先生的成功,主要得益於碑帖的融合。帖學的底子,再加上碑學的厚重,才造就了沙孟海的大氣和雄強。說實話,在那個衝上碑帖融合的年代,沙孟海先生算是比較成功的。
林散之和沙孟海不同,他的高明之處在用墨。在黃賓虹的影響下,林散之將山水畫中的用墨技巧放到了草書當中。這種風格,很大程度上豐富了書法的用墨表現。雖然很多人接受不了林散之的草書風格,但是,我們不能否認他在用墨方面的傑出表現。從這一點上來看,林散之先生稱得上是大家。
從根本上講,啟功先生是搞學術研究的,提筆寫字只是學問之餘的雅事。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注意到,凡是那些搞學問的,寫起書法來都是比較傳統的,啟功也是同樣。你看他的「啟功體」行書,溫潤典雅,滿滿的書卷氣。
啟功的書法好在哪裡呢?當然是結體。熟悉書法的朋友都知道,啟功先生獨創了一套「黃金分割率」結體法。也正是由於這種結體方法,才使得啟功的書法格外的靈動挺拔。至於用筆嘛,實話實說,啟功先生的表現並不怎麼突出,略顯單調。綜合起來看的話,啟功先生的影響力仍然是非常大。
最後來說說沈鵬老師。沈鵬老師自己曾說過,他學書法,不喜歡臨帖,很多用筆都是出於自身。也許是因為缺乏臨帖的功力,使得他的用筆和線條個性十足,卻少了一點法度和骨力。很多人不喜歡沈鵬老師的書法,這就說明他的書法和傳統是有一定距離的。
沈鵬老師的書法,您可以不喜歡,但您不能否認他在當今書壇的影響力。有人說,現代書風的形成,和沈鵬老師的引導有很大關係。如果是這樣的話,這種引導算不算是成功呢?現在判定,還為時過早,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才是精華。
好了,四位老師的風格,咱們都看了。拋開邱振中老師的觀點不說,這四位名家,您感覺誰才是真正的大家呢?還請在下方留下您的寶貴見解。